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岳飞真的曾被“十二道金牌”迫令班师吗?别被骗了

民族英雄岳飞抗击金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岳家军在大胜之际,被“十二道金牌”召令班师,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也是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幕。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十二道金牌”真的曾经存在吗?

所谓“金牌”,并不是真的用金子做的,指的只是宋代邮驿传递制度的一种形式。此制度于宋神宗时期设立,名为金字牌递,或叫金字牌急脚递,主要负责传递紧急召旨和军事方面的特急件,要求日行五百里,为当时最快的马递邮传。这种金字牌是用长尺余的木牌涂上红漆,上面篆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8个金字,驿吏带着它,也就相当于带了一个“特快专递”的标志。

在“十二道金牌”的故事里,岳飞是这样被召回的: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岳飞率领岳家军接连取得郾城、颖昌大捷,势如破竹,前锋抵达开封南郊的朱仙镇,收复开封指日可待,可正当此时,岳飞却在一天之内连续收到十二道金字牌发的班师诏,勒令他立即班师回朝,岳飞眼看大好形势毁于一旦,悲愤填膺,捶胸顿足,但只得听命回师,留下了千古遗恨。

但是,如果研究一下真实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个故事的疑点很多。首先,岳飞所在的郾城,与宋高宗所在的临安相隔大约两千里,用金子牌递,理论上四天到达,实际中则需要十天以上。据记载,岳飞在七月八日第一次收到班世诏后,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奏章,反对班师,却在两三天后便收到了十二道金牌,如果说此事为真,那么意味着岳飞的奏章还没有送到宋高宗的手里,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就发出来了,既然岳飞根本还没有表现出违旨抗命的迹象,那么宋高宗何必又要连发十二道召令呢?这实在于理不合。

更重要的是,当时岳家军面临的形势,其实远不如后人想象的那么乐观。彼时,岳家军一路北进,早已成了孤军深入的态势,虽然取得了大捷,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例如小商桥一役,岳家军就折损了杨再兴一员大将。如果继续突进,孤军之势一定会更加突出,岳家军随时有可能被围困全歼。

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对此总结说:“在郾城和颍昌府的几次战役当中,岳家军虽然还勉强获胜,不曾落得失败的下场,而用战略眼光来估量这场战争,却已注定是必败之局了”。吕思勉在《白话本国史》里也讲:“这一次的用兵,宋朝似乎是胜利的。然而顺昌、郾城,宗弼是以轻敌致败,在整顿前来,就不得而知了。陕西不过是相持的局面,并无胜利可言。持久下去,在宋朝总是不利,这是通观前后,很可明白的。”

翻开史料,其实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例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37卷载:“壬戌,是日,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自郾城班师,飞既得京西诸郡,会诏书不许深入,其下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然恐金人邀其后,乃宣言进兵深入,逮敌已远,始传令回军。军士应时皆南向,旗靡辙乱,飞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久曰:岂非天乎?金人闻飞弃颖昌,遣骑追之。”

在这里,“飞亦以为不可留”一句话十分关键,它说明班师回朝不光是朝廷的指令,也是岳飞本人的意愿,并不存在所谓无可奈何的情况。至于史书上所说的宋高宗迫令岳飞班师的说法,恐怕是立不住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故事——岳飞第四次北伐(下)
◎岳飞:3拒诏书、被连发12道金牌。
如何看待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历史?
【岳飞传】颍昌、朱仙镇大捷与十二道金牌(10)
岳飞朱仙镇大破十万金军并非史实,当时北伐战果有限
电影《满江红》在热映,回顾历史,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