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北“小年”之战?不如了解一下福建这些祭灶讲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每当这首童谣唱起时,

就意味着传统的小年到了。

不过小年是什么意思呢?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你知道小年是在哪一天吗?”

北方银:“我知道,是腊月二十三。”

南方银:“不,是腊月二十四。”

那你知道为什么南北方小年会相差一天吗?

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

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所以,南北方小年的日子,也就不同了。

不同一:扫尘

北方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南方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是先民驱疫、祈安康的仪式,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不同二:祭灶的吃食

北方小年习俗。糖瓜、饴糖、麻糖等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摸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小年要吃“圆火烧”,团团圆圆寓意好。北方小年习俗,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另外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还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家家户户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粘糕,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只言好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同时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在南方,做年糕也是小年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传统,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不同三:贴窗花

北方小年习俗。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因其精美的图案以及其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而流传。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典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不同四:沐浴理发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北方人总是会在小年前后理发沐浴,为新年做好准备。

南方人一般会在除夕前理发沐浴。

说完了南北习俗之差,来说说咱福建祭灶的风俗。
作为春节长假的前奏,灶君上一年度的述职报告也将在南方小年夜登场。
人间的百姓自然不能闲着。
为防止灶君上天后乱嚼舌根,他们会在这一天的祭灶仪式上,慷慨地摆出各色糖饼和美酒。
待这些“糖衣炮弹”攻城略地,吃饱喝足的灶君也乐得顺水推舟直言人好。打这之后,皆大欢喜的人神便能相安无事,一起愉快地等待新年到来了。


百姓贿赂神仙求点赞

在福建人的信仰里,腊月二十四是灶君上天述职的日子。

这一年来,每一家人的善恶言行,都被盘踞在灶头的灶君看在眼里。常行善事的,自然希望灶君为自己美言两句;偶然做了亏心事的,也免不了希望灶君能网开一面,给个方便的行事。

有需求便有市场,人间百姓纷纷动起歪脑筋:吃人嘴短,何不给灶君点甜头尝尝?

于是乎,老神仙述职前的“饯行”饭局,便成了老百姓“求改评价”的公开请托,并热热闹闹地流传了下来。

祭灶前,老百姓须先为老神仙清理一下容身之所,神龛、灶台必须打扫一新。若灶君像是画纸上画的,祭灶前还得揭下来,重新换上一张新的。

待这些准备程序都完成后,就到了上酒菜的关键时刻了。

各出奇招祭出好东西

福建人祭灶,会特别选用甜、黏的果品。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些东西黏性十足,能将灶君的嘴巴牢牢粘住。

在闽南地区,甜粿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以红糖和糯米蒸成的糕点黏度极高,切一块还能藕断丝连,最适合做这种手脚。

甜粿之外,以麦芽做成的饴糖类甜品,也是祭灶场合的常见之物。

泉州永春的麻粩、漳州平和的麻枣,均属于此类。至于福州地区的年糖年饼,同样脆香生甜,至今仍是当地人祭灶的不二选择。

诸般祭品中,最特别的大概要属漳州地区的菠菜了。

根据地方志书的记载,菠菜叶绿根红,曾得美名曰“红嘴绿鹦哥”,外型上颇为讨喜。

加上在闽南语里“菠”谐音“飞”,暗合送灶君上天的美意。福建客家地区则供甘蔗,谓之“灶神天梯”,也是这个意思。

走下神坛烟火气十足

和如今简化后的仪式不同,过去百姓祭灶还需做出“涂神口”的举动来。

根据记载,当日主持祭祀之人应取黏糖粘于灶门或神像之口上,以求老神仙不言人过。

“涂神口”之外,过去福建还有“醉司命”的旧俗流传。

所谓“醉司命”,便是以好酒涂抹灶门、宴请灶神,令其在耳热微醺之际,顺水推舟向人类卖个便宜的人情。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的神祇系统里,各路神仙叫人望而生畏的多,能放心亲近者少。

如灶君这般供凡人公开收买,甚至拿糖酒涂满嘴巴戏弄的,倒真是少之又少。

或许是因为庖厨本就有浓重的烟火气,连带着管辖事务的神仙也跟着耳濡目染,自学成才通晓了人情世故。

不管如何,人神之间的这场公开交易总能愉快地达成。待祭灶一结束,新年的大幕便轰轰烈烈地宣告拉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年习俗大全,这样过才有年味儿!
小年
推广 | 今日小年!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有什么不同?
二十三糖瓜粘 名家都如何过小年?
祭灶神 过小年
湖南人,今天如何把小年过出传统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