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件国展作品取法“马王堆帛书”,古韵扑面!

在十二届国展中有一件古隶作品,取法简帛书,用了四条屏的形式创作,笔锋使转果断,逆侧得心应手,轻松率意、开合有节,结字率性洒脱、古意盎然,整件作品弥漫着自由烂漫的气息以及古色古韵的厚重。

张升甘肃 隶书节录《礼记·礼运》中堂 (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

评委点评

高庆春(中国书协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

张升写的这幅四屏作品,系以秦简书风呈现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还是认可四屏、六屏、八屏偶数排列,而每一单条又是三行,这是从明清时期至今不衰的章法形式,中规中矩,大方得体。

近年来随着简帛书的出版传播,特别是楚简、秦简的流传,给书法创作提供了新的取法源头。楚简靠近篆书,而秦简接近隶书。作者在汲取秦简基本信息并加以笔墨表达的同时,还融入了大篆和西汉帛书的一些笔趣,因而通篇纵横捭阖,融贯始终,自然书写,颇得笔趣。落款亦以小章草顺势而为,点到为止。楚简、秦简、帛书,这些新资源在取法和创作时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创作者和欣赏、评判者互相理解和尊重。

展开剩余67%

在充分肯定这件作品的同时也要指出一些不足:可能是现在投稿作者普遍使用粉笺纸的缘故,墨色均为一体黑调子,缺少墨韵的变化个别重复的字如“为”“有”等写法一致,略显单调;个别斜笔起收露锋,稍欠含蓄。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创作中引起注意。

作品局部

蔡兴洲(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

这幅古隶作品,主要取法于马王堆纵横家书,还有些秦简的意趣,篆隶杂糅,体现了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风貌。但是个别篆书偏旁应用得还不是很和谐,需要进一步完善。

该幅作品从通篇形式上看,以四条屏的形式呈现非常好,使得整体风格统一,尽显古隶书之拙美。书写流利,线质比较沉厚,用笔干练。

文章内容为《礼记》摘录,因此没必要在“是谓大同”之后断开。第一行第九字“事”字之后漏一“毕”字第九行“功”讹误为“攻”,用字不规范在金文中有混用讹误,隶书不能如此。

落款以章草为之,与正文字体很适应,但是落款的第二行加上印章还是短于第一行落款,与留白构成忌讳的三角形,因此第二行落款再长一些为好。

战国纵横家书

旋转手机·横屏观赏

马王堆帛书 战国纵横家书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墨池艺术,因无法溯源而未及时与原作者沟通,现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账号转载的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绝无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私信后台,本公众号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并致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增军、崔胜辉点评国展隶书,犀利深刻
马王堆帛书:穿越千年的瑰丽
浅谈隶书学习历程
《马王堆帛书》:融篆隶于一炉,朴素自然,古雅生动
汉代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放大高清
荐读|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