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裂果、畸形果、着色不良,草莓品质提高需要注意什么?

不少地区的草莓现在已经开始初步上市了,我们都知道草莓的品质对于价格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频繁出现的畸形果、空洞果、裂果让广大种植户苦不堪言,如何在技术操作上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呢?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草莓裂果
发病原因

1.土壤干旱,或氮肥偏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植株对硼和钙的吸收障碍或缺少硼和钙元素造成裂果。

2.果实膨大初期遇低温,发育暂时停止之后再迅速膨大而引起裂果;

3.采摘后期,白天温度高、空气干燥,而傍晚浇水较多,或果实生长过程中过于干旱而突然浇水,造成果皮生长速度不及果肉快而造成裂果。

4.久阴乍晴时,由于温度上升过快过高,也会引起裂果。


防治措施

1.实行深耕,重施有机肥,并采取地膜覆盖保温,促进根系发育吸收耕作层底部水分和钙、硼肥的吸收,增施钾肥提高果皮韧性。盛果期喷施嘉美脑白金2-3次。

2.合理浇水、要小水勤灌、不可大水漫灌,以免浇水前后的土壤含水量差异过大。高温期要于清晨或傍晚地温低时浇水,不要在温度较高的中午浇水,以免浇水后根系大量吸收水分,供水太快、太多而发生裂果。

3.要及时及早采收成熟的果实。


草莓空洞果


发病原因

1.低温条件下坐果,膨大初期供水不足,中期后又温度升高,水分充足;

2.第二、三序花坐果,营养供应不足;或光照不足,或温度超过35℃,且持续时间长,授精不良,或养分供应不足,向果实输送的营养供不应求,形成空洞果。

3.硼元素对促进养分在果实内部运输有重要作用,若缺硼而果肉部分养分不足就形成空洞果。

4.植株生长势弱,或果实采收过晚。


防治措施

1.做好光温调控,创造果实发育的良好条件。通过调温,避免10℃的低温出现,开花期避免35℃以上的高温对受精的影响,促进胎座的正常发育。

2.开花、坐果期增施京博硼有益于养分在果实内运输畅通,直达果心大幅度减少空洞果的发生。

3.避免坐果过多,要适当疏花疏果,减少养分的竞争

4.增施有机肥,坐果后加强肥水管理。


草莓着色不良

草莓果实的色泽一般为红色,栽培种的果色通常在粉红到深红间变动,差异很大。红色为花青甙色素。在果实肥大初期为绿色,中期变白,后期则转变为红色;只有当果实进入膨大后期时,花青甙的含量才急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在绿熟期及白熟期,光照对果实着色影响不大,相比之下,温度对果实着色影响更大些;但转色期的光照比温度对果实的着色影响更大。


发病原因

1.果实充分膨大后,其着色好坏与营养素的供给有密切关系:氮素过多、钾、硼缺乏时,果实着色不良,而钙、钼、硼等矿质元素及有机活化营养,对果实着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果实膨大盛期,果内水分缺乏,也会使果皮着色不良。

3.果实长时间与地膜或垫草接触。

4.果实的着色一般受温度、光照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较大,花青甙色素形成较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其合成。遇连续低温和光照不足,尤其是大棚里温度低于5摄氏度,极易发生青头果;光照不足或浆果中含糖量低或磷、钾、硼元素不足引起生理性白果(浆果成熟期褪绿后不能正常着色,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或淡黄白色,界限鲜明,白色部分种子周围常常有一圈红色,病果味、淡、质软、果肉杂色(粉红色或白色)易软易烂)。


防治措施

1.要尽可能地调控温度和改善棚内光照条

2.是定植时底肥施足有机肥,适当加大株行距,减少株间遮光;

3.保持棚膜清洁,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或反光幕植株间光照强度;

4.着色期叶面喷施品高尚能使果实着色良好,并能有效的防止叶片早衰,延长采收期。

5.果实膨大期,对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及时摘除,可增加着色,防止结果枝因重叠、挤压、下垂接触地面而影响着色。

6.过量施用氮肥会阻碍花青甙的形成,影响果实着色,故果实发育后期不宜大量施入单一氮素肥料,可使用京博美植高钾型冲施肥,有效改善草莓品质

7.果实发育的后期采前10-15天,保持土壤适当干燥有利于果实着色,故成熟期前应适当控制灌水量。

8.坚持适期采收,一般情况下,在适宜采收期内,采收愈晚,着色愈好。

草莓畸形果


发生原因

1.品种差异。一般休眠浅、耐寒性强、花粉多而健全的品种,如丰香、春香、宝交早生品种形成畸形果的可能性比较小。草莓株龄3-4年后就会退化衰老,导致畸形果增加。

2.室温过低。草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开花结果期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温度太低会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授粉,容易出现畸形果。

3.花期喷药。花期喷药能冲刷柱头,特别是当日开的花更严重,不但影响授粉,而且还会阻碍或杀死传粉的昆虫,导致畸形果率增加。

4.光照条件。花粉的形成在约自开花2周前开始,这期间若光照不足,遇上阴雨天气,会抑制花粉萌发时所需淀粉的积累,从而降低花粉发芽率,不利于授精。

5.栽培管理。草莓花芽分化期,如果肥料不足或过多,幼苗体内氮素水平太低或偏高,都会影响花芽分化的质量,不利于正常授粉。草莓花芽分化、开花及果实膨大期,如果水分不足,会造成花器发育不良,授粉受精不完善,果实膨大受阻,容易形成畸形果。


防治方法

1.促进花芽充分分化。草莓花芽是否充分分化是是影响大棚草莓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花芽分化好,则花多、果大畸形果少。一般在定植前2周开始断根、遮荫、控氮、去老叶,以促进花芽充分分化。

2.合理调控温湿度。草莓的花器对低温敏感,若遇上零下2℃低温1小时,雌蕊就会变黑,因此应提高大棚保温性能,白天棚温应保持20-25℃,夜间8-10℃,地温保持在18-20℃。草莓花药开裂的最适湿度为30-50%,柱头受精和花粉发芽的最适湿度为50-60%。大棚内环境密闭,不及时通风换气,会让湿度过高,生产上可采用无滴膜,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中午短时间放风,以调节好温湿度。

3.花期放蜂。大棚草莓在第一批花蕾形成时,即可在棚内放养蜜蜂,每标准棚内放蜂2-3箱,在棚内均匀放置,可使授粉率达95%以上,放蜂时间为上午8-9时,下午3-4时,利用蜜蜂辅助授粉,减少畸形果。

4.花期严禁施药。草莓开花期严禁用药,防止降低花粉发芽率而产生畸形果,因此,在草莓开花前应彻底防除病害,开花后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及花序,以控制病害蔓延。

5.及时疏花疏果。及时疏掉次花和畸形小果、病叶、老叶、黄叶,利于增加光照,可减少畸形果率,利于养分集中供应,提高果重和果实品质。

6.加强肥水管理。棚内土壤过干、过湿,缺肥或施肥不当,会造成水分和养分供求失调,导致果实发育不良而产生畸形果。墒情不足,要及时浇小水,如果缺肥,应结合浇水追肥,应增加磷钾肥,可使用京博美植高钾型进行冲施,满足草莓正常开花结果的需要,防止畸形果的产生。


更多详细资讯,欢迎加入我们的草莓技术交流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莓畸形果与灰霉病!花期管理禁止做这些事
草莓这几种畸形果,你知道原因和防治方法吗?
【病害防治】草莓常见生理病害的防治手册!
草莓裂果、着色不良、空洞果等生理病害图谱
如何才能提高草莓品质?
这些都是番茄生理问题,别再乱喷药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