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汤液经法图》以味成方法则(2)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 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法要》摘录了《汤液经法》的主要内容。书中记载的《〈汤液经法〉图》,高度概括了以味成方的原则和方法。对下面方剂的分析可知,《〈汤液经法〉图》所蕴含的以味成方法则,贯穿在全书不同部分,是指导全书组方的核心法则。
在五脏大小补泻汤组成中的运用
五脏小补汤
五脏小补汤药物组成和五味所属归类如下
                 以X补之    以X补之    以X泻之    急食X以X之
小补肝汤    干姜 (辛)  桂枝(辛) 五味子(酸) 大枣(甘)
小补心汤    代赭石 (咸) 旋覆花(咸) 竹叶 (酸) 豉(酸)           
小补脾汤    人参 (甘)   甘草 (甘)  干姜(辛)    白术(苦)
小补肺汤    麦门冬(甘)  五味子(酸)  旋覆花(咸)  细辛(辛)        
小补肾汤    地黄(苦)  竹叶(苦)  甘草(甘)  泽泻(咸)          
《法要》中有一段文字:“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以衰之。”小补肝汤由桂枝(辛)、大枣(甘)、干姜(辛)、五味子(酸)四味药组成。两味辛味药(桂姜)补肝,一味酸味药(五味子)泻肝,另加一味大枣,以达到“急食甘以缓之”的目的,全方补大于泻,且能顺肝之性而缓肝之急,故能治疗肝之“虚”证。其余各脏小补汤皆如此。
五脏小泻汤

五脏小泻汤药物组成与五味所属归类

                以X泻之    以X泻之    以X补之
小泻肝汤    枳实(酸)    芍药 (酸)   生姜(辛)
小泻心汤    黄连 (苦)   黄芩 (苦)   大黄(咸)
小泻脾汤    附子(辛)    干姜(辛)    甘草(甘)
小泻肺汤    葶苈子(咸)    大黄(咸)    芍药(酸)
小泻肾汤    茯苓(甘)    甘草(甘)    黄芩(苦)
小泻肝汤由枳实(酸)、芍药(酸)、生姜(辛)组成。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方中枳实、芍药味酸泻肝,生姜味辛补肝,总体泻多于补,泻力大于补力。其余各脏小泻汤皆如此。
五脏大补汤
五脏大补汤药物组成与五味所属归类
    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
大补肝汤    

五味子  桂心    竹叶   代赭石  干姜   大枣   旋覆花
  酸       辛         苦         咸       辛      甘        咸
大补心汤    

竹叶    旋覆花    干姜    人参    代赭石    豉    甘草

   苦       咸        辛          甘       咸          酸      甘
大补脾汤    

干姜    甘草    旋覆花    五味子    人参    术    麦门冬
  辛       甘        咸           酸          甘       苦      甘
大补肺汤    

旋覆花    五味子    甘草    竹叶    麦门冬    细辛    地黄

   咸         酸          甘          苦         甘        辛         苦
大补肾汤  

  甘草    地黄    五味子    桂枝    竹叶    泽泻    干姜
    甘        苦        酸         辛         苦       咸       辛

      如“大补肝汤”用药七味,五味子(酸)、桂枝(辛)、竹叶(苦)、代赭石(咸)、干姜(辛)、大枣(甘)、旋复花(咸)。按《〈汤液经法〉图》,从用木体(肝属木)开始,“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顺时针数七格,正是酸、辛、苦、咸、辛、甘、咸。已知的六味药与之恰好吻合。余各脏大补汤(除麦门冬外)皆如此。
      那么为什么这七种“味”合用会起到“阳进为补”的作用?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五脏大补汤实际上是具有五行相生关系的两个小补汤的“复方”。而“阳进为补”所含的七种“味”正是以味成方法则在复方中的应用。在五脏大补汤中每一方中的药物可分为两组,一组是本脏小补汤的原方,另一组是按五行关系,本脏“所生”之脏的小补汤,去掉“急食X以X之”的部分,并减原方量的三分之一。如大补肝汤,是小补肝汤与小补心汤的合方。如下表。
五脏大补汤之拆方分析
大补肝汤   

 干姜、五味子、桂心、大枣    竹叶、代赭石、旋覆花
             小补肝汤                              小补心汤
大补心汤   

 代赭石、豉、竹叶、旋覆花    甘草、干姜、人参
                小补心汤                         小补脾汤
大补脾汤   

 干姜、人参、术、甘草    旋覆花、五味子、麦门冬
           小补脾汤                          小补肺汤
大补肺汤    

麦门冬、细辛、旋覆花、五味子    地黄、甘草、甘草
          小补肺汤                                    小补肾汤
大补肾汤  

  竹叶、泽泻、甘草、地黄    干姜、五味子、桂枝
              小补肾汤                       小补肝汤
     不仅五脏大补汤的组成是本脏与本脏所生之脏小补汤合方,而且在其主治症状上亦与两个小补汤的症状相叠加非常相似。如下表所述:
五脏大补汤之证候分析

      大补肝汤    大补汤证候    其人恐惧不安,气从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
        其人恐惧不安,气从少腹上冲咽,头目苦眩,汗出    呃声不止,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
    小补汤证候    

    小补肝汤: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    

    小补心汤:血气虚小,心中动悸,时悲泣,烦燥,汗出,气噫,脉时结者方
    大补心汤   大补汤证候    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涎,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气噫,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饮食无味,干呕,时或多唾涎
    小补汤证候    

    小补心汤:血气虚小,心中动悸,时悲泣,烦燥,汗出,气噫,脉时结者方       小补脾汤: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方。
    大补脾汤    大补汤证候    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结者方。
        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    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结者方。
    小补汤证候    

    小补脾汤: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方  

      小补肺汤:汗出口渴,少气不足以息,胸中痛,脉虚者方
大补肺汤    大补汤证候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以息,口苦干,耳聋,脉虚而快者方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以息,口苦干,脉虚    耳聋,脉虚而快者
    小补汤证候   

     小补肺汤:汗出口渴,少气不足以息,胸中痛,脉虚者方。    

    小补肾汤:治小便赤少,或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方。
      大补肾汤    大补汤证候    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者方。
        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头目眩,小便不利    虚热冲逆,头目眩
    小补汤证候   

     小补肾汤:治小便赤少,或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方。           小补肝汤: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
     由此可见,在《汤液经法》成书的时期的经方,已经有了复方的运用,并且复方的组成依据同样是以味成方法则。

五脏大泻汤
五脏大泻汤药物组成与五味所属归类
    阴退为泻,其数六,水数也
大泻肝汤   

 生姜    枳实    黄芩    甘草    芍药    大黄

  辛        酸         苦      甘        酸        咸
大泻心汤    

大黄    黄连    干姜    芍药    黄芩    甘草
  咸        苦       辛        酸        苦       甘
大泻脾汤   

 甘草    附子    大黄    黄芩    干姜    枳实

    甘      辛       咸        苦        辛        酸
大泻肺汤  

  芍药    葶苈子    甘草    干姜    大黄    黄芩
       酸    咸           甘        辛        咸       苦
大泻肾汤   

 黄芩    茯苓    芍药    大黄    甘草    干姜
   苦       甘        酸       咸        甘       辛
    同样“大泻肝汤”用“生姜(辛)、枳实(酸)、黄芩(苦)、甘草(甘)、芍药(酸)、大黄(咸)六味药。

    而按上述图一,从“用木体”开始,逆时针数六格(阴退为泻,其数六),正是辛、酸、苦、甘、酸、咸,与之吻合。其余各脏大泻汤皆如此。
    在此五脏大泻汤中,姜(干姜,生姜),大黄,甘草,芍药,黄芩分别具有酸、咸、甘、辛、苦五味,这五味药物在五方中每方必用。但剂量则有差异。此五味药可组成一基本方,而此五脏大泻方皆可视为此基本方的加减与变化。不同于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中,君药的地位相对固定。

    在此以味成方的组方原则中,可根据病证的不同的需要,每一味药都可以加量而在整体中起主要的作用,而每一味药又都可以减量在方中起次要、辅助治疗作用。如在大泻肝汤中,取与“肝”有直接关系,用味酸起泻木作用的“芍药”三两重用,并大剂量加用味酸的枳实在方中起主要的治疗作用。而在大泻肾汤中,芍药只用一两,而味甘泻肾的甘草则用至三两,并加用甘味药茯苓以泻肾之水邪。

在五脏泻方(救逆方)中的运用

五脏泻方(救逆方)药味分析
                克我之味    我生之味    生我之味
泻肝汤    枳实    芍药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酸        酸        咸          咸         苦
泻心汤    黄连    黄芩    人参    甘草    干姜
                苦       苦         甘       甘       辛
泻脾汤    附子    干姜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辛        辛        甘         酸            咸
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生地黄    竹叶    甘草
               咸            咸         苦          苦         甘
泻肾汤    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五味子
                甘         甘        辛        辛        酸
     五脏泻方中,每方中皆由克我之味,我生之味和生我之味组成。如泻肝汤:肝五行属木,金能克木,枳实、芍药味酸皆属金,故用之以酸泻之;肝木病则不能生火,则心火不足,代赭石、 旋覆花味咸皆补心。泻木太过则反易生它病,故以能生木的味苦属水的竹叶反佐。其它脏泻方的组成皆包含同样规律。
    这五首泻方和五脏大补汤一样,皆是在复方中运用以味成方法则。如泻肝汤中,枳实,芍药实为小泻肝汤减味,代赫石,旋覆花,竹叶为小补心汤减味,所以原方相当与小泻肝汤与小补心汤的合方。
五脏泻方(救逆方)拆方研究
泻肝汤    枳实    芍药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以酸泻之(小泻肝汤)    小补心汤
泻心汤    黄连    黄芩    人参    甘草    干姜
        以苦泻之(小泻心汤)    小补脾汤
泻脾汤    附子    干姜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以辛泻之(小泻脾汤)    小补肺汤
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生地黄    竹叶    甘草
          以咸泻之(小泻肺汤)    小补肾汤
泻肾汤    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五味子
         以甘泻之(小泻肾汤)    小补肝汤
    经误治之后,五脏中本脏邪实(如肝之气滞,心之热结,脾之寒湿,肺之烦满,肾之水寒),而所生之脏正虚(与原来体质因素与误治均有关)。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泻本脏之邪的同时,兼补其所生之脏。在此五方中,更加深刻地体现了以味成方法则与五行生克的密切关系。

诸方加减法
小补肝汤    心中悸者,加桂枝    肝之阳气主升散。肝阳虚则阳气欲散而不得散,故悸。故以桂枝为木位之主,助肝以散之。
    冲气盛者,加五味子    肝气当升,肝气虚,则上升太过,以五味子酸以收之。
    头目眩者,加术    此汤证本有眩晕,是肝风内动所致,本不用术。今用术,是因水湿之邪上泛所致。白术味苦,为水中之土,能燥湿、制水而补土,制上泛之水湿之邪,则目不眩。若水饮甚者,当用泽泻。
    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    寒停中焦,则呕。以生姜味辛,为木中之土,故能入脾胃以温阳气,而止呕。
    中满者,去大枣    甘者令人中满
    心中如饥者,还用枣    饥者中虚也,食甘者令满之
    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    辛味生阳,温散寒邪
    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    辛味生阳,温散寒邪
小补心汤    怔惊不安者,加代赭石    
    烦热汗出者,去豉,加竹叶    竹叶味苦属水,清热生阴(寒凉)。
    身热还用豉    心气不足,则苦缓,阳气不收,则身热。急食酸以收之。
    心中窒痛者,加豉    心中窒痛者,木气不舒也。豉味酸以泻木。
    气苦少者,加甘草    甘草甘以补脾益气。
    心下痞满不欲食者,去豉,加人参    痞满结聚,是因脾虚不运。则去酸收之药。加人参甘补脾。
    胸中冷而多唾者,加干姜    味辛生阳,温阳散寒。
    咽中介介塞者,加旋覆花    咽中介硬,咸以软之
小补脾汤    脐上筑动者,去术,加桂四两    肝阳欲升而不得升,桂为木位之主,以桂补肝,肝阳得升则筑动止。去术者,术味苦降,不利于阳升也。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寒停于胃,则胃气失降呕,湿流于脾,脾气不升则利。以生姜味辛,为木中之土,故能入胃以温阳止呕。其证不在于脾,故不用术。
    下多者,还用术    下多,为湿。急食苦以燥之。
    心中悸者,加茯苓    茯苓味甘,为土中之水,故能补脾而利水,悸者由水停,故以茯苓利水。
    渴欲饮者,加术    《伤寒论》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太阴脾家病属寒湿,本当不渴。但如水湿太过,三焦受阻,下焦肾阳蒸腾之水津,不能上承,又可口渴。此证当重用术,急食苦以燥之。
    腹中满者,去术,加附子    附子味辛以泻脾家实(以甘补之,辛泻之)
    腹中痛者,加人参    “太阴之为病……时腹自痛。”痛因脾之虚。人参味甘补脾。
    寒者,加干姜    辛味生阳,温散寒邪
小补肺汤    胸中烦热者,去细辛,加海蛤    海蛤,味苦咸,可清肺热而化稠痰。
    胸中满痛者,还用细辛    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
    咳不利,脉结者,倍旋覆花    此必痰实等邪气结硬于肺中,故急食咸以软之

 眩冒者,加泽泻    泽泻味咸,为火中之土。咸味可软坚,土可制水,故可软水饮之结硬。(水饮可结硬乎?《金匮》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彼水饮结硬于心下,形之于外则坚,此证水饮停于内,阻遏清阳,则眩冒)。以泽泻泻水饮之内结。
    咳而有血者,去细辛,倍麦门冬    麦冬味甘寒,为土中之金,故能培土生金。咳而有血者,金被火克也。其证不由火邪之盛,乃因肺金之衰。故倍麦冬以补之。
    若烦渴者,去细辛,加粳米    《内经》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不足,不能输精于肺,则烦渴。以粳米味甘补脾胃。
    涎多者,加半夏    
小补肾汤    小便血者,去泽泻,加地榆    
    大便血者,去泽泻,加伏龙肝    
    遗精者,易生地黄为熟地黄    此汤证骨蒸脉快,本偏于虚热,故用生地。若因肾阳不足,肾气不摄而遗精,则当用偏温之熟地。
    小便冷,茎中痛,倍泽泻    泽泻味咸,为火中之土。咸味可软坚,土可制水,故可软水饮之结硬。水饮结硬于下焦,阳气不通,则小便冷而茎中痛。故以泽泻软水饮之结硬而利小便。(叶天士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此义也)
    少腹苦急者,去泽泻,加牡丹皮    小腹苦急是肝气不舒之证(小泻肝汤证有少腹迫急),故以牡丹皮味辛以散之,凉以泻之(见《医学启源》)。不是水饮内结,故不用泽泻。重者当合用小泻肝汤。
    小便不利者,还用泽泻    同上。
    心烦者,加竹叶    味苦属水,清热生阴除烦
    腹中热者,加栀子    味苦属水,清热生阴除烦

   综上所述,《法要》中所转载《汤液经法》中的经方,根据《汤液经法》中药物五味属性,是依据《〈汤液经法〉图》中五行生克原理组方。《〈汤液经法〉图》中所包含的运用气味原理组方的法则,是指导《汤液经法》组方的核心法则。

    尽管《法要》记述其明确属味的药物只有二十五味,即使加上未明确其属味,但在《法要》与《伤寒论》所载方剂中应用的药物也只有百余味,明显少于后世所应用之药物,使得将此理论应用于临床组方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以味成方法则正是对药味属性及其对人体作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执简驭繁的高度概括,如果穷尽此《法要》所载的汉代常用药物之功用,以基于五行生克的以味成方法则来指导,必能 “多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而不必求之于后世成千上万之药物。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如果能够真正洞析发之于内的五脏虚实盛衰之病机和五味生克补泻之妙义,则“五味之变,不可胜数”,必能以之治疗形诸于外的千变万化的疾病表现。

注释
①在《法要》中论述的五行补泻之味与《藏气法时篇》、《至真要大论篇》相似而略有差异,《法要》中观点如下:
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软,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 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②《法要》记载地黄、泽泻和枳实三味药的药“味”与《别录》相同。
③在《法要》中,第一组心脏的补泻汤、五脏诸劳损病方和治外感病的大阴旦汤、大青龙汤,大白虎汤、大勾陈汤等十一首方剂中包含的药物,如蜀椒、韭叶、胡麻油、桑枝、栗子、葱叶、桅子、黄饴、白戴浆、芥子、苦酒、薤白、瓜蒌、龙胆草、杏仁、麻黄、半夏、柴胡等,不在那二十五味药之内,而《汤液经法》作者对药物性味的认识与现存的文献有很大分歧,所以不便于研究其以味成方的规律性,因此本文仅研究其余四十五首方剂。
④方中,麦冬味甘,它只有味酸才符合上述规律。对此如何解释?
A按表1,麦冬为土中之金,其味应为“甘中之酸”,即第二属味为酸。因从作者的观点来看,五行和阴阳一样,具有无限可分性。
B麦冬和五味子同用,由于五味子的酸味很强,是否可以代替麦冬发挥酸收的功效,而不必两味皆酸?
在五脏补泻大小汤中,除了未知其味的两味药(代赭石、葶苈子)外,只有此一味不完全符合上述之组方规律,属于“特例”,并不影响整体的规律性。
⑤鸡子黄为咸味,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并未记载。但如前所述,《汤液经法》中所载的药物的性味,与其他本草的记载有很大差异。我认为鸡子黄味咸,主要有三条依据:
A动物类药物,中医称之为“血肉有情之品” ,大多数都是咸味,从现代生物学上讲,动物体内都含有一定浓度的钠离子,因此都有咸味。
B从五脏补汤来看,加补肝汤加入羊肝,补心汤加入鸡心,补脾汤加入牛肉,补肺汤加入犬肺,补肾汤加入猪肾,则成大补汤,具有加强补益作用的功效。由此可知,作者认为这五种动物按五行划分,为羊——木,鸡——火,牛——土,犬——金,猪——水。鸡子黄产生与鸡的身体,由鸡全身的精华凝聚浓缩而成,位于鸡子的核心,具备了发育成一只鸡的潜在能力,应当具有鸡的特性,属火而味咸。
C从历代本草记载来看,鸡子黄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心,具有补益心阴,加强心的功能的作用。在《汤液经法》中认为,对心脏有作用的药物,以咸补之,苦泻之。从这一点上来看,鸡子黄应当味咸。

穴位密码3每天学习群 82716593

穴位密码5伤寒学习群 273819936

穴位密码6每天学习群 13659014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发微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 志一老师谈
经方配伍法则的新发现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冯世纶)
《辅行诀脏俯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大补肺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