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人物|传统艺术的守望与穿越----专访温州彩泥塑传承人周如章

“平静与和谐是中国艺术的特征,它们源于中国艺术家的心灵。中国的艺术家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受社会枷锁和金钱的诱惑,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沉浸在山水和其他自然物象之中。”林语堂曾如是说,而彩泥塑省级传承人周如章带给我们的印象,也是如此。  




  兼容并顾
                    相得益彰

坐落在瓯海区基安山下的“清竹斋”,被半面青山环绕,斋内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漫步小径,不时有雕塑映入眼帘,使人悠然而动遐思。“做手艺需要比较大的地方,这块地有1亩多,在这里已经住了23年”,周如章告诉我们。尽管地段有些偏远,作为彩泥塑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清竹斋”内却有着较为宽敞的工作室。就在这青山之麓,周如章创作出了杭州灵隐寺一百罗汉、十二神像、东瓯王像、永嘉大师等不计其数的彩泥塑作品。


徜徉在周如章的工作室内,感受着一尊尊形态多变、不拘一格的佛像,尽管有些佛像仍是泥胚,但佛像不同的形态、手势,乃至独特的神情,仍呼之欲出。有手握莲花、闭目沉思的观音;有神情凝重、观星占卜的舍利佛;有慈善宁静、双目低垂的菩萨……“每个罗汉都有奇异之处,每尊佛像都有特点,在写实的基础上,要使泥塑做得有表情,有生命力”,周如章说。

周如章,师承家父,16岁因木雕颇具功底特招进入乐清黄杨木雕厂,18岁被选拔保送至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四年。
谈及那段静好的时光,周如章说, 原来作为一个民间艺人,能看的好书不多,能接触真正好作品的机会更不多,在中国美院学习期间,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艺术概论》、《美术史》、《西方解剖学》、《透视学》、《西方美术史》等专业理论课程。


周如章的老师中,有很多从国外留学回来,也有来自民间技艺高超的艺人,中西交汇,相融贯通。周如章深深地浸润其中,近乎贪婪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经过不断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他独特的美学思想。
在周如章的工作室内,随处可见泛黄发皱的《梵相遗影》《西川明代佛寺壁画》《龙门流派雕像集》《海内第一名塑》等艺术书籍,言谈中,周如章不时提及刘开渠、梁思成等艺术言论,而他提到最多的,便是中国传统艺术。
 “对传统艺术有所学习,但要有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审美观点”,这就是周如章的观点,继承传统,突破传统。


 旧不抄袭
                  传承创新 

周如章的工作室里,至今仍保存着一张黄杨木雕杜甫像的照片,照片上,杜甫形体消瘦,目光深邃而忧郁,忧国忧民的神情使得爱国诗人的形象跃然而出。
周如章介绍,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第三年,他便被选派参加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历史馆内毕升像的大型木雕制作。1964年,毕业仅一年,他雕刻的杜甫像便在北京展出,雷圭元先生为之题了“旧不抄袭”四个字,大大鼓励了年轻的周如章。其后,周如章塑造人物的天分便越加显露出来,他先后雕塑了屈原、杜甫、李白、怀素、弘一法师等历史文化名人,均被收藏。


改革开放初期,周如章随中国美术学院老师陈鹤亭先生为重塑普陀山佛像工作,从而开始了至今长达30多年的彩泥塑生涯,为全国各大寺院塑造佛像。
2013年,位于温州市区华盖山西麓的东瓯王庙修复完成,其间5米多高的东瓯王塑像,便出自周如章之手。“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陈德荣曾说,东瓯王的形象代表我们温州人的形象,可是,东瓯王的形象到底是怎么样,可查的资料很少。”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东瓯王,应该塑造成怎样的形象,周如章想了很久。如现在温州人般的为天下先,还是有古代帝王之气?为了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任务,周如章和他的儿子周潇莽反复思考,并参考了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花费4个月,设计了20多个40多厘米高的泥稿。在笔者见到的泥稿照片中,既有翻阅书籍,颇具文化气息的东瓯王形象,也有手握长剑,英勇威武的东瓯王。
最终,经过专家论证,定稿的东瓯王身着颜色典雅的汉朝服装,正襟危坐,手捧汉典,眼神流露出威武之气,展现了东瓯王治理温州、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制作中,周如章一如往常,融合了现代的解剖结构造型,“头向后缩,胸挺起来,这样才有精神。每一块肌肉都要充分表现。”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 ,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周如章的作品,也是如此。

 夹苎技艺 
                推陈出新 

据传盛于明朝乾道年间的温州彩泥塑,源于温州五县遍遭水灾、瘟疫,百姓寻访民间艺人,塑立神像祈福。代表人物自晚清开始,现已传承到第五代,周如章便是其一。
“西方做雕塑用泥巴塑形,中国传统的是在木头上涂髹,或在泥胚上脱胎,现在我主要采用夹苎脱胎法”,工作室的地上,排列着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雕塑,周如章指着地上一尊分成两半的佛像告诉我们,这就是已经脱胎的。


 先做手掌大的泥稿,观察其动态表情,再用木头定架子,上泥巴塑形,制石膏模,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这一套脱胎的程序,往往需要花费数月。在传统的制像工艺基础上,周如章融合了西方雕塑的技法,采用的石膏模塑像制模法,在模内脱胎一次完成,无须在雕像外堆雕,使雕像厚度均匀,在雕造过程中可以随心所欲,充分发挥作品的创新精神。
“上好泥巴后,往往放上个把月,期间不断修改,没有一笔可以马虎,有时甚至全部敲掉重新做”,周如章说。如此的精益求精,让我们想到了目前热门的“工匠精神”。周如章告诉我们:“现在的雕刻最缺少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简而言之是不怕苦,肯专研,有创造能力。”



“在传统文人的笔下,有‘匠气’这个说法,您认为是土气吗?”随着我们好奇的发问,周如章一贯平缓的语速稍稍加快:“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雕塑和宫廷雕塑并没有明确的区分,从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便可看见影子。宫廷画师也不是孤立的,不断有优秀的民间艺人融入。”
“现在的年轻人,最需要把心静下来,抛掉杂念,清静地做手艺”,现年77岁的周如章的生命里,已然融入了佛的精神,“不能把功利看得太重,宁可生活简朴一些,利润薄一些,也要做出好的东西。”
多年来,周如章培养了多位徒弟,他的儿子周潇莽目前在从事彩泥塑,徒弟杨华春也成为了大师。“尽管彩泥塑以庙宇神殿为主要市场,收入较为平稳,少见大起大落,年轻人愿意做手艺的还是很少”,周如章表示。

撰文:海涵


温州非遗
弘扬文化遗产
构建文明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州"东瓯王"木雕作品展
仰望古雅|张如元 • 楹联 珍赏
温州:以文化重塑自信
温州市政府历史概况
温州历史文人【温州类:编号Z2-00004】
台州历史沿革若干问题勘误厘正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