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请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家长必读)

来源:微信公众号:教师E家(ID:jiaoshiEjia)

在孩子的求学生涯中,家长最重视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和成绩了。

这是家长们永远离不开的话题,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绩优秀。

于是当孩子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时,家长就感到十分高兴,反之则不高兴。

其实,这种过分看重孩子考试成绩的做法是不全面的。

今天希望各位家长们通过这篇文章,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有效引导和培养孩子,让孩子发展得更好。

1

正确认识成绩

孩子背后的努力更重要

有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看待成绩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并且这一态度的形成主要由父母决定。

换句话说,家长看待成绩的态度,决定了孩子进步的速度。

孩子考了高分,家长过分表扬和炫耀,会无形中滋长孩子的骄傲情绪。

孩子考得不好,家长过分挖苦和训斥,会无形中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为人父母,都期望孩子优秀,这毋庸置疑。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现在成绩不好,不代表以后成绩也不好。

在注重孩子分数的背后,我们更要看到孩子背后的努力。

对于孩子来说,分数多高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付出了努力,是否为了他想要达到的那个结果而付出了努力。

如果孩子付出了努力,那就没什么遗憾的。

而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从不会亏待。

终有一天,孩子的努力都会绽放光彩,孩子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

2

影响孩子成绩最大的

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一个班级的孩子,成绩有好有差,有的孩子考试不及格,有的孩子却次次拿满分。

家长在忧心孩子的成绩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老师都是一样的教,大家也都是一样的学,为什么孩子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呢?

其实,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不同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到底,造成孩子之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家长。

正如一句话所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

教育部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就算孩子上课听得再认真,回到家里却完全不学习,那又有什么用呢?

学霸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学霸的背后,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

3

要想让孩子爱学习

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

列夫·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现的奇迹,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

如果希望孩子好,那么就从现在开始:

和孩子一起,安静地看书。

如果你都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从早到晚坚持学习呢?

说到底,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

4

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

而在于阅读和习惯

事实上,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很多孩子在上小学的几年里,绝大多数成绩都很好,每次考试分数都不低。

但往往升入高年级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小学的学习,难度不是很大,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记忆来完成,很多孩子还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做得不错。

但是到了高年级,海量的题目、变式很多,这个时候,再靠记忆来完成,则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因此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现阶段重点不在成绩,阅读和习惯才最重要。

阅读量越多,孩子的理解能力就越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越强。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黄金塑造期,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5

孩子自律的程度

决定其人生的高度

孩子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和专注力,这些素质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

说白了,就是孩子有多自律,他就有多优秀。

然而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自律是个稀缺货。

孩子学习常常朝三暮四,没有一点计划性,往往学习学到一半就不学了,不能有始有终,这其实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难完成自己设下的目标。

正如俞敏洪所说:“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容家长忽略。

一旦孩子养成了自律的能力,那么孩子就能严于律己,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清晰的计划,并能坚定自己的目标丝毫不动摇。

在学习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不要让孩子试图去寻找捷径,因为自律才是走向成功最好的捷径。

6

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

教育就越成功

有句话说得好: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就是教育的希望,更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福气。

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是教育孩子最强大的合力。

只有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孩子,教育才会成功。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请家长配合老师做好以下几件事:

●不要忘记家校共育的责任。

●家长和老师必须互相信任和理解,及时沟通。

●不为难,不打扰,就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保持一致性,统一立场、统一方向、统一标准。

只有家长和老师肩并肩,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7

孩子没考好

家长千万不要说这些话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最信任的人。

如果被父母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就会留下阴影。

在这里跟各位家长说,即使孩子没有考好,也千万不能对他们说以下这几句话,请您谨记:

●“上次你也考这么差”

每当父母翻旧账时,孩子的心里是十分厌烦的,他们更加不愿意承认错误,因为他们能够察觉到父母的打击和否定,只能更加消极应对。

●“你怎么这么笨呢”

孩子还小,其心理承受能力是蛮弱的,如果家长给孩子贴上这个标签,孩子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你看某某这次考了满分,你呢”

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无非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孩子努力奋进,但是在比较声中树立起来的榜样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甚至会成为孩子潜意识里的敌人。

每一个孩子都想得到家长的表扬,孩子的自信来源于父母的鼓励,家长一定把握好分寸。

8

考试是用来发现问题的

现在要做的是:

家长们要记住一点:考试是用来发现问题的。

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都应该看淡名次,而是要看重考试之中暴露的问题。

从细节入手,查漏补缺,一点点夯实孩子的知识基础。

只有这样,孩子的成绩才会一点一点提高,在将来的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所以,期中考试过后,家长应该做的是是要帮助孩子踏踏实实做好以下这几点:

●分析试卷,找出失分的地方,找出失分的原因。

●整理错题,把做错的题目认真整理错题本上。

●总结反思,避免在下次的考试中再次出错。

●制定计划,制定一个针对性强的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保证计划的落实到位。

家长帮助孩子做完了以上这四点,一场考试才算是真正结束。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性。

可是,比那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每一点成长都值得您送上赞美。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不同的花有着不同的绽放季节,我们的孩子也终会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

相信孩子,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守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锦小·德育】家长学校第七期--越自律,越成功
班主任:30年来,凡是出现这6种现象的孩子,成绩都一落千丈!
新学期,班主任给学生家长的6点建议,太实用了!(建议收藏)
“双减”后,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低年级抓什么,怎么抓?
老师提醒: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这4项能力,学习成绩想不好都难
小学1-6年级学习规划及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