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名师教你这么征服阅卷人!



作文堪称高考科目中分值最高的单项题目。

   

作为高考重头戏,作文分数可能直接关系到语文学科甚至高考总分的排名,要知道,在高考录取中,一分就可能差出几百名。
   

名师教你这样征服阅卷人,高考录取提高学校档次,可能就差考学君这一篇文章。



   

1支招一:征服阅卷人,靠这七步

   
主讲名师: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崔矿山,连续十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语文课兼班主任
   

崔矿山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占60分,举足轻重,不可等闲视之。
   

作文的备考方案,他总结了诗意的七句话,要想征服阅卷人,先要编织七彩环。
   

好啦,跟着考学君看看这征服阅卷人的七彩环是怎么编织的吧。


七彩环第一环,书悦之

 
“书”指书写卷面;“悦”使动用法,使喜悦;“之”指阅卷人,就是说,你首先书写卷面要取悦阅卷人。
   

“干净、工整、美观,是得高分的王牌;潦草、不洁、应付是打不赢的官司。”崔矿山很幽默。
   

如何让卷面美观呢?


1.态度要端正;2.时间要充沛;3.考前要“临阵磨枪”,字不一定要写成书法作品,但一定要用心去写,工工整整这是一个底线,这样才能在高考时立于不败之地。
 

七彩环第二环,形怡之


形指作文的外形也就是结构,结构上要让人感觉怡然自乐,要行云流水。
   

“要写成五段三分四环节,要写成递进式、层层剥笋。总之就是结构上要自然,不要有特别大的段落,或是不善于分段,或是让结构显得臃肿、松散等。”他说。
   

下边四种结构,可以供考生参考:
   

一是并列式这种结构,三个分论点由一个总论点统领全篇,是考生用得比较多的结构。
   

比如,去年和前年的,甚至大前年乃至每年,满分、高分卷作文并列式结构使用的频次是最高的。
    
二、对比式。一正一反,正反对比论证,这样显得层次井然、有条不紊。

三、递进式。层层剥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像现在的高考,趋势是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给我们一个时评材料,让我们戴着镣铐去跳舞,考试时要就事论事、就事宣利、就事说理,简称“三就原则”。
   

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时评类作文)可以围绕这四个字来展开:引(引材料)、析(分析材料)、联(联系现实说理)、结(结尾)。
   

引材料要言简意赅、要言不烦、不蔓不枝,“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定要把材料言简意赅地引一下,这样你才能在以后的论证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东西依靠,有依据。
   

而结尾则要“回眸一笑百媚生”,要达到豹尾。

四、自由式。适用于水平比较高的考生,要求能够纵横捭阖、运用自如,能够让文章看似无法实有法。
   

一般考场上用得比较多、比较好掌握的结构就是并列式和递进式。

七彩环第三环,采醉之


这一点是指作文要文采飞扬,让阅卷人陶醉其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得高分的不二法门,一定要打造好语言,从标题、开头、段首句一直到结尾,一定要有亮点,语言要锤炼。
   

言之无文,行而不言,高考时一定要注重语言打造。
   

比如,标题可以用修辞式、引用式、可以化用等,议论文标题的话,要旗帜鲜明亮观点,要彰显文采。


七彩环第四环,情动之


这就要求考生要以真情去打动阅卷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的这句话用到高考作文上是非常恰当贴切的。
   

情动之,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却希望去赢得阅卷人的青睐,那是缘木求鱼。要用真情去写,你像现在时评类的作文,它都是针对热点、焦点,设置一个材料,让我们去写,我们一定要带着温度、带着真情、带着情感去写。


七彩环第五环,技迷之


这要求考生行文时用修辞、对比、欲扬先抑、抒情议论相结合、引用等表达技巧,使阅卷人沉迷其中。


七彩环第六环,意喜之


也就是说,你的立意让阅卷人惊喜、拍案,或者是居高声远,或者是振聋发聩,让阅卷人拍案称奇。
   

这样能够让我们的作文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能够出类拔萃。
   

有一次时评类作文,说袁隆平这样一位大科学家,他只穿不超过25元的衬衫,而有些富豪一件貂皮大衣就上百万元,针对这个材料,你怎样评论?
   

那大家就说要节俭啊,对吧?但有个考生,他得了满分,他写得立意就是“取之有道,用之何妨?”
   

他说无论是节俭的袁隆平,还是不惜百万去买大衣的富豪,都无可厚非。
   

为什么?因为就是取之有道,用之何妨,他们的钱都是自己的,他们都有自己的自由,就是富豪他们也不是贪污的,他们也不是贪官,他们的钱也不是牟取暴利而取得的,他们是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聪明赚的钱。
   

他还举了个反面例子,有些人为什么戴名表坐豪车,最后锒铛入狱,东窗事发了,因为他们是贪官,他们取之无道,所以用之有妨。取之有道,用之何妨?
   

他这个观点意喜,让阅卷人眼前一亮。当然,意喜之,观点要鲜明,观点要正确。


七彩环第七环,识服之


就是考生的见识让阅卷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你的见识表现在你的字里行间。
   

你像有位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就是要奋斗。
   

他开篇这样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引用尼采这句名言,那就使整篇文章的见识高人一头,就使整篇文章的文采飞扬。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他这篇作文得了58分。
   

还有一位同学,写的是使自己要有用武之地,摆正位置,他说:“离开了船,船帆上的帆布只不过是一张破布。”说得非常好。
   

还有同学写要自己奋斗,要赢得人生,他的标题是《海,要蓝给自己看》,这句标题是台湾诗人的一句诗,他直接引用作为标题,让人眼前一亮,让人感到“识服之”“意喜之”。


还要提醒考生的是,在高考作文中,一定要注意尽量少出现那些网络语,尤其是只有少数人知道没有被媒体公众认可的词语,因为有些改卷的老教师看到,以为你生造词语呢,或者认为你没有维护汉语的纯洁性。

2备考干货:新材料作文连出五年,这样写才能拿高分


主讲老师: 郑州一中高三年级语文老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优秀评卷老师、河南省高中会考命题组成员、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组成员    闫芳

看看上边的一大串头衔,吓了一跳吧?那就快收藏这位名师为我们奉上的高考干货吧。


判断:五年高考新课标卷,均为“新材料作文”


闫芳说,翻翻近五年的高考课标卷,均为“新材料作文”,取材涉及生活故事、社会调查或新闻材料。
   

这些作文材料,大多紧扣社会生活,故事性突出,时代感强。
   

这样作文立意特征就非常突出了:弘扬社会正能量,注重思辨性,针对性强,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向上;
   

另一方面,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就要求考生针对现实问题或社会现象思考和认识,避免套作和宿构。
   

而2015年的新课标卷Ⅰ和卷Ⅱ都在指导语中加入了任务驱动的元素。
   

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写信”“权衡与选择”等),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如课标Ⅰ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课标Ⅱ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
   

都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这就要求考生认真审题,优化立意;快速构思,高效用材;注重规范,整洁文面。


作文构思:从材料整体出发,抓住主要内容


面对这类题材,在作文构思上,首要的就是精准而深刻的立意。
   

作文立意一定要从材料整体出发,抓住主要内容,不过分纠结细枝末节。
   

如生活故事类材料,可以通过压缩主要事件把握其寓意;也可以由果溯因,把握人物言行的动机提炼观点。
   

新闻类和社会调查类材料,材料中往往会有评议性语句,一定要通过这些语句体会对材料中人物、事件或社会现象的褒贬态度,进而确定最佳立意。
   

如果题目材料中有明显或隐含的对比、对照关系,必须细细体味其中的情感信息,从中发现材料的主要寓意及褒贬倾向、观点态度。如果是漫画、图表类材料,要在关注漫画图表标题的前提下,仔细研究画面主体各要素间的关系,抓住漫画夸张变形的地方、图表数据的变化特点或规律,由表及里,联系现实,思考现象背后反映的现实问题。


取写作素材:通过日常生活、阅读积累等

   
闫芳说,确定立意后,就要围绕立意联系社会生活中与材料类似的现象或事理,来调取写作素材了。
   

一般情况下,试题所给材料往往是具体的事件或现象,我们一定要由此及彼,联系书本或生活中与之相同或相反的事件或现象,进而得到更多适合的素材。
   

素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提取,也可从阅读中积累,更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事、物等。
   

素材的繁简要结合写作的需要,同一类型或角度的素材,可以详写一个,略写几个,形成集群式的论据。
   

自己比较熟悉的典型事例可以详写,模糊的可以简笔带过。
   

写作中,素材的使用要避免只引事理不作评析的“素材超市”式堆砌,要做到事理结合,有引有评,借事明理。
   

同时,要学会另辟蹊径,把最常见的素材用出新意。


这么写:三点搞定议论文


近几年的作文常常倾向于理性思辨,可以写记叙文,但更适合写议论文,所以,考生需要根据立意、选取的素材和平时的写作习惯确定文体。
   

有的时候,题目还会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写作议论文,大致思路要明确。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开门见山,“开口见喉咙”,旗帜鲜明地在第一段或前两段点明论点。
   

其次,明确论点后,用哪些典型的例证,例证的先后顺序怎么安排,是构成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正反对比关系,它们分别可以证明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再次,有没有可以引用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它们放在哪里更合适,都要有一个提前的安排。
   

所谓“画竹必先成竹在胸”,只有提前有一个大体的思路才可以避免写着写着就偏离论点或者逻辑混乱的问题,也才可以避免贸然下笔,写到后面又不满意或写不下去,不得不删掉重写的尴尬。
   

最重要的,要明确考场作文与竞赛作文、生活随笔的不同,考场作文阅卷时间短,阅卷量大,无暇细细品味,容易审美疲劳。所以,论点一定要从材料出发,鲜明准确。论据要充实丰富,并能充分证明论点。
   

同时,事理结合,不要简单罗列事例,要有例有析,文章结构清晰,一目了然,逻辑合理,通体透光,这样才能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采写:河南商报记者  訾利利 孙科 刘慧丽 

统筹:李雅静  责编:戴晨曦 校对:王国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拿下高考作文这块硬骨头,名师教你十三法,帮你作文突破高分
锦上添花巧抓分妙手回春对意外——考场作文抓分技巧与意外应对
【自信备考·2018】学科篇——高考作文:写对、写好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选材
高考写作题目必须清晰
高中考场范文给考生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