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的焦虑
这两日购得十七本书。我先是忙忙碌碌地清理了一番书柜,腾出位置来,再热切地把它们整整齐齐地罗列在书架上。我本以为自己会像个种完土豆的农民一样,在完成了繁重的劳作以后,如同打量着平整的土地一样满心欢喜地用目光玩赏这一列排开的书,再静静地点上一根烟,吸完。

结果当我盯着那一溜漂亮的书脊看时,我突然感到了一种深刻的焦虑。

对于焦虑这种情绪,我向来是瞧不上眼的。从前激赏麦芒的几句诗,“你只需叹息,像一场梦/你只需存在,哪怕被毁灭/这一切已经足够幸福了/就不要再追求什么不朽”。在我看来人生的理想境界是刘伶那样的,乘鹿车,携美酒,使人荷锄随之,死便掘地以埋,才高于志,土木形骸,这是一种多么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方式。至于焦虑,那是对这世界汲汲有所求的人才会具备的情绪,如若连不朽都不求了,那还有什么可感到不安的?

焦虑最让人感到可鄙的地方是,一旦承认了它,就等同于承认你失却了轻视这个世界的风度。在生活面前始终葆有从容与优雅,这至关重要,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篇由白痴讲述的荒唐故事,充斥的满是无意义的喧哗与骚动。

这是我十八岁时对焦虑的看法,想来那真是我活过的并不算长的年月里最好的一段。那时读高三,课室的书桌上总是堆上四五本闲书,放着一只盖碗茶杯,月白中隐隐透点天青色的杯身上绘着一朵墨莲。后来我还在桌上养了一条斗鱼,它在狭小的杯子里摆动着它长长的尾鳍,像一小团优美舒展开来的深蓝色墨水。别人在做习题时,我在读宇文所安,读本雅明,读北大中文系选修课的课堂实录,把喜欢的词句抄在小本上,从中感到一种奇异的孤独与满足。我也把喜欢的诗句用油性笔写在书桌上,其中有两句我还记得:“因此天才注定要被内心更深的积雪掩埋/在世界的迟暮之年热爱一切虚构的事物”。那时我一点也感觉不到焦虑,我像一个静观着大雪纷纷落下将我自己掩埋的人,俨然已白发苍苍,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心中杳然。

没有焦虑,通常只有两种原因,一是内心笃定,二是没有多余的欲望。十八岁的我大约两者兼有几许吧,那时还自以为才华横溢,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是特别的,而且现实压力离我还远得很,因为没有什么可担忧的,故也没有什么想追求的。现在想来,那真是最好的生活,能够在体认到自我的存在的同时,无欲无求,犹如《吉檀迦利》所言:“在断念屏欲之中,我不需要拯救。在万千欢愉的约束里我感到了自由的拥抱。”

人总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接受自己并不是天才,也没什么特别之处的事实。我花了好些年,终于不得不沮丧地从心里承认了这一点。这种滋味殊不好受,就像你在一场与风车的搏斗中败下阵来那样,你明知生活是荒诞的,然而你还是在与它的对阵中输掉了自己。而更可怕的是,与这种挫败感相伴相生的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焦虑。

当你开始意识到自己什么也不是的时候,你没法不焦虑。

我可以不求不朽,可我没法不生活,而选择继续生活下去就意味着你很难回避一个问题:你这样生活究竟为了什么?这个问题让我感到焦虑,我害怕自己过了十数载以后猛然回首,发现自己的生活碌碌无为、毫无意义。不,无为并不要紧,可我不能容忍自己变得庸庸碌碌,像套着驮具的骡子一样走完苦役般的一生。像我在一篇旧作里写的,“我无法接受这些事实:人都是要结婚生子、买菜做饭、交水电费、变老变丑、躺在病房里死去的”。

这种焦虑促使我不停地阅读。Peter Hessler在《江城》里写出了我的感受:“我希望他们会把这一点点东西藏在记忆的深处,并从那质朴的美感中找寻到一点永恒的真实。这就是我对文学的信念:真实是永恒的,不受日常生活所累”。在广阔无边的文字世界里,人的灵魂总能变得轻盈一点,有时甚至能试着轻轻踏足现实生活里从不能抵及的领地了。这一点时常让我心怀感激,生是可以穷尽的,生活的可能性也是可以穷尽的,然而灵魂的自由却永远无法穷尽也无法束缚。在我们有限的才能与生命里,阅读却是一种可以趋近无限的方式。

然而因着这对阅读的厚望,我愈发地焦虑了。世上还有那么多的好书我未读过,而且终此一生恐怕也没法读完。而我读过的许多书页,却像在我的记忆中被翻了过去,我再怎么竭力回忆也还是一片空白。我盯着那些新书,突然感到它们是像沙之书一样的怪物,无始无终。文字的世界对我来说本是那么的丰富、神秘、尽善尽美,现下却仿佛成了一片无垠的荒漠。我试图通过阅读攀上一座座丘峦,却总是爬两步滑下来一步半,艰难吃力。我试图留住点什么,把一捧沙抓在手里,它们却都无情地从我的指缝间滑落了。这就是我此刻的阅读体验。卡夫卡说,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与其说它是供人行走的,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要我来说的话,真正的阅读与其说是予人愉悦与便利的,毋宁说是使人痛苦和焦虑的,它是一条绊人的道路。

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地点是森林,自焦虑始同时亦指向焦虑的阅读也许就是它本身最合理的诠释。阅读的焦虑必然是一个无解的命题,焦虑驱使阅读,阅读催生焦虑,这样的道理,两千年前苏格拉底早就一针见血地概括过了:“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但自知己之无知,常怀焦虑地阅读,也未尝不是一种面对生活的西绪福斯式的风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克曼,我的催泪弹,竟然治愈了焦虑,拧巴又敏感的我
自救必读心理学!消灭焦虑,带你人生开挂的5本实用干货
焦虑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个世界更多的是美好...
阅读,最后的避难所
从心开始直面生活,8本心理书助你看世界
“50亿”影帝黄渤:所谓高情商,是把舒服给了别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