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包青天如何审一桩疑难“牛舌案”,手段高妙让人难以想到


包青天名包拯,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北宋仁宗时期的名臣。他当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大官,也就是副宰相。不过,他并没有审过什么案子。

(包拯画像)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他一登第就被授予大理评事、建昌县令一职。但是他并不赴任,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十年后,他才去天长县当县令。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包拯是个大孝子,他入仕后,需要去异地做官,他是家中独子,父母无人照顾,他干脆辞官不做,只在家中一意侍奉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又在家丁忧三年,才出山为官。


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被提拔知端州。端州便是宋代著名的端砚的出产地。端砚是宋代士人最时髦的雅玩,也是朝廷的贡物。有这个资源,每任端州知府都会充分利用,用这个“土特产”大肆贿赂上级,从而得到升迁的机会。但包拯到端州后,却写了一条座右铭放在堂上:“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幹终成栋,精钢不作钩”。规定除上供以外,自己绝不多取一方。三年后离任,他两手空空,两袖清风就走了。

(包拯雕塑)


庆历四年(1044年),包拯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起初,他发声抨击范仲淹的人事改革,认为范仲淹派往各路的按察使权力过大,缺乏监督,会造成新的腐败。后来,当范仲淹的新政措施相继被取消的时候,包拯又上书反对仁宗取消“精贡举”的新政,认为这项制度对于选拔天下有用之才非常有用。体现了他卓尔不群的行事作风。


在包拯担任监察御史期间,经他弹劾被降职、撤职、法办的高官达30多人,真正是做到了铁骨铮铮,铁面无私。以至于那时候出现一个“包弹”的流行语,清正廉洁的官员叫做“没包弹”,而贪官污吏则叫做“有包弹”。


嘉祐二年(1057年)到嘉祐三年(1058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包拯担任开封府尹。不过,在开封府,他也并没有断过什么案。当然了,成绩还是非常明显的,他一上任就改革诉讼制度,撤了门牌司,让老百姓直接到堂前递状纸,说委屈;他强行拆掉京城达官贵人在河边占道修建的各种违章建筑,疏通了河道,消除了水患;他严厉打击了京城的黑恶势力,端正了社会风气……很快,最不好治理的京城重地就风气大变,秩序井然。时人传颂着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不久,仁宗又提拔他为御史中丞。时人又把他和宰相富弼、翰林学士欧阳修、经筵侍讲胡瑗称作“四真”:真宰相、真翰林学士、真中丞、真先生。


嘉祐六年(1061年),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进入了宰执的班子,不久死于任上。包拯病逝后,仁宗看到包家非常俭朴,大为感慨,辍朝一天,以示哀悼。欧阳修也赞叹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包拯真正的一次审案,有历史记载的,只有一次,那是他还在担任天长县县令的时候。审过一桩“牛舌案”。宋代对耕牛相当重视,严令不许私宰耕牛。一个人与他的邻居有仇,悄悄把邻居的牛舌割掉。邻居向包拯告状。包拯对他说,你别着急,回去把你的耕牛杀了,凶手立马就出现了。那人停了包拯的话,回去后果然把耕牛杀了。不久,就有人来告发杀耕牛之事。包拯对告发之人大喝一声:“你为什么割人牛舌,现在又反来诬陷别人?”那人以为一切都被包拯识破了,不得不伏地认罪。

(包拯审“牛舌案”浮雕)


这虽是一桩小小的案子,但包拯的智谋、威严尽显无疑,恐怕也是他今后被放大为断案如神的包青天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历史上的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
包拯是如何清正廉洁的
【漫话】 包拯:开封有个包青天
孟驰 | “包青天”和“老贼庞太师”,究竟谁是好人?
(宋史连载120)包青天智断牛舌案。
为什么宋仁宗主政时文化繁荣,人才辈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