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透理想ONE制冷制热——制热那些事

此篇以介绍理想万空调使用为主。

1. 空调的基本操作

和家用空调制冷制热需手工选择不一样,因为车是在不断变换位置的,有可能一次驾车会经历春夏秋冬四种气候环境(比如新疆自驾),为了保持车内温度稳定,车载空调可能会在制冷与制热两个状态不停切换,所以制冷制热是相对的,你只需设定好预设温度,由车根据车内车外温度差自动调整制冷与制热模式,确保车内温度恒定。所以,车用空调并没有制冷制热的选项,只需设定目标温度即可。
理想ONE前排抛弃了传统的空调物理按键,把空调功能都集成到“功能控制屏”中,但保留了后排空调的物理按键。基本操作如下:

1.1 温度风量操作

划屏快捷操作
作为空调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两个功能,理想ONE设计成了极为方便的屏幕划动快捷操作方式,在“功能控制屏”任何区域横向左右划动控制风量大小,上下划动控制温度高低,而且只要划动都会随即启动空调,横向向左划到底可关闭。这个快捷功能其实我个人觉得是有利有弊的,虽然带来了温度风量控制的方便,但同时也容易误操作,在不需要开启空调的时候开启空调,比如行驶途中想打开座椅加热或通风功能,由于车辆运动中的抖动和惯性,手指在按的时候容易被车机识别成划动而启动空调,这种情况应该都有遇到过吧,需要格外小心。
屏幕按键操作
“功能控制屏”下方为空调功能控制区域,可以直接在主界面选择温度,而风量则需要先点开“前排”或“后排”按键,在二级界面进行选择。

“功能控制屏”下方进行空调功能设置

点开“前排”,对对前排空调循环模式、风向、风量进行设置

点击“后排”,对后排温度、风量、风向等进行设置

物理按键操作

后排空调物理按键:1温度调节旋钮,2后排空调自动,3风向调节(吹脚吹脸),4后排空调开关,5风量调节旋钮

语音控制
当然也能用语音呼叫理想同学来进行一些空调功能的控制,不过清楚了解空调功能后可以更精准设置和使用,减少能耗。

1.2 空调分区控制

“功能控制屏”下方区域主界面温度控制的是前排空调的温度,理想ONE的车载空调是可以分区控制的(有点像家用中央空调),主驾驶和副驾驶可以设定不同的温度和风量,后排空调的风量和温度也可以单独设置。然而划动快捷操作和主界面的操作都只针对前排空调,后排空调的开关和设置需要在主界面中先点开“后排”弹出二级界面后才能操作,或者由后排乘客在二排空调控制物理按键进行操作。
实际上理想万有两套空调系统,前后是独立的,有时停车开前后空调会发现前面后面地上都有空调水,还跟一般的分区空调不一样。而且即使是前排空调,也可以一边制冷,同时另一边制热,这个搞得好。

1.3 空调风向设置

和家用空调出风口只能上下左右调节风向不一样,车载空调出风口除了能手动调节风向之外,因为有多个出风口,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吹法,吹脸、吹脚、吹玻璃,可以选择设置。

方框位置,其中吹脸和吹脚可以同时打开,吹玻璃和吹脚可以同时打开,吹玻璃和吹脸不能同时打开,冬天有的朋友感觉冻脚,可能是没打开吹脚模式

吹脚模式4个出风口

吹脸模式4个出风口

吹脸模式的4个出风口风量大小和方向还可以手动调节

吹玻璃模式下3个出风口,注意不要去风口摸,风温度很高

后排共6个出风口

吹脸的还可以手动调节风量大小方向

1.4 空气循环方式

分为“内循环、外循环、自动循环”三种模式:

“功能控制屏”主界面右下角和“前排”二级界面功能是一样的


主要区别:
内循环
这种模式下类似于普通的家用空调,只是在车内吹冷风或是吹热风,不会把车外的新鲜空气往车内送。优点是制冷制热速度快,节能,缺点是车内密封久了之后空气质量会变差,氧气含量会逐渐下降,二氧化碳含量逐渐上升,密封久了人会感到不舒服,需要开窗换换气。但当车外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比如通过堵车的隧道、灰尘大的路段或者路过垃圾焚烧场、化工厂、制药厂等等,用内循环可以确保车外污浊空气不进入车内,保持车内空气质量不受外界影响。
外循环
这种模式下相当于打开了家里的新风系统,通过车舱进气口将车外新鲜空气吸入车内,以达到保持车内空气质量,尤其是氧气含量的目的。优点是能保持车内空气新鲜,缺点是车内车外空气交换的过程中,能量也在不断流失,要不断把车外吸入的冷/热空气按照车内预设温度不断地进行加热/制冷,能耗会大大增加。
自动循环
就是车机会根据车内空气情况在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模式中进行切换,能兼顾节能和车内空气质量。至于具体循环的方式没查到官方资料,理论上应该有两种方式:
一是以内循环为主,定期切换为外循环换气,换完又切换回内循环以节能。我猜理想ONE应该是这种方式,成本较低,实现起来也很简单。
二是有空气质量传感器判断车内车外空气质量情况,检测到车内空气质量下降(主要是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情况,不是粉尘,理想万有PM2.5过滤功能,可保证车内空气粉尘在较低水平)后自动切换外循环换气,外循环期间检测到车外空气质量较差(如堵车的隧道)时立即自动切换为内循环。这种方式更科学,但实现起来稍复杂,成本也更高。
我猜测理想万应该是用的第一种模式,有时自动循环到堵车隧道时明显能闻到隧道内尾气的味道,需要我人工切换成内循环方式才行。但不确定哈,没做专门测试。
还有个情况不确定是不是,我猜的,即使不打开空调,不打开通风,在切换循环模式的时候也有机械的声音,应该是有切换,但是不吹风的情况下打开外循环不知道是否也能实现换气功能,我猜可以,下次路过有灰尘的地方试试,通过看PM2.5值有没有变化。

1.5 空调快捷功能

车上所有空调功能都可以在“功能控制屏”上进行设置,不再赘述,重点介绍4个重点关注的功能。
①后排空调锁
在实际用车过程中,后排空调物理按键容易被后排乘客在无意中碰到造成误操作,这里车机设计了“后排空调锁”功能,点开后后排空调物理按键失效,包括后排座椅加热功能按键,这时后排空调的设置需要在“功能控制屏”中进行操作。这在实际用车过程中其实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不便,建议可在二排设置二排空调按键开关,比如可以通过长按二排空调开关键的形式实现“后排空调锁”的开关功能,解决误操作问题。

在“后排”二级界面设置


②后排空调自动关闭
点开后,后排空调在后排乘客下车后没人的情况下,10分钟后自动关闭后排空调。适用于后排乘客中途下车,但驾驶员忘了关后排空调的情况可以自动关闭以节省能耗。

建议常开

③空调冬季节能
点开“前排”会看到一个空调冬季节能的按钮,这是配合冬季增程器不启动时制热使用的,这时完全靠耗电大户PTC制热,这个功能是在开启电加热时可以限制其运行功率,达到一定的省电目的。 

冬天不是非常冷的话建议常开

④快捷键
在“功能控制屏”可以设置9个快捷功能键:

如何16选9可参考往期文章

和空调相关的有三个:
空调自动:
空调可以根据车主预设的车内目标温度决定制冷还是制热,并根据车内温度情况自动调整风量大小,一般才启动时是最大风量,温度适合了再自动切换到小风量,包括换气模式也会切换为自动模式。此外,前排主驾副驾双温区会调整一致,后排空调还是需要人工手动开启和设置。
温区同步:
理想万可实现主驾副驾后排三个区域温度风量单独设置,以满足不同人员对空调温度风量不同的需求,而温区同步则可一键将副驾和后排空调设置和主驾一致。
内外循环:
其实和“功能控制屏”右下角“内外循环”控制功能一致,实现内循环、外循环、自动循环三种模式的切换。这个功能和“功能控制屏”主界面右下角是一样的,所以我没选到快捷键里面去。

1.6 “A/C”键究竟是什么功能

A/C键其实就是平时我们嘴巴上说的空调的意思,这里具体指空调的核心部件“压缩机”是否启动,或是否允许启动。

空调开关下面的“A/C键”

附1空调的基本种类(理想ONE究竟是什么空调)

先说个生活常识方面的空调分类,这个问题很关键,很多车友搞不清楚空调理想万空调究竟怎么回事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搞明白空调基本的分类,看完此节,绝大多数人会恍然大悟。
家用空调主要分为两种:
单冷空调:常用于北方,因为空调在北方低温环境制热效果并不好,而北方冬天都有暖气也用不着热空调。
冷暖空调:常用于南方,实际上只是在单冷空调基础上加了四通阀、节流装置,稍微调整了一下其他部件就可以一机两用(有点像电动机稍微调整就成发电机一样,并不是很复杂)。
车用空调也主要有两种:
普通车用空调:有点像家用单冷空调,只能制冷,几乎所有燃油车都属于这种(是不是有点颠覆常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燃油车制热根本就用不着空调来额外浪费能源,直接将发动机余热利用起来都完全够了,当然因为燃油车才启动时水箱温度还没上来出风口是没有热风的,所以部份高端点的燃油车加了电热丝,确保打开就有热风。
热泵空调:原理就是家用冷暖空调,可制热制冷,比普通车用空调多了一点点零部件和调整,并不是什么很高大上的东西,主要用于纯电车,因为纯电车没有发动机,车辆冬天不能利用发动机余热来制热,当然就需要空调来制热了(还有个主要原因是空调制热效率比电热丝制热效率更高,更节能,但成本比电热丝、PTC高,所以因为成本原因,现在也只是小部分纯电车型才有热泵空调)。

查了一下,理想ONE现在用的是普通车用空调,只能制冷。

而即将上市的L9用上了热泵空调,可以以较低能耗实现制冷制热。

(怎么样,这个小知识是不是已经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对空调的疑惑了,值不值得点个赞呢)

好了,有了以上的基本认识,对于大家长期讨论的“A/C”键功能就容易理解一些了。
理想万的“A/C”键功能其实就是手动允许启动空调压缩机的一个键,但由于是自动空调,所以并不是打开“A/C”键后就启动空调压缩机了,这种状态下如果车内实际温度比设定的目标温度高,则车机会启动压缩机进行制冷;如果车内实际温度比设定的目标温度低,则车机不会启动压缩机。但如果关掉“A/C”键,即使实际温度比设定温度高,压缩机也不会启动,不会制冷,而只是吹风。
所以,在春秋季气温适宜的环境中,如果只想吹风,换气,而不想启动空调浪费电量,则手动关掉“A/C”键即可,不过要把车内温度设置尽量较低,否则车机会启动PTC给车内加热,那既不舒服也额外浪费电量。但冬天如果也想省电,自己多穿点衣服不开加热功能,也可以关掉“A/C”键,把温度设置与车外相近或略低即可,可以保证空气新鲜。
不过“A/C”键在冬季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除雾,所以你会发现冬天制热时“A/C”也会被自动打开,打开“A/C”键后,压缩机会工作在低能耗状态,但实际上他还是在制冷(是不是有点迷糊了),其目的是用冷凝器吸走车内过多的湿气,减轻玻璃起雾现象,并不是制热哦。

因为空调压缩机的工作特性(后面会介绍),即使是家用的冷暖两用空调,冬天气温下降到一定水平后空调制热效果大打折扣(具体压缩机能在多少度低温环境工作要根据不同空调品牌型号而定,一般能在-15度以上工作)。而理想万的空调在冬天制热时就下岗了,用PTC或者发动机余热来替代压缩机进行车内制热。所以,我们并不是所有情况用空调都会启动压缩机,这里的空调你可以理解成空气温度调整,至于是不是启动了空调这个设备并不一定,加热空气并不一定会用空调机,也有其他方式(此空调非彼空调,有点绞,哈哈哈)。

2. 电车冬天开空调为何如此费电

空调冬天费电是大家都能普遍感受到的,其实这也要分两个情况来看,一是空调压缩机在低温环境制热效果很差,费很多电还不一定有多暖和,二是冬天空调费电也不一定是空调压缩机的原因,压缩机不行了车机会用ptc来制热,ptc制热其实更费电,但制热效果杠杠的,这里主要讨论第一种情况。

2.1 空调原理

先说不容易知道的概念:空调并不生产热量,空调只是热量的搬运工。
尤其制热时,不像电热丝、PTC等直接把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器,空调制热是靠在室外(车外)把空气中的热量搬运到室内实现的,哪怕室外比室内温度更低,他也能把室外低温环境的热量搬运到室内更高温度的环境。这是有点突破常识和日常认知的,水往低处流(其实毛细现象也可以让水往高处流),热量从高温到低温转移,怎么回事呢,有兴趣的车友请看下面空调原理的介绍,很简单,不复杂。

空调简单原理

空调制冷剂热量交换过程:

空调其实就是利用制冷剂的温度特性,把制冷剂携带的热量在室内室外进行交换,以上图为例,空调在夏天制冷时:
①此时低压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把室内的热量带走,温度有所上升,但此时还处于低压气态。
②通过压缩机的压缩,把低压气态的制冷剂压缩成高压的气态,此时制冷剂温度再次上升,比室外气温更高。
③此时制冷剂来到了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风扇把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的热量吹到室外,制冷剂温度降低,逐渐变成高压液态,然后到储液罐进行集中。
④高压液态的制冷剂来到了膨胀阀,膨胀阀与压缩机功能相反,是对高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进行释放,制冷剂压力大减,温度快速下降后都兴奋地跑到空调室内机冷凝器去吸收室内的热量,制冷剂吸收热量后则气化,由液态变成了气态,然后又从步骤①开始二次循环。
以上循环有制冷剂遵循了两个物理原理:
一是相同压力下放出热量会从气态变成液态,吸收热量会从液态变成气态。
二是相同热量下增大压力会升温,减少压力会降温。
(不知道文科生是否看明白了,其实原理很简单)
空调在制热时,能过一个四通阀把上面那个制冷剂循环的方向变一下,室内机就变成了冷凝器把制冷剂的热量往室释放,室外机则变成了蒸发器吸收室外的热量。
制冷剂以前主要用氟利昂,破坏臭氧层逐步被淘汰,现在主流制冷剂是还是不怎么环保的R22,多用于大型中央空调,环保冷媒主要是R134A、407C,汽车空调上基本都是134A,分体变频机用R410A居多,分体定频机R22。至今为止,单位体积的冷媒,制冷量最大又便宜的,依然是R22,没有别的环保冷媒能替代。同等体积的407C,制冷量只有R22的3/4左右,同等体积134A,制冷量只有R22的2/3左右。

空调热量交换的效率:

空调作为热量搬运工的特点,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制冷制热效率很高,就看家用空调的铭牌上都有标示。
一般能达到3倍甚至4倍的效率,什么意思呢?拿制热量和制热功率举例:

某空调功率参数

如图:额定制冷量3500W,而制冷功率才750W,相当于用750焦尔的电能就可以把3500焦尔的热能搬出去;额定制热量5000W+1050W,而制热功率为1320W+1050W,相当于用1320焦尔的电能就可以把5000焦尔的热能搬进来,后面那个1050W其实是电辅热功率,可以看到,空调效果不好时启动电热丝时1050焦尔的电能只能产生1050焦尔的热能。括号里的制冷量和功率实际是因为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可以降低功率维持温度,以前老旧空调功率是额定了,只能选择一会开一会关的形式保持温度,而现在几乎都是变频空调,可以通过减小压缩机功耗的形式保持空调一直连续工作保持温度,能耗效率更高。
看出来了吗,空调作为热能的搬运工,能耗效率其实是很高的。

2.2 车上与屋内空调使用环境的区别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感觉家用空调比车用空调省电得多,比如普通卧室1.5P的空调,房间3m×4m×3m差不多36立方米的空间,夏天一晚上也才2-3度电,而车用空调夏天一个小时差不多也要1-2度电,而车内空间大概只有3.5立方米,这能耗水平相关10倍不止啊。
造成这个现象不能怪车用空调太无能,而是车上环境与屋内环境区别太大,造成了所需的能耗水平相差很大。夏天停在室外的汽车基本上除了底盘都在被晒,而且地表环境温度也非常高,别看天气预报气温才39度,实际马路上一米以内的地表温度可以达到50-70度左右(不信的夏天来我们火炉重庆感受下),即使气温30度地表温度会比这个温度高一些(具体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展开了)。而且汽车玻璃、车门隔热效果没法和房屋隔热效果相比(即使有最顶级的隔热膜太阳晒久了车内总热量其实一点都不会少),加之房间很少会有多面受热的情况,墙外环境温度也没有地面那么高,所以就造成了小小的车内环境所需空气温度调节的能量远超房屋,小小的汽车空调耗电量远远大于房间的原因,不是空调本身能耗水平高。

附2:功率与能量(能耗)


我们能够看到空调都有一个额定功率,比如2000W,我们往往容易简单通过功率去计算电耗,实际上空调不会一直工作在额定功率或者最高功率上,只是在启动时功率会比较高,温度一旦接近预设温度后就只需要保持这个温度即可,所需的能量其实就是因隔热效果问题流失的能量(内外温差越大能量流失也越快,所以适当减少内外温差可以节能,每减少1度可以节能10%-20%不等),当然车的隔热效果远不能和房屋相比,所以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保持这个温度所需的能耗相对房屋可能会更多一些。此处因为车载空调还有外循环换气功能,换进新鲜空气的同时能量也同样交换掉了,也需要更多的能量达到设定温度(就像家里空调温度适宜后,打开门窗通风后又需要加大功率降温升温一个道理)。

2.3 为何空调冬天制热没夏天制冷效果好

这里主要指家用那种冷暖空调,因为理想万空调不能制热,不作讨论,但即使L9有热泵空调,其实原理和规律也是差不多的。
其实原因也得简单,前面说了,空调只是热量的搬运工,本身不产生冷或制造热,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明显感觉到夏天制冷效果比冬天制热效果差呢?
初步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搬运温度差

其实更多也是来源于我们一个生活常识问题。
制冷时:我们一般室内温度设置在22-28度身体就能感觉很舒适了,而夏天室外温度一般最高也就40度左右(气温不是地表温度),这样制冷时空调只需要搬运热量实现12-18度的温度差即可。
制热时:我们一般室内温度也设置在22-28左右,而冬天室外气温到0度甚至-15度,这样空调需要搬运的热量要实现22-43度的温差,难度可想而之。

②制冷剂特性

不同的制冷剂在不同压力下沸点熔点特性不一样。

不同制冷剂不同压力下温度特性都千差万别


这个比较繁杂枯燥,大概意思就是制冷剂的特性本来就更适合把室内的热量搬到室外更高温环境中,而把室外低温环境热量搬到室内更高温环境的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室外机要搬运热量时还容易结霜结冰,更进一步削弱了在低温环境抓住热量的能力。

③空气热轻冷重的物理特性

因为热涨冷缩的物理原理,冷空气体积会缩小密度会变大,热空气体积会增大密度会变小,这也是热气球、孔明灯可以飞上天的原因,所以夏天制冷的时候,越低的地方越冷,实际上空调进风口传感器温度28度的时候地面温度大约在低温23,24度左右,冷空气利用率很高;而冬天空调的热空气不容易下来,实际天花板的空气温度已经28度了,但地板只有23,24度,这进一步加剧了冬季空调制热的体感。

3. 理想ONE热管理系统简介


理想万由于是增程式混动汽车,在冬季不仅是人需要取暖,电池也需要取暖,因为具有增程器,他们整个车辆的热量管理要比一般的燃油车和纯电以及其他混动模式的汽车要复杂得多,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如图,看着都好复杂,可以看出功臣师们还是花了大量心思。简单了解了一下,可以分为两个部份来看:
①冷热水循环
看到图中那么多个水泵了吗,和空调靠制冷剂搬运热能类似,发动机的余热是靠冷却液(实际主要是加了防冻液的水)搬运热能,热水流到车前的水箱散热器,就把热量吹出去帮发动机降温,热水流到暖风机就把热量吹到车舱内帮你吹热风暖和。至于理想万怎么利用热水给电池加热升温的从图上看不出来,应该是热水直接流过电池加热模块,比变成热风再加热效率更高。
②冷暖空气循环
就是图中的前HAVC后HAVC加热通风空调系统,实际上理想ONE有两套独立的空气调节系统,分别负责前排和后排制冷制热。
HVAC:是英文Heating Ventilating Air Conditioning的缩写,即采暖,通风与空调。

示意图,风吹过空调压缩机的蒸发器(蓝色)就变冷风,吹过发动机过来的加热器(红色)就变热风


制冷是风在风道里吹过空调的蒸发器降温再吹入车舱,制热时可通过吹过从发动机流过来的热水在加热器加热或者通过PTC电能升温后再吹入车舱,右边几个阀门控制出风口。
其实更专业点的资料也查到了,我基本看懂了,但梳理成通俗易懂的语言需要点时间,这里对文科朋友说声抱歉了,这段时间比较忙,没时间来逐层拆解,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理想ONE热管理系统逻辑图(其中有小部分还有点疑问,难道空调居然也要参与电池的降温吗,而且电池加热应该还有电热丝)


根据上图的热管理系统整体原理图可以看出,主要分为四个大回路,电机电控等ECU部件的低温散热回路、发动机的高温散热回路、乘客舱采暖制冷回路和电池加热冷却回路。

4. 座舱制热的主要方式

主要靠PTC直接电发热和发动机余热制热两种方式。

4.1 PTC加热

附3. 什么是PTC


实际就是一种电发热器件,只是电能转换效率相对传统的电热丝非常非常高,而且不会发光,几乎所有电能热能转换成热能,速度还很快,广泛用于暖风机、浴霸等电器,关键还便宜得不得了,简直制热神器。

就这个样子,和水箱、空调蒸发器一个物理结构,为的是增大空气接触面积,冷风吹过他就立马变热了


①理想onePTC加热功率
前空调出风口PTC电加热额定功率5kW,后空调出风口PTC电加热额定功率2.5kW。(数据来源于官方,绝对可信)
②理想onePTC加热能耗
前后加起来都7.5kW了,有没有概念,一个小时就是7.5度电,我们理想万充满一次电才27度左右,理论上这家伙冬天制热一小时就要消耗22%的电量,够跑30公里了呀。
不要怕,冬天制热是耗电,但也不至于这么夸张,这只是极端情况下才这么耗电(比如冬天打开车门车窗制热),上篇简单说了功率与能耗的关系,正常用车制热只是开始时会按额定功率进行工作,但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就只需要保持温度即可,这时消耗的能量基本等于车内因隔热效果而流失的热量。实际经验,气温0度左右时,开启制热功能大约10分钟左右即可达到车内20度左右,消耗大约1度电,之后50分钟大约消耗2度电,一小时大约3度电左右。
所以冬天其实启动制热时更消耗电能,所以冬天短途频繁用车会明显感觉续航里程大幅下降,而每次用车行驶里程较长的话相对而言续航下降没那么厉害,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这个。

4.2 发动机余热利用


这是燃油车和混动车冬天制热的主要方式,理想one在启动增程器之后也会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制热,这是非常节能的制热方式。
不过要先提醒一个认识误区,发动机余热利用并不是发动机废气直接利用,不是用的排气管的温度来加热哦,再看看此图就能明白:

就是利用这部分本来会白白浪费掉的冷却系统能耗来制热,不要白不要


发动机余热利用其实是用的冷却系统的余热,直观点就是和发动机前面那个水箱一个系统。

从发动机外流出来的带热量的冷却液本该都送到前面那个水箱去冷却,车舱有暖风需要的时候就分流一部分热水到空调系统这边来,鼓风机吹过有热水的加热器就吹出暖风来了

加热器结构,都是这样U形循环结构,是为了加大空气接触热水的面积


这其实就是利用的发动机废热进行制热,除了鼓风机吹风消耗一点点电量之外,制热的能量完全是白捡,很节能。这也是燃油车冬季用空调比夏季用空调反而更节能的秘密。

不过发动机余热制热只能在前排空调利用,后排空调无论何时,制热都是用的2.5kW的PTC,所以要省电尽量别开后排空调,这么小个空间,只开前排热风一会也能都暖和了。

4.3 两种方式如何选择


理想万冬季加热用什么模式主要取决于你是否启动了增程器,不管用燃油优先还是油电混合,只要增程器启动车机就会自动切换成发动机余热制热的方式以节省电量,但有个问题就是发动机不是一启动就能余热利用,还需要水温到达80度后才能利用,在这之前还是得靠启动PTC来制热,水温上去之后再切换回来。而一旦油电混合模式低速下或者燃油优先模式回充电量到70%后增程器长期停止水温下降了,则车机又会适时启动PTC制热。
这两种模式的切换过程我们是无感的,反正两种模式都能保持车内温度,不用去关心。只是节能的角度看,一升油相当于3度电,能充电的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油和电的成本来决定是用高耗电但电价便宜的PTC来制热,还是用高油价但无额外能耗的发动机余热来制热。

5. 座舱制热的辅助方式

5.1 座椅方向盘加热

单个座椅加热开到三档的功率是70W,方向盘加热峰值功率110W。(官方数据,绝对可信)。
这个我觉得才是冬季神器,所以气温不下零度我都不用开暖风,就开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就完全够了,四个座椅加热开最大加上方向盘一共才390W,是PTC功率的1/20,而且三档座椅加热几分钟就会感到烫屁股,我一般开几分钟后就要换到一档也感觉很暖和,一档估计才50W,太省了,都懒得去计算了。而且多穿点衣服和开空调吹暖风的效果也差不多,空气还新鲜,所以我整个冬天几乎都没开暖风,用增程器的时候除了高速路也没开,一个冬天也就这么过来了。

5.2 玻璃及后视镜加热


这是两个按键,功能不一样哦。

①前玻璃除雾


点开后空调会自动启动,并以最大风量,最高加热功率(5KW)向前挡风玻璃和看外后视镜的那两块三角玻璃吹热风,以达到驱散玻璃上雾气的目的。

附4. 冬天玻璃为何会起雾


冬天玻璃起雾的原因是因为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温度差和水蒸气。
当水蒸气遇到冰冷的车窗玻璃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遮挡我们的视线,所以消除的办法有两个。
一个就是用热风吹掉。把凝结的水珠又加热汽化蒸发掉,但刚开始吹风的时候会发现玻璃起雾更严重了,这主要是暖风的温度还没起来,玻璃也没被加热而很冰冷,吹风又带去了更多的水蒸气凝结在玻璃上,多吹一会儿就好。
二就是启动空调除湿。冬天虽然更干燥温度相对更低,但雨天温度很大,而且空闲的车内空间人的呼吸也不停产生水蒸气增加了车内温度,会不停地在玻璃上成雾需要不停地吹热风。所以还可以通过直接没收他的作案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空调就出场了,压缩机会启动,不过还是以制冷的方式工作(你没看错),让车内水蒸气遇上低温的蒸发器变成水珠排出车外。这也是为什么停车启动一会儿空调后会在车底会看到流水的原因。
当然,在车内温度恒定后,车窗内表面的温度也与车内温度一致,此时水蒸气不会再在玻璃上起雾了,也就用不着继续对着玻璃吹风了。

②后玻璃加热


这个功能和前玻璃除雾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防止水蒸气在玻璃上起雾起霜影响视线,但不是通过对玻璃吹暖风,而且在后挡风玻璃内加电热丝,在外后视镜后加电热丝的方式来加热玻璃,达到驱散雾气水珠的目的。

有些车型加热丝看着很明显,一条一条的,我理想万后挡玻璃颜色较深,还贴了深色膜,我的手机不容易拍出加热条来,和这个图差不多

后视镜加热丝在玻璃后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有些车型的前挡风玻璃里面也有电热丝(我以前车就有),非常细,肉眼要很近才能看出来,理想万的前挡好像没有,但吹暖风也足够了。
根据需要打开即可,耗不了多少电,但要防止直接触摸烫伤。

6. 电池如何保温


冬天用车,无论你想还是不想,电池都会被加热以保证动力输出,这也会消耗一些电量,和用PTC开暖风一样,是造成冬季续航打折的另一个原因。

6.1 电车为何怕冬天


主要还是因为锂电池的温度特性,在低温下化学反应效率会受影响,造成电量被“冻住”,通过降低电池充放电效率来减少电池可用的电量,让电池充不满,即使充满了也放不完(可以理解为部份电量被冻住了出不来),最终影响续航里程。可以理解成电池冬季电量被“釜底抽薪”,让我们的电池放不出来这么多电。同时为了提高电池效率还需要给电池加热,这些热也是电池电量的损耗,所以冬天频繁短程用车,电池也会频繁加热,纯电里程会缩水不少。

6.2 如何给电池保温


冬天为了电池能有更好的充放电效率,就需要给他加温,有两种方式:
①电池自己加热。就是用电池自己的电能给自己加热,应该是在各个电池单元布设了加热丝,大概这样啊。我们在冬天充电的时候车机会提示“电池正在加热,充电效率将逐渐提升”之类的,这个加热电耗量没特别关注过,冬天一次上下班续航不开空调大概会多消耗2%左右的电量,但我路程较短,一会儿就到了,估算不准。

有加热丝用电能直接加热

据观察,冬天只要上车踩刹车进入Ready状态了,电池就会开始加热,有时光在车上玩半小时,不开空调电量就会下降3-5%左右,还是挺耗电的。

冬天充电时会先加热电池,以提高充电效率


②发动机余热加热。和空调暖风利用发动机余热制热一样,得益于理想万统一的热管理系统,增程器启动之后发动机的余热也可以给电池加热,节省能量。

应该是用发动机的冷却液来直接加热

6.3 电池保温功能


这是一个专门配合慢充桩一起使用的功能,当充电完成后电池将继续保温,实际上是用充电桩的电来给电池的加热丝持续加热,保障你开走时正好是电池最佳工作温度。这个过程会持续产生电耗,大约保温一个小时2度电左右,不过不消耗电池本身电耗,可以根据自己出发时间预约好充电时间,争取出发前刚好充满电,这样就可以尽量少消耗电量而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在“中控屏”中设置,车机端功能路径:车辆设置-车辆-充电管理-电池保温。


手机端功能路径:理想汽车App-车控页面-电池页面-电池保温 。

7. PM2.5功能怎么用


理想万非常厚道地设计了PM2.5功能,可以对理想ONE车内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而保护理想ONE车中乘员(特别是敏感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但这个只是过滤粉尘,对尺寸小于2.5微米的粉尘和物体没法隔离,也就是无法消除异味,也不能隔绝病毒(病毒的直径一般在100nm左右,大小范围在20-200nm之间,也有少数病毒的直径大于200nm)。

过滤灰尘粉尘,提高车内空气质量


不过对吸烟人群简直是福音,吸烟后车内PM2.5数值可以达到100-200左右,此时打开PM2.5快速净化功能,车机会自动关闭所有车窗,打开空气内循环,快速过滤空气中的粉尘,效果明显。
这个功能也是通过空调滤芯来实现的,所以记得定期更换空调滤芯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汽车试验:汽车空调采暖系统及性能试验解析!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国内外汽车空调系统技术,哪些值得一说?
空调器、电冰箱常见假性故障分析
电动汽车冬天跑不远? 看ID.6 CROZZ如何破解冬季续航焦虑
报告:热泵空调技术快速发展,电动化重塑市场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