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2006-09-07 09:37:01)转载▼ 分类: 煞有其事--鸟之收藏 
又走神了啦。
 
昨天师傅提到他最崇拜的哲学家,一个以最深邃的眼光去探索哲学却要将此学科连根拔起,统统推翻的奇人——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born on April 26th 1889 in Vienna, Austria)
 
我孤陋寡闻,居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许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
 
从师傅的话语中,知道他拥有无数的追随者,可是大家读不懂他。他有惊人的深刻和锐利和勇气,能一下看到问题的症结,入木三分,甚至连他的老师罗素有时都处于下分,不仅读不懂他二十多岁的著作,还因为与他的探讨放弃了好几本书的出版计划。维特根斯坦只有一本自己愿意出版的小册子,但是手稿却有二十来本,在这些册子里记载的,都是他每天放在身边的小记事本上记录下的哲学思考,跳跃,却是灵光迸发。
 
就像武功的最高境界:无我境界,维特根斯坦也到了哲学的这重天。现在的和过去的哲学于他来说,完全是没有必要存在的。正如抑郁症患者们看到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有很多问题一样,哲学家在无休止探讨的问题似乎只是他们自身思想出了毛病才看到的问题。问题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浪费时间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呢?师傅的例子是:左手给右手一个东西能不能说是“送了一个礼物”呢?有探讨价值么?
 
这是一个天才,他的思维别人看不透,因为别人没有他的目光他的思想,无法迈出他那样的踱步。我们兴许觉得上面说的他对哲学这学科的质疑很自然,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哲学,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来看。但他是一路走过来的,他的结论是多少思考积淀支撑起来的。
 
不仅他的思想是奇迹,他的人生也是一个传奇。网上评论说他的一生贯穿着自卑、偏执、同性恋情结、自杀情节,是这样么?刚下了他的传记,兴许是那篇The Duty of Genius的译本,等看了再来说。还在下关于他的电影。
 
被师傅挑得很想看维特根斯坦的作品,尤其是那两本罪著名的。但是肯定读不懂的,没拿心境也没底蕴……也没时间。等这真忙完后再静静的坐下欣赏吧!


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2007-11-23 05:28:46|  分类: 西方哲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这个道理一直都懂。这是一句名言,却是在这次西方哲学课程上才知道的。我们常会对一些不明白的事情产生疑惑,对其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在看来自己真得很幼稚。

      在王成兵老师的课上,第一次知道了路德威格 维特根斯坦,一个哲学奇人,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一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时,他的一切智能就失去了应有的正常,他就会显得各种病态。只有让他回归至自己的本性,才会导致良好的结果,使一切显出正常。...

 可说的和不可说的 维特根斯坦心灵中最深处的东西并没有在他正式的哲学著作中说出来,"凡是能够说 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够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而这些他保持沉默的东 西恰恰是他心灵中隐藏最深的东西。维特根斯坦的沉默意味深长。

 

维特根斯坦语录:

       ●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世界就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  
  ●事实的逻辑图象是思想。  
  ●确实有不能讲述的东西。它们使自己表现出来,它们是神秘的东西。  
  ●世界上的事物是怎样存在的这一点并不神秘,神秘的是它是那样存在的。  
  ●哲学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逻辑上清晰。  
  ●哲学不是一套学说,而是一种活动。哲学的主要工作是解释。  
  ●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幸福、和谐的生活的客观标志是什么?不可能有任何这种可以描述的,这也是很清楚。这个标志不可能是一个物质的标志,而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标志,一个先验的标志。  
  ●理解一个命题的含义也就是知道它的真假问题是如何被确定的。  
  ●一个命题的含义就是它被证实的方法。

 

读了《维特根斯坦传》
2012-09-25 21:22:09
前一段时间在蒋方舟的微博上发现了《维特根斯坦传》,然后就买了回来。本以为它的命运会像其它书一样,读一部分就被搁置,没想到居然坚持读完了,可见这本书的魅力。这篇日记算不上一个书评,只会随便摘录一些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片段,有兴趣的还是去读原书比较好。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维特根斯坦的了解仅限于他“是一个天才”以及“觉得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就去乡村教学”等传奇小故事,对哲学本身的兴趣也没有强烈到想研究某个学派。这本书之所以强烈吸引我,是因为维特根斯坦的精神生活,我没有想到一个人居然承受了人类几乎所有的精神折磨和苦难。每读到一些有感触的地方,我都暗自庆幸:比起这个家伙,我的那些纠结算个屁。“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维特根斯坦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了这个问题。少年时候的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撒谎没有任何错,但这在根本上不容于成年的维特根斯坦。成年之后的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人应当诚实,就是这样;问“为什么”是不恰当的,不能回答。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了蜘蛛侠:一个人能力比别人大的时候,就应该比别人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应当如此。维特根斯坦家里非常有钱,除了维特根斯坦之外还有七个孩子,而且不只出了维特根斯坦这一个天才。他的哥哥汉斯曾是个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四岁时开始写自己的曲子。“音乐在他不是兴趣,而是十分热烈的激情;音乐必须处于他生活的中心而非外围。”。他最小的哥哥保尔也是非常知名的钢琴演奏家,“他在一战中失去了右手,但凭借非凡的决心,自己学会了只用左手弹奏;他用左手弹奏得如此精熟,竟然能继续自己的演奏生涯。拉威尔 1931 年著名的左手协奏曲正是为他而写。” 由此可见维特根斯坦的成长环境:生活无忧,家教良好,而且被天才所包围。可能也正是这种成长环境使他全神贯注于精神领域。书中说他受魏宁格的影响很大,简单地说,就是他认为天才成果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价值。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天才,那么就应该去死。“唯一值得过的生活是精神生活。”正是因为这种对自己“恐怖的严厉”,他的生活一直都磕磕绊绊,精神上的痛苦更是一直伴随着他。维特根斯坦之所以没有自杀,要非常感谢罗素,而且还要感谢当时和罗素打得火热的一个贵族的妻子。要不是罗素当时在谈恋爱,估计对维特根斯坦也不会那么温柔并且富有耐心。之前我一直对天才有某种幻想,即天才要做什么事情总是可以不假思索一蹴而就,不会像我等凡人一样需要经过痛苦挣扎才能做出那么一点儿东西。维特根斯坦打破了我的这一幻想,书中经常提到他苦苦思索或者几个星期无法工作的情形,下面摘录几段:“每当我努力思考逻辑时,我的思想是如此含糊,从中永远结晶不出任何东西。我感觉到的正是加在每一个只具备一半天份的人身上的诅咒,就像有人在黑暗的走廊里用灯火领着你,就在你走到一半时,灯火灭了,只剩下你自己。”“由于其‘艺术良心’,维特根斯坦极不愿意用不完美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思想,因而——既然他尚未找到完美的表述——憎恨任何写作”“……过去几周我过得极糟糕。每天,我轮流受到一种可怕的 Angst 的折磨和沮丧的折磨;即便在间隙中我也精疲力尽,无法设想做一点工作。”…………这样的描述非常多。罗素也说他是个“可怜的倒霉蛋!”,因为“拥有创造性的冲动是个可怕的诅咒,除非你具备总能靠得住的天份,莎士比亚或莫扎特那样的天份。”。每每读到这样的段落,在同情之余我都长出一口气:看来不用太苛责自己的创造力,天才也是这样。维特根斯坦身上几乎拥有普通人的所有缺点,因为他非常敏感,这些缺点甚至更明显。对别人的不留情面不必多说,事实上他还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其他人怎么想我,总是占据我的心思到了非常的程度。我常常在意留给人好印象。即,我非常频繁地想到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若我觉得是好印象就感到愉快,若不好则不愉快。”但同时他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又近乎恐怖,为了彻底改变自己,他甚至主动去参加战争,因为他觉得直面死亡的经验才能带来根本的改变。就他所承受的精神苦难而言,如果不是个天才那真是太残忍了。总之,通过这部传记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人,在他身上显示了人类的尊严:那种精神上的不断更新和自我挑战


存在论视野下的维特根斯坦哲学只看楼主 收藏
楼主更新提醒我只收藏
 回复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  提要:古典存在论可被视为真知-逻辑地说-是者的三方结构。它在自身的范围内已走到尽头,陷入严重的危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可视为是以逻各斯“去——揭示存在”,因而也是一种存在论。在《逻辑哲学论》中,他不仅以数理逻辑替代主谓词逻辑创造了新存在论(真或假—语言—实在),同时又发现了不可说的神秘之域,而这就已经超越了古典存在论;而在《哲学研究》中,他又以新的存在论(生活形式—语言游戏—生活形式在人们遵守规则的语言游戏中的显示—无蔽)超越了自身,同时也消解了古典存在论的主题。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古典存在论 存在论 超越

Analysis of Wittgenstein’s Philosophy in an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On Wittgenstein’s Transcendence of Classical Ontology
  Abstract: We can think the classical ontology as a structure of episteme, speak logically, and beings. The key problem in the classical ontology is that in order to acquire episteme, what does Being have to be. It had not been answered well in the classical ontology. Wittgenstein’s philosophy could be seen as being going to show Being in a way of logos, so it is a sort of Ontology. He showed us a new way of transcending the classical ontology. In the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us, he replaced traditional logic with mathematical logic, and developed a new ontology( true or false—language—reality); besides, he found a new mystical area. In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he transcended himself by developing a newer Ontology(forms of life—language-games—forms of life showing themselves in the language-games of people’s complying with rules), and deconstructed the key problem in the classical ontology.
  Key words: Wittgenstein classical ontology ontology transcendence
  一、 古典存在论的危机
   “存在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to on)的“逻各斯”(logos),也就是以逻各斯来显示存在——而显示于无蔽则正是“真理”(aletheia)。存在论之所以为存在论——正是“去”将存在显示于无蔽——而显示所由的道路则正是逻各斯。因此,我们将存在论理解为存在-逻各斯-真理的三方两两勾连的关系。可以认为,各种存在论都有着这样的三方结构,但其含义并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起初的存在论中,存在、逻各斯、真理三者间并无隔阂,有着原始的统一。从巴门尼德到亚里士多德完成了对于存在论的第一次重大变革。他们不满于变易的“自然”(physis)[1],转而追寻确定性的知识。他们将真理(无蔽)异变为“真知”(episteme)[2],而逻各斯就开始“逻辑地说话”(speak logically),成为有真值的命题,存在即自然也就被制作为“是者”(beings)。所谓是者就是指在真知的召唤下,原本的存在(自然)被命题逻辑地“制作”(言说)成的“产品”。其中的“是”可以理解为存在被逻辑化为——被说成“是什么”。存在论进入了它的古典形态:真知-逻辑地说-是者。原先的存在论中,存在、逻各斯和真理三者的勾连并无顺序可言,一切“自然而然”;而在古典存在论中,真知则占据了首要的位置,作为存在的是者则被排在最末了(被“遗忘”了)。因此,本文中的存在论与“古典存在论”(classical ontology)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存在论较于古典存在论,是一个外延更大、内涵更少的概念,古典存在论可作为存在论(种)的一个属。古典存在论探讨的主题正是:为获得确定的真知,存在必须被逻辑地说成是什么(怎样的是者)。各种古典存在论都是对它的不同应答。而它们的难题也正是如何才能“打通”(说圆)这“做”出来的是者与存在(自然)之间的隔阂与矛盾。

0回复
1楼2011-12-16 19:08举报 |我也说一句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  致力于解决这个难题的哲学家层出不穷,可问题却难以自圆其说。黑格尔在康德等人努力的基础上,力图以“实体即主体”来打通是者(先验逻辑)与存在(经验自然)这两个已愈显分离的世界,以此来拯救已陷入深度危机中的古典古典存在论。“实体即主体”缘成了黑格尔哲学(《哲学全书》)全部的奥秘:“绝对精神”就是实体,而实体正是主体——因而这个绝对精神才可能自由穿梭、现身于先验逻辑(是者)与经验自然(存在)之间,成其为“自由”-“真理”。以前一直难以“填平”的“思想-知识”与“存在-自然”间的“沟壑”现在彻底地被“取消”了。原来它们根本就不是彼此外在、相互对立的两个世界。相反,真实的情况是——只有一个世界——精神的世界!只不过这个精神是绝对能动的主体,它能否定自身而为客体,不过它还会克服客体,重又回复到自身。这样,自巴门尼德以来分裂的“不动的理智的存在”(是者)与“流变的感性自然”(存在)在黑格尔这里又重新缘合起来。真理的意义不再是真知了,而是“全体”——绝对精神(存在)自身运动、“现象”的全体。黑格尔确实打通了是者(先验逻辑)与存在(经验存在)的两个世界,至少从思想上、理路上——但也仅仅是从思想、理路上。他的伟大功绩是把“历史”加入了存在,存在重又“活”- “动”起来。这给存在论带来了重大的转机。但他毕竟考虑问题的思路仍旧是在古典存在论的路径上:以“绝对知识”为起点和归宿——这仍旧是对“为获得确定的真知,存在必须被逻辑地说成是什么”问题的执着思索与回答。因此,他完成了古典存在论,开启了超越之路,但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超越。
  当哲学家们已经在古典存在论的界限内尝试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后,不超越古典存在论本身,不经历存在论“范式”的转换,关于存在的问题(存在论)就难以得到新鲜的阐发和探讨了。超越古典存在论的路子很多,维特根斯坦所走的道路就是一种。
  他是个奇人,在前期的《逻辑哲学论》中,他天才地承袭了古典存在论的纯粹血统——仍旧在“真知”的感召下,更换了原先的“工具—模子”(从古典主谓词逻辑到现代数理逻辑)来“制作”“存在”,不仅如此,他还发现了不可说的神秘之域——而这就已经超越古典存在论了;在后期的《哲学研究》里,他又天才地超越了他自己前期的新的古典存在论,转而“面向实事本身”(借用现象学台词)——不再在概念天空中翱翔,而是一直在粗糙的地面上找寻新的路标。我们先来看看他在《逻辑哲学论》[3]中是怎么做的。
  二、 《逻辑哲学论》的“可说之域”和“不可说之域”
  维特根斯坦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古典存在论的呢?[4]其实,我们只要看看他的“前言”就已能先窥其秒了。《逻辑哲学论》的全部精髓早已摆在这里:语言(全部命题)将存在划为两部分,其一是可说之域,有逻辑图像与之严格对应,其二是不可说之域,这是不可以有意义地(以命题来)言说的;可说的都能(用命题)说清楚,对不可说的(因为不与命题对应、没有逻辑图像)就必须保持沉默;可(以命题来)说的,都是有意义的,不可(以命题来)说的无意义。[5]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画出了维特根斯坦存在论的模型。

 

 这是一个三维空间,其中有一个(没有体积的)球面(“语言”),将整个空间划为两部分:球面(语言)以内的“逻辑空间”(图中的阴影部分)——充满其中的是被“锁”着的、“囚禁”的全部的“空间点”即“逻辑位置”(代表每一个“可能事态”),也就是可说之域;而球面以外的空间则是不可说的神秘之域。因为神秘之域不可说,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也就把它放到一边不无虔诚地供奉起来。[6]我们现在把目光集中到这个“球”(包括“语言”的球面和里面的“实在”(Wirklichkeit)即全部的可能事态)上面。
  球面(语言)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包容一切而反映着世界的逻辑之所以能够运用这种特别的钩子和装置,是因为它们全都彼此结合着成为一张无比精细的网——被连结到一面巨大的镜子上。”(TLP.5.511.)这是一面神奇的球面镜,它只对它“里面”的东西(任何可能的事态)成像,而并不对它“外面”的东西(不可说的东西)成像。它的神奇还不止这些,它有着“特别的钩子和装置”(“逻辑形式”),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一张无比精细的网”(“模子”),球面外面任何不可说的神秘东西想要闯进来,都要经过它(命题—逻辑形式)的“过滤—加工”。没有经过加工—过滤(必须能够成像、能与命题对应)的东西,只能被拒之门外。语言这道“球网”极为“精细”,把门户看得紧紧的。那么,经语言加工制作出的“产品”又是怎样的呢?产品必与它的“模子”严格对应。它们的对应可以下表显示。

 

回复 收起回复 2楼2011-12-16 19:08举报 |我也说一句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就是维特根斯坦的可说之域。为什么自然的存在会被制作为这样的产品(“实在”)呢?我们想举两个例子以作回答。第一个,为什么“对象”(Gegenstand)必须是简单的“实体”(Substanz)呢?我们先看看维特根斯坦的论证。
  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因此它们不能是复合的。
  假如世界没有实体,那么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就依赖于另一命题是否为真。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勾画出世界的任何图像(真的或假的)。(TLP.2. 021)
  维特根斯坦是用反证法来推出这个结论的:假设对象是复合的,不是简单的,那么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就依赖于另一命题是否为真,而这样“恶无限”地循环下去,我们将永远得不到关于世界的任何图像(真的或假的命题),而事实上我们的确有关于世界的图像(真的或假的命题),因此,假设的前提“对象是复合的”并不成立,因而对象必须是简单的。为了保证(获得)我们对于世界的逻辑图像(有真值的命题),世界就必须有(简单的)实体(的存在)!
  我们再看另一例。在TLP.3.4和TLP.4.0641,维特根斯坦表达了“逻辑位置”(Logische Ort)的思想。他认为每一个(有意义的)命题规定着“逻辑空间”(Logische Raum)中的一个逻辑位置;而一个逻辑位置就代表一个可能事态(的存在和不存在);一个命题(逻辑图像)虽然只能规定一个逻辑位置,但却具有贯通整个逻辑空间的力量;不仅肯定命题,否定命题也规定着一个逻辑位置(即对应着一个可能事态)。“事态”(包括“事实”)之所以为“事态”——之所以在广袤、无定的空间中能有一个固定的逻辑位置,全在于球面(语言—命题)的“锁定”。因此,不是命题—语言反映了事实—世界的“逻辑形式”(Logischen Formen),也不是命题—语言与事实—世界共有一个逻辑形式,而是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逻辑形式。“命题—语言—逻辑形式”正是世界“先验”的“模子”,世界成其为世界就是由“命题—语言—逻辑形式”的“构成”。[7]
  以上表明,维特根斯坦的存在论已从根本上承袭了古典存在论的“做法”:以“真”(知)为导向,逻各斯就变为“逻辑地说”(命题—语言),而存在则相应地被“制作”成“是者”(实在)了。在他的“作品”上我们看到了巴门尼德、亚里士多德的影子。只不过维特根斯坦的做法精致多了。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一开始就预留了“球(囚)笼”(语言)外广阔的神秘之域。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对古典存在论的超越。他在《逻辑哲学论》结尾处言道:
  任何理解我的人,当他把这些命题作为梯级来使用从而超越了它们时,就会终于认识到它们是无意义的。(可以说,在登上高处后,他必须把梯子扔掉。)
  他必须超越这些命题[8],然后就能正确地看待世界了。(TLP.6.54.)
  “超越这些命题”就是打开—看透—挑破这层语言的“球(囚)笼”。可这看穿、挑破的壮举却花费了他十几年的工夫。
  三、 《哲学研究》的“风景速写”
  命题—语言的球(囚)笼终于被看穿、挑破了。“脱狱”后的维特根斯坦在阳光下看到了什么呢?[9]我们还是想从序言说起。
  这种探索迫使我们穿行在一片广阔的思想领地之上,在各个方向上纵横交错地穿行。这本书里的哲学札记就像是在这些漫长而错综的旅途中所作的一系列风景速写。(PI序言)
  维特根斯坦看到的正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他在其中兴高采烈地旅行着。旅途中他不断地作着风景速写。而暂把它们集辑起来就是《哲学研究》这本“画册”了。每一个速写就是一则札记。可对着这些速写(札记),维特根斯坦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将它们完全地熔铸为一个整体(一幅完整的风景画—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看出在这点上他永远不能成功。他只能作一些速写,却画不出整个的风景。
  这就已经和《逻辑哲学论》的序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一个整体的思想”—“一幅完整的图画”(语言和语言的两边即可说之域、不可说之域)到“哲学札记”—“风景速写”,维特根斯坦确实有了重大的转变。为什么从前能有“一幅完整的图像”呢?那是因为“风景”(世界)被锁在逻辑图像(语言—命题)的球(囚)笼里逃不出去,这样才可能有完整的图像。而现在,套住“风景”(世界)的球(囚)笼(语言—命题)终于被捅破了。

回复 收起回复 3楼2011-12-16 19:11举报 |我也说一句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  这样,“风景”一下子从各个方向舒展开来,延伸至看不见的尽头。我们只能在这广阔的大地上“在各个方向上纵横交错地穿行”。沿途风光旖旎多姿,我们有说有笑,不时地作些速写,以备将来回家后,再绘出整个的世界风景。可路却怎么走都走不完,风景怎么画也画不完——总有新鲜的风景出现——而我们就得不断地游画下去——在路上。
  后来才发现,我们的速写原来早已坐落在“风景”里。一幅幅的速写两两相似着,但却没有共同具备的特点——这只是缘于它们所处的风景本就不尽相同。“画风景的画”和“风景”是一致的。我们的绘画本就“坐落”在风景里,因此不可能画出(完整的、真正的)风景,但风景却已在画里“自动”地显示着。因为绘画并不止是绘画本身,绘画必然早已把绘画者—画笔—颜料—纸张—作画……乃至整个风景连拖带拽进来。因此,速写自然而然地显示着整个风景——虽然画不出它——画怎么能把画自己画进画里呢?这是一个悖论,艾舍尔《画廊》的悖论:已在风景中的人在画风景时怎么才能把自己也画进去,从而真正地把全部风景画下来呢?这只能是悖论—怪圈。[10]因此只能作些片段的速写。不仅如此,风景牵连着作画本来就一直在“动”着,我们又怎能绘出与风景“符合”的“不动”的图画呢?
  所处的风景是作画者不能逃离的,我们已经站在这样、那样的风景中。这也从根本上限制、决定了我们的作画。
  画中的每一线条、颜色点并不私自拥有任何意义,它们只是因我们作画而被使用的工具。不止这些,画本身都是工具,我们在旅途中对它们的使用多种多样:可以用画的同一个“圆”在不同的场合来代表“太阳”、“月亮”或者“月饼”、“自行车轮子”;大雨瓢泼的时候,也可把画(板)用来挡雨;而没钱时甚至把画卖掉。
  我们作的画不是拿来自己欣赏的,却是给人看的。而不管我怎么画,用什么颜料,画的是水墨还是油画——别人通常都能看得懂。因为我们所处的共同的(或相似的)风景早就决定了我们画画—读画的规则。这些规则从以前就沿袭下来,我们通常并不去反省这些规则。我们不能乱图乱画——违反这些规则,那样别人会看不懂——而画的画本来就是给人看的!
  如果维特根斯坦原则上同意这个“风景”—“绘画”的譬喻[11]——那么,这个“风景”正是我们必须接受下来的“生活形式”(Lebensform),对“风景”的“速写”也就是“语言游戏”(Sprachspiele)了,而各“速写”构成了一个个的“家族”,家族内有着“家族相似”(Familien?hnlichkeiten);“画风景的画”坐落在“风景”里而与“风景”一致——这是说“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一致性;我们对画有着多样的用法,画本身没有一个共同的、恒定的意义——这是在说语言的意义正是其用法;画不是自己看的,只能给人看——这是没有“私人语言”;画画—读画有着自己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这是在讲语言游戏的遵守“规则”……似乎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存在”完全是“空间主义”的,根本没有“时间”。而在《哲学研究》一开始的序言处,他就对我们宣讲着一个既有“空间”、亦有“时间”(时空交织着的风景)的画家的旅程。当然,严格说来,这是个不好的譬喻。我们大多数人可以不画画而照样生活,但却不能不说话,不能不“玩”语言游戏。
  这是很粗的线条。不过,从中也可看出点道道。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语言游戏取代了《逻辑哲学论》中的语言—命题。
  把多种多样的语言工具及对语言工具的多种多样的用法,把语词和句子的多种多样的种类同逻辑学家们对语言结构所说的比较一下,那是很有意思的(包括《逻辑哲学论》的作者在内)。(PI.23)
  维特根斯坦后期发觉到了原初的语言游戏——在《逻辑哲学论》中的命题并非原初的逻各斯,语言游戏才是将存在(生活形式)按其自身有所展示的源本的逻各斯。命题—语言只是源本的语言游戏(逻各斯)的一个变种、一种玩法而已——而且还不是最原始的玩法。维特根斯坦把孩童学习母语的诸种游戏作为最原始的语言游戏。这应该是说,在语言游戏从生活形式中开始发芽的那个时候的——因而同生活形式最为原始地勾连在一起的语言游戏才是最为原始、本真的。而后来的游戏越玩越高级、复杂了,反而离根部的生活形式更远。命题—语言就是这样。“语言游戏是儿童由以开始使用字词的一种语言形式。对语言游戏的研究是对原始语言形式或者原始语言的研究。如果我们想研究真与假,研究命题与实在的一致或不一致,研究论断、假设和提问的性质,那么研究原始语言形式是有好处的。思维形式在语言形式中出现时,撇开了那些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的令人困惑的背景。在我们研究这样一种简单的语言形式时,笼罩着我们的日常语言用法的那层精神迷雾便消失了。我们看出那种活动和反应都是清晰而且透明的。另一方面,我们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看出这些语言形式绝对没有发生任何断裂,没有与我们的复杂的语言形式分割开。我们看出,通过我们逐步地补充新的形式,我们能够从简单的形式组成复杂的形式。”[12]

回复 收起回复 4楼2011-12-16 19:11举报 |我也说一句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  这样的逻各斯(语言游戏)并不是套在存在(世界)外面的球(囚)笼,而是原始地与人的其它活动交织成一片[13],它的根深深地埋入存在的大地,与大地的土壤—水分—营养交合在一起——而这个存在(大地)也正是生活形式。“生活形式”与《逻辑哲学论》中的“事实—世界”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与海德格尔讲的“此在的在世”不无相通之处,是纯粹源发性的、生存性的概念,而后者却只是由“命题—语言”所“做成”的“冰冷”的(逻辑的)世界。[14]一定的语言游戏是一定的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它是从生活形式中生长出来的,因而不可能反过来“锁住”存在(生活形式)——相反,存在(生活形式)却时时决定着它的规则。语言游戏的家族相似决定于生活形式,游戏中的规则及其变迁也取决于这个我们早已坐落其中的“风景”——生活形式。而真理似乎就“在”人们遵守规则的语言游戏里。人们在遵守规则的语言游戏(逻各斯)中自然而然的展现—揭蔽着生活形式(存在)。
  这样,似乎可以把“生活形式—语言游戏—生活形式在人们遵守规则的语言游戏中的显示—无蔽”标记于后期维特根斯坦——以与其前期的“真或假—语言(命题的总体)—实在(包括世界)”相对照。从这个对照中,我们已能嗅到些“超越”的气息:前期是以真(知)为向导和中心的,它被安排在链条的首位;而后期则根本没有顺序可言,从链条的任一环出发都能自然而然地通往其余两方。这已能显示出维特根斯坦旨趣的重大反转。而这个“反转”也正是对两千多年古典存在论传统(包括维特根斯坦自己前期的《逻辑哲学论》)的批判和超越。他自己这样意味深长地说道:
  97思想被一个光环环绕。——思想的本质,即逻辑,表现着一种秩序,世界的先验秩序;即世界和思想必定共同具有的种种可能性的秩序。但这种秩序似乎必定是最简单的。它先于一切经验,必定贯穿一切经验;它自己却不可沾染任何经验的浑浊或不确——它倒必定是最纯粹的晶体。这种晶体却又不是作为抽象出现的,而是作为某种具体的东西,简直是最具体的,就像是世界上最坚实的东西。(《逻辑哲学论》第5. 5563节)
  我们有一种幻觉,好像我们的探索中特殊的、深刻的、对我们而言具有本质性的东西,在于试图抓住语言的无可与之相比的本质。那也就是句子、语词、推理、真理、经验等等概念之间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可以说——超级概念之间的超级秩序。其实,只要“语言”、“经验”、“世界”这些词有用处,它们的用处一定像“桌子”、“灯”、“门”这些词一样卑微。
  维特根斯坦对古典存在论对其主题——“为获得确定的真知,存在必须是什么?”——所作的各种回答给予了一般性的总结:以“思想”—“逻辑”作为“世界的先验秩序”——将“存在”制作为符合“真知—命题”要求的“是者”。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哲学家那里,具体的做法是很不一样的。总体上说,从巴门尼德、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维特根斯坦前期,“做法”是愈为高明,“作品”也是越来越精致了。在维特根斯坦自己的《逻辑哲学论》里,我们看到的是“超级概念之间的超级秩序”。可他自己却说这些东西如果有用的话,用处是不会大于我们日常所用的“桌子”、“灯”之类的词的。(PI..97)
  因此,维特根斯坦所要批判的不是它们(各种古典存在论)中的哪一个,而是它们的全部。他要拿掉的是全部“思想—逻辑”(以它们作工具的古典存在论)的光环。在《哲学研究》中,逻辑命题只是丰富多彩的语言游戏中的一种游戏而已,因而与之勾连的真知——人们对真知的向往和追求——这些也都只是生活形式的一个方面,人生在世的一个方面而已——不是中心,更不是全部。
  而古典存在论的中心问题——“为获得确定的真知,存在必须是什么”——连同这样的提问方式也就被完全地消解和超越了——一起(被)卷入到语言游戏—生活形式(存在)的“川流”中去。生活形式(存在)在人们遵守规则的语言游戏(逻各斯)中自然而然地显现着——a-letheia(无-蔽)。进而,生活形式(存在)在人们一切的语言游戏(包括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以及我们在这篇论文里的解读,连带作为这篇论文的读者的你们此时的阅读)中自然而然地显现着—遮蔽着自身——显隐之道。这才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展现给我们的全部“风景”:看得见的,看不清的;和看不见、只能想象的……维特根斯坦在利用《哲学研究》这个“梯子”来“显-隐”生活形式的同时,同时也将作为哲学语言的《哲学研究》本身给解构掉了:一切都已卷入生活形式—语言游戏—显隐之道的“大流”中。

回复 收起回复 5楼2011-12-16 19:11举报 |我也说一句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  注释
[1] 海德格尔认为,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用“自然”(physis)来表示存在。自然的原意“说的是自身绽开(例如,玫瑰花开放),说的是揭开自身的开展,说的是在如此开展中进入现象,保持并停留于现象中。简略地说,physis就是既绽开又持留的强力。” 参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 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第15—17页。
[2] 参见:1. 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1卷),第6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陈村富先生认为:“巴门尼德继承和发展了塞诺芬尼和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他将对‘存在’本身的认识(思想)叫做真理。‘真理’已经不是‘存在’自己有能力显露出来,而是要靠我们的思想去思考它,用语言去表达它,它才能显露出来。就是说,要靠人的认识去揭示真理。可见,巴门尼德已经将真理和认识联在一起了,episteme(知识、认识)从此成为同‘真理’紧密关联的哲学范畴。本来,episteme是指‘理解’、‘专门技艺’;到巴门尼德这里,episteme开始成为借助于‘思想’而得到的真理性的认识。但也仅仅是开始,后来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episteme才具有‘普遍知识’、‘科学知识’的含义,由此引申出epistemology即哲学中的知识论、认识论的意义。”2. 陈村富:《关于希腊语动词eimi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02 (3),第51-56,64页。“巴门尼德把aletheia看作‘真知’,后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用episteme(即全称命题表述的,经过证明的系统知识)取代aletheia。”
[3] 为简明计,以下对《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的引文均只标明缩写符(TLP和PI)和节数。本文对此二文献的引文出自:Wittgenstein. Tractatus Logical- Philosophicus;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4] 在古典主谓词逻辑里,“是”是至关重要的逻辑常项。而在现代数理逻辑中,“是”根本不是逻辑常项,甚至不是非逻辑符号,它根本就不出现。参见: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6页。这里仍把维特根斯坦依照数理逻辑制作的存在论叫做“古典存在论”乃是作为一种提示:从根本上讲,它与古典存在论的做法并无二致;“是”只是用来代表“逻辑”,因为最早的逻辑与系词“是”同根相连。
[5] 这个“有、无意义”(have a sense or have no sense)都只是针对命题必须有真值(或真或假)来讲的。而中文的“意义”二字却意味深长了。说“不可说的东西无意义”时,似乎容易让人觉得维特根斯坦是在说它们毫无价值、没有积极的“意义”——可这并非维氏的原意,他本人是非常尊重这不可说的“神秘之域”的。此外,维氏已经说过“不能为思想划界”,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划出“可思”与“不可思”的两个界域——因为我们在设想“不可思”的东西时它就已经“可思”了,而这是自相矛盾的——因而只能划出“可说”与“不可说”的两界域——“思(想)”似乎“大”于(逻辑地、命题地)言说,不可说的似乎亦可被神秘地“思(想)”着。这一点,我自己是同意的。确实有“可思”(领会到的)而“不可说”的东西。而“哲学”只是误以为自己可以命题的方式把握它们。
[6] 其实这也正是维特根斯坦本人对我们的要求。他认为《逻辑哲学论》的“前言”和“结论”部分已经包含了此书精要的最直接的表达。参见:Munitz , M. K. 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y.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1981. p. 177.
[7] 这里大家或许都会想起康德的做法。其实,不仅在这里,前面讲的“两个领域的划分”就已经太象康德了。而且他们对“另一个世界”(康德的本体界和维氏的不可说之域)的发现、尊重乃至向往都可说已经是对古典存在论的伟大超越了。因此,对古典存在论的反动—超越不是从黑格尔开始的,至少应上溯到康德。但他们的具体做法却有很大的差别。简要来说,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有如下区别:康德依据的逻辑是传统主谓词逻辑,而维氏则为数理逻辑;康德的“先验逻辑”管得太多,居然可以保证自然科学的可能性,而维氏的就“宽松”多了,它只担保有意义(或真或假)的命题。
[8] 维特根斯坦的这些话似乎是语带双关:他说的“这些命题”既指《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的哲学命题,进而似乎也指整个“命题—语言”!因为既然连《逻辑哲学论》本身的哲学命题都是无意义的,那象这种语言与实在对应的结构当然也就靠不住了。并且,在命题—语言的“球(囚)笼”之外不是本来就还有着广袤的神秘之域吗?而这恰恰也是《逻辑哲学论》不能(直)说却要显示的空间。因此,即使在他前期的思想中,“逻辑”(及与之连带的真知—命题—语言)也绝对不是“全部的真理”!因此,维特根斯坦的超越之路,从《逻辑哲学论》就早已开始了。
[9] 这让人联想到柏拉图“洞穴的比喻”。但似乎颠倒了过来:柏拉图出洞后看到的是理念(普遍概念)的世界,而维氏则看到了“太阳—太阳下的草地—草地上嬉戏的儿童—儿童们做着跳圈圈的游戏—游戏中一直说着、唱着成套的,却没有确定含义的歌词……”。参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4—518页;PI. 7.
[10] 参见:吴国盛先生在《世界图景悖论——兼论艾舍尔〈画廊〉的哲学意义》(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第95—102页)中的相关论述:看画的人却已在画中——怪圈,世界图景的悖论。
[11] 似乎可以说维氏在TLP中的“存在”完全是“空间主义”的,根本“不管”“时间”。而在PI一开始的前言处就告诉我们一个既有“空间”、亦有“时间”(时空交织着的风景)的画家的旅程。
[12] 参见:《维特根斯坦全集》(第6卷),涂纪亮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24页。
[13] 参见: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4—185页。
[14] 参见: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


回复 收起回复 6楼2011-12-16 19:11举报 |我也说一句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今天无聊了,把韩林合的《虚己以游世》和《TLP研究》第九章“神秘之域”放在一起读,惊了,他在“神秘之域”和《虚己以游世》中说的话一模一样,我怀疑就是复制粘贴的,只不过在“神秘之域”中引用的是老维的话,在《虚己以游世》中引用的是庄子。甚至,用的术语都是一样的,“经验主体”啊,“经验世界”啊,形而上主体啊,等等。而我本人在读“神秘之域”的时候不停地想到佛学,我感觉就是佛学的另一种表述。非常有意思。海德格尔是读过老庄的,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没文化的哲学家什么也没读过,但是他却能与它们达成一种最深刻的呼应。特别是他对“我”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的具体表述,真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然而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唯我论么?
如果说海德格尔通达的是“在”,老庄通达的是“在的象”,佛学通达的是“在之无化”,那么早期维特根斯坦就是“象化在。无化我以至于我成象,故而我即世界”。
老维的一段叙述很让人动容啊,他说神秘之域中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只有世界中的命题是有意义的,然而,世界中的命题都是无价值的,世界的价值在神秘之域中,也即,世界的价值在世界之外。神秘之域不是一个形而上的世界,也不是佛教讲的“净土”,而是一种体验,维特根斯坦不否认这个世界的事实性,所以他不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然而他思想中最迷人的地方恰恰是神秘主义气息浓厚的,因为那个不存在的神秘之域是形而上主体浸泡其中的处所,虽则这个形而上主体并非事实,只是一种体验,但是这种体验中蕴含着人生的全部秘密和所有价值。维特根斯坦说我就是我的世界,当一个对象一个事实有意义的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出现,那么它是无价值的,只有当它无意义的作为整个神秘之域(相当于海德格尔的“上手”状态)出现时它才是有价值的。生和死只是一个事实,它们存在于世界中,因而神秘之域中的形而上主体是无生无死的,人是有死的,这里的人只能是生活在世界中的经验主体。
说了这么多,什么是神秘之域?涅盘的高僧去往的地方?非也。神秘之域是活着的庄子活在的地方——绝对的安全、绝对的幸福。超越了安全和危险的安全,超越了幸福和不幸的幸福。——世界上发生什么都无影响于我,用庄子的话——形如枯槁、心如死灰。这不是消极的状态,这才是最积极的状态。知足。这是斯多葛派最古老的信念,如今重生了。
回复 收起回复 7楼2011-12-17 21:52举报 |我也说一句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5.511跟前后的句子都无直接的关联。突兀的5.511应该怎么解释?
原文是:
Wie kann die allumfassende,weltspiegelnde Logik so spezielle Haken und Manipulationen gebrauchen?Nur,indem sich alle diese zu einem unendlich feinen Netzwerk,zu dem grossen Spiegel,verknuepfen.
Ogden的英译是:
How can the all-embracing logic which mirrors the world use such special catches and manipulations?Only because all these are connected into an infinitely fine network,to the great mirror.
贺绍甲的中译是:
包容一切而反映着世界的逻辑之所以能够运用这种特别的钩子和装置,是因为它们全都彼此结合着成为一张无比精细的网——一面巨大的镜子。

这篇文章的作者给了个有趣的解释:
【球面(语言)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包容一切而反映着世界的逻辑之所以能够运用这种特别的钩子和装置,是因为它们全都彼此结合着成为一张无比精细的网——被连结到一面巨大的镜子上。”(TLP.5.511.)这是一面神奇的球面镜,它只对它“里面”的东西(任何可能的事态)成像,而并不对它“外面”的东西(不可说的东西)成像。它的神奇还不止这些,它有着“特别的钩子和装置”(“逻辑形式”),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一张无比精细的网”(“模子”),球面外面任何不可说的神秘东西想要闯进来,都要经过它(命题—逻辑形式)的“过滤—加工”。没有经过加工—过滤(必须能够成像、能与命题对应)的东西,只能被拒之门外。语言这道“球网”极为“精细”,把门户看得紧紧的。那么,经语言加工制作出的“产品”又是怎样的呢?产品必与它的“模子”严格对应。】

这段解释当然很有趣,但是细节上不令人满意,难道逻辑本身不能是镜子吗?还有,他把“特别的钩子和装置”解释为“逻辑形式”,这是成问题的。逻辑形式并不是一个对应着对象的复合体,它本身是内在于事实结构之中的,“特别的钩子和装置”如果理解为“描画形式”还勉强说得通,但是也很牵强。
那么,命题5.511怎么解?
回复 收起回复 8楼2011-12-18 00:13举报 |我也说一句
 
  秃头妖姬
逻辑剑客9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的时候我极为反感,觉得作者在利用维特根斯坦这样一个最不媚俗的人来做一件最媚俗的事情,可是耐着性子读完之后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
回复 收起回复 9楼2011-12-18 00:19举报 |我也说一句
 
  一滴水掉大海
常识骑士7引用 秃头妖姬 (9楼)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的时候我极为反感,觉得作者在利用维特根斯坦这样一个最不媚俗的人来做一件最媚俗的事情,可是耐着性子读完之后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命运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践言意义
陈亚平:对语言与存在阐释的元分析
维特根斯坦逻辑空间论发微
海德格尔拿什么超越维特根斯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