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无论如何,都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句话,到底有多毒?

《白色月光》豆瓣截图


01
 
最近,一部都市女性情感悬疑剧《白色月光》刷屏了。
 
故事的主题,原本是新时代独立女性面对婚姻问题的焦虑、困惑和成长,但剧中另外一个故事,却让人扎心了。
 
在这场被编剧抽丝剥茧般,徐徐推进,缓缓道来的故事里,男主张鑫的情人,竟是刘敏涛扮演的书吧管理员杨雁,一个40多岁、有着一个12岁儿子的女人。
 
这个满脸都写着疲惫和祥和的女人,为什么会选择去做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呢?
 
直到故事的结尾,当她说出那句:“鹿鹿不喜欢,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时,答案才被揭晓。

《白色月光》豆瓣截图
 
原来,她所有的处心积虑,并不是要给曾经在婚姻中被狠狠伤害的自己,找一个归宿,而是要给她最爱的儿子,一个所谓的完整的家。
 
但当儿子鹿鹿看到她带来的男人,竟然是个有家有女儿的人时,这个懂事而又倔强的男孩瞬间崩溃大哭:“他有老婆,你为什么要做那种破坏别人家庭的事,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男人,怎么给你幸福?”
 
懂事的儿子,只是想让妈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他觉得,只有妈妈幸福了,自己才会幸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就算自己婚姻不幸,也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就算自己的婚姻没有爱情,也要给孩子找一个当父母的人。
 
殊不知,陶醉在自我满足和自我牺牲里的父母,如此才是真正地伤害了孩子。

 
02
 
“父母无论如何,都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句话到底有多毒?
 
就连娱乐圈中,被奉为体面离婚后,还能和前妻王菲一起把女儿李嫣培养得极好的李亚鹏都无法洒脱面对。
 
几年前,在《鲁豫有约一日行》的一次采访中,李亚鹏就坦言:“没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是我的失败。”

《鲁豫有约》采访李亚鹏
 
不管自己幸不幸福,也要执拗地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是多少中国父母的做法。
 
这样的想法,从每年高考后,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就可见一斑。
 
有统计表明,每年高考过后,6到9月份,婚姻登记处登记离婚的案例就会突增,形成一个离婚的小高潮。

 
那些排着长队的中年人,平静地站在那里,不吵不闹,没有一丝慌张、愤怒和焦虑,因为为了这一天,他们都已经隐忍了太久,这一天的到来,他们也早已心照不宣。
 
其实,他们不知道,那些以为还不知道他们早想离婚的孩子,却早已洞察了一切,而且已经深受其苦。
 
作家池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想离婚的念头,但为了孩子,她选择了忍。
 
后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她就跟丈夫约定,瞒着孩子,离婚不离居,虽然离婚了,但还要住在一起,要在形式上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没等她跟孩子摊牌,孩子就气呼呼地说:“其实我早就知道了,离婚是你们两个自己的私事,我不会干涉,我觉得离了好,早离也许会更好,你要知道你和他在一起总是别扭和焦躁,分开后你的脾气也会好。”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自己和父母关系的投射。”
 
很多父母以为,给了孩子一个形式上的家,就是对孩子的爱。

但其实,处在良好家庭氛围的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比起处在父母争吵和压抑环境中的孩子,心里更有爱,待人接物也更加阳光。

 
03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在最近的一档综艺《婆婆和妈妈》里,林志颖就曾说:“我永远是夹在中间的那一个。跟爸爸在一起的时候,他会说一些妈妈的事情,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跟我们来诉苦,我真的受不了。”
 
父母看似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因为他们的相互指责和抱怨,而内心充满恐慌、极度缺爱的孩子,其实恰恰是“完整婚姻”的牺牲品。
 
张柏芝有一句话特别让人感动,她说:“家庭对我来说,不是分离,也不是结合,而是爱,可以有机会为你爱的人去牺牲,我觉得这是很大的福气。”
 
和谢霆锋离婚后,她一个人带着3个儿子,在她的养育下,3个孩子的性格都很好,生活得也很开心。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特别有灵性的生物,你爱或不爱他,他总能很深刻地感知。
 
你爱他的方式有很多种。

如果你真爱他,分开或者在一起,都不会影响你对他的爱,也不会影响他成为一个心底有爱的人。
 
美国电影《少年时代》里,就讲述了一对父母离异后,只跟母亲一起生活,却依然成长得很快乐的孩子的故事。

《少年时代》豆瓣截图
 
父母的离婚,并没有让他们对孩子的爱有所减少,不仅没有互撕,而且父亲会定期来探望姐弟俩,并带他们出去玩。
 
遇到生日会、毕业舞会这些重要日子,作为父母的他们也会一起参加,从未缺席,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此后也过上了幸福的人生。

 

写在最后

 
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很多中国父母都执意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受到外界的议论,甚至是歧视。

还有一方面,父母担心缺失了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将来性格上会有缺陷,会不幸福。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鲁本斯坦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孩子是否有性格孤僻和行为问题,根本原因不在于父母是否离婚,而是孩子从父母身上是否得到足够的爱。”
 
只要给孩子充足的爱,那么,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还是父母都有的家庭里,真的无所谓。
 
一直以自律和敬业闻名娱乐圈的彭于晏,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也来自于单亲家庭。
 
因为人们从这样一个,屡屡在网上晒出和妈妈一起的旅行照,陪姐姐一起办展览的阳光大男孩身上,怎么也找不到所谓单亲家庭孩子的影子。

 
童年的经历,不仅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心理阴影,而且在鲁豫的一次采访中,他还坦言:“因为目睹了家中女性如何付出、努力、相爱相亲,我从骨子里尊重和敬佩女性。”

 
他说,母亲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打3份工,在上海开了十几年饭店,独自抚养3个孩子长大,母亲是自己的偶像。
 
靠着自己的努力,他考上了加拿大最好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后来又涉足演艺圈,总是对自己有着超乎严苛的自律,而且喜欢面对各自挑战。
 
一个人是否足够优秀和成功,比起“父母双全”这个标签,他实际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氛围其实更重要。
 
因为,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策划:有养   撰文:007同学
编辑:源满    视觉:瑞成
图片来源:网络、新浪微博

👇 戳原文,来有养父母学院获取好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亲家庭也能把孩子培养好
“不要找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结婚”,这句话是否有道理?
到了拯救妈妈的时候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祖宗八代,相亲相爱?
90后的寂寞
你赢了价值,输了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