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养育男孩子:需要更多肢体活动,用男孩子的语言和他们讲话
作者:康妮Connie
来自:康妮美国频道(ConnieUSAChanel)
曾几何时,真的希望在上天赐给我们孩子的时候,附带一本使用手册。从战战兢兢的婴儿期,到顽皮恼人的学龄期,再到心事重重的青春期,作为父母,尤其是母亲如何才能胜任爱护,引导和教育孩子们的工作呢?
作为两个男孩子的母亲,我还是头一次要处理男孩子的问题。从小我和母亲及姐姐一起生活,父亲因为工作关系,很少回家,所以没有家里有男孩子的环境。相信很多姐妹们都和我一样,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政策的这几十年里,大部分的女孩子都是在没有兄弟的环境下长大的,那么如何和男孩子相处,他们又有什么特性,我们作为母亲应该怎么教育儿子,是很多姐妹都面临的问题。
通过我的朋友圈的发布,朋友们看到的是我家两个孩子多才多艺,相互关爱,但其实除了这些正面的瞬间外,他们每天都会争吵,争宠,互相嘲弄,我听到最多的就是:
妈妈,你不爱我!
哥哥掐我!
弟弟好烦!
他拿了我的枪!
那是我的玩具,你不能玩!
我恨哥哥!
你偏袒弟弟!
这样的话语你们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
我曾经想,一定是我小时候老和姐姐打架招我妈妈烦,所以孩子们也是这样,不过是我的报应罢了。
孩子们吵架或者动手的时候,他们总是要来找我评理,我就一定会批评那个先动手的或同时批评两个,一个巴掌拍不响呀,自己正在忙着做饭或是其他家务或是和客户在电话会议上还要处理他们发出的噪音,我的燃点一下就到了,脾气非常不好,大声斥责起他们来。
可是到了晚上,孩子们入睡后,看着他们熟睡的面庞,我又会很后悔,后悔跟他们发火,咆哮,担心自己的失态给他们留下心灵阴影。这个问题最近一直让我非常纠结,直到上周去听了迈克尔·汤普森博士(Michael Thompson)的讲座“男孩的本质”,给了我很大启发。
汤普森博士在美国多所学校(男女混校和私立男校)当过老师和心理咨询师,对男孩子的教育有很多体会,那天的分享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男孩子和女孩子比起来有三个特性:
1.肢体好动
2.更幼稚
3.更冲动
由于天性如此,那么作为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让男孩子就做男孩子。(“Let them be boys”)
很多男孩子课间和小朋友扭打或推搡,其实那只是男孩和朋友之间表示亲密和友好的表现,只要不是一味/单向/恶意的欺负,不应该作为霸凌来处理。家长(尤其是妈妈们)也不要太过紧张,不要用我们从小长大习惯的女性的标准和习惯去评价和要求男孩子。
在坐的一个妈妈问:“我有一对龙凤胎,二年级,儿子总是对闺女动手,这可怎么处理?”
汤普森博士问:“你女儿是不是老是言语撩拨儿子呢?”
妈妈说:“有时候是的。”
博士接着问:“去过急诊室吗?”
那位妈妈说:“目前还没有。”
博士说:“那你不要担心。在坐的妈妈们,哪位有兄弟?”
有几位妈妈举起了手,博士问一位妈妈:“你挨过兄弟们的打吗?”那妈妈说:“我有两个哥哥,我整天被他们欺负。”
博士问:“你现在怎么样?”那妈妈说:“我觉得现在很皮实的(I think I am really tough)。”
大家都笑了起来,那位问问题的妈妈也说:“我的两个孩子都打冰球。”博士说:“你不用担心吧!”在美国打冰球是非常培养孩子的野性和进攻力的,一般的概念都是从事冰球的小孩都会很厉害,Very aggressive.
听了这个讲座后,我开始尝试一种新的方式对待儿子们,我跟他们分享了这个观点,并告诉他们:以后他们之间有什么吵架动手,都不要来找我申诉,我不会夹在他们中间。
老大问:“那我们即使杀了对方,你也不管?”
老二问:“哥哥把我打流血你也不管?”
我说:“我相信你们知道轻重,当然不能杀掉对方,或者把对方打流血或骨折,但是一般你们吵吵闹闹,就不要来找我评理了,你们自己解决。”
第一天,他们还习惯性地来找我,我说:“记住,我不管,你们自己解决。”
过两天他们果真习惯了,偶尔听到他们大声吵或叫,但很快也就好了,我不在其中掺和,自己也不用头疼,也不用发飙,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Let boys be boys!
汤普森博士和大家分享:女孩子的语言能力天生会更早开发,高二男生的阅读水平和初二女生的相仿。所以男孩的家长不要因为男孩子在学校的阅读或写作能力不如女孩子而感到沮丧。
这让我想起去年老大四年级时我跟班主任要了他们班写作最好的同学的文章做参考,老大写了5页瞎编乱造的充满暴力的文字,而同样一个要求写小说的作业,同班女孩写了70页调理清晰,文笔优美,读起来好像是专业作家的水准,我还记得当时自己的惊讶程度,和对自己孩子写作水平的羞愧。
男孩子好动,喜欢制作东西,喜欢合作,喜欢竞争,跳来跳去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放松的。女孩子很善于观察同性和异性,而男孩子不善于体察别人,很难读懂其他男孩或女孩。
对于学习,男生如果喜欢教这门功课的老师,就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如果老师能够对男孩子除了课堂以外的生活兴趣其他方面表示关心的话,男孩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能更愿意学好这门课。从我小学和中学的记忆来看,确实比较淘气的男孩子如果和老师关系好,他那门功课就会更认真一些。我聪明的班主任老师,也是和班里最调皮的男生有非常好的私交,来影响鼓励他们的上进。
了解了男孩女孩的不同,那么作为男孩的妈妈,我们对男孩子有什么样的期望呢?我们怎么引导孩子呢?
我的一个好朋友,美国人,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老大在大学,老二高中,老三初中,她一直被我当成男孩母亲的楷模,当我还在为做美国开心快乐妈妈(不太严格要求孩子学业,让孩子快乐成长)还是做亚洲虎妈(对孩子学业要求极其严格,特长都要培养拔尖)之间犹豫时,她很自豪的说自己就是虎妈,并说男孩子要想优秀,一定要有虎妈。她的虎妈观念并不是以常青藤学校为目标,却让我深深认同:
第一,让孩子们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让孩子们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体育项目,才艺表演,学习乐器,参加领导力锻炼等等,争取一切机会积极参与,并且不论做的好坏,一定全力以赴,即使失败也没关系,只要自己做到最努力的结果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的特长,对特长要重点投入精力,其他项目作为爱好来做。我觉得因为男孩子肢体好动的天性,体育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少时强身健体,青春期挥发荷尔蒙,长大保护自己和家人。
儿子们必须参与一项团体体育项目来培养团队精神,棒球足球篮球橄榄球都是很好的选择,游泳是终身生存技能之一,一定要学会。其他体育项目都要试一试,冬天滑冰滑雪,夏天高尔夫,帆船,室内网球兵乓球,再学学跆拳道练习自卫防身。不是同时做每一样,时间也不允许,根据年龄和季节选择尝试各种项目,中学以后,孩子肯定能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和最擅长的项目来投入更多的精力。
第二,鼓励孩子尝试做不容易和不熟悉的事情,离开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挑战自己。
比如一个孩子不善言辞,妈妈鼓励他去竞选班委代表,以督促自己提高演讲沟通能力。我家老大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极高,就非常害怕犯错误和失败,所以我鼓励他多参加钢琴比赛和表演,在家来客人也让他给客人演奏,让他习惯于在别人的关注下发挥自己,有勇气客服自己的恐惧,每次表演前他都是紧张得不得了,我教他练习呼吸,走路或跳跃来分散紧张和压力,告诉他即使出了错也没有关系,乐曲不能停,不用重新弹过,要继续弹下去,因为无论是多么大的错误,生活还是要照常进行。
第三,鼓励激发孩子自己要强,产生内心的原动力。
这也是我常常面临的挑战。她的老大和老二都是非常自觉,学习从来不用她着急的,而小儿子缺乏内心的动力,往往随遇而安,满足现状,生活上丢三落四,作业常常忘了做或忘了交,导致成绩只能是B或者C。和我儿子的没有好的组织整理习惯是一样一样的。
她教我,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多花一点时间,引领孩子培养好的学习整理习惯。
每天,她让孩子在学校网站上查看作业要求,自己列出作业清单,并要汇报给妈妈,每晚按照清单完成作业,做完要向妈妈汇报。
我问她:“那孩子不会觉得妈妈很烦,逆反吗?”
她说:“我也正在尝试,看看效果,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内心的动力也不一样,对这个自己不是那么抓紧的孩子来说,我只能给他一些推力,看看能否帮他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我会问他:你看成绩单上全是C和B是什么感想?
他回答:很伤心,压力很大。
那我问他:你想象一下如果成绩单上全是A,你又会感觉如何?
他说:我会很高兴,很为自己骄傲。
她对儿子说:那你想想今天你在学校需要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离这个为自己骄傲的目标更近。”
我很欣赏朋友的建议,不是要贬低孩子和不断指出错误而令他们沮丧,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激发他们自己想要的决心。但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容易坚持和努力的,惰性和分散精力的东西太多,这时候母亲需要每天的督促和提醒,直到孩子能够养成习惯。短期的成果也是非常好的促进,最近我家老大进入了钢琴比赛的决赛,他很受鼓舞,练琴也更积极了。
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自己养育儿子们不是为了把他们培养为成功的学生,而是要培养他们将来成为优秀的男人,优秀的丈夫和优秀的父亲,对他们品质和品格(Character)的培养尤为重要。男孩子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有他的群体性,更有个体的不同。听完讲座,我又研读了汤普森博士的书,在他的《养育凯恩——保护男孩的情感生活》中提出了七点建议,对我也很有启发,和大家分享一下。
1.允许男孩子拥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全面的情感范畴,帮助他们拓展情绪的语言,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与他人沟通。
传统上人们总是鼓励男孩子要有强大的内心,男儿有泪不轻弹,敏感好像和软弱是同义词。但其实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有全面的情感的,他也会害怕,伤心,委屈,担忧等等。
作为家长,要能够认知并接受男孩子的各种情绪和情感,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能够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且多和孩子花一些时间沟通,比如父亲和孩子一起去理发,打游戏或者踢球时,母亲给孩子睡觉时按摩后背或者教孩子做饭时都可以跟孩子聊天沟通,父母能跟孩子分享自己曾经的挫折和感受,对男孩子开发自己全面的情感,并增强对别人的同理心是有极大好处的。
2.认识并接受男孩子更需要肢体的活动,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们充分表达。
难怪当你问男孩子在学校最喜欢什么课的时候,他们会说体育课或者课间休息。男孩子就是男孩子,他们需要空间从事体育锻炼,需要和同伴进行肢体碰撞,不要干预过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能够释放精力和结交朋友。孩子放学后,不要只困在家里做功课,应该多鼓励他们做户外活动,即使在家兄弟二人或和朋友一起用光剑比划或者用Nurf gun打仗,也是很好的。
我们家两兄弟很喜欢我参与他们的打仗,其实打仗真不是我这个当妈妈的爱好,我有的时候打的三心二意,打几下被打痛了就不玩了,或者玩一轮枪战就歇火了,孩子很敏感,能感觉出来,说:妈妈真没意思,根本不投入。听到他们的批评,我知道肯定是给他们扫了兴,检讨一下也知道他们其实需要家长的全身心的陪伴和对他们的兴趣的关注和赞美。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能有父亲的参与,和孩子们一起玩男孩子的游戏,小孩子的心里会很开心的,会让他们和父亲的亲密感增强。
3.用男孩子的语言和他们讲话,尊重他们的骄傲和他们的男子气。
直接地对话,向他们咨询或者把他们当作能解决问题的人。当你问女孩子感觉怎么样时,你可能会得到很长的答案,但是对男孩子,你的问题需要更直接,比如:你是否很生气?你害怕吗?而他们的答案很可能就是短短的“是的”和“不是”。和男孩子沟通常常是困难的,但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除非这个男孩子极度生气或者极度怀疑。如果你以咨询的口吻问问题,不因为他们简短的答复而失望的话,你肯定能和他沟通。
最重要的是你要表达出对男孩子心理防卫的尊重,对他希望自己是强者的表示理解和尊重和对他需要表现得比实际感受得更强悍的尊重。如果你表示出这种尊重,他就不需要如此防卫你,反而能够开始交流。
4.教会男孩子情感上的勇气是勇气,勇气和同理心是人生真正力量的源泉。
男孩子们理解的勇气往往和勇敢画等号,他们想象的是超人或者蜘蛛侠。每年1月份庆祝马丁·路得·金博士的日子里,孩子们才会讨论人格的勇气和力量。不仅是在这些伟人身上,更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帮助男孩子看到人的勇气和人格的魅力。我们要教导男孩子情感上的勇气是一个男人接受来自自己或他人身上的恐惧感和其他脆弱的感觉。好像马克吐温说过:勇气是对恐惧的抵抗和控制,而不是恐惧的缺失。
至于同理心,我不认为男孩子必须要进行关于同理心的特殊训练,但是可以鼓励男孩子多展示和表现他们对别人的关心和关照。如果能有机会让男孩子多参与为别人服务的活动,他们会变得更会关心他人。我家老大天生对弟弟有爱护之心,弟弟受伤,或者弟弟被我们训斥时,他都会难过得为弟弟大哭,说受不了弟弟难受。这种时候我们应该赞扬他对弟弟的关心,而不是斥责他敏感或脆弱。
5. 用规矩和管教来构建品格和良知,而不是把父母变成孩子的敌人。
从小对孩子及早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严厉的惩罚。规矩和管教的起点是爱,方法要得当。
首先父母要对孩子表示尊重,不要在气头上打骂,要保持冷静。
第二,让孩子知道他们受到的惩罚是和他们的过错直接相关的,比如小孩不肯刷牙,那么就没有糖吃。从小让孩子们知道,错误的行为会引起相关的后果,他们的选择会影响到后果,这是公平的。
第三,这个惩罚要是孩子能够承受的,在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内,比如说乱扔玩具的后果就是没收玩具一天。
第四,惩罚的方式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好,还要让孩子重复给大人听,让他们和大人约定好,达成协议,某种错误会导致某种惩罚结果,这样培训出来的孩子从小知道自己有选择行为的权利,和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规矩和管教惩罚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品格,而不是为了把孩子变成自己的敌人。
6. 建立和成年男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父亲的参与在培养一个心理健全的男孩子的历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男孩10岁以后,特别是青春期以后,他会有意识地逐渐和母亲疏远,对父亲的观察和依赖会逐渐增多。他会拿父亲作为榜样。很多男性不习惯对儿子表达爱,觉得严父才是自己应该做的角色,很少赞美孩子,或者工作太忙,觉得自己给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就是最重要的,没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即使在一起,也不知如何跟儿子玩。其实男孩子是非常渴望和父亲有亲密的关系和情感纽带的,他希望自己像父亲一样,在父亲身上学会关爱家庭,爱护孩子。
我观察到很多美国人家的爸爸比我认识的中国朋友家的爸爸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他们和儿子们一起玩男孩子的游戏;积极参与他们球类运动的培训,甚至直接志愿做教练;带着儿子去露营。我可以看到男孩子们眼里充满喜悦的光芒,父亲们也很喜欢跟儿子相处的美好时光。
这种真实的感情的纽带从男孩子少年时期就建立起来,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让他们在青春期遇到问题时,也更容易地去和父亲沟通,寻求帮助。
从我们的美国朋友身上,我老公也学到了很多。我家老大快要11岁了,老公每月抽一个周末单独和他安排父子约会的时间,挑儿子喜欢的餐厅吃饭,聊天,增进感情,回来后,父子两人都很高兴,商量着下次约会的内容。老公还和儿子们每月进行一次单独的面谈,询问他们学校里的情况,有没有担忧的事情,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好行为的苗头,也会在这个面谈中把对他们的期望讲出来,孩子们很重视这个面谈,知道爸爸在关注着他们的成长。每学期开学前,老公给孩子们一个赐福,为他们新学期的成长和进步祷告,好像给孩子吃了定心丸。
7.教育男孩子们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成为男人的道路。
社会上定义的男人的标准或者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男人可以是坚强的,也可以是敏感的;可以是有责任感的,也可以是充满爱心的;可以是体育明星,也可以是艺术家;可以是一个普通岗位兢兢业业的劳动者,也可以是一个对家人孩子无微不至的慈爱的父亲。
没有一个男孩子不渴望家长对他的爱和别人对他的认可。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邻居,作为亲戚,作为朋友,每天都有这样的机会,当我们见到男孩子时,都可以对他们说:我了解你,你是个男孩子,充满了生命,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情感。You are our Heavenly Father’s son and be proud of yourself.
原创荐读
本文作者康妮Connie, 来自“康妮美国频道(ConnieUSAChanel),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沐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佛妈妈育儿经:如何养育男孩子?
一定要敢让你的儿子去捣蛋——写给妈妈们
穷养已过时?如何养育阳光坚毅的男孩
为什么面相愁苦的女人,婚姻都不幸福?
多子女家庭,父母千万别说“我不偏心”
如果你家有个男孩子,请一定要这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