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女孩一个击掌,给男孩一个拥抱吧!

给女孩一个击掌,给男孩一个拥抱吧!

搜狐网

2018-06-01 06:30

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需要有什么不同吗?

最近正好在读劳伦斯·科恩的《游戏力》一书,里面有一章节就是专门讲男孩与女孩的,这个章节开篇就说到,

养育孩子,

就是一个给予孩子根和翅膀的过程。

但是很遗憾,由于我们养育男孩与女孩采取的不同方式,让很多男孩子的根扎的不够牢,女孩子的翅膀长的不够硬。

我是深以为然的。

我们给孩子翅膀,这样他们能飞得高,飞得远,能有力量去看世界,去有所成就;我们给孩子根,这样他们不会彷徨,迷失,不管飞得多高不会害怕,不管走得多远总能回家。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强有力的翅膀和牢牢的根,这样才是完整的。

现实却是,女孩子一般容易得到足够的关爱与安抚(根扎得牢),但却得不到足够的鼓励和期望去探索,去冒险,去超越和成功。

男孩子虽然在探索与冒险上得到更多的资源与重视(翅膀长得好),但是却常常被要求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坚强和勇敢“,当男孩子出现”软弱“时,不但得不到安抚,甚至连表达这种情绪都是不对的。

诚然,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因为性别就不同,但这种生理上的不同会导致多大的心理上的不同呢?

比如,会让男孩女孩从小就喜欢不同的玩具吗?会让男孩逻辑更好,女孩情感更丰富吗?还是这些全是后天习得的?

劳伦斯在书中提到,从大量的研究来看,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性别带来的差异是存在的,但是是很小的。

父母的抚养,所受的教育,文化的熏陶,这些要么缩小这种差异,要么放大这种差异。

很显然,我们的整个社会都是在不断的强调和放大这种差异的。而且,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的。关于这一点,书中提到了几个例子。

有人做过实验,让成年人听到从隔壁房间传来的宝宝的哭声,然后发现,被告知宝宝是女孩的成年人在听到哭声后,会更快的去抱“她“,而被告知宝宝是男孩的成年人在听到哭声后会等待的更久才去安抚”他“。

还有一个实验,把一个只穿着纸尿裤,刚会爬的宝宝放在一个屋子中央的大桌子上,同时让一个成年人呆在那间屋子里。如果成年人被告知宝宝是男孩的话,他/她会让宝宝在桌子上探索,活动的时间更长一些,如果成年人被告知宝宝是女孩的话,则相反,但是会与宝宝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其实,就算不了解这些实验研究,我们平常对待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也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大家总会觉得,男孩子,从小就要历练,要独立,要坚强勇敢淡定,不能哭!不管对3岁的男孩子,还是对30岁的男孩子,都是这个期待值。

对女孩子呢,却又过度的保护了,不管是物理上的保护,还是心灵上的保护,好像女孩子天生就是玻璃做的似的。

并不是说,鼓励男孩子坚强,独立,给予女孩子关爱与保护,这本身有什么不对。

只是,女孩子也需要同样的支持与鼓励去迎接挑战,去赢,去掌控,去成就自我。

而男孩子也需要同样的,来自家人的,深刻的情感支持与连接,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拥有强大的内心,收放自如的力量,而不是表面的强大。

不论男孩,女孩,所有的孩子都有同等的权力去要求我们给予他们一双坚韧的翅膀以及牢牢抓住他们的根。

本来就是可以都有的,如果因为我们的养育方式和期望不同,而无限放大了刚出生时的那一点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差异,而让男孩女孩各自失掉一半的能量,对整个社会而言,不都是一件憾事吗?

做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我们自己不要因为孩子的性别而为孩子设限。

比如,虽然我儿子喜欢汽车卡车挖掘机,但他同样抱着毛绒玩具睡觉,会给娃娃喂饭,换尿布,甚至有段时间还特别喜欢穿上扮公主的裙子,我通通都觉得很可爱,还会跟他一起玩。

虽然我女儿经常抱着她的娃娃做各种事情,喜欢玩过家家,但她照样玩火车,飞机,盖房子这些。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应该让孩子什么都去玩一玩,也要让男孩女孩一起玩。

而且,平常对待他们的情感诉求,我也不会因为他们一个是男孩子,一个是女孩子而有区别的回应。

需要安抚的时候不会因为是儿子就不给足够的安抚,需要认真严肃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是女儿就心软。

然而,光是我们自己不为孩子设限,似乎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个社会还是会因为性别而对孩子区别对待的,这一点虽然一直在进步,然而却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消失的。

在一本有关女孩成长的书中,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10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一个女生跑去数学老师办公室问一道题,老师耐心地告诉了她答案,而一个男生跑去同一个老师那里寻求帮助,老师让他回去自己再想。

在这个故事里,女孩子得到了老师的同情与帮助,却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和锻炼的机会。

男孩子虽然被给予了在数学表现方面更高的期望,却没有得到多少情感上的支持,说不定内心还会觉得求助不是件很光彩的事情。

当然啦,这个故事因为信息给的不多,听起来也有点片面,也许老师并不是基于性别,而是别的因素而采取了不同的回应方式也未可知。

但是,整体上,这个社会在很多方面对两性的期望和对待肯定是不同的。

比如,总的来说,男性比女性高,这没错,但是这个“总的来说”就是指一个平均数,平均数是什么?就是有的数比它大,有的数比它小,这个数才能成为平均数。

所以,平均数的比较,对于我们每个家庭具体养育孩子是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也不应该有什么指导意义的。但是社会却总是基于这个平均数的比较就先入为主的做了判断。

这种时候,也许我们在家庭生活里刻意的“矫枉过正“一点也未尝不可,这样当孩子们走入社会的时候也许会更有信念去抗衡那些固有的性别偏见。

在给予女孩足够的关爱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她们的自信,更多的鼓励她们去探索,去竞争,去参加一些对抗性的体育活动,让她们能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身体的力量和内心的力量。

在给予男孩足够的挑战和激励的同时,更注重与他们情感和心灵的交流,给他们更多一点的情感支持,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明白温暖和连接。

就像标题说的,给女孩一个击掌,给男孩一个拥抱吧!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管男孩子,女孩子花一两分钟看看吧,真的很感人的
孩子到了这个年纪,一定要培养性别意识,不然家长后悔莫及!
孩子长个的两个关健时期
生女儿和生儿子头6年有什么差别? 这4个不同妈妈可别搞错
养男孩的公式:最好的家庭教育=“退位”的妈妈 “回归”的爸爸
男孩与女孩养育几大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