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走几步脚后跟就疼了,怎么治?不用去医院,9法巧治足跟痛

日常生活中,常听一些中老年朋友说自己足跟部位疼痛,活动时加剧,甚至有时痛得不敢走路。多数人从足跟表面看不出红肿,也没有畸形改变,这就是常说的足跟痛,医学上称之为跟痛症。足跟痛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很高,仅次于腰腿痛。

足跟痛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的局部疼痛及明显压痛,有时局部红肿,站立、行走时疼痛加剧,因此不能久站及远行。此病多因穿鞋过大常撞击足跟,跑步过久或速度过快,所跑路面凹凸不平或过硬,引起跟骨骨膜炎、滑囊炎、足跟前筋膜炎或跟部脂肪垫炎,发生疼痛。

另一种足跟痛则无上述外界刺激因素,而是因为肾气不足所致,常见于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有少数患者的疼痛症状是由跟骨出现骨刺所导致的。

中医认为,足跟痛多因寒凝、痰结、气滞、血瘀所致。下面介绍几则治疗足跟痛的外治方法,供参考。

1

热水浴足法

用热水浴足是一种治疗足跟痛的简易疗法,此法可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消除患处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

2

鞋子加垫法

在自己日常穿的鞋子中与足跟疼痛点相对应的地方垫上5~10毫米高的棉花、旧布或毛巾。行走时,增高的棉布垫可持续地挤压和按摩患处,从而促进患处炎症的消散。

3

研磨足跟法

用脚踩踏直径为2~3厘米的圆球形物体(玻璃球、钢铁球、木头球、塑料球等均可),使该物体在足跟的疼痛点滚动研磨。每天踩踏2次,每次踩踏10分钟。此法可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使炎症更快地消散。

4

踩踏圆木法

将一根圆木棒或圆铁棒踩踏在脚下,使其在地面上前后滚动。每天踩踏1~2次,每次踩踏10分钟。此法可按摩整个足底的软组织,对足部的腱膜炎、跟下滑囊炎和脂肪垫炎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5

伸展疏通法

患者平坐于地,直膝,双脚及趾慢慢用力,向脚背勾弯,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连续5~10次。此法可使小腿后肌肉及足跟部肌肉伸展,促进血液循环,并能使肝、脾、肾三条经络得到疏通,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6

童尿热渍法

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上,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足跟与石有一定距离),任水汽蒸腾,注意勿烫伤脚。临床也可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兑和,取代童尿,亦效。

7

中药浸洗法

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煎水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渗入肌肤。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有祛寒除湿、和血止痛之功。

8

热醋浸泡法

取米醋或陈醋500~1000毫升,加热后倒入盆中,先熏患足,待降到适宜温度时,再将患足置于醋中浸泡20分钟。一般每日熏洗1~2次,10天为1个疗程。

9

中药外敷法

取郁金和桑寄生各15克,川芎和威灵仙各12克,海风藤、宽筋藤和鸡血藤各20克,将各药烘干后一起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药末,用药酒或白酒调成膏状后,敷于患部。一般每天敷1次,10天为1个疗程。

另外,对于肾气不足所致的足跟痛,除前述几种方法外,可内服中药配合治疗。基本方为:熟地、枸杞子、肉苁蓉各20克,牛膝、伸筋草、续断、杜仲各15克,水煎,每周服3剂,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文/王延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外洗治中老年人“足跟痛”
中老年人足跟痛,1味中药煮水温泡,滋阴补肾,强筋壮骨
一位民间土医生的肺腑之言
治疗足跟痛的偏方
中药熏洗加按摩治足跟痛
足跟骨刺,足跟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