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暗藏玄机的有机食品,你敢用吗?

    在食品安全备受质疑的今天,标榜生产过程无公害、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食品”成为宠儿。在超市里有机食品的价格要比普通的贵上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还是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因为有机食品意味着更健康、更安全。而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所谓的有机食品,却让人们花了冤枉钱。

有机食品暗藏玄机

□有机,成为一个概念

    有机食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到了30年代,“有机食品”已经有了一批狂热的粉丝。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有机食品并没有形成气候。上世纪90年代,疯牛病和大肠杆菌极大地打击了人们对传统食品生产方式的信心,借此东风,有机食品顺势兴起,成为一种时尚。

    标榜不用化肥、不施农药的有机食品,安全是它的一大卖点。大量的广告宣传和媒体宣传在民众心目中确立了“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的观念。这一观念经过商家的推波盼阑,得到进一步延伸:“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更有益健康,所以更贵。

    记者走访了一些大型超市,发现各大超市均有有机食品销售,其中某些超市,光有机大米就多达七八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商家正是抓住民众普遍担心食品安全的心理,把“有机”做成了一个概念化。

    去年1210日,方舟子在其博客中发表题为《有机食品就一定是健康食品吗?》的文章,毫不留情地指出“有机食品”的四大潜在危害:

    一、使用天然农药,也具有一定毒性。二、有机食品天然毒素高。植物自身会分泌一些天然毒素',抵御病菌'的感染和害虫、鸟的食用。三、感染病菌的风险高。四、霉菌毒素强。方舟子认为,有机食品未必就比普通食品安全,甚至还可能是有毒的。此言一出,世人哗然,评论无数。

    记者就有机食品问题,采访了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杨少海教授等专家,他们的解读,给了我们一个科学平视有机食品的角度。

□有机食品,安全还是有毒?

     广东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山大学园林及生态经济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植物学博士钟晓青并不认同方舟子的观点。

    他明确表示,植物动物都属于整个大生态食物链中的一环,植物本来就有提供动物和人食用的足够的生物量,作为食物链底层的植物,它不可能自身分泌毒素来拒绝处于食物链上层的动物的食用。甚至少数有毒植物都会被动物当做食物,更别说绝大多数无毒的植物了。“方舟子的这篇文章,混淆了有机农业和受到污染的所谓'有机农业’的区别,严格意义上的有机农产品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另一位农业专家杨少海则认为,方舟子的观点有点次毛求疵。有机食品未必就安全健康,但也不能说有毒。

    他指出,关于有机食品是否更安全健康的争论,并非现在才出现,早在2009年,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就曾委托伦敦卫生与热带医药学院(LSHTM)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整理。他们把这些研究中检测过的几百种营养成分分为11类,对所有一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在营养方面没有差异”。

    这个研究结果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该研究团队中一位叫阿兰·登格尔的成员在《时代在线》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大家不要盲目崇拜有机食品。美国哈德森研究所研究员阿莱克希在接受《科学新闻》杂志访问时说,从来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或健康。

    事实上,“有机”只是农作物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大量的宣传、盲目的崇拜和利益的驱动,使之泛滥,并成为一种时尚。

    “即使是从常理判断,有机食品也并不会比普通食品更加健康和安全。”杨少海说。

    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土壤和肥料的要求非常严苛,不能使用化肥,只能使用有机肥,而有机肥却供不起产量大的农作物生长。杨少海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产量比较低的作物就好比一个身材瘦小的人,给他很少的东西他就能吃饱,并且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产量高的农作物就如同一个强壮的人,太少的食物不仅不能让他吃饱,还会伤害到他的身体。假如产量大的农作物都采用有机生产方式,就正如吃不饱的人,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吃这种不健康的有机食品怎么会让人健康呢?

    对于方舟子提出的有机化肥中可能含有的病菌、寄生虫虫卵会污染农产品的说法,杨少海说:“从农业科学的角度,任何一种肥料都是有毒的,但是只要不超过一定的量,这种毒素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有机肥的生产过程有一整套的国家标准,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生产,有机肥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问题是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有机肥并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来生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肥。”

    看来,有机食品不用化肥农药,农药残留减少了,这方面的安全较有保证,但要真正达到商家宣传的“纯天然,健康,无污染”并非易事,不按标准生产的“假有机”,则极有可能“无毒”变“有毒”。

□贴上“有机”标签涨价有机可乘

    在多家大型超市和水果卖场,对比后很容易发现,市场上以“有机”为卖点的农副产品价格也比其他的贵几倍甚至更多,但还是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热捧。为证明自己的有机身份,商家在食品包装上加贴了许多花花绿绿的认证标识,有心的消费者就会发现,这些标识有直接印在包装上的编码,也有贴上去的挂涂层防伪码,很不规范。但对于这些标识,多数消费者甚至销售人员都难以分辨真假。

    按规定,有机产品除了要在包装上标注国家认证标识,还要有认证机构的信息及编号。调查发现,有些所谓的“有机食品”不是缺少认证公司,就是缺少认证编号。即使是三样标志都齐全的产品,认证单位和方式也不一样。

      中国有机产品高级检查员夏廉法认为,我国有机食品从整个生产体系到市场体系都还不是太完善,监管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标准。有机食品发展处在起步阶段,消费者选购需谨慎,干万不要迷信“有机”标签。

    网上有不少卖家兜售3分钱一个的“有机食品”标签,记者亲自体验了“生产”有机食品的过程:3分钱一个的“有机食品”标签一贴,3分钟就能造出“有机菜”。

    记者随机购买了一盒有机葡萄和几根有机苦瓜。虽然这两样有机产品包装上都有“中国有机产品”标识,但标签并不完全一样。其中,有机葡萄包装盒左上方印有两个一样大小的圆形标签,其中一个是“中国有机食品”认证标签,另一个是该公司的商标。而在其包装盒的右下方,又出现了另外两个圆形标签,其中一个是英文标识,看不清来源;另一个则是认证匀侧沟的商标。

    随后,记者在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询发现,网站上列出的具有有机产品认证资质的机构多达26家,各家机构的标识各有不同。

    一张看起来像模像样的有机产品认证标签,其中究竟有多少水分?记者在国家认监委官方网站上查询到,现在仅有17个机构有资格进行有机食品认证。但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认监委只能对认证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而对于伪造有机证书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却没有明确授权给认监委。由于监管制度不完善,有机食品市场目前存在着各种“伪认证”充斥市场的局面。食品企业只要交两三万块钱,一些所谓的认证机构或中介公司会派专人帮助“搞定”申请、文件审核、实地检查等认证全流程。

    记者在网上随便搜索“有机食品认证服务”,即可以找到很多咨询机构,并且声称3个月内完成所有检查工作并拿到有机转换证书,第二年继续申请时,只需要提供企业证件和盖章签字。

    有机食品生产无从监管主要源于管理上的证出多头和技术上的无能为力。“现在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太多,没有统一的管理,有些企业花钱就能买到有机认证,而且现有的技术根本检测不出所谓的'有机食品’是否使用了农药和化肥,只要普通食品没有农药残留,商家硬说它是有机食品也是没办法检测的。”杨少海说。

    有机食品的行政监管主体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会。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获证单位和个人、获证产品及生产、变更情况等进行有效跟踪检查,即年度换证例行检查。例行检查至少一年一次。

    认证机构既是生产企业能否通过认证的监管者,又是向其收取认证费用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尴尬关系的背后使得“花钱买证”现象层出不穷。谁来监管这些认证机构,是目前有机食品行业面临的棘手问题。

    即使整合了这些认证机构,统一了国家认证标准,对有机食品的监管还是无从谈起,因为用现有技术,根本检测不出有机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杨少海从农业科学的角度解释:“无论使用化肥还是有机肥,肥料中的营养成分比如氮、磷、钾等都必须被分解成小分子结构才能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使用了化肥和使用有机肥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并没有任何区别,通过高科技手段也甄别不出来。连植物是不是有机的都不能检测,更别说有机奶、有机猪肉了。”

    在中国,想做真正的有机食品,必须有很高的自律性、毅力和境界,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口有机生产,难以监管

    记者根据超市出售的有机蔬菜上表明的生产地,走访调查了有机蔬菜的生产农场。

    在位于山东寿光的农盛庄园公司有机农场,记者看到这里的工人正在给蔬菜喷施溯菌·五硝苯和醚菌醋这两种农药。之后,记者在绿源果蔬有限公司安站有机农场发现,这里也同样在使用着农药。

    溯菌·五硝苯、醚菌酯和氢氧化铜都是化学农药,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类标准,属于低毒杀虫剂,是一般蔬菜种植中心允许使用的。但是,只要是使用了这些化学农药的蔬菜,就肯定不能被称为有机蔬菜了。记者在另外一家有机蔬菜基地发现,一些菜农甚至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3911"。

    菜农使用的"3911",学名甲拌磷。是农业部严禁在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上使用的农药,只能用于其他花苗和树木的除虫。

    在有机蔬菜基地,本不该出现的化肥和各种农药药瓶、药袋随处可见。那么,这些所谓的有机蔬菜喷施农药以后,就不怕被检测出农药残留吗?

    原来这里生产出来的有机蔬菜,其实就是在检测之前停一段时间农药而已。据了解,有机蔬菜销售企业只要向超市提供有机认证证书和农残检测报告,就可以上柜销售了。

    根据有机食品认证流程,一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发放,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科学的评估。一个普通农场要成为有机认证的农场,审查通过以后,还要经过1-3年的转换期,农药残留达到标准规定值以后才能发证,认证为有机蔬菜。那么,上述这些有机蔬菜,是如何拿到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呢?

    通过记者调查,这些所谓的有机蔬菜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逐渐清晰起来。

    首先是蔬菜公司将一些蔬菜农场认证为有机蔬菜基地,之后蔬菜公司从菜农手里把菜收购上来,贴上有机产品的标签,最后就是送到超市等市场上销售。

    造假的有机蔬菜也正是在这几个环节上做起了手脚。在认证环节上明明规定,农场需要有1-3的转换期,但认证机构收钱之后,两个月就发证了。在种菜的过程中,更是大量违规使用农药化肥。而按照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应当对认证单位进行有效跟踪检查,显然认证机构根本没有去做这样的监督工作。

      但就是这些被贴上了有机标签的普通蔬菜,身价可是一飞冲天了。以菠菜为例,蔬菜公司从菜农手里收购上来的价钱是每公斤8毛钱,而他们贴上了“中国有机产品”的标签之后,在超市就可以卖到每公斤25元。王经理说,正因为有暴利可图,弄虚作假的有机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价钱也越抬越高。

    事实上,现代技术进步造就的很多“高科技”产品,如营养添加剂、维生素补充剂、各种营养物质提取物、有机食品等,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更加富有营养,更能帮助人体提高健康水平。

    从营养学角度说,任何一种“高科技”产品都不可替代食物本身,最多也就是能起到一点帮助和补充的作用。只有平衡膳食才是追求营养和健康的最好灵丹妙药。

□有机食品的生产条件

    有机食品的生产条件非常苛刻,单是在基地的选址上.就要满足:

    I,周围没有明显和潜在的污染'尤其没有化工企业、水泥厂、石灰厂等;

    2、基地附近要有丰富的有机肥991;

    3、有清洁的灌溉水源;

    4, 1壤背景状况较好,没有严重的化肥、农药、重金属污染历史;

    5、地块离交通要道要有一定的距离,要设立明显的缓冲隔离带。

    除了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有机食品还要满足种植过程不使用非天然的人工合成物质,生产技术非为基因修饰技术,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不受到污染等条件。

    假如一个曾经种植过非有机产品的农场,要申请有机产品认证,中间需要经过1-3年的转换期。在这1-3年内,农场要完全按照有机认证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但其产品不能叫“有机产品”,只能叫“有机转换产品”,只能使用相应的“有机转换标志’。

    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严苛,根据规定不能使用化肥而只能使用有机肥,但是,有机肥却供不起产量大的农作物生长。这样一来,适合发展有机生产的农作物种类也受到了限制,茶树、产量比较小的叶菜比较符合有机生产的条件;而大米、水果、生产量比较大的蔬菜则不适合采用有机生产方式。

    因此,若不具备上述条件奢谈“有机”,则不是空想就是造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机蔬菜
高价的有机蔬菜能够放心吃吗?
怎样区分蔬菜的“有机”和“无机”
如何选择及辨别“有机食品”
什么是有机蔬菜,有机蔬菜的发展前景如何?
有机食品为什么那么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