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遗尿的中医之“道”
孩子夜里又尿床了,医学称为小儿遗尿是指幼儿在睡眠时不自主地排尿行为,又称尿床。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小属于正常现象,的确在2岁左右部分儿童在夜晚无法控制而尿床是正常的,中医认为孩子“肾气未充”,西医讲孩子的大脑功能还未发育健全,不能很好的控制夜间排尿,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自然好转。但3岁以上还出现这种现象,就属于“遗尿症”了,提示者孩子的身体可能存在隐忧。


孩子尿床,问题出在哪里呢?

中医认为尿床主要是因为孩子“虚”了,肾虚、脾肺虚这是孩子尿床最重要的内因。

中医认为“肾司二便”,肾阳虚亏,不能很好的调控小便,故而遗尿。通俗点说就是,肾中的能量不足了,不能很好的调控膀胱、尿道,就像水龙头关不紧了一样。

中医认为“肺”有通调水道的作用,所以肺出现问题,水的运行也会出现紊乱,小便就是水运行的最后环节,自然离不开肺的管理。

脾呢?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的健康全靠脾提供滋养,肾的健康自然也少不了脾的帮忙。脾和肺是“母子关系”脾五行属土生出了五行属金的肺。

还有肝经的湿热也会引起遗尿,肝的经脉走行一段会环绕外阴部器官“环阴器”,当肝经里有了“湿热”波及到“阴器”自然排尿的工作受到影响,遗尿了。


小小的孩子怎么会肾虚、脾肺虚呢?

中医讲孩子的生理状态有三个不足,就是“肾常不足”、“脾常不足”、“肺常不足”,孩子还在成长中,如同刚刚萌发的小苗芽,还没长成呢,另外,也有一些因素导致孩子“虚”,排除早产等先天因素外,就是养护不当,导致孩子虚上加虚!

第一大养护不当就是“贪凉”

这个凉不仅是指温度冷凉,中医更强调饮食的属性“生冷”,比如水果吃的多,尤其凉性较重的水果比如梨、西瓜、猕猴桃、火龙果等,觉得孩子不爱喝水就煮水果水喝,时间久了都会伤害孩子的“阳气”,首先伤损脾胃阳气,进一步就会伤及“肾阳”。


脾为肺之母,脾生养肺,脾受伤肺就会受到殃及。还有错误的用药,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中医认为抗生素属于寒性的清热药,很容易伤损阳气。还有,很多家长根本不了解中医的基本常识,中医看病是要分寒热虚实的,孩子有个感冒、发烧、咳嗽,就认为“上火了”给孩子乱吃一些清热去火的药物,比如蒲地兰、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清热解毒的药物,也会损伤“阳气”。



“凉”从身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孩子生机旺盛,代谢快总喜欢凉快些,孩子经常光脚、坐在凉的地面上,都会使寒气传导入“肾”,导致肾阳虚弱,出现遗尿。



孩子情绪和家庭氛围也是重要原因

不良情绪也会导致“肺、脾、肾”亏虚,中医讲“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 ,“怒伤肝” 。惊恐、家庭环境的压抑、课业压力大等都会损伤孩子的脏腑,孩子的怒气也会伤肝,助生湿热,默默的引发孩子尿床。


母乳喂养的缺失对脏腑功能的影响

母乳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食物,对于宝宝来说没有什么能和母乳相媲美,虽然有各种高大尚的配方奶,但与母乳相比都是天壤之别。没有母乳的滋养,自然孩子的脏腑机能较弱,遗尿就是后果之一。

另外,孩子的饮食如果荤腥肉类、油炸辛辣、甜食过多,都可能化生湿热,流窜到肝经。导致肝经的湿热引发遗尿。

小儿遗尿,如何应对呢?
 
中医讲求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同样是遗尿,却有不同的类型,需要结合症状表现去处理。


1
肾阳亏虚

表现为睡中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长(尿的颜色)而频多,熟睡不易唤醒,胆小容易受惊吓,记忆力不佳或甚至智力较差,手脚容易冷凉,摸上去常是冰冰的感觉。孩子的骶骨发育不良形成的骶骨裂导致孩子遗尿,中医讲“肾主骨”,骶骨没发育好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中医是通过补肾来调理。  


儿推体穴

揉颤百会30,揉关元50,正捏脊7次,搓命门30,肾俞30;早晚各一遍。(手穴手法需要线下系统学习)

食疗调理

黑豆糯米饭黑豆,糯米,红糖,花生油各适量。制作方法:将黑豆、糯米洗净浸透。将花生油放入锅中炒糯米,直至糯米出现黏性。放入黑豆,加适量清水改小火焖熟。出锅时加入红糖拌匀即可。

核桃黑豆粥:大米100,糯米20,山药30,核桃仁15克(5个),黑豆(绿心)10克。每天1顿,每周喝3至5天,连续吃1至3个月。

三岁以上儿童可食用,发热、咽喉肿痛、严重便秘的孩子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足疗调理

肉桂15克,煮沸10分钟,待温度合适,泡足,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


2
脾肺气虚

脾肺气不足引起的遗尿,通常孩子面白或黄缺少光泽,容易乏力,孩子容易累,稍一活动就出汗很多,食欲不好,大便不成形或经常拉肚子,这样的孩子经常感冒、咳嗽。

儿推体穴

揉颤百会30,揉关元50,正捏脊7次,搓命门30,肾俞30;早晚各一遍。(手穴手法需要线下系统学习)

食疗调理

大米100  糯米20  山药30  莲子10  芡实米10  核桃仁10克(3个)煮粥。每天1顿,每周喝3至5天,连续吃1至3个月。三岁以上儿童可食用,发热、咽喉肿痛、严重便秘的孩子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足疗调理

肉桂10克,白术15克,煮沸10分钟,待温度合适,泡足,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

3
肝经湿热

这一类型的遗尿,孩子尿的颜色味道与上边两个类型明显不同,小便颜色黄,味道臭;而且孩子会有一些“肝火”的表现:面赤唇红,性情急躁、易怒等。西医说的尿路感染多数属于这一类型的,通过清利湿热,孩子的“感染”也就消退了。
 
儿推体穴

搓百会50次、揉关元50次、倒捏脊7次,早晚各一遍。(手穴手法需要线下系统学习)

食疗调理

大米100 绿豆30  冬瓜30  薏米10克 煮粥。每天1顿,每周喝3至5天,连续吃1至3个月。三岁以上儿童可食用,发热、腹泻的孩子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足疗调理


菊花10克,绿茶10克,煮沸5分钟,待温度合适,泡足,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
 

小儿遗尿如何预防和调护

1、饮食不要过咸、过甜、过生冷、油腻,以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主要是起到养护脾胃后天之本的作用,根本强健自然全身受益。正在哺乳期的妈妈需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尿床,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滋养脏腑的最佳饮食。

2、不要让孩子光脚在地上,或坐在地上玩耍,寒凉伤脾、肾的阳气。

3、注意孩子的情绪调节,避免孩子心灵的受伤,父母应给予足够重视和关心,鼓励儿童治好遗尿,爱是治愈一切疾病的一剂良药。一味责罚只会让孩子“伤上加伤”,不良的的情绪就会引起脏腑机能的紊乱,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

4、科学教育、训练、督促儿童养成健康排尿的习惯。睡前应尽量减少儿童对水的摄入量,不渴不要给孩子喂水,睡前进行排尿。两岁以后不要使用纸尿裤。注意摸清夜遗儿童尿床的时间,在尿床前叫醒养成定时起床排尿的习惯。

5、白天不让儿童过于疲劳,睡前不哄闹,疲劳(玩大了)一样会消耗孩子的“气”,出现遗尿。睡前可做儿推保健,调节脏腑,功能良好自然远离遗尿。

近期导读

要想孩子身体好,宝宝辅食怎么吃

孩子爱生病,多半和这些事有关......

宝宝三伏天养生全攻略

西瓜是个宝,吃错了很不好

宝宝真的上火了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辨治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捏捏小手百病消:82岁老中医周尔晋行医40年心血力作
小儿遗尿中医推拿疗法
中药贴脐冶小儿遗尿
小儿推拿穴位详细解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