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里的神秘现象,出现过27次,诸葛亮和曹操都遇到过

核心提示:在众多的数字中,“三”字出现得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认为有“三绝”:其一是曹操的奸绝,其二是关羽的义绝,其三是诸葛亮的智绝。翻开小说的目录,稍加留意便会发现,《三国演义》还有一绝,那就是所用的数字最多。这些数字包含了从一到九所有的单数,它们镶嵌在小说之中,犹如粒粒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可以说,因为有了这些数字,《三国演义》才奇特。《三国演义》从第1回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到第120回的“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仅在回目中,数字就占据了27处,还有的并没有体现在回目中,比如曹操败走华容的三次大笑,诸葛亮的六出祈山,姜维的九伐中原等。

从内容上看,回目中的数字,有些是实指。比如“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曹孟德会合三将”。此外,有些数字则是虚指,如“三江口”、“七星坛”、“五丈原”等。但不论是实指还是虚指,这些数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主要人物的事迹有关,比如“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郎纵火”。

数字反映了三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由“三英战吕布”可以联想到刘、关、张战吕布时那种激烈厮杀的场面;由“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则仿佛使人感觉到大水骤至的声威;“陆逊营烧七百里”则仿佛使人目睹了大火熊熊的惨象。而“孔明巧布八阵图”则又使人从烈火焚烧步入了涛声阵阵的八阵图。

数字刻画人物用得最多的当是诸葛亮。在回目中就让他占据了15回之多!“定三分隆中决策”表现了孔明的远见卓识;三气周公瑾,则是以周瑜为映衬,突出了孔明深谋远虑、料事如神;还有孔明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其政治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单纯军事胜利。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刻画了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的形象。

但在众多的数字中,“三”字出现得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周易》称“三”为天数,有21处用到数字“三”。在《三国演义》中“天数”一词出现了17次,可见作者虽然有“拥刘反曹的倾向”,但又把三国统一于晋视为天数。小说名曰“三国”,写的是天下纷乱,始有三雄并起,三分天下;小说开篇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末篇是“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可见,“三”既是合久必分的象征,又是分久必合的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 ? 国学网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15篇
试论《三国演义》之“义”
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神秘数字“三”,为何频繁出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