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处理基础知识问与答4

80、什么是马氏体相变塑性现象?何谓“TRIR”钢及它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答:金属及合金在相变过程中,塑性增加,往往低于母相屈服极限的条件下,即发生了塑性变形,称之为相变塑性。


利用马氏体相变塑性设计出几种Ma高于室温而Ms低于室温的钢,他们在常温下形变时,会诱发形成M,M转变反过来又诱发塑性提高,这种钢兼有很高的强度和塑形,故称为相变诱发塑性(TRIR)钢。


81、简述激光热处理的原理和优点是什么

答:激光淬火技术,又称激光相变硬化,是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照射到钢铁材料表面,使其温度迅速升高到相变点以上,当激光移开后,由于仍处于低温的内层材料快速导热作用,是表层快速冷却到马氏体相变点以下,获得淬硬层。


优点:与感应加热淬火相比,使用的能量密度更高,加热速度更快,不需要淬火介质,工件变形更小,加热层深度和加热轨迹易于控制,易于实现自动化,激光淬火可使工件表层0.1-1.0mm范围内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82、淬火态钢中常见的马氏体有哪几种类型?形成条件是什么?分别指出其亚结构和性能特点。


答:主要形态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奥氏体转变后,所产生的M的形态取决于A中的含碳量,含碳量<0.6%的为板条马氏体,含碳量在0.6-1.0%之间为板条和针状混合的m,>1%的为针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由高密度的位错组成,并存在条间A。板条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而且塑性任性也好。


片状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由互相平行的细小孪晶组成,并集中在M片的中央部分,具有高硬度,脆性大。


83、淬火态钢中常见的马氏体形态有哪几种?分别说出它们的亚结构。

板条、片(针)状;位错、孪晶


84、晶体中的位错有两种基本类型?位错在晶体中主要运动方式有哪两种?


刃、螺;滑移、攀移


85、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分为哪四大类?


答:材料的变形,断裂,磨损和腐蚀。


86、对高碳钢实施球化退火工艺的目的是什么? 试画出等温球化退火的工艺曲线。


(1)目的: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从而达到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淬火做准备,  (2)等温球化退火的工艺曲线为:在正常条件下,对、40Cr、GCr15、W6MO5Cr4V2钢进行常规淬火, 试选择这些钢的淬火介质及常规的淬火方法:


87、试指出下列工件整体淬火后进行回火的温度范围。


(1)模具、轴承、齿轮:低温:150-250℃,

(2)弹簧:中温:350-500℃。

(3)轴类、连杆、螺栓:高温:500-650℃。


88、现对机床齿轮、大直径的轧辊及进行表面淬火,试选择感应加热的类型并指出其频率范围。


     机床齿轮表面淬火加热—高频加热 —100 ~1000 KHZ , 

     大直径的轧辊加热—工频加热—50 KHZ

     推土机齿轮表面淬火加热—中频加热— 0.5~10 KHZ -


89、为了改善低碳钢的切削性能,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说明原因。



采用正火处理。因为低碳钢切削性能差的原因是刚中含有较多的F,只有降低F的量才能改善其切削性能。而正火冷却属于非平衡冷却,冷却速度的增加会使共析反应的温度降低,从而使P的连增加,F量减少。


90、阐述T8钢淬火加热过程中A的形成过程及影响A转变速度的因素。

A的形成过程:A的形核、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及A成分的均匀化四个基本过程。


影响A转变速度的因素:

加热温度。温度越高,转变速度越快

加热速度。加热速度快,转变温度越高,转变速度越快


91、变形铝合金的回归处理与时效工艺区别是什么?目的分别是什么?


回归处理仅用于经淬火和自然时效处理过的零件,既将零件在硝盐浴中迅速加热到200~250℃,保温2~3分钟后在水中冷却。目的是恢复得到过饱和固溶体淬火相,使合金重新软化,便于加工、校形等。时效处理: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过饱和固溶体发生分解(称为脱溶),引起铝合金强度和硬度大幅度提高,这种热处理过程称之为时效。


92、零件选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


93、试简述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因素。


1、含C量;2、Me的影响;3、A化温度和保温时间;4、原始组织;5、应力和塑性变形。


94、对机床主轴有何性能要求?通常选用何种材料制作?


要求:承受中等扭转-弯曲复合载荷,转速中等并承受一定冲击载荷。材料:大多选用45钢,载荷大时采用40Cr。

原始组织:原始P组织越细,相界面越多,Fe3C易于溶解,越有利于A的性和长大,使转变速度越快。

合金元素:Co、Ni增大碳在A中的扩散速度,加快A化过程;碳化物形成元素减慢A的形成过程;Si、Al、Mn不影响A化过程 。


95、若将共析钢加热至奥氏体温度后分别以图中的冷却速度Vl、V0、V2、V3、V4进行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什么组织?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实用意义是什么?


Vl::M 马氏体V0 :M马氏体V2:T屈氏体V3:S索氏体

V4:P珠光体


96、简述影响钢的淬透性及淬硬性因素。


钢在淬火时能够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即钢被淬透的深度大小称为淬透性。其影响因素有:

1)亚共析钢含碳量↑,C曲线右移,过共析钢含碳量↑,C曲线左移;

2)合金元素(除Co外)使C曲线右移;

3)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碳化物溶解越完全,奥氏体晶粒越粗大,使C曲线右移;

4)A的晶粒度,晶粒越细,晶界越多,降低过冷A的稳定性,降低钢的淬透性;

5)未溶碳化物及夹杂物,降低过冷A的稳定性,降低钢的淬透性A

6)对A实施变形,可以增加钢的淬透性;

淬硬性:主要取决于M提的含碳量。含碳越高,淬硬性愈好。


97、试写出用20CrMnTi材料制作汽车变速箱齿轮的加工工艺路线,并分析各热加工工序的作用。或者考题是 汽车、拖拉机的齿轮选用20CrMnTi材料,其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削→成品,试分析各热处理工序及喷丸工序的作用。


用20CrMnTi制作汽车变速箱齿轮的加工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加工—成品


正火:可以细化锻后的粗大晶粒,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得到所需要的纤维(流线)组织。


渗碳:是提高齿面碳的质量分数(0.8-1.05%);


淬火的目的是:在齿面得到一定深度的M组织,可提高齿轮表面硬度,提高齿面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


低温回火的作用是:消除淬火应力,防止磨削裂纹,提高冲击抗力。


喷丸处理:可提高齿面硬度约1-3HRC,增加表面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接触疲劳强度


98、钢的“TTT”及“CCT”曲线是怎样获得的?两者的区别?影响“TTT”转变的因素有哪些?如钢的含碳量的影响?C曲线的实用价值?


答: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开始温度和终了温度曲线像英文字母C,它描述了A在等温转变过程中,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析出物的规律,成为TTT曲线。而连续冷却曲线是各种不同冷速下,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和转变终了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简称CCT曲线。


相同点:1都具有渗碳体的先共析线 2 相变都有一定的孕育期 3曲线中都有一条相变开始线和一条相变完成线。


不同点:1 CCT曲线中无贝氏体转变区 2 CCT曲线中发生相变的温度比TTT曲线中的低 3CCT曲线中发生相变的孕育期比TTT曲线中长


影响因素:1、含碳量的影响


随着奥氏体含碳量的增加,稳定性增强,c曲线右移,所以在热处理正常加热条件下,亚共析碳钢的C曲线,随含碳量的增加向右移,过共析碳钢随含碳量增加,由于有未溶渗碳体存在,促使奥氏体分解,C曲线左移,共析钢的C曲线最靠右,稳定性最强。


2、合金元素的影响

除了Co外,所有合金元素的溶入均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


3、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碳化物溶解越完全,A晶粒越粗大,晶界总面积减少,形核减少,因而使C曲线右移推迟珠光体转变。


4、原始组织的影响原始组织越细,易得到均匀奥氏体,使C曲线右移,并使Ms点下降。


5、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拉应力促使A等温转变,等向压应力阻碍这种转变。进行塑性变形也加速奥氏体转变。实用价值: C曲线是对碳钢加热得到A后,在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进行分析的工具。



99、马氏体有哪两种基本形态?其微观形态、亚结构及性能有何不同?


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微观形态,椭圆截面的柱状晶粒;亚结构:高密度的位错组成;性能: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而且塑性韧性也较好。片状马氏体:呈片状、竹叶状主体形态为双凸透镜状;亚结构:细小的孪晶组成;性能:硬度高脆性大。


100、亚共析钢的淬火温度常选Ac3以上,而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何选在Ac1-Acm,试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温度过高,过多的碳化物溶解,使片状马氏体含量增加,易于变形开裂,残余A增加;过多的碳化物溶解,使钢的耐磨性降低;


温度过高,氧化脱碳倾向增大,使钢的表面成分不均匀,Ms高低不同导致淬火开裂;


选择TA=Ac1+(30-50℃),保留部分未溶碳化物以提高耐磨性,使基体的降低,M条%升高,使钢的σb升


(850+-5)×30s/mm 油冷( 600-680 )×2-3h 高回火油冷 再进行(430+-5)×4-8h空冷


101、试指出5类常用的电热原件材料,并说明其适应温度范围。


铁铬铝电热合金1Cr13Al4,应用于低温0Cr25Al5,0Cr13Al16Mo2,适应于中温0Cr27AlMo2,应用于高温最高1300;镍铬电热合金Cr15Ni60,应用于低温。Cr20Ni80,应用于1000度以下中温;SiC电热元件可在1350度下长期工作,最高温度可达1500;MoSi2电热元件,其最高温度可达1700;石墨电热元件,真空炉的电热元件,工作温度为1400-2800。


102、晶体中的位错有哪两种类型,位错在晶体中的运动方式有那两种,位错的固溶强化原理是什么?


刃位错与螺位错。滑移和攀移。固溶强化:1,化学交互作用:一些溶质原子可以偏聚在层错面附近,形成铃木气团,增加位错扩展的宽度,交滑移困难;增大位错阻力增大层错能。   


问与答全部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铁知识】钢的淬火知识大全 分析讲解很全面!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之魏氏组织
图文并茂,一文看懂钢铁热处理工艺
《机械制造基础》自测题
【知识】超全的金属学与热处理知识!
高强度螺栓用ML25B钢的热处理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