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必须知道的国宝 | 南京博物院| 青铜艺术精粹 | 第一辑

你必须知道的国宝 | 南京博物院 | 青铜艺术精粹 | 第一辑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南博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大殿雄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




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2万余件(套),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其中,新石器时代“玉串饰”,战国“错金银重烙铜壶”、“郢爰”,西汉“金兽”,东汉“广陵王玺”、“错银铜牛灯”、“鎏金镶嵌神兽铜砚盒”,西晋“青瓷神兽尊”,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明代“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等为国宝级文物。此外,“扬州八怪”、“吴门画派”、“金陵画派”、傅抱石、陈之佛等大家的书画藏品成组成系,别具特色。



南京博物院青铜陈列馆陈列的青铜器大部分为江南地区出土的青铜精品,它们有别于北方青铜器的雄浑凝重,显示出了江南器物特有的小巧隽秀的特点。商周时代,江苏地区是淮夷、东夷、荆蛮各族领地。春秋时代,则主要是吴国越国。公元前472年越灭吴,这里主要成了越国活动的范围。进入战国时代,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后,江苏全境又大部成为楚地。各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尤其是与华夏族文化的交融,是这一地区先秦古代文化的最基本特征。


江苏青铜器的很多纹样在中原青铜器比较少,如锯齿纹、折线纹、燕尾纹等,这些纹饰虽与动物主题无关,可能多来源于当地的陶器,同样体现了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江苏青铜器多出自窖藏,以单件零散出土为多,不是成组出现。江苏地方青铜器很少有铭文,说明先民接受了中原青铜器的器型、纹饰,却没有接受铭文。



西周早期 | 兽首盉



为酒器。通高30.5厘米,1954年丹徒烟墩山出土。盖钮及鋬皆为兽首,肩部饰一道花纹带,腹肩均为素面,造型简洁干练




西周早期 | 凤鸟纹兕觥



1954年丹徒烟墩山出土。形似四足兽,兽身为园角长方形,上有兽纽盖。腹饰对称的凤鸟纹,云雷纹地。该器造型乖巧,拙朴可爱,是南京博物院最受观众喜爱的藏品之一。




东汉 | 云纹铜油灯



1975年江苏睢宁刘楼出土,由牛身、灯座、灯盖三部分组成。牛造型浑圆,背负灯座,可任意转向,灯罩顶部有云纹穹隆形盖,内有圆管状烟道连于牛身,导烟炱于牛腹。是一件精巧的环保灯。




春秋晚期 | 蟠龙纹钮镈



1984年出土于镇江丹徒北山顶墓。镈为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乐器,盛行于东周时代。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



1984年,南京博物院在镇江丹徒县大港至谏壁一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发掘,北山顶墓就是其中一座。该墓一共出土了5件钮镈,钮镈形制一样大小不同,钮由有两条夔龙和六条小龙虯结而成,鼓部位四条变体龙纹两两相对,一面左右鼓部及钲间有铭文,全文72字,其中重文4字,每钟的铭文相同,排列不尽相同,有的缺字。





春秋 | 棘刺蟠虺纹尊



1958年武进淹城内城河出土,口径27.1,高26厘米。三段式造型,扁鼓腹、高圈足。腹部满饰蟠蛇纹,上有细密的棘刺。上下边缘各有一周连珠纹,作为腹部的界纹。腹部、颈下和圈足部饰锯齿纹和几何纹。




战国 | 垂鳞纹方壶




1958年江苏邳县刘林出土。该壶敞口、直颈、鼓腹下垂、方座。颈部有一对环状耳。饰象鼻夔龙纹、龙纹上有羽。四脊上饰变体兽耳,上刻阴线夔龙纹,腹饰细密的垂鳞纹。



商代的壶多扁圆,贯耳,圈足。西周的壶圆形,长劲,大腹,有盖,兽耳衔环。春秋的壶扁圆,长颈,肩上有二伏兽,有盖,盖上常作莲瓣装饰;也有方壶。战国的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瓢形等。圆形壶到汉代称锺,方形壶则称“钫”。



西汉 | 立鸟镶嵌几何纹铜壶



该器通高74厘米,口径19厘米,酒器。1965年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出土。周身采用了错银装饰,镶满了绿松石,壶的造型纤巧灵动,采用青铜器中少见的束腰造型,壶底以三只传说中的神鸟作为底足,壶顶中央的展翅鸿雁志向高远,应为高级贵族才能享有的物品。



关于这件器物,请点击:唯当看过细节,才知道其可怕、可爱与可敬



插播一件精彩的玉器


新石器时代 | 神人兽面纹琮



1982年11月武进寺墩遗址4号墓葬出土,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琢玉工艺的一件精妙无双的代表作品。 



玉琮高7.2厘米,边宽8.5~8.3、厘米,内孔径6.1厘米。系透闪石软玉制成,呈乳白色隐现翠绿、赭红斑纹。造型为矮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孔为两面对钻而成,琢磨光滑。上下两节各饰造型不同的神人、神兽面纹。上节是人面纹,下节是兽面纹,是一组表示神人骑神兽的图案。




战国 | 错金银重络铜壶




战国青铜酒器,亦称陈璋圆壶。残高24厘米,口径12.8厘米,1982年2月10日盱眙南窑庄窖藏出土。




铜壶有三处铭文:一处为口内,内容为“廿五重金铬壶受一孛五纣”,这是一批器皿的编号、名称及容积。然、孛、纣为战国时燕国的专用量词,相当于当时的斗、升,故可确认此壶铸成时为燕国器。第二处铭文在圈足内侧,虽已被锐器錾凿,但从残迹中可见三四字,可能为“王后右酒”,可能为使用者的记铭。第三处铭文在圈足外缘,共有刻铭29字,铭文为“隹王五年,奠易(阳)陈旻,再立事岁,孟冬戎启,齐藏戈子斿。陈璋内、伐匽(燕)邦之獲”。


铭文反映了战国中期的一大历史事件:燕王哙禅让,由相国子之执政,三年引起燕国内乱。在齐王的阴谋煽动下内战越甚,齐趁机发兵攻打燕都城,在“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情况下大胜。掠获燕国王室重器。




重金络青铜壶造型奇伟,纹饰华丽,集三处铭文于一身。是唯一一件能集先秦青铜艺术之大成于一身,并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体现青铜铸造工艺最高水平的现存青铜器。



壶耳错金工艺极其精湛


壶上有头尾交错的长龙96条,梅花576朵,壶中存放有十几公斤的金饼、马蹄金和楚国金版。壶口的金兽重达9.1公斤,是国内出土的最大古代金质文物。该壶和金兽于1982年被盱眙农民万以才兄弟发现,并上交国家。为了表彰万家兄弟的贡献,政府奖励给他们1万元钱,但万家人却因此受到当地村民孤立30余年。



出土时,就是这幅土豪模样


敬请期待南京博物院青铜艺术精粹第二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博青铜器馆精粹介绍 晋侯稣钟<上>
南京博物院藏青铜器概览【第一辑】
112.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中国”两个字最早出现在这件国宝上,就放在宝鸡
南京博物院藏青铜器精品展
中华国宝重器:晋侯稣编钟(西周·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