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克绍丨“便秘”的治疗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1.风秘

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皱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阵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脏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象风能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病人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这里且不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皱裂等症状。由于人身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起皱、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人都是在夜间。这是因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

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汤。

滋燥养荣汤(《证治准绳》):

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黄芩、秦艽各5克,当归6克,防风3克,甘草1.5克。水煎服。(按:本方是治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重地黄、当归、白芍的用量)。

老年妇女,年约5旬,1971年夏天,到山医二大队(当时大队在曲阜)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二年,曾到济南各大医院皮肤科抽血化验,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毎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排便费力。即诊断为血燥风秘。

患者问: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先生答道:人体的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所以本证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驱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此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生熟地各用至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黄芩、秦艽、防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患者服了三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体药。

养血驱风除了滋燥养荣汤外,还有何首乌,也很有效。丹方:“治肝肾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效”。上述患者,一年之后,前证又发,先生又改用此方与服,也有效果,但对比起来,不如滋燥养荣汤效果迅速。

2.气秘

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嗳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便,而是“气”不下降。“气”是什么呢?并不是指呼吸的空气,而是代表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活动的结果,大小肠的这种功能,就是“气”。“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不痛快,而且还会出现嗳气和兼有院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做“升降失常”。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枳売、枳实、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

如:木香槟榔丸(《卫生宜鉴》方):

治一切滞气,心胸腹胁痞满,二便涩滞。

木香、槟榔、枳壳、青皮、陈皮、蓬莪术、黄连各30克,黄柏、香附、大黄各90克,牵牛头末120克(腹满便秘用黑者,喘满膈塞用白者)。共研为细木,芒硝泡水和凡,如豌豆大,毎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食远姜汤送下,以轻微腹泻为度。

又方:

治大便干结,腹中胀闷,频频入厕,里急后重。人参、当归、枳壳,水煎服。加人陈香椽尤效。

本方各药分量,可以灵活运用。其中枳壳,在便秘的情况下,最好是生用。因为生用力量最大。若兼有胸胁胀满时,可以炒用。

3.湿秘

湿秘也叫痰秘。它是湿热、痰饮等阻碍气机下降,以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湿热、顽痰胶结,又会出现胸胁痞塞满闷,或喘促、头汗出、头晕眼花等症状。痰湿在肠中,又会兼有肠鸣。

治疗湿秘,主要是用苍术、黄连、黄芩、黄柏等清除湿热,或用半夏、茯苓、橘红、白芥子、姜汁、竹沥等搜逐痰饮,再加入一些顺气、降气药。如导痰汤煎送控诞丹或礞石滚痰丸。

导痰汤(《济生方》):

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咳嗽恶心、发热背寒,饮食少思,中风痰盛,语涩眩晕等。半夏6克,南星、橘红、积实、赤茯苓各1.5克,炙甘草1克,生姜5片,水煎服。

4.冷秘

便秘的同时,又兼有四肢发凉、喜温怕冷、舌质淡白,脉搏沉迟等阴寒症状的叫做冷秘,冷秘常见于老年人,须用温润通便药,如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熟地等,半硫丸是治冷秘的专方。

半硫丸(《局方》):

治疗癖冷气、冷秘、虛秘。

半夏90克,硫黄(明净者)60克,二味共研极细,加生姜汁同熬,入于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捣数百次,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空腹用黄酒或米饮、生姜汤送下。

5.热秘

热秘和冷秘相反,兼见的一些症状,不是寒证,而是热证,如面赤、舌干、小便赤黄、喜凉恶热、脉搏沉数等。这样,在泻热通便药中加入一些润肠药就可以了。如:

四顺清凉饮(《证治准绳》方):

当归、赤芍、大黄、甘草各5克,水煎,入生蜜一茶匙,温服。

更衣丸:

飞朱砂15克,芦荟(研)20克,滴入好酒少许,和为丸,毎服3~6丸,好酒送服。

又方:

芒硝15克,热酒化开,澄去渣,加香油三四茶匙,温服。

又方:

鲜生地黄捣汁服。

又方:

大黄、黄芩、炙甘草各15克,水煎,入生地黄汁二茶盅,再煎三沸,分二次服。

除了上述五秘以外,还有久病体弱,大便干燥,努责不下,频频入厕,气虚下陷,里急后重的,叫作气虚秘,伤津大血,大便燥结,滞涩难出的,叫作血虚秘。血虚的,应当养血润肠,如当归、地黄、肉苁蓉、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麻仁、蜂蜜等。气虚的当加入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等。这些主要在于临床时随机应变,灵活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心集医案》【清】谢星焕
李克绍:便秘不难治,常分这5型
便秘
《本经》:川乌
褚氏遗书
东医宝鉴4” 的更多相关文章 外科心法.选自医宗金鉴虫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