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羚羊】2022七月——我的西藏之旅(四) 西行阿里(上)

我的西藏之旅(四)

【羚羊】西行阿里(上)

挥别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辗转颠簸于坑坑洼洼的乡道与县道之后,车终于驶上了219国道。一路西行,细雨中驶过希夏邦马峰、驶过佩枯措。在夕阳西沉时来到了萨嘎县城。

萨嘎县城

萨嘎县城是219国道上的一座高原小城,海拔4480米,是拉萨通往阿里普兰县的必经之地。城不大,由于高海拔,这里很少见到树木。街道两边的饭馆、小吃店以四川和重庆人经营的居多,因而川菜味浓郁。

7月22日一早,离开萨嘎县城,继续沿219国道西行,越过海拔4920米突击拉山垭口,进入了仲巴县境。219国道在仲巴县境内与马泉河结伴而行。马泉河(藏语称“当却藏布”)是雅鲁藏布江的上游,这里地广人稀,河谷宽阔,七月的高原草甸,水草肥美。虽地处海拔四千米以上,倒是与江南的湿地颇为相似。这片辽阔草原,称“仲巴草原”,它是一块夹在两列世界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谷地。温柔平静的马泉河就静静地流淌在这两大山脉的怀抱中。

仲巴草原湿地

车沿219国道西行,是溯马泉河而上。路旁时而见到藏羚羊、藏野驴等。还唯一一次看到了黑颈鹤,这是一种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过仲巴县城,路边突兀而起金黄色沙丘,四周一片沙漠景观,令人惊艳!费解的是这里是雅鲁藏布江源头,在人们的想象中应该见到的是雪山冰川,怎么会生出一片沙漠戈壁滩?

伫立于沙丘的顶端。眺望,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白雪皑皑,北面的冈底斯山脉绵延起伏。纵目四望,蓝天、白云、江河、湖泊、雪山、草原、戈壁、沙漠奇迹般地在这里同框,这是一幅何等壮美的画卷!

普兰——神山圣湖

过了仲巴县帕羊镇,车行约一个半小时,一座气派的藏式风格的牌坊,横跨在219国道上。上面用汉、藏文字写着:“'藏西秘境 天上阿里’欢迎您”。这里是日喀则市仲巴县与阿里地区普兰县的交界处,也是进入阿里地区的网红打卡点。我们下车,步行跨进大门,振臂高呼“阿里,我来了!”。阿里,这是一块地球上高高隆起的土地,从脚下向西北延伸,一直到新疆昆仑山;向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脉,向东至唐古拉山,有33万多平方千米,其中很大一块属于人迹罕至的羌塘无人区。

在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我们排队等待边检。这里海拔4900米,据说这是中国海拔最高的边境检查站。经扫码(藏易通行程码)、刷脸、验证(身份证、边境管理通行证)通过边检,来到马攸木拉山垭口,海拔5211米,这是比珠峰大本营海拔还要高11米的垭口。越过山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稍后,巍峨的纳木那尼峰和神山冈仁波齐峰也赫然出现在眼前。

神山冈仁波齐峰

在普兰县边检站做完免费核酸检测采样,车向前行,遇见了进入阿里高原的第一个湖泊——公珠措。幽蓝的湖面,在阳光照射下泛着无比的光亮,蓝天白云与静静的湖水相互映照,透露出迷人的恬静。我不由得坐在地上,身心自由放松,仿佛一下子到了极限。

圣湖玛旁雍措

夕阳时分,车驶近圣湖玛旁雍措。站在岸边的悬崖峭壁上眺望,湖面碧蓝如玉,宽广而平静;遥远的湖对岸,蓝色的天际线下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犹如一条青灰色的线条;高高耸立的纳木那尼峰,穿透云层直入蓝天。与纳木那尼峰遥遥相对的是神山冈仁波齐。眺望冈仁波齐峰,形如金字塔,白雪覆盖。从高处俯瞰,拉昂措与玛旁雍措仅一路之隔。车直接开到拉昂措的湖边,和玛旁雍措不一样,拉昂措风大浪急,涛声阵阵,湖水更加深蓝。在湖边,看对面的纳木那尼峰清晰突出,更显巍峨壮观。虽只是一路之隔的两座湖,一边的玛旁雍措是淡水湖,人尊“圣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首;另一边的拉昂措却是咸水湖,由于湖水人畜不能饮用,湖岸周围植物绝少,而被称为“鬼湖”。据说,两个湖在很久之前,曾是同一个湖,只是后来因地质变化和气候变迁才分成了现在的两个湖泊。

拉昂措与纳木那尼峰

离开拉昂措时,天空散布着较厚的云层,夕阳吃力地透过云层,射出苍白的光茫。司机小哥似乎有些遗憾地说,“要是天气好的话,拉昂措的日落是很美的。”顶着混沌的落日,车向着塔尔钦疾驶而去。

塔尔钦是冈仁波齐峰下的小镇,这里是神山冈仁波齐转山的起点,也是终点,每年都有很多虔诚的佛教信徒来此转山。小镇邻近219国道、地处神山冈仁波齐峰和圣湖玛旁雍错之间,因神山圣湖而闻名。自古以来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被藏传佛教、印度教、古耆那教和西藏原生的苯教誉为神山、圣湖,同时被诸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人不远万里来此转山,朝着心中的信仰而去。据说对于藏族人来说,许多人一生的夙愿,就是到冈仁波齐朝圣。

走近神山圣湖,面对朝圣者对信仰的虔诚,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与神圣感!

札达——全国人口最少的县

23日早起,告别塔尔钦,车览巴尔草原,在噶尔县门士乡由219国道转入一条乡道,往札达县方向。过古入江寺,进入札达县境,在曲龙村停车检查,这里地处中印边境,要再次检查边境通行证。通过了检查,车拐进了土路,穿过村庄,豁然开朗,象泉河水流湍急,奔腾汹涌。

象泉河

车驶过一座用钢构件搭建的简易桥,在河谷中停下。司机小哥指着旁边的山说:“这里是穹窿银城遗址。到阿里,这里值得一看。穹窿银城是西藏古象雄王国的都城,象雄王国在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之前,曾经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创造过辉煌的象雄文明。现在来这里的人很少。山上的台阶、扶手都是当年考古时留下的,至今还是未开发的景点  ,不收门票,基本是原始原貌。”

从河谷望去,崖壁上土黄色与银白色相间,银白色的土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十分醒目,整体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巨鹰。

沿着破损的石阶往上走,两边的山崖从下往上,无规则地散布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洞穴,有的洞与洞相邻,有的洞中有洞,山顶是座宫殿,整体看上去象一座魔幻城堡。越往上攀登,越令人震撼。站在山顶眺望象泉河谷,赤褐色的土林与蜿蜒而去的象泉河两岸的一抹绿色对比鲜明。

离开象泉河,车在土林峡谷中穿行,土黄色的山,千沟万壑,千奇百态,斜阳照在土林,明暗交替,光影迷幻,仿佛走进了宇宙洪荒的神话世界,感慨万分。

夕阳将沉,车驶入了古格王朝遗址。原打算登上古格城堡,能观札达土林日落,没承想,此时正山风大作,阴云密布,山雨欲来。为安全起见,景区已提早关门,我们只得下山,前往札达县城。穿过土林峡谷,约莫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札达县城。札达县城海拔3700米,与拉萨接近。进入县城的路边已见到绿树成行,街道两边杨柳葱茏。由于海拔相对低一些,便没有了高原反应,感觉整个人轻松了许多。那一夜睡得很香。早上醒来时,太阳已照在了对面的土林山上,金光熠熠。

吃过早饭,再次穿越土林峡谷,驶向古格王国遗址。古格王国遗址坐落在象泉河边的一座土山上,周围土林环绕。进入山门,沿着小路上山,只见依山势自下而上遍布一个个不规则洞窟,山腰有几座红墙白壁的寺庙。往上走,是一些已全部塌了顶的房舍,只剩下一道道土墙还立在那里。

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墙上有垛口等防御设施。山西边是悬崖峭壁,山顶是古格王宫遗址。由山腰通往山顶,唯有一条暗道,暗道只能容一人通过,你得弯着腰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洞内光线微弱,稍不注意就会碰到头,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顶平坦,四面悬崖峭壁。过去的王宫建筑,已成断墙残垣。

站在古格王朝遗址的最高处整座城堡尽收眼底。遥望,象泉河如玉带蜿蜒穿过土林,缓缓流过绿洲;对岸的土林高低起伏,层林叠现。俯视山后,垂直而下的深谷中依稀可见小片绿洲。

整座城堡建在一座300多米高的土山上,土黄色的城堡遗迹与山体浑然一体,据资料,古格王朝遗址有房屋445间,洞窟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以及一批粮仓、武器库等。这些建筑大体分为三层,王宫设在山崖之顶,寺院及僧人房舍大部分设在山腰,而百姓居民则大部分住在山脚。

从古格王国遗址,可以想象当年古格王国的辉煌与繁荣。古格王国创立于公元10世纪,统治西部阿里高原及拉达克地区达700多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强大的古格王国,却在300多年前,一夜之间神秘地消失了,只在荒凉的高原留下令人遐想万千的残垣断壁。其原因,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这给古格王朝遗址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有人说,如果来札达土林只能选一个点,那一定是霞义沟。霞义沟是札达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一片土林。从札达县城去霞义沟,约莫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一出城,车就进入了巍峨壮观的土林群,车穿行在土林峡谷中,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土林,令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车直接驶入沟底,四面土林环抱。霞义沟土林与众不同,它的色彩比其它土林要丰富很多,以银色、白色、褐色为主……各种颜色相互交织,造型也更加奇特。

午后的斜阳照射进来,整片土林散发出极为鲜明的金色,如油画一般,令人叹为观止。沿山崖攀上高处,高低错落的土林,呈现出各种奇特造型,有的酷似城堡、碉楼、佛塔;有的酷似列队的士兵、有的酷似一朵朵生长的蘑菇,有的连片的土林在斜阳的映照下,犹如万马奔腾。

车驶出沟底,在一处高地,纵目南眺,喜马拉雅山脉连绵起伏,雪峰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颇有“山舞银蛇”之状。俯瞰,一座座土山从上往下被侵蚀成深深的沟壑,群山连成巨大的土林,莽莽苍苍。身后,是辽阔的荒原,浩瀚的天空。苍茫的土地绵延到天的尽头,湛蓝的天边浮着朵朵白云。

据说,在数百万年前,札达一带是一片汪洋,后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湖盆升高,水位递减,陆地裸露,露出水面的山岩经风雨长期侵蚀,便形成了这般奇形怪状的地貌。札达土林是地球上最大一片土林,完整保留了大自然原始生态面貌,在此屹立了不知有几百万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大自然的风吹雨刷,鬼斧神工使其造化成今天千奇百怪的奇特景致,也许它还将屹立成百上千万年!行走在迷宫般的土林中,面对数百万年以来历经风雨侵蚀而屹立不倒的土林,不禁感叹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札达县城

札达,藏语意思是“下游有草的地方”,这是一片坐落在象泉河中下游的土地。县城托林镇就坐落在象泉河畔,被土林环抱。小城里街道整洁,学校、医院、市民广场等设施齐全,还有阿里最古老的托林寺。我们入住的酒店的老板是苏北人,在札达经营酒店已有多年。与他攀谈得知,在这里经营宾馆酒店、餐饮服务业的大多是内陆来的汉人,他们是一群“候鸟式”的生意人,每年的10月后西藏旅游淡季时歇业回到内陆,第二年4月旅游旺季到来之前又回到札达。近年来,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来札达旅游的人很少,7月虽是旅游旺季,大街上的人和车也都很少,主街两边不少的酒店、饭馆都关门了。他说,到了冬季几乎更像是一座空城。

札达,历史上著名的象雄王国、古格王国曾在此创造过辉煌的灿烂文化。据说当年古格王国的人口曾有10万之众,要维持这么多人的生存,首先要有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自然环境。如今在札达能够见到的除了苍凉的寸草不生的土林外,能够看到的绿洲已很少。札达县的国土面积有24600平方公里,是上海市的3.88倍,而据2021年最新公布数据,常住人口却只有8454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

作者简介

杨小明,网名羚羊。喜爱阅读,有《当涂老城的巷子》、《东街旧事》、《剃头过年》、《栀子花靠墙栽,雨不落花不开》、《当涂的李白》等散文、随笔见之于媒体。

【图文编辑】老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7%的人都不知道,这才是西藏真正的绝美秘境
你说你爱西藏,可你却不知道这些地方
飞向天边的阿里
我为什么爱阿里?
总要去一次阿里,转过冈仁波齐神山,才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9月20 西藏 阿里大环线16日自由行活动召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