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莓青枯病、革腐病、根腐病,疫霉果腐病病,根霉软腐病


老刀注:学农技,问专家,查病害,请下载农管家APP。

草莓青枯病

主要危害茎部

呈铁锈色逐渐向内扩展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茎部,幼苗期为害匍匐茎和根颈,初期呈铁锈色斑点,逐渐变为褐色直至死亡。保护地栽培主要为害茎部,呈铁锈色,逐渐向茎内扩展,先为褐色,后为棕色,最后为黑色,切断茎部能嗅到酸臭气味。

防治方法:

①实行水旱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

②提倡营养钵育苗,减少根系伤害;高畦深沟,合理密植,适时排灌,防止积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加通风透光条件。

③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调节土壤pH值。

④土壤处理。

⑤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或灌浇,每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草莓革腐病

呈淡褐色水烫状斑

有皮革状发硬的感觉

危害特征:

主要发生在果实和根部,匍匐茎上也能发病。

根发病:

根最先发病,切开病根可见从外向里变黑,革腐状。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中期仅表现生长较差,略矮小,至开花结果期则地上部出现失水状,逐渐萎蔫直至整株死亡。

果实发病:

呈淡褐色水烫状斑,并且能迅速蔓及全果,病部褪色失去光泽,用手轻捏有皮革状发硬的感觉,湿度大时果面长出白色菌丝。

苗期发病:匍匐茎发干萎蔫,最后干死。

防治方法:

⑴建立无病繁苗基地,实行统一供苗。

⑵整平土地、沟渠相通、防止积水。灌水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进行,争取傍晚时落干。

⑶生长期间一旦发病,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用64%杀毒矾、黄腐酸盐等进行灌根,用72.2%的普力克600倍药液、72%克露600倍药液等进行叶面喷布,都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草莓根腐病

红褐色不规则的斑块

发黄变褐、坏死至卷缩

危害特征:

主要表现在根部。发病时由细小侧根或新生根开始,初出现浅红褐色不规则的斑块,颜色逐渐变深呈暗褐色。随病害发展全部根系迅速坏死变褐。地上部分先是外叶叶缘发黄、变褐、坏死至卷缩,病株表现缺水状,逐渐向心叶发展至全株枯黄死亡。

防治方法:

草莓根腐病有草莓疫霉病原引起的和丝核菌病原引起的,前者主根中心柱呈红褐色,又称草莓红中柱根腐病,这两种根腐病由于致病的病原不同,所采用的药剂也不同,防治方法也不同。不少种植户都采用防治普通根腐病的药剂防治,结果对红中柱根腐病就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由草莓疫霉病原引起,要用6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6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8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500倍72%普力克水溶液,或1000倍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水溶液等进行灌根防治。

由丝核菌引起的草莓根腐病,是普通的根腐病,则可以用400倍25%噁霉灵水溶液,或300倍10%立枯灵水溶液,和1000倍5%井冈霉素水溶液,或800倍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1000倍20%甲基立枯磷乳油水溶液,或800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600倍50%敌磺钠可湿剂粉剂水溶液,或者800倍5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水溶液等进行灌根防治。一般每5~6天淋灌一次,连续淋灌2~3次,每次每株淋灌0.5~1公斤药液,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草莓疫霉果腐病

草莓疫霉果腐病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

青果染病:

病部产生淡褐色水烫状斑,并迅速扩大蔓延至全果,果实变为黑褐色,后干枯、硬化如皮革。

成熟果实染病:

病部稍稍褪色、失去光泽、白腐软化呈水浸状,似开水烫过,产生臭味。

具体防治方法:

注意检查草莓果实,发现果面上有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出现时,就要叶面喷洒800倍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5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500倍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6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2500倍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水溶液,或2000倍50%嘧菌酯水溶液,或200倍4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600倍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水溶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加入1500倍0.001%天然芸苔素、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同喷,防治效果更佳,还能促进开花结果,提高坐果率。

草莓根霉软腐病

草莓根霉软腐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茎和果实。

茎部发病:

多出现在生长期,近地面茎部先出现水渍状污绿色斑块,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病斑周围显浅色窄晕环,病部微隆起。

果实感病:

主要在成熟期,多自果实的虫伤、日灼伤处开始发病,初期病斑为边缘不清晰的水浸状斑,迅速发展,不久后表面长出白色菌丝,最后在菌丝顶端出现烟黑色分霉状物;随果实着色,扩展到全果,但外皮仍保持完整,内部果肉腐烂水溶,恶臭。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早清理病残物烧毁和深翻晒土,整治排灌系统,高畦深沟。

2、勿施用未充分腐熟的粪肥,浅灌勤灌,严防大水漫灌或串灌。做好果实遮蔽防止日灼。

3、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琥胶肥酸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菌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农用硫酸锌霉素可溶阵粉剂3000—4000倍液.对水喷雾,间隔7天1次,连喷2—3次。

老田微农技

文章来源:农科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就是这些病让咱的草莓都烂了!
怎样防治草莓腐烂病?
【建议】草莓根腐病防治措施
草莓常见病害高清图册 高发时期【汇总】
这八种病大棚草莓切不可掉以轻心
草莓病害防治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