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岳阳楼记》的真面目:范仲淹包庇巨贪的书面证据

新春秋导读:《岳阳记》是千古名篇,很多人都能把它倒背如流。但你可能想像不到,“先忧后乐”的名篇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大搞“政绩工程”、横征暴敛聚财的官员身影,不免让人更感到“先忧”的沉重。

随着名篇《岳阳楼记》的千古传诵,重修岳阳楼的巴陵太守滕子京(宗谅)早已家喻户晓了。其实历史上的滕子京并不像范仲淹开篇写的那样上任仅一年即“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考之以史籍,滕子京其实是一个严重经济问题的“大老虎”。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元昊反,知泾州。……仲淹荐以自代,擢天章阁待制,徙庆州……御史梁坚劾奏谅,前在泾州费公钱十六万贯,及遣中使检视,乃始至部日,以故事犒赉诸部属羌,又间以馈遗游士故人。宗谅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仲淹时参知政事,力救之,止降一官,知虢州。御史中丞王拱辰论奏不已,复徙岳州。——《宋史》卷303《滕宗谅传》

这段传记记载了滕子京之所以谪守巴陵郡的原因。原来滕子京在泾州任职期间,”费公钱十六万贯“,其中数万下落不明。此事由监察御史梁坚揭露出来,朝廷遂派出调查组前往调查。滕子京已把钱分给了”诸部属羌“及”间以馈遗游士故人“了,面临朝廷的调查,滕采取了销毁证据的手法。范仲淹在朝廷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之职),却不待查明事实真相即两上奏章,”力救“滕子京,对朝廷的司法调查“横身挡之”,从而滕得以只降官一级,对这一庇护行为,苏洵在给欧阳修的信中写道:”近者葛宗古、滕宗谅、张元所用官钱巨万,复有入己。惟范公横身当之,皆得末减。“(见费衮《梁溪漫志》卷八),因此欧阳修也认为此案”无可恕之理,无可赎之功“(《论葛宗古等不当减法折子)。在御史中丞王拱辰的一再上奏之下,滕贬谪到了远离京城的岳州,然而重大的经济问题却不了了之了。

滕子京贬谪到岳阳后,是不是一年以后(”越明年“)岳州即被他治理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呢?

事实完全相反。

这时候,湖南境内已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农民无衣无食无法生存,只得揭竿而起。朝廷派员前往镇压时,又枉杀了大批无无辜百姓,虎口余生的生活更是惨不可言,靠吃野菜充饥。可见《岳阳楼记》所说的乃是虚假的溢美之辞。范仲淹曾以其生花妙笔写下的应酬文章达几十篇之多。

我们再来看看滕子京是怎样重修岳阳楼的。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中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载:

“滕子京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银,不敛于民,但榜于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立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

滕子京是搜刮民脂民膏来重修岳阳楼的,“自入者亦不鲜焉。”这次的手法比较巧妙。债主把无法收回的烂账的债权献给官府,滕子京利用官府之力收债,得了近万缗钱。这笔钱由滕子京亲自掌管,旁人不得过问,又不设立账册,雄丽之楼落成时,滕子京的腰包也是鼓而又鼓了。

滕子京极善宣传造势,工程甫一竣工,立即给当时全国最负盛名的大V欧阳修、范仲淹二人写信求文。

欧阳修由于不了解滕子京的为人,就按照信使所呈图样和口述,写了一篇《偃虹堤记》,说堤坝如何重要,如何雄伟,最后还为滕子京的贬谪鸣不平,称其大材小用。

而此时的范仲淹已由京成贬居河南邓州,接到消息后迅速赶到岳阳,写成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此记一出,振聋发聩、影响很大,滕子京的政绩也就随之蜚声政坛、达到圣听,而文章背后的历史真相也被全部掩盖了。

滕子京早已作古,但其遗风犹存,且似乎于今为烈。很多官员也像滕子京那样长袖善舞、左右逢源,不难想像,在冠冕堂皇的幌子下,掩盖着的究竟是些什么。

(作者系头条问答文史类专家、问答优质奖得主,更多精彩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新春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滕子京哪来的面子?一番冤屈成就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竟是范仲淹为贪污犯所写?滕子京这黑锅背得冤吗?
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为何敢明目张胆地挪用“公用钱”?
滕子京是贪官吗?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原来是臆造的, 你被范仲淹骗了多久!
范仲淹从未去过岳阳楼,却为何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