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水学源流(三)

(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风水

随着魏晋时期风水理论的逐步形成,至隋代时,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之上又有所发展,《隋书·经籍志三》中就记载了十三种与风水有关的相地书籍。从书目名称来看,当时多以五音、五姓、五行生克为理论依据,总体来说,在前代基础上没有大的突破。

唐代是风水大师辈出的时代,据《古今图书集成》堪舆名流列传记载,当时的风水大师有:袁天罡、李淳风、一行禅师、司马头陀、丘延翰、杨筠松、曾文遄、范越凤、赖文俊等。其中以杨筠松为最突出的代表,对后世风水学的影响与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比郭璞显的更大。杨公,字筠松,名益。《宋史·艺文志》称为杨济贫,由于他可以通过调理风水使人脱贫致富,后世又称之为“救贫先生”,祖籍窦州(今广东信宜),其人不见于正史记载,只是传说其为唐僖宗(874888)时的国师,官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一过虔州(即今江西赣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迪(即曾文遄)、刘江东诸徒,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雩都药口。”(据《赣州府志》卷九)《方伎》载)风水术界至今还流传着有关他为民间做风水的许多神奇传说,后人尊奉杨公为风水形法派的始祖,其代表作有《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十二杖》、《青囊奥语》、《青囊序》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十二杖》的内容概括为:“《撼龙经》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疑龙经》上篇言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附以疑龙十问,以阐明其义。《葬法》(指《葬法十二杖》)则专论点穴,有倚盖撞沾诸说……”杨筠松不仅是风水学的始祖之一,而且经他传承的弟子亦都是风水大师,对风水术的推广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古籍《刘江东家藏善本葬书》中,明人胡翰在其序言中言:“唐文皇帝取其国经入内腐,也不复传,及黄巢破长安,国师杨筠松窃奔江西,授弟子三人,其一曰曾智,智授廖高及具甥赖文进,禹三传而上牢刘子先得之。”杨筠松在风水史上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在其学说中山水相宜、观龙察脉、阴阳互动、雌雄交会等理论观点,为后世风水理论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后人称他“曲尽地理造化运行之机,真参赞化育之大道”(《地理正宗·青囊奥旨序》)。可以说杨筠松是郭璞之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另外要提到的是唐代广为流行托名黄帝所撰的《黄帝宅经》一书,《黄帝宅经》在风水史上与《葬经》地位等同。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应该在唐代成书。《宅经》的内容主要包括序、总论、凡修宅次第法、阳宅图说、阴宅图说。序曰:“今采诸秘验,分为二十四路,八卦,九宫,配男女之位,定阴阳之界,考寻休咎,并无出于阴阳之宅,此即养生灵之圣法也。”由此可知,其理论依据是以阴阳为纲,配以天干、地支、八卦、九宫,形成二十四山、二十四向,又称二十四路,以坐向五行及男女年命五行断其吉凶。其核心是根据卦象、卦理,再结合时空方位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论证宅相概况,恰与杨筠松风水理论的“形法”相对应,可见,唐代的风水术已有明显的“形法”与“理气”之分。

宋代风水已派生出正式的流派和体系,这便是著名的江西派(即形法派又称峦头派)与福建派(即理气派)。《青岩丛录》对这两大派的风水活动及理论特点概述道:“后世言地理之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及宋王乃大行。其为说主星卦,阳山阳门,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间传之,而今用之甚鲜。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迪、赖大有、谢子逸辈尤精其学。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其它拘忌,在所不论。其学盛行于今,大江南北,无不尊之。”形势派(即江西派)的始祖为杨筠松,该派以寻龙、察砂、观水、点穴为主要内容,对地理形势、山川龙脉、土壤气候、地貌方位等有较为详尽的描述。理气之法便是福建派。从理气法的原理可知,理气派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唐代的《宅经》。据有关专家考证,王伋乃王赵卿,约为南宋人,据说他深通罗盘原理,《罗经透解》一书中的针法诗:“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度上三乘。”是他所做,被认为是较早注意到磁偏角的堪舆大家。理气派偏重于时空方位和立向布局,以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为经,以八卦、九宫、二十四山向方位为纬,将复杂的理论系统化,在其之下又形成了三合、三元、九星等诸多流派。其间出现了几部对后世风水学有深远影响的代表性著作,如赖太素的《催官篇》、刘唐卿的《囊金》、蔡元定的《发微论》等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朝代,外来民族入主中原,由于两种文化的逐步交融,风水学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但值得一提的是对后世在风水学有影响的一位重要人物刘秉忠,据《元史·巴图鲁传》记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臣巴图鲁建议定都燕京,其理由为“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势甲于天下。”然而主持这一工程的人,就是官拜光禄大夫太保的刘秉忠。据《元史》记载:“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所编著的《地理大全》为后世风水经典。在元大都的选址定位上,他“辨方位,得省基,在今凤池坊之北,以城制地,分纪于紫微垣之次。”运用易学中“法天象地”的思想,综合各种风水理论,确定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忽必烈雄霸中原之前,为了进军中原,曾要求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修了一座城池,取名开平,后开平升为元上都。据有关专家考证,元大都的中轴线竟然与元上都的城门中线重合在一条线上,两地相距近八百公里,是偶然还是巧合,要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是难以达到的,这又为刘秉忠高超的风水学造诣涂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色彩!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风水,辅助他完成霸业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便是“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的堪舆术数大家,据说明代的南京都城便由他所选,有一本风水经典《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著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也精于风水,且为自己身后安葬选了“仙虾八斗”风水宝地。据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明成祖的长陵便是由江西风水师廖均卿等人所选,由此可见明代对风水的重视与流行。

清代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统治的需要,努力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在宫室建造和陵寝选址上也完全遵循着汉文化的传统。由于受汉文化风水的影响,清代设有专门负责天文观测与宫室陵寝的风水事宜的钦天监:“凡相度风水,遇大工营建。钦天监委官相阴阳、定方向,诹吉兴工,典至重也。”

由于明清时期帝王对风水的重视,使得堪舆之风大兴,风水的发展,流派林立,著述繁多,体系也更为庞大,理论则更趋繁杂。这一时期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丛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中,收录了流传下来的大量风水学著作,同时民间也在收集和整理风水经典。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以辑录整编前人风水理论的著作有:《人子须知》、《天机会要》、《地理大全》、《地理正宗》等。

分门别类后,形势峦头方面有:《地理醒心录》、《入地眼全书》、《地理啖蔗录》、《形气元珠》、《卜宅真机》、《地理精微记》、《《谢氏地理》、《地理玉髓经》、《地理八窍》、《辟径集》、《撼龙经批注》、《地理心法》、《地理括要》、《地理三字经》《杨公倒杖法》、《一贯堪舆》、《地理仙婆集》《地理铅弹子》、《地学求真》、《地学》、《地理人子须知》、《地理大成》、《地理指掌》、《扒砂经》、《地理铁案》、《地理人天共宝》、《地学形势集》、《地理琢玉斧》《天机会元》、《阴阳二宅全书》、阴宅集要》、《雪心赋》、《地理大略》、《地理正义六种》、《地理正宗臆解》、《地理金丹》《地理四弹子》《赖公葬法秘旨》……等等。

理气方面有:《葬经翼》、《地理理气秘旨》、《地理度金针》《地理三会集》、《《图书奥义》、《三元地理理气图说》、《玉尺经全书》、《地理孝思集》、《地理录要》、《天心正运》、《地理小补》、《地理说略》、《地理葬书》、《玉尺经正义六种》、《经羲秘旨》、《心眼指要》、《地理辨正合璧》、《辨正发秘初稿》《地理辨正》、《乾坤法窍》、《地理金锁秘》、《堪舆指原》、《地理仁考必读》、《地理一盘珠》、《堪舆正论》、《堪舆正传》、《辨正直解》、《催官篇注》、《阴阳捷径》、《拨砂真诀》、《地理铅弹子》、《地理五诀》、《天元五歌》、《阴阳撮要》、《堪舆理气秘诀》、《堪舆辟谬真传》、《地理六经注》《山洋宝镜》、《周易葬经》、《理气择要》、《堪舆辑要》、《地理存菁》、《直指原真》、《四课水法》、《堪舆一贯》、《地理元文》、《地理撮要》、《许氏辨正释义》、《理气三诀》、《山洋指迷》、《杨曾地理元文》、《沈氏玄空学》、《辨正新解》、《金氏地学粹编》、《穿透真传》、《阴阳五要奇书》、《空古义四种》、《钱氏辨正参解》、《天玉经说》、《地理一贯集》、《阴宅镜》、《堪舆小志》、《阴阳指正》、《地理指南》、《天玉经注》、《地理四秘全书》、《地理辨正集注》、《天惊诀补义》、《定向指原》、《增补理气图说》……等等。

论述水龙的专著有:《地理新知录》、《水龙经》、《地理千里眼》、《青田刘氏心书》、《地理正经》、《辅星水法》……等;

阳宅方面有:《阳宅十书》、《阳宅大全》、《阳宅集成》、《宅法全书》、《阳宅要诀》、《立宅赋》、《阳宅修方招吉》、《宅法定论全书》、《八宅断诀》、《阳宅指掌》、《相宅新编》、《阳宅三要》、《宅谱通言》、《宅谱指要》、《阳宅入山断诀》、《八宅明镜》、《阳宅便览》、《阳宅爱众篇》、《都天滚盘珠》、《宅法举偶》、《相宅经纂》、《阳宅会心集》、《鲁班经》……等。

论述罗盘的著述有:《罗经顶门针》、《罗经透解》、《罗经拨雾集》、《易学蒋针》、《罗经秘窍》等。

择吉方面有:《三式秘窍全书》、《象吉备要通书》、《永宁通书》、《协纪辨方》、《玉镜正经》、《选择辑要》、《崇正辟谬》、《诹吉便览》、《董公选择要览》、《选择正宗》……等等。

记录山川龙脉的钳记有:《卧云地图》、《安徽各地钳记》、《桐城龙脉总论》、《赖刘越中钳记》、《澉浦钳记》、《苏州大地记略》、《地纪图说》、《越中钳记》、《苏州来龙记》、《地钳杂记》、《休宁钳记》、《浙中钳记》等。

除以上所罗列的众多书籍外,还有遗漏的或未知的亦不少!

明清时有三位在风水学发展上具有开创性的代表性人物值得一提。

首先要说的是明朝的医学兼风水大家缪希雍,江苏常熟人,字仲淳,号慕台,幼年孤苦,17岁患疟疾,自阅医书,遍检方书而自疗遂愈。而立志从医,搜求医方,博涉群书,尤精本草之学及堪舆,认为“神农本经,臂之六经,名医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本经为经,别录为纬。”医学上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缪希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行医以“生死人,攘臂自决,不索谢”。时人搜集其医案,成《先醒斋广笔记》行世。其风水学传世之作有《葬经翼》,把中医学上的“气”、“脉”等理论运用于堪舆之学,书中论述了望气、三宝经穴法、脉缓、脉急、脉硬、脉软、脉侧、脉中等理论,开篇即云:“夫山者宣也,其气刚;川者流也,其气柔。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是知五岳四,所以节宣天地之气者也。”又云:“山止气聚,名之曰穴。穴有真病,同乎废人,虽具形骸,神气伤于败缺,而中无所存,如是者则法不可葬……”用中医望、闻、问、切的实证方法引证风水,是对堪舆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在古人眼中,中医跟风水一脉相承,风水师调理的是环境风水,使人与自然和谐有序;而中医调理的是人体风水,使人体气血流畅、经络疏通,自身内部和谐则百病难侵。所以在古代好多风水大家都精通医道,而好多医家则会寻龙点穴。

第二位是继杨筠松之后的一代宗师蒋平阶,明末清初人(1616年-1714年),字大鸿,又字雯阶、斧山,号宗阳子,世居华亭张泽,即今日上海松江区张泽镇。明亡后,曾参与反清复明活动,据有关资料载:“几度事败,遂感时事不可为,后专心诗词之学、堪舆之术。……公幼年时,随父安溪公习形家风水,常遇不得其解之案。至明亡后,习无极子玄空精要、吴天柱水龙法、武夷道人阳宅法,游历十载,印证所学,终至茅塞顿开,堪舆大成,时人赞为一代地仙。晚年定居绍兴稽山耶溪,创蒋盘罗经,传徒:会稽姜、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等。又有滇南范宜宾,浙江章仲山,苏洲朱小鹤、上虞徐迪惠、湘楚尹有本、广东蔡岷山,各立其宗,秘其所学,专其所长,排其所异,终无一宗贯通其学。有《水龙经》《天元五歌》《地理辨正疏》等著存世,为时师奉为经典。蒋大鸿得其三家真传后,遍证大江南北古今名墓,穷通其道,终成一代地仙。但在其传承过程中,私秘其学,对入室弟子也分别授受,不肯轻泄,使人无法尽窥其奥,难以登堂入室。致使后学者揣度百起,门派林立,真伪难辨。

另一位是清末的风水大家沈竹礽(1849年-1906年),原名沈绍勋,字竹礽,清浙江钱塘人。沈氏从十六岁起,就开始读堪舆方面书籍,因父亲早逝,沈氏想找一个可供先父安息的吉地,为此而博览群书,考察不同的墓穴。沈氏初习三合派风水,后屡经亲自验证,知道此派风水有不少不足之处。其后得知玄空风水,屡有征验,故穷其毕生精力探其奥妙。1875年,二十六岁的沈竹礽与姻亲胡伯安到无锡,拜访玄空派传人章仲山之后裔章莆,可惜时过数月,未能探其玄旨。后以重金借得章氏三元宅断观看一晚,二人遂用一整夜的时间,将整部书抄写下来,而后,沈氏为了解其书中真谛,又购得易理方面书籍一千七百余种,经过多年的研究,才找到打开玄空之门的钥匙,悟透由杨筠松至蒋大鸿、章仲山一脉的玄空真学,并着手重新补入注释,玄空风水学的神秘之门终于被打开。沈氏殁世之后,其子沈祖绵及门人搜集其生前手稿,辑录而成《沈氏玄空学》一书。此书将玄空风水学内最隐秘的理气学说公开,详细论述了玄空风水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是第一本最周全系统的玄空风水学专著,亦是后来成为学习玄空风水的必读书籍。由于沈氏用自己的超人智慧悟得玄空真谛,终未能尽窥玄空之奥,其学说后人亦有疑义。但这并不影响沈氏对玄空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他那种做学问的执著和胸怀更为后世所敬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水学习总结之起源
风水学习顺序
我国历代堪舆派别与人物(2)_八宅各派__风水师
学风水最好的入门书籍
初学者要精读的书,源于(风水笔记)
阳宅风水]阳宅实景解说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