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话医论

医话

一、壬寅之疫

壬寅之冬,久晴无雪。

北风送冷,寒流天来。

民病新冠,萧条百业。

抗疫三年,一朝放开。

九州同病,拍片验血。

床位难求,痛苦难挨。

老人夙疾,其状更哀。

城郭村庄,俱有死别。

汉有仲景,古训博采。

伤寒论序,救人情切。

奉劝诸君,返璞归真。

汤药一剂,去病保身。

千年文化,叶茂根深。

代有发挥,润泽黎民。

二、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从化最速。

从阴从阳,传脏传腑。

化寒化热,虚实殊途。

清解辛温,宜攻宜补。

太阳藩篱,次第清楚。

益气养阴,鼓邪外出。

养精聚神,在水在土。

饮食起居,元气充足。

三、以方执病不可取

尝见某方治某病,如此言论,实不得中医之要领也!

舍证而独重方药,舍人而求人之病,譬若刻舟而求剑,缘木而求鱼,去真理远矣!

夫病者,疾病之全貌与规律也;症者,病人之自觉的不适感觉或医者所诊察的体征;证者,反映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医者应当熟悉了解“病”;全面的采集“症”;抓住“证”,以“证”为处方依据,理、法、方、药浑然一体,加减进退,有章可循,如此,愈病何难哉!

清朝名医郑钦安曰: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内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医论

1:大抵虚热证,能受甘寒药,只宜酸甘育阴蓄阴;虚寒证,能受甘温药,只宜辛甘化阳通阳。

2:医以“象”为论病辩证之依据,如手足抽搐抖动,肝木化风之象也;下肢水肿,肾水阴盛之象也;咳嗽上气喘息,肺金气逆之象也;口舌生疮,心火上炎之象也;肢体肿痛,腹满呕逆,脾土郁结之象也。病有象,而后有辩证,有辩证,而后有立法,有立法,方言治则,有治则,而后有方药。审“象”求因,治病必求其本也,方随法变,药因证异。凡治病,当以疾病所表现之象为立法依据,切忌主观臆测,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矣!

3:泰卦的含义为“阴升阳降”,医者当仔细玩味之。

4:夫药者,四气以养神,五味以养形。

5:邪入于络,多生奇疾。

 6:“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此句医者当仔细领悟之。余之经验如下,人体左为阳,右为阴,如患伤风感冒,则针左侧治手太阴肺经之穴与右侧手阳明大肠经之穴;脾胃病者,针左侧足太阴脾经之穴与右侧足阳明胃经之穴,余类推之。

7:医者当谨察五运六气之盛衰。未至而至,此为太过,则迫其所不胜而乘其所胜也,亦即气淫,如肝木风令太过(立春前十五日侯之),则反迫肺金而乘脾土。至而不至,此为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迫之也,亦即气迫,如肝木风令不及,则脾土妄行,心火受病,肺金之气迫之。余之气推之亦可知也。

是故,医者当谨侯其气至之时,凡侯其年,则始于立春之日,太过不及,气淫气迫,了然于胸矣。

推之广之,凡一季之气,一日之气,均可侯之也,此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妙也!

8:不寐之病机为阴阳不相恋,其病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9:经云:“盖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谷气者,元气也,此言针刺之道,必候谷气至,方可去病,若草率刺之,马虎行事,徒乱经气耳,病必不除。宜选定腧穴,先速刺至皮下,再徐徐刺入腧穴深度,候气至,谨守之,依经气之强弱缓缓捻转或提插,以针御气,须臾,即气至病所,其疾如失矣。

10:药与证合,其疾日消;药不合证,变症蜂起。

11:病有因邪致虚者,亦有因虚生邪者,宜详辨之。

12: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者何?本者阴阳也,阴阳者,脏与腑也,血与气也,里与表也,虚与实也,而余辩证首重寒与热,次辩表里,在表者在经络,在里者在脏腑,次辩虚实,属虚者宜济而和之,属实者宜泻而损之。何以辩证首重寒热?经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是故,临证尤重辨别属寒属热,寒与热,犹水与火也,守常曰水火,失常则变为寒热,故,余曰,寒热者,病之本也!治病必求于本!

13:临证当依病者所患疾病之证而书方,法可遵古,方则可变,即临证当临时消息制方,此亦仲景意也。

14:医者当研内经,通易理,勤读书,多临证,而后有所得。

15:大抵虚证,无热像者,可做气虚、虚寒治之;有热像者,可做血虚、阴虚治之。

16:昔有“虚虚实实”之戒,余有“寒寒热热”之戒。

17:有春日病眩晕者,脉虚,此乃肾水亏损,致使肝木无以生发,治宜滋肾水而升肝木。

18:医者,意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以此故知,医者诊查疾病,先决条件是医者之五脏功能正常,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若医者脾藏微恙(因脾主意主思),便不能有周密的思维;肝藏功能不佳,便没有谋虑;心藏功能不好,医者之神明便不能集中;医者之胆藏功能不好,便不会有正确的决断。医者,意也,以提醒医者当提高自身修为,内则五藏生化,气血调和,外则思维敏捷,判断准确。

19:凡腹泻、痢疾、咳嗽、呕吐等症,皆因邪气干之,正气抗邪而自发出现之症状,故不可见泻止泻、见咳止咳、见吐止吐,宜顺势而为,祛除邪气,如积滞、湿热、风寒等,邪去正自安,此即通因通用之精义所在。其他塞因塞用、寒因寒用、热因热用与此同义。

20:凡临证,据理以立法,故立法第一,方药居其次。

21:凡脏腑之疾,宜顺脏腑之性用药,以顺为补,如肾主藏,肝宜疏,脾气宜升,胃气宜降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人生格言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8
中医经典名句
《辅行诀》的几个基本概念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续)
宋孝志---论虚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