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中常用艾灸法

古籍记载之操作法如下:

(1) 直接灸:此法应用于急症,最早也最为广泛《备急灸法》所列二十二类急性病证中,有二十一类系用直接灸法,即证明急症灸治中直接灸之重要。但直接灸有疼痛及遗留疤痕之弊病,所以从宋代开始就不大受士大夫贵族的欢迎。然而,直接灸火力足取效快,在急重病人的抢救中,是否可适当采用此法,笔者以为颇有考虑的必要。近年来,有人以直接灸防治哮喘取得良效,便是例证。

(2) 隔物灸:此法首载于《肘后备急方》,历代都有发展,至清朝已达37种之多。主要用于外科急症,如隔蒜灸、隔椒面灸、隔豆鼓饼灸等治疗发背痈疽、犬咬蛇伤之类及“一切毒肿疼痛不同忍者。”但也有用以治疗内科急症的,以隔盐灸脐中最多,如“凡霍乱将死者,用盐填脐中,灸七壮立愈”(《类经图翼十一卷 针灸要览》)。另如前述之中风脱症,热郁膀胱之淋闭等。亦有以治阴毒结胸,用“巴豆十粒研烂,入面一钱,捣作饼子,实搽脐中心,上用艾炷如豆许,灸七壮”(《针灸大成》)。

(3) 天灸:此法为《针灸资生经》所首创,治疗疟疾发作,具体操作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天灸法,后代无论在贴敷的药物以及治疗急症的病种上都有发展。

(4) 艾卷灸:艾卷灸起于明代。在操作办法和名称上都和现代有所区别。最早,用治阴症:“以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火。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寿域神方·卷三》)。实际上近似于熨法。后来的雷火针法、太乙针法大致相似,只是在艾叶中再添加药物,以增强功效。其中雷火针法可治跌打损伤的伤科急症,如“治闪挫诸骨间痛”(《针灸大成》)。目前,由于艾卷熏灸易掌握火力强弱、灸治时间长短、灸治面积大小,以及施用简便等,已经成为灸治急症的主要方法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名医的灸法经验《备急灸方》艾灸
常见11个急症的针灸处理方法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肾绞痛
(1)艾灸的古籍记载
古代灸法与现代灸法的适应症
《急症针灸集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