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祛痰之前,必须先散寒才行,一个方子除寒邪、散痰饮、温肺暖脾

认识中医之痰 说起“痰”这个字眼,想必经常看中医的大家都不陌生,痰作为中医理论中重要的病理因素,既是一种水液代谢障碍产生的病理产物,又能反过来成为很多疑难杂症的病因。因此明确“痰”的成因,并且正确的化痰,是治疗很多疑病、难病的关键之处。

广义之痰的范围极广,狭义之痰指的是我们在疾病中能够见到的有形之痰,比如呼吸道咳出的痰液、鼻腔分泌的鼻涕、肠道分泌出的黏液、伤口处质地黏稠的渗液等等,视之有形,是明确的分泌产物。

而中医理论中广义的痰则远不止于此,包括了全身机体内由于水液代谢障碍产生的病理产物,其中质地较清稀者称为“湿”,质地较黏稠者称为“痰”,无论是有形的产物还是存在于皮里膜外、关节经络中的无形之痰,都被涵盖其中。

我们想要祛痰,必须先散寒才行,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痰也有寒热之分,但是热一般运用清热化痰就能很快见效。但是寒痰就有所不同,相较热寒痰也比较多见!

寒痰,一般是清稀的,颜色是白的,大多是因为感冒引起,还会有打喷嚏、发烧、头疼、咳嗽等症状。舌头看起来也是白白的,很湿滑;脉搏呈现很紧、很急的虚像;或者可能是因为脾胃不好,吃了不消化,寒气进了肚子,还会有手脚冰凉、没精神、不想吃饭等胃不好的症状,舌头上会有齿痕印。

那么,寒痰应如何有效治疗呢?

“温化寒痰”是治疗寒痰的关键治则。想要治疗就要先了解它的形成。

中医认为,“水谷入胃,运化于脾”,也就是说,如果脾脏功能失调,那么水液就会被滞留或者外溢,在体内或者体表形成“湿”或者“痰”。

除了脾脏外,“肺主气、司呼吸”,也就是说,如果肺脏功能失调,那么水液就会被阻滞或者凝聚,在呼吸道或者胸腔形成“湿”或者“痰”。

还有,“肾主水”,也就是说,如果肾脏功能失调,那么水液就会被积聚或者外泄,在下半身或者全身形成“湿”或者“痰”。

所以,“湿”和“痰”的形成主要跟三个器官有关:脾、肺、肾。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水液代谢,比如情志不畅、外感邪气、饮食不节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水液运化失常而产生“湿”和“痰”。

中医认为,“痰”是一种粘滞重浊的物质,它们会阻碍气血的流通,影响脏腑的功能,导致各种症状和疾病。比如说:

“痰”会阻塞呼吸道,引起咳嗽、气喘、胸闷等。

“痰”会阻塞心脏,引起心悸、胸痛、心梗等。

“痰”会阻塞脑部,引起头晕、头痛、中风等。

“痰”会阻塞经络,引起肢体麻木、抽搐、瘫痪等。

具体怎么解决?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在其《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给出了详细的回答,原文这样记载如下: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什么意思呢?具体来说,如果患者咳嗽很厉害,呼吸困难,不能平躺着睡觉,只能靠着东西坐着,就可以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里面有八味药:麻黄、芍药、五味子、干姜、甘草、细辛、桂枝、半夏。这些药一起煮水喝,可以温肺散寒、化痰止咳。

服用了小青龙汤之后,患者的病情会有所好转,咳嗽和呼吸困难会减轻。但是也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口干多唾、手脚冰冷、气息上下不定、面红发热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小青龙汤虽然能化掉胃里的水分,但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寒气和水饮。所以还需要用另一个方子来进一步治疗。

这个方子就是苓甘五味姜辛汤。这个方子里面有四味药:茯苓、五味子、甘草桂枝。但是要去掉桂枝,因为桂枝太辛太热,会伤害肺气。而要加上两味药:干姜和细辛。这些药一起煮水喝,可以降气化饮、止咳安心。

服用了苓甘五味姜辛汤之后,患者的气机逆乱的症状会减轻,气息不再上冲下降。但是也可能出现咳嗽和胸闷的症状加重。

这是因为苓甘五味姜辛汤虽然能降气化饮,但不能温肺散寒,所以肺中的寒饮还在,阻碍呼吸。

所以,在用这两个方子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减一些药物。比如说:

如果痰多想吐的话,可以加半夏,它可以化掉寒痰,止恶心。

如果咳得很厉害,喘不过气来的话,可以加杏仁、厚朴、桂枝等药物,它们可以让气顺畅一些。

如果脸色苍白,浮肿的话,可以加防己、杏仁等药物,它们可以消除水肿。

如果胃口不好的话,可以加党参、白术、陈皮等药物,它们可以补充气力,帮助消化。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方子里面都有一些暖阳的药物,对于肺燥有火、阴虚咳嗽、痰里面有血等类型的人来说,并不适合。所以在用之前要先问问中医师是否适合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苓桂术甘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饮 ,厚朴大黄汤,五苓散,小半夏加茯苓汤,已椒苈黄丸,小半夏汤方,肾气丸,甘遂半夏汤,十枣汤,泽泻汤 ,木防己汤去石膏加
jt叔叔谭杰中为小青龙汤发出呐喊 | 倪海厦_JT叔叔_董氏针灸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博客养阳医...
治疗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感冒杂谈之二:小儿感冒(5)
第54讲:第十二篇:支饮病案分析
★经方治疗咳嗽总结 整理:正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