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医案之二:心悸案

《古今医案按》记载:“汪石山治一女。年十五。病心悸。常若有人捕之。欲避而无所。其母抱之于怀。数婢护之于外。犹恐恐然不能安寐。医者以为病心。用安神丸、镇心丸、四物汤。不效。汪诊之。脉皆细弱而缓。曰。此胆病也。用温胆汤。服之而安。”

汪石山,石山乃其字,名汪机,明代著名医家。

明代富家少女病心悸、不寐、惊恐。

病案回放:患者,女,15岁,主症心悸,好像有人追捕一样,其母只好把女儿拦在怀中,并吩咐几名丫环守在门外(其家富裕可知),即便这样,患者还是害怕的不能安睡。

病案中未交待患者因何害怕、因何生病(古代亦须保护患者隐私),亦未曾记载脉象与舌苔,但是,汪医生以“温胆汤”而将其治愈,那么,我们可以以方测证,推求病因,这样,有助于“古为今用”,造福现代人。

温胆汤:

温胆汤为祛痰名方,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那么,余认为上述医案之病因有三。

一:惊恐忿怒而气乱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二:饮食失节而生痰

此患者正值妙龄少女,家庭富裕,必饮食失节,伤脾损胃,运化失司,饮食不化精微而尽变痰液。

《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三:思则气结而伤脾

二七芳龄,情窦初开,心有所思,亦未可知,故汪医生并未记述病成之因。

《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

由《内经》可知,思伤脾,脾伤则生痰。

古医案体会:

焦军营中医:余在临床上,亦常常遇到情志致病之患者,宜辨证求因,实施个体化之方药,唯有如此,方能药到病除。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心悸失眠患者,为数不少,历代医案个人经验证明,中医中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焦中医格言:

诊脉知病源      辨证方施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脾汤、逍遥散、黄连温胆汤,专治顽固性失眠
2.2,参苏饮医案
(2)名中医四逆散临床应用经验
『古方新解』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
葛根汤变通合温胆汤治疗颈椎僵硬疼痛头晕案(西安中医赵红军老师医案)
长期呕吐、反胃,多是脾肺毛病,中医用一个经典医案给你讲明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