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 (第二十四期2020.06.21)

《股海汪洋》

作曲:张岳林,演奏:张岳林

股海汪洋钢琴曲 来自长线投资社群 00:00 02:38




@天山龙江:

(1) 投资知识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将形成大跨越。

● 没有长期借款的好公司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借款,目的多用于弥补企业流动性资金的不足,扩大生产经营,购置设备,建设厂房,提高杠杆增加企业获利能力等。

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通常只有极少或者根本没有长期借款。如果资产负债表反映某公司在过去一年保持少量甚至没有长期借款,那么这家公司很可能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若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则是一笔很不错的长期投资。

竞争壁垒的构筑,话语权的提升,肯定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当然,有的行业天生富贵。有人问什么时候看估值什么时候看成长。我认为,估值和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割裂的问题。低成长甚至负成长的企业估值自然低,高成长高确定的企业估值自然高。增长带来的价值就会被反映在估值中,所以,估值就是用来反应成长性的。恒瑞这么大的市值,估值一样高,只能说,恒瑞的成长性还是相当高的。

最著名的格雷厄姆估值公式:格雷厄姆在研究了大量估值模型的基础上,对成长股提出了一个简单的估值公式,这也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格雷厄姆公式:股价=当前每股收益×8.5+2倍预期增长率)。如果换算成我们常用的 市值=净利润*估值 这个表达式,则为:市值=净利润×(8.5+2倍预期增长率),(8.5+2倍预期增长率)实际上就是估值。这是将成长和估值相联系的最经典的公式。

注意:公式中的预期增长率是10~20年的长期复合增长率。A股有多少家公司10~20年这么长的时间能保持20%的增长率?绝对是风毛鳞角!赚估值成长的钱,天花板基本很难到顶;赚估值修复的钱,天花板是非常明显的,高度有限。

所以,公式背后的逻辑更重要,比公式更有意义!正如 估值*净利润=市值 这个公式,看似简单,但想通背后的逻辑对抓住决定股价的关键因素至关重要!估值只能提升一次,在几十年的投资的长河中,如果你放弃对估值的苛求,将其视为常数,则市值就变成了与净利润相关的一维函数,即 市值=R*净利润,你只需要找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净利润能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企业就好!

● 习惯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会越拉越大?

答案很简单: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好习惯是让你一步步踏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垫脚石!

注册制普遍推行、涨跌幅放大以及T+0实行后,股市的风险将近一步放大,价值投资或许将成为唯一长期可持续的赚钱之道,对普通散户来讲,养成投资的好习惯,只专注行业空间大、竞争优势强、业绩可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优秀企业非常重要!

只有好的投资习惯才能让你享受持续赚钱的美好!

● 投资给时代

普通人投资给自己,聪明人投资给时间,而真正的高手投资给时代。

我们人生要知道大势、大方向,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比一切一切都重要。我们都想成为投资高手,真正的投资高手在于能够高瞻远瞩发现真正符合时代长期发展趋势的赛道,捕获真正大格局的投资机会。基于此,我们长线群投资选股的逻辑也很简单:寻找符合时代潮流增长确定性非常强的行业,然后投资行业里的龙头公司!

●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投资才是真谛

1)企业家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优秀的企业家会创造出良好的商业模式和公司的治理结构,在竞争中会脱颖而出。

2)行业以及行业所处的竞争结构非常重要。

3)垄断才是商业竞争的本质,有能力走向垄断的企业才是优秀的企业。

4)产品力非常重要。

好的行业+优秀的企业家+类垄断的商业模式+好的产品体验+合理的估值=利润的源泉。

● 为什么要长期持有优秀公司?

一)从能力圈角度看,一个人真正可以理解的企业和可以判断的商业机会并不多,选择越多,错误率越高。

二)只有真正优质和让人放心的高价值企业,才敢于重仓持有,不敢重仓,意义不大。

三)越是让人安心持有,越容易享受到复利的威力。

(2) 2020年6月21日 #每周简评

本周各大指数走势强劲,代表成长股的创业板指数创4年以来新高,对于十多年不涨的上证指数管理层也在本周末推出了指数编制调整方案,可见官方是非常希望指数上涨的,希望中国新一轮的指数牛能就此开启。其实,牛市的本质是资金源源不断流入,目前海外有8万亿美元的资产为负收益,中国家庭资产中只有2%是基金和股票等风险类资产,在对外实行资本市场开放和对内不断引导资金进入股市的大背景下,股市长牛可期。

我们近期重点持仓和看好的个股6月以来表现:东方财富上涨27.37%,华熙生物上涨17.24%,长阳科技上涨16.39%,艾德生物涨15.82%、嘉必优上涨8.05%,泰格医药上涨6.19%、晨光文具下跌5.54%、涪陵榨菜下跌2.45%。

本周东方财富大涨12.52%,重仓好久了,终于表现了。我认为未来十年是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股票和基金等风险类资产在家庭资产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看好东方财富这个基于互联网的投资理财大平台的流量变现能力,所以我会一直持有。泰格医药盘整大半年了,其涨幅远远落后昭衍新药和凯莱英,其相对估值也比较低,本周五泰格医药放量大涨冲击涨停,后期建议积极关注。涪陵榨菜和晨光文具基本面好,整体估值不高,从周K线看,一直都在前期历史高点附近磨啊磨,我认为目前就震荡洗盘,减轻向上抛压,有耐心不着急的可以作为防守型投资逢低配置,拿一段时间,或许下个季度就有收获了。

最近消费电子板块走势比较强劲,我们关注的飞荣达按机构的盈利预测看2021年净利润为6亿左右,站在一年的周期看,动态市盈率25倍。从技术上看,2019年3季度上涨71.91%,之后2019年4季度跌4.56%、2020年1季度涨7.99%、2020年2季度至今涨4.66%,这种一个季度大涨70%,其余三个季度高位小幅震荡的票,非常值得关注,没准未来1~2个季度又向上爆发了。

本周我们出了国瓷材料的深度研究报告,高瓴资本也要参与定增了,经过我们的分析以及高瓴资本入驻的背书,国瓷材料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根据盈利预测2021年国瓷材料的净利润为7.5亿,目前市值295亿,站在一年的周期看动态市盈率近40倍,估值不便宜。大家也知道,我们之前分析过,很多好公司按2022年的盈利预测看动态市盈率都40倍了,所以,要说它估值高的没谱了,也不是。从技术上看,国瓷在盘整了9个月后强势大涨创了历史新高,我个人认为再往上冲个30%把2022年的业绩透支完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周周记我们点评了大牛股恒瑞,说可能要向上,本周恒瑞大涨8.32%,明显是又开始继续向上拓展空间了。好公司真的是涨,涨到让人怀疑人生,然后休息一下,继续涨,对于有远大发展前景的好公司,买入持有就是最好的策略。比如艾德生物,我有个账户到这周末持有刚好满一周年,这一年我一动不动,收益106.69%。未来打算继续不动,看看几年后能否有200%甚至更高的收益。

本周在嘉必优创了历史新高后,我个人持有的略有减仓,目前持仓成本已经降到了很低,打算未来5~6年只要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就一直持有了。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种操作策略,看好的股低位多买一些,等有了一定涨幅,减仓一些,降低持仓成本后,基本保证不亏本金了,安心持有赚成长的钱。

买优质企业做确定性投资,追求长期稳健可持续收益!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据此买入亏损自负※

@逍遥菩提行:

创业板乃至未来主板的注册制,基本是板上钉钉,未来投资小公司的选股难度会越来越大,拥抱强者恒强的龙头公司,对于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可能是唯一正道。


评论

@翊嘉:经济环境和外部环境不稳定,我觉得资金还是偏好确定性标的,就算透支一两年,两年不赚钱,第三年开始赚利润增长的30%,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也有9%,五年复合增长率17%,长线资金的抱团不一定会崩。

@至简: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买入时估值确实可能比较偏高,但只要成长在,过几年站在成长的路上回头看,当时买入点原来在脚下离我们那么远。

@John董:A股估值的波动远大于内生增长,所以想要高收益必须理解企业发展阶段,要选能给到高估值的好公司。 钟摆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看不懂就不看,挣自己能看懂的钱投资。如果眼红就是自寻烦恼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学习,扩大能力圈,总有机会的。

@高鲜生:

健康消费是真正的必选消费,刚需消费增量市场。60岁以上群体年医疗费用是45岁以下群体的6.1倍;人的一生,最大的消费在健康领域,适应于每一个人。当然还有脸和皮肤,男性在医美上的消费也越来越多。


评论

@Ricarno:中国人口基数大,老年化,医药也必将是未来持续不断上涨的。

@攻城狮:不得不说,今年医药狂欢年,连不少医药指数都是翻倍,今年满仓医药没个60%以上甚至翻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满仓医药,市场演绎极致到大伙都不相信常识了,今年有种满仓踏空的感觉。

@在路上:在中国投资,有机构因素要考虑:一是人口规模,二是市场规模,三是人才规模。中国药品市场将来肯定也是全球第一,那么围绕药品研发创新的产业链,将来也可能是全球第一,医疗服务市场肯定全球第一,消费市场肯定第一,科技市场也可能第一或者第二,围绕这3个行业布局,投资立于不败之地。





国瓷材料

@天山龙江:长线群出品的国瓷材料的研究报告来了,感兴趣的上知识星球看看。国瓷材料2012年上市,上市当年营收2.16亿元,净利润6624万元,2019年营收21.5亿元,净利润5亿元,上市7年营收复合增速39%,净利润复合增速34%,股价也从上市当年最低21.50元上涨到370.72元(后复权),上涨1624%,妥妥的大牛长牛股。

产业升级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升级的方向有两条,一条是高端装备,另一条则是关键材料。国瓷材料是陶瓷粉体材料的霸主,创始人曾说过:“在我们进入的每一个领域,国内都没有对手。”目前国瓷材料在电子陶瓷材料、陶瓷牙齿材料、汽车尾气催化材料等领域做到了国内领先。在中国乃至世界新材料领域,国瓷材料占据着多项“第一”。超细纳米钛酸钡粉体是全球第一,锂电池隔膜用高纯超细氧化铝材料、高端陶瓷牙用纳米氧化锆、建筑陶瓷墨水等产品皆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位,传统业务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用系列功能陶瓷材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80%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0%以上,使用水热法生产氧化锆和氧化铝纳米粉体是全球第一家,是国内最大的特种陶瓷材料生产商、国内最大的高端功能陶瓷材料生产商。

对于未来:电子陶瓷材料国瓷市场占有率已达80%,增长或许有限,但是全瓷假牙和尾气催化材料才刚刚开始,据分析国内假牙市场规模有200亿元,目前国瓷氧化锆陶瓷牙2019年营收仅5亿元,汽车尾气催化材料据说有仅百亿的市场空间,国瓷2019年营收仅2亿元。

高瓴资本刚刚要定增入股,看清了国瓷长期增长的逻辑。这个股其实我之前一直有关注,本周一还安排专业人士研究分析并打算出一份深度研报,没想到报告还没出来,股价就炒高了。

@远航:高瓴资本投资哪些公司对我们价值判断和方向指引意义很大,不过高瓴资本角度跟我们不一样,他不是炒股的,不是中短期行为。

@林间溪流:国瓷材料虽然是一家新材料公司,位于产业链上游不接触消费者,但是随着国瓷材料这几年的发展 ,他已经收购它的下游公司爱尔创,爱尔创是国内最大的假牙生产商,是目前国内的氧化锆陶瓷牙齿领导者,占国产份额50%以上。

三友医疗

@天山龙江我坚定长期主仓医药,看好医药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大牛市。为什么三友现在看起来估值100多倍我还买,不是看好现在,也不是看好明年,而是看好未来10年。三友医疗太强,又奔历史新高去了,一直想等一个100亿市值以下的买入机会,一直都没有。我想着到100亿以下再多买点,就是不下来。之前下跌到120亿市值附近的时候我建了一些基本仓。

估值这个么高,为什么还如此强势?我觉得高估和低估实际上是相对的,和持有时间和预期收益都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三友医疗,站在今年看,市值120亿的时候估值100倍,站在5年的周期看,估值可能20倍,站在10年的周期看估值可能只有10倍,如果做一年定期存款,很可能亏损,如果做5年定期则可能翻倍,如果做10年可能会翻两番。对于这个收益,有人觉得满意,有人觉得不满意,因人而异!如何理解很多优质标的高估值,我前几天说过,目前国际上有18万亿美元的资产都是负收益,在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很多海外资金会进来,对于他们我想每年10%甚至5%的收益就应该挺满意了。所以,在优质资产稀缺的大背景下,你要指望一些高成长高确定的公司特别便宜我想也比较难。

咱们不说三友,看艾德生物这家小而美的公司历史走势:艾德生物2017年8月上市,2017年股价大概是在42元附近,2020年2~3月股价大概也是在42元附近,差不多3年没涨,股价一直都在横盘,但是我们看股东人数,差不多一直都是在持续减少,也就是说上市以来一直都有大资金在买。2017年公司净利润0.94亿,当时的动态市盈率也是100多倍啊,但是大资金就是在建仓,他们看的不是当年,而是几年后,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一学大资金的思路。

贝达药业

@田园:6月14日贝达药业贝伐珠单抗注射液(MIL60)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获批应该要等一段时间,要是也有一补二补,那就考验耐心了,还会有发函不通过的风险!不过不是创新单抗,仿制药的话风险小点!原研记不清是哪家?

@荣:原研是罗氏的三剑客。

@mm:首仿的是齐鲁制药。贝伐珠单抗市场潜在竞争还是激烈的,有多家在研。贝达今年看点在下半年恩莎替尼获批和未来卡南吉的CM082,广谱低毒,以及在眼科湿性黄斑的运用,那是重量级品种。

@如醉:除了罗氏和齐鲁制药,中国还有多家公司在研发贝伐珠单抗,包括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绿叶制药、贝达药业、君实生物、百奥泰生物等等。其中,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绿叶制药之前已经向NMPA提交了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并获得了受理。本次贝达药业MIL60的上市申请获受理意味着,齐鲁制药安可达之外,已经有四款中国国产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申报上市。

丁博士表示,目前公司新药盐酸恩沙替尼上市在即,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研究也在顺利推进,有望成为首个由中国药企主导的在全球上市的治疗实体肿瘤靶向新药,这既是公司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新药创制的里程碑事件,希望能够早日上市,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盐酸恩沙替尼是首个由中国药企主导的在全球上市的治疗实体肿瘤靶向新药。

@田园:前面是仿制药,后面BPI这些才是创新原研,BPI-28592F抗癌药物1.68%。2020年4月,公司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公司自主研发的TRK抑制剂BP|28592片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BP|-28592是一个由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分子实体化合物,是种新型强效、高选择性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二代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可覆盖多种癌种,拟用于携带NTRK基因变异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治疗。

@如醉:贝达药业仿制药很少,它是真正的创新药企业。贝达药业还有个:贝达梦工厂是生物医药创新平台,贝达大小分子都有的。百奥泰就像当年的贝达,梦工厂其实是贝达控制的医药园区。

@mm:贝达主要是小分子药,目前应该归纳为国内创新药研发龙头地位。在研管线中,贝达的3期临床产品数量最多,后续动力较为充足:在目前的在研管线中,贝达药业有4个品种处于3期临床,是六家企业中数量最多的,恩沙替尼已纳入优先审评,后续动力充足;百济有3个品种处于3期临床,信达有2个品种处于3期临床。

@田园:贝伐珠类似药,真正创新药最下面。

@金生金世:下面生物创新药也是贝达的?

@田园:是的,高瓴为啥接手嘉和?这表是嘉和的。看看这些表,为啥真正的重磅创新单抗原研大多是大分子,为啥CDMO是未来的爆发点?

@金生金世:大分子水平更高。

万兴科技

@六便士除了医疗医药和大消费外,我最看好的赛道:SaaS软件行业。这个赛道的里的优质股,其生意模式和增长模型一点不输给消费和和医疗,长期可获得高ROE和高ROIC,属于典型的好赛道。目前我个人最看好的SaaS个股有:微盟集团/中国有赞、金山办公、广联达、万兴科技。万兴科技,我今年给的合理估值的110-130亿,目前远远低估,不同于3月份的游资炒作,这次是被外资机构主导,国内机构跟随的机构行情,机构资金定价后,后面大概率会走长牛趋势。

@辉大狼:市场上有几款视频编辑软件,还是免费的,感觉万兴的收费模式一时很难走的好,付费模式的收入几乎都是靠海外,国内估计还是会喜欢用免费软件,还有就是感觉门槛太低,总感觉随时会杀出一个强大的搅局者。

@杂志:万兴的收费如果不高,就有条件走出流量变现与持续研发推动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核心是看它的收费有没有形成能有效支撑研发的现金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蓬:我感觉万兴这家公司很性感,管理层也很有想法,但国内面临的压力确实很大,包括收费模式以及面临的竞争对手,抖音和快手的小视频编辑软件都是免费,用户数也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且还在不停地增长,所以万兴难度却是很大,但在夹缝中也不是不可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持续跟踪吧。

@六便士:在分饼阶段,不用过于考虑竞争;竞争核心在抢饼时候考虑。很显然,视频编辑的这张饼现在属于前一种情况。不同时间节点,个股的逻辑的主要矛盾不同,会有侧重,不然主要矛盾和时间周期会错配。另外,抖音的视频编辑软件是字节跳动的子目录,而喵影对万兴是根目录,其实不是一个纬度的竞争。

新希望/牧原股份

@郭教授:“当前板块正处于周期和成长逻辑切换的过程当中,在公司出栏尚未兑现之前,关于周期的担忧对股价的影响较大,但是一旦出栏兑现,高速扩张的趋势形成,成长将会成为定价的主逻辑,叠加持续下降的成本,优势企业估值水平或显著提升。”

招商农业对当前切换阶段的判断,我非常认同。他推荐的是牧原和中粮肉食,但我更看好的是新希望。新希望一是弹性更大;二是新希望的猪场都是新的,信息化水平和防疫能力更强;三是成本下降空间更大;四是有钱有地有人,还有饲料、食品加工业务,上有增量,下有托底。所以,我上周五建仓了新希望。

@John董:新希望相比牧原有两个优势,一是食品端布局提前,未来从养殖到屠宰到商超是可以预见到的。二是销端的布局更多,猪价会有优势,不过等运猪变运肉了这块也就没啥大区别。

新希望的出栏量,根据我的跟踪明年应该不低于2000万头,但都是新场新人,管理的考验还是挺大的,好在人才都提前培养了,这个还需要关注,其实也就是MSY给20还是给22的差别,等管理到位以后MSY到24也不是没可能,飞吻前PSY做到过26,不过是后话了。牧原确定性更强,新希望弹性和想象空间更大,正所谓站在牧原,满怀希望。太远的我不猜,一步步跟踪。

@郭教授:请问同样作为周期股,为什么万华、海螺、牧原,可以超越周期,但更多的股票却不行,比如一般的券商,锂电上游当年牛逼的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这里面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John董:供求关系每天都在平衡中,无非是价格,你的问题是何时恢复到往年的供应量,这个我也说不好,飞吻的影响在,现在密度小,密度大了又难说。我看的投资逻辑不是猪价,而是高猪价年份可以用现金来估值。

对于周期股的评估,每个行业差异很大,要具体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和话语权,养猪相对来说需求稳定,现金流好,现在飞吻常态下门槛也高了,要做到成本优势其实挺难的。另外很有趣的一点是,养猪的周期性比较有规律,四年一次,总有高价年低价年,龙头已经证明以前周期下均衡利润有多少了,所以容易估值,看出栏量和成本优势就行了。但是我认为这个周期性会随着行业格局的变化而变化,未来散农占比少了,都是大集团,且全产业链了,会不会周期性减弱了,亦或是低价年份反而拉长了?这个还需要思考和观察。

至于券商太容易理解了,同质化严重,佣金越来越低,不像养猪四年里总有量价齐升的年份。

@天山龙江:董老板投猪股其实看重的是成长,而不是周期,我投东财也是因为成长,而不是周期。成长才是价值投资的核心!

@真诚:个人拍脑觉得这一轮环保非温和肺炎三重因数导致产业快速集中化,供需也因为生长周期的原因无法快速平衡,我认为这一轮集中是非正常的,这种猪价这种政策下势必涌进很多资本很多散户,等下一波大厂,中厂,散户厮杀之后的集中可能才是真正的集中。

@John董:没有下一波了,这一波就把位置都给占完了,养猪的土地是有限的,特别的销区。

@阳春三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重资产也是一种护城河?

@John董:重资产看给谁用啊,先进的猪场,智能化高的设备。我说一些细节,牧原搞空气净化系统,除了滤网问再升买,价格也压的很低,设备都拆开来自己采购拼装。牧原有自己的猪场设计院和建筑公司,都不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规范来,怎么经济怎么来。做过制造业的朋友知道,一个产品拼成本的时候是很难的,每颗螺丝钉也得省。牧原全公司口径一人1000头出栏,估计现在大公司里难有人能做到。

周期和成长换挡的时候,股价会比较纠结,因为里面看周期的筹码太多了,很多公募一季度就开始减仓了,所以这个位置我并不推荐,后面的投资难度加大。据我了解公募的减持了很多,底部就买入的大公募,好几次调研我们一起的小兄弟,也都卖的差不多了。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我也能理解,就是赚了那么多了,周期下行了不确定性加大。

@择手段:猪周期波动会不会变弱这个问题确实还有点看不清,之前看到的说法都说中国养猪散户多,容易追涨杀跌,所以猪周期波动性大,那意思就是集中规模化会好一点?结果最近看华泰研报《周期的重塑与屠宰肉制品历史机遇》,说根据米国经验集中度提升反而使波动性加大了,因为惯性更大,对低谷承受能力更强。

@飞翔:美国的集中度提升,猪都周期波动更大,持续时间也更久!

@John董:这个我也是这么推演的,大家亏的起反而不容易出清。

@阳光天使:我也认为今后养猪的会向屠宰进军(新希望、牧原都已经开始了)。今后谁有猪谁就有话语权。新希望和牧原还会向消费端发力。

@John董:是的,这样能做到全程可追溯,无抗放心肉,产业链的利润全部吃掉。老秦比较踏实,不一定会去发力食品。做食品关键还是渠道端,差异化的产品力,新希望早就布局了,请来的是P&G的人,小酥肉这种爆款也出来了,刘畅主抓食品,进盒马是她的功劳。两个公司的基因我觉得还是有差别的。

@高鲜生:食品板块将来可能单独上市,不装在新希望六和。前个星期,西湖会组织的新希望专场电话会,证代白博士亲口说的,刘永好对食品板块期望很大,团队激励的角度,单独上市更容易做出成绩。

@我的春芽world:美好单独上市应该也是一个很有想象空间的巨无霸。

@John董:我第一次听说,这也是比较遥远的事。那个专场我也听了,可能后面遗漏了没听到,如果规模上来了单独上市估值可以给的高。

@阳光天使:现在来看只有新希望最有可能打通全产业链,从饲料、养猪、屠宰,到食品加工、销售。当全产业链打通后,新希望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择手段:说实话,这么一聊,我还真觉得新希望是最具有成为海底捞一样全产业链巨无霸的基因啦。

@John董:各位别加戏了,现在规模还很小,现在新希望全公司的核心战略是养猪,现在基本上资本开支都是用来养猪。





2018年1月长线投资社推出了长线投资社群指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公众号刊登的文章《 重磅 | 长线社群指数发布》,每周公布一次。本周成份股涨幅和指数图分别如下表:






2017年2月,我们创办了长线投资社群公众号,到年底时,收到了1万多元的打赏资金,我们拿出了8200元,资助了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2018年4月,公众号发布文章《公益| 但行好事  不问前程》,截至2020年6月21日,阅读2.7万人,赞赏人数833人,传递爱心,播种希望,长线投资社群与你同行!





长线投资群成立于2015年10月13日,一直致力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在最初的2年多一直靠大家的义务奉献来运行。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也为了将长线投资社群做的更好,2018年4月28日我们在知识星球上创办了“长线投资社群众筹圈”,希望众筹一些资金来保证长线投资群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达药业:贝达药业只靠一款创新药还能不能打天下?
化学制剂研发投入top10企业对比,谁将有潜力迈向千亿市值?
长线投资社群: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第四期 2018.01.28) 作者:长线投资社群 1.龙江长线投资观点分享 1、既然长牛股就那么几十只,我想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投资方式:就是平时努力工作..
为什么你炒股总是亏损?反思几个问题帮你减少亏损
2023-07-27 高管增持股怎么跟?
牛人经验:10倍长线牛股的八大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