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忧来思君不敢忘”——曹丕的《燕歌行》,史上第一首文人七言诗

诗史背景

进入汉末三国纷争时代,人心思乱。作为天下士子思想的镇海神针,经学树立起来的天授神权被王莽以及后来者弃若敝履,早已摇摇欲坠。“皇帝轮流做”的思想一旦开端,便如潘多拉的魔盒,再也无法收拾人心。

这一时期门阀政治仍未开端,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之。英雄起于草莽,亦敢逐鹿中原。经过两汉长期的文化普及,天下战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百姓起义,也不单纯是贵族战争,而是逐渐开始形成集团势力。只要能纠集出有生力量,并编造、借用出堂而皇之的借口,谁都可以饮马九州,在各方势力中鏖战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蜀国刘备一向自称正统,可是在中原、北方的老百姓心中,虽然曹魏的宝座是从汉帝手中“禅让”而来,无论怎么说,人家程序上是正义的。后来三家归晋,天下一统,文化、政治中心还是以中原为纲,一直到衣冠南都,东晋建立,文化中心才从开始转移。

而曹魏集团,在汉献帝时期,飞速发展扩张,不仅武力值疯长,在文化方面也是人才辈出。

最让中国诗人向往的“建安”时期,曹魏集团权倾天下。

建安时期文化代表人物“三曹七子”基本上都是曹魏集团的人物,除了一个孔融。这十个人对这一时期的诗、赋、文的发展都做了贡献。

在诗的领域,对建安风骨的推崇是中国诗词史上绕不过去的境界顶峰,盛唐飞歌也不过是在建安风骨上外挂南北朝的音韵学成果——建安时期是中国诗词史上难得的内容黄金时期,思想高度已经完备,只不过文字修辞、音韵发展还没有达到后来的高度,才不得不把中国诗歌顶峰让给盛世大唐。

这个时期的诗歌,内容上关注社会、热心政治、心系列民生,风格上雄健、疏朗、悲壮。格式上上承两汉敦厚淳朴,下启晋朝玄思空灵。

我们前面讲过《步出夏门行》,曹操的作品以四言诗为主,象征着汉末诗歌的纯正,颇有诗经的味道。但是时代已经在起变化,作为“三曹”中的一家人,曹操、曹丕、曹植在诗歌演进中各自起着关键的作用。

位于曹操古朴纯正和曹植精美绝伦的文字风格之间,曹丕的形象相对暗淡。加上世俗对曹子建的情感、文字过于崇拜,以至于曹丕一直以来就是靠装上位,迫害亲弟弟(七步成诗),抢夺曹植梦中爱人(洛神赋)的负面形象。

世人皆诽之,从而忽视了曹丕在诗文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就是这个被父亲和弟弟掩盖了光芒的曹丕,写了第一篇批评文学《文论》,也写下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燕歌行》。

文人七言

七言——七字一句的诗最早是出现在《楚辞》。但在这个时期,七个字中间一般有衬字,如“兮”。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实际上衬字只是起着活跃音律、连接上下意思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句子和我们后来看到的七言绝句中的字字如金不一样。这是当时的语言结构所决定的,或者说是在当时演唱的音乐停顿所决定的。

在文言文早期,二字、四字就是最稳定的结构。所以中正平和的“雅乐”所吟唱的《诗经》,大多是四字结构,而南蛮楚地,因为音乐更加灵活,所以楚辞的语言结构也就更加灵活。

整个汉朝诗歌是以四、五言为主,几百年也只是添加了一个字的结构,成为五言,相对灵活却不失古朴。纯粹的七言最早是作为消遣存在的,是上不了台面的——这和词牌早年的“曲子词”何其相似?

这种七言的联句游戏经常发生在帝国的最高层,在汉武帝的柏梁台,所以这种七字一句,每一句都押韵的七言诗早期形式,我们称之为“柏梁体”。

实际上在乐府中,七言诗作为民歌形式也是存在的。但是这些作品第一是不具名,第二是结构上多有衬字,再则就是多散佚残句,或者是作为赋中的排比存在,不能单独作为诗歌成型。

真正开始写七言诗,是从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开始。不过他的作品,还是带有衬字,同时押韵也比较奇特,经常换韵。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

换句话说,这就是柏梁体中比较高阶的形式。从文字游戏真正成为了诗体。

张衡的《四愁诗》和《燕歌行》历来一起被视为七言诗发展的里程碑。

《燕歌行》无论用韵还是句式,结构,文义,都更加成熟、优美,开启了七言诗的新天地——但它依旧是“柏梁体”,句句押韵,不过已经是有结构、安排、文理的诗歌,足以称为韵文,而不再是简单的联句成文。

真正出现单句不押韵的格式,要到南北朝鲍照。那是经过音韵学大发展、曹植文辞修饰派大发展之后的事情。

不论七言发展到后来如何辉煌,在有新的、完整的七言文献出土之前,曹丕的这首《燕歌行》是公认的第一首文人具名的七言韵文。

我们具体来看这首诗,就会感叹当时的诗人是多么幸运。他随便写,就是第一,他有一点点奇想,都是开启后世的先河。后来者穷经皓首,却再也难突破前代诗人已成文字的禁锢。

文学创作就是这样,我们都说自己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之上,可是越读得多,会发现浩瀚如海,只要是人类共情,古人什么都想到过,都写到过,要想在他们的肩膀上再进一步,那都要耗费巨大的心血精力。

为什么当代无大师?两千年的文化已经成就了太多的大师。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注意这首诗的“三三两两”结构,是后人根据内容排出来的。我们看到每一句都是押韵的,这正是“柏梁体”的特征。

燕,读第一声,是北方一个古国,从河北北部到辽宁,都是燕国。《燕歌行》多写边塞征戍之事,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记载,就是曹丕开创的。

不但七言诗在他这里第一,《燕歌行》也是他开创的。当时的汉字诗坛,相对来说简直就是开荒地。

不仅如此,我们看内容,就会知道,他的很多写作手法,描写指代都成为了固定意象,后人无法脱离存在,很难另起炉灶。

比如说第一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这写秋天的句子,我们从小学到成人,大概要使用多少次?有没有比“秋风萧瑟”更贴切,更好的情境形容法?可能有,但是曹丕的这个肩膀太高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无法再进一步。

内容详析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秋风萧瑟,到处是树叶凋零的样子。木就是树。风一吹,草木摇摇晃晃,叶子落下来了。本来是露水,天气一冷,就变成了霜。燕子开始离开北方往南方走了,鹄(hú),天鹅、大雁之类的鸟,也往南方飞了。

这三句一组,写秋天的景色。这是背景,然后就有人物出现了。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思念在外地的你,肝肠俱断。慊慊(qiè qiè),是空虚,不高兴、失意、郁闷这样一种心情。想象远处那个人,他心里应该很难受,也想回来吧?因为依恋故乡。

淹留,长时间停留。短时间停留,叫逗留。长时间停留,跟淹死了似的,叫淹留。

这是一个女子在思念他客游远方的丈夫。第一句表明思念之苦,第二句换位思考,第三句埋怨,你为什么这么久时间还不回来?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贱妾,古时女子的自称。茕茕(qióng qióng),很孤独的样子,孤单寂寞无聊地守着空房。不敢忘,不是敢不敢的意思,实际上是不会的意思。想念丈夫,不自觉就流泪了。

裳(cháng),裙子。古人衣物上为衣,下为裳。

我孤苦伶仃地守在家里,思念远方的丈夫,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沾湿了上衣和裙子。

接下来进入两句一组的部分,这一部分和前面在内容上并没有不同,但是很明显是两句一段,这个其实就有点歌词由缓慢变轻快急促的味道了。前面说得多点,后面说得少点,内容还是在思愁里面打转转,但是长短的变化让人觉得灵活,不都是几句到底,避免了出现乏味的重复。

以上是我个人猜测,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写,只有百年之后去问他。但是他处在一个开荒的时节,作为第一人,无论怎么写都是对的。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援,就是拿来。拿来琴,拨弄琴弦,发出一种曲调(清商之音),这种曲调节奏比较短。短歌就是四言,二言。只能轻轻地唱着短节奏的曲子,音调不能拉长,悲悲切切。

因为思念而空虚导致心情不好,流着眼泪,拿琴唱歌,也呜呜咽咽,不成长调。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明亮的月光照到床上,银河向西流去。央,就是中间、或者最高。银河在天上流转,还没到夜半。这愁思漫漫,如何是好?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牛郎织女星,在银河两边互相遥望,不能见面。辜,过错。河梁,河和桥。

你们到底有什么过错啊,被隔在银河的两岸。

一句句解读下来,就会发现曹丕的诗风和曹操、曹植的区别,就这么娓娓道来,如泣如诉,并没有过多的修饰。

我们现在读,需要解释,可是在当时,应该也就是比普通说话高雅一点而已——你看我们只要搞懂了那些字词,这个思妇的一举一动是不是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整首诗写的就是一个女子秋天的时候思念长期在外的丈夫,丈夫应该是打仗去了。燕歌行,就是官渡之战之后,曹操要灭乌桓,向北方进军,才达到这里。战争时期男的上战场,女的在家里,所以相互思念。

开始写秋天的景象,最后用牛郎织女来比喻自己和丈夫。

而这种思念,其实是源自战争带来的苦难,从根源上是对战争的一种谴责、反对。

曹丕的《燕歌行》出来之后,后人只要写秋天,基本上就会使用他的句子。他对意象的开创(对秋天的描写),对七言诗的成熟写作(虽然还是柏梁体)这两点在诗歌史上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而且还被老爹和弟弟给打压了千百年。不过曹操的威名更在于从政,曹植则更重于文名,曹丕既当了皇帝,诗文也有开创性,可惜两头都没讨到好处,在史书野史中的政不如爹,文不如弟。

我们下次就聊“才高八斗”曹子建的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丕
魏晋文学极简史: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曹丕的《燕歌行》赏析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62---三国之魏国魏文帝曹丕
论“魏氏三祖”——“三曹”
《燕歌行》曹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