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色意象丨蒋振立先生的水彩艺术


蒋振立 

1940年生于广西桂平市

1964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本科,阳大师入室弟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协第二届、第三届艺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水彩 》杂志 主编,《 中国水彩年鉴 》主编

广西水彩画家协会主席,广西初阳水彩画院院长,桂林当代水彩研究院院长。

作品《慰忠魂》入选'中国百年水彩大展。

《正午阳光》等作品入选2015中国艺术节。

策划2012年“第十届全国水彩画展”。

主持开办第一届至第六届“中囯水彩(国际)高研班”并任导师。

获首届振兴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著作有:

《蒋振立水彩画集》《当代名家--蒋振立水彩画辑》《问水--蒋振立水彩画选集》《蒋振立水彩画新作》《中国水彩画图史》(与人合著)。

 

蒋振立艺术主张:

外来艺术品种,只有培植到我国沃土上,才能长出灿烂的民族之花,水彩画亦然。



水色意象  丰厚才情

——蒋振立先生的水彩艺术

文/林木

 

我与蒋振立先生认识是在十多年前,那是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展上,我们都是评委。蒋振立先生作为广西美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从我手上接过了我的一部55万字的书稿《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这是一部已被四个出版社因观点出格而被婉拒过的书稿。事实上,这本书出版后,学术界不错的反应和一售而空的现实证明了蒋振立先生的学术眼光。而我之所以把此书稿交给振立先生,一个直接的原因是他曾主持过漓江出版社的工作,而该出版社在当时的出版界,曾出版过一系列大胆、新颖,具突破意义的书籍。主持这种出版社的人显然应该是思维活跃勇于突破的时代先行者。


1988年蒋振立与美术大师刘海栗谈艺术


后来交道更多,才知道振立先生不仅是出版界资深编辑,而且是位优秀的水彩画家和优秀的书法家。他在水彩画艺术上的成就,已使他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的委员。他主编的《当代书法》,也颇具影响。从蒋振立先生水彩画创作的风貌上,也可以应证他在出版界卓尔不凡的突破与创造精神。

 

蒋振立先生水彩画艺术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他那种不囿于常形的东方意象的特征。

水彩是一种外来艺术,亦如其他艺术那样,造型性是它的基本特征。通过再现现实来反映艺术家的感受是其通常的方式。而中国艺术是以自然情感的表达为其本质特征的。绘画的手段是“因心造境”、“以情造景”,是以主观融汇客观,改造客观的“意象”为基本特征。所以中国的“意象”充满着大量的夸张、变形、抽象与概括,也充满着无所不在的隐喻与象征。在西方画种中,或许只有水彩画之用水与用纸,与同样用水与用纸的中国画极为相似。因此,在水彩画中运用中国画的原理,有着较其他西方画种更突出的优势。

 

2007年与恩师--百岁水彩泰斗阳太阳


或许对长于中国书法的蒋振立先生来说,在水彩画中糅入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的神髓,更是自然而然的事。况且,他的老师阳太阳先生亦早就教导过他:“水彩画创作要从写形提升到写意,写心写神的境界”。蒋振立先生的水彩画固然也尊重水彩画的光影体积的现实写生造型特点,但高度的抽象、概括和提炼,却使蒋振立先生的水彩意象更近于中国艺术的境界。蒋振立先生的水彩画极善于对对象进行概括和抽象,不仅对象是风景、花卉,还是人物,他都以中国艺术“隔篱看花”、“隔水探月”之“隔”的方式,省去若干不必要的细节而把对象提炼成简洁明快的大小色块关系,再以“辩证对立”的构形原则,在虚实、大小、冷暖、色彩与留白、面与点与线之间纵横捭阖、自由驰骋,故其水彩画能从现实物象中来,又能超越自然,似与不似,灵动洒脱。

 

蒋振立先生此种因于中国画意象式构成原则的方式,反倒使他的水彩画更具水彩画的特征:这种高度抽象概括的作画方式更利于用水彩画明快单纯的色块造型,而抽象情趣的介入,亦如讲究笔墨意趣的中国画一样,在水彩画中更容易把水味、水色间的流淌、渗化、交融、叠加,水迹的不可复制的形式意趣表现得更具特色,而水彩那种透明而又复杂的色块,或干或湿的综合技法形成丰富的水色效果,在特定画纸上形成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肌理和材质感……种种水彩画自身的特质,也因超越物象造型的严格束缚,反倒自由淋漓洒脱空灵。

 

2014年带领中国氷彩国际高研班赴欧写生


这种作画特征在蒋振立先生一类几近抽象的作品中更为突出。由于这位同时又是著名书法家的画家本身就有自觉的抽象意识,所以他的一些水彩画作品在抽象性上走得更远,这在他的一些花卉作品中十分突出。在这类作品中,花卉不过提供了一个色调和结构的基础,提供了一个色块构成,色调构成,虚实构成,点线面关系及水彩画特有的水色间渗化,融合形成的复杂色彩意味的方式。振立先生之所以选用花卉和《深秋》一类题材作这种抽象性绘画的尝试,也正因看重它们在色彩表现上的特点。而由这些源自自然的色彩的启示,也的确构成了蒋振立水彩画艺术一种丰厚而独特的色彩的特色。

 

值得指出的是,在振立先生近年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倾向:即在单纯中追求丰厚。振立在他的大块面结构画面的特点中,糅进了追求块面内色彩的丰富性。这是发扬水彩艺术多种水色渗合的丰富复杂的长处。振立在寻求画面丰富性的时候,有计划地把色彩的丰富变化控制在色块内部同一调子中的微妙变化上,同时又把一个个色块组合成一和谐而统一的色彩的画面。这样,这种画面实则形成了这样一个效果:一方面,画面由一个个单纯的色块构成;另一方面,每个色块其实又由复杂丰富的色彩与水意构成。亦即构成单纯中的丰富,丰富中的单纯的独特的水彩画效果(如《晨雾》)。这或许如水墨的单纯又寓笔墨表现的丰富一般。这或许是振立先生水彩艺术与传统绘画的又一精神上的契合吧。我也喜欢振立先生的侗寨系列。那明净清新的透明色块,那飞速扫动的飞白色块,那干湿燥润的对立统一,坚实方正的硬笔触和柔和朦胧的渲染的结合,简洁明快的直线与块面的形式构成,当然,更有或深沉幽微的月夜意趣,或明丽晴朗的山寨意境,都使振立先生的水彩别具一格。

 

2016年5月在金秀县写生


还值得一提的是,振立先生水彩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他既画风景、静物,亦画花卉、人物,民族风情也是其常画内容。技法上或水色淋漓烟润,或色块层层重叠,或潇洒灵动,或严谨整饬,有的属精致剔透玲珑婉丽之抒情小诗(如《漓江烟雨》、《黄山》),有的则方正严谨重拙厚实如进行之曲(如《巍巍雪山》、《山寨》)系列,当然,还有热情奔放欢快浓烈之风格如《深秋》。他的作画风格尽管以具象为基调,但却以意象为主线,且不乏抽象之追求……振立先生这种多样的风格丰厚的才情让人想到他编辑的严整,思想的开放,书法的潇洒,水彩的淋漓,想到振立先生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深厚修养与丰富阅历。黄铁山先生称赞振立水彩画艺术为“文人水彩画”,显然有其道理。

 


当然,振立先生除了通过自己优秀的水彩画艺术为中国水彩画坛奉献自己的贡献外,他为中国水彩画事业的作出的又一杰出的贡献,是他作为一资深出版人主编《中国水彩》的辛勤工作。多年来,《中国水彩》在推动中国水彩画事业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编辑中国水彩,亦使蒋振立先生见多识广。蒋振立先生层出不穷变化多样的水彩风格,亦是这种多年“为人作嫁”的辛勤付出的一种不无宽慰的回报。

 

于成都东山居竹斋

林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


  作品欣赏


侗乡 

60x85cm 

2013年



印象漓江

55X75cm

2012年



转场

85cmX125cm

2012年



大明山色

77cm乂54cm

2012年


侗乡之晨

54cmx76cm 

2008年


侗寨之亱

55X55cm

2011年



繁花似锦 

55cmx75cm

2013年


古老村落 

56cmx76cm



桂山奇峰 

55/76 

2015年


漓江秋色 

 38/54  

2013年



梅里雪山 

38cmx38cm  

2005年


深山人家 

56cmx75cm  

2015年


神秘吴哥

53/76 

 2015年



团山烈阳  

35cmx52cm 

2014年


威尼斯的早晨 

60/85  

2014年



吴哥的微笑 

53/76  

2015年


仙境

76/53  

2016年



遇龙河畔 

38/53  

2015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品牌|中国书画名家​蒋振立作品推荐!
晏文正|与水彩的一世情缘
钟耕略 悠荡在真实与虚渺之间的杨得聆水彩
林绍灵江南意象水彩
【水彩】这是一张水色淋漓的水彩画,一起来看看吧!
无尽的溟濛——丁寺钟水彩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