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雅思听说读写各单项提分&GMAT700 备考方法!

学员背景介绍


我本科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大四。GPA85,雅思7(6),GMAT710(91%)。现已拿到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及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offer。


软件背景:在校期间,前后共为三位教授担任科研助手,并参与一项科研立项,获得校级优秀项目。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联赛。香港中文大学暑期访学。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我申请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方法,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拿到理想的offer~~


选校选专业


细细想来,我与指南者教育真的缘分很深。初识指南者教育,还要追溯到两年之前。2017年三月份的时候,指南者教育的陆老师来到我们学校宣讲,彼时的我刚刚开始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对于保研、考研和留学如何选择我还没有做好决定。抱着多了解一点的心态,我参加了那次宣讲。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宣讲会让我对于留学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陆老师讲了很多方面,GPA、语言成绩、GMAT/GRE以及科研经历、竞赛、实习等等,干货满满。台上指南者教育的学长学姐们也分享了自己的申请经验与心得。讲座结束后,我向陆老师咨询了留学香港的一些问题,老师十分耐心的向我进行了解答,选择留学这条路的想法渐渐清晰了起来。


之所以将香港定为留学的首选,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香港的高校综合实力强劲,港中科都位列世界TOP50;其次,香港离家更近,有着无可比拟的距离优势,由此带来的是,毕业后如果回到大陆发展,港校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同时,香港的大部分授课型硕士课程均可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与大陆研究生相比,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在更短的时间内修读完成硕士学位,性价比较高。


于是在宣讲会结束之后,我报名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暑期访学,为我的留学申请迈出了第一步。同年的7月份,我第一次踏入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此番旅程,我想“不虚此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世界一流的师资水平、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优美的校园风光,无不令我沉醉。傍晚漫步在港中大的校园里,月亮升上了夜空,湿润的海风迎面吹来,百万大道两旁亮起了路灯,看着身边的一切,我感觉自己无比幸福又无比幸运。正是从这一刻起,留学香港的决心暗自下定,无论前路艰难险阻、征途漫漫,我不会退却。一步一个脚印,从和指南者教育签约做起。


签约之后首先是选校,我将香港地区定为首选,与此同时结合我本科经济学类专业的背景以及港中大访学交流的经历,在和老师反复交流后,我们将目标着眼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除去语言成绩外,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交GMAT/GRE成绩。幸运的是,在指南者的帮助下,在申请季开始之前,我顺利考出了雅思以及GMAT,并在申请开放的第一轮及时投递,并被顺利录取。接下来是我关于标化考试的一点心得,在这里想分享给大家,希望be helpful~


雅思考试


首先,关于雅思考试:


香港的高校,对于研究生申请是同时接受雅思或者托福成绩的,我选择报考了雅思。雅思考试Listening、Reading、Writing、Speaking四项里,对于大多数中国考生,后两项的挑战尤其巨大,我也不例外。我的“烤鸭”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有些另类。我前后一共考过三次雅思,最终成绩7(6),幸运的是每次考试四项总分都在增加,不幸的是每次单项的最高分从来没能在同一次考试中集齐过……


在报考雅思之前,大家心中一定要先定好一个目标分数,它不仅要尽可能满足你的预期,更重要的是符合所申请专业的要求。我将我的目标分数定为7+。第一次报名雅思是大三上学期9月底,那时的我还是一个雅思小白,虽说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对雅思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分数上。自学准备的第一次考试,我收获了6.5(5.5)的成绩,除了阅读8分外,其他项表现平平。


实战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虚。有了第一次“滑铁卢”的教训,我在12月再一次报名了雅思,希望通过更加系统的准备,赶在2017年的“尾巴”,一举将其拿下。从10月中旬开始备战雅思,到12月初共50余天的时间里,我集中训练了听力与写作。


对于听力,是雅思考试里的“提分项”,40道题错10道以内便可以上7+。但对我而言,听力一直是我的弱项,因此在准备时下了更多功夫。在备考过程中,我先把剑4-10的听力真题用铅笔完整做了一遍,第一遍全程用1倍速,正常语速播放。做完之后对答案,将错项标出,重新播放出错位置前后约30s的语料,捕捉错项处的正确答案。订正完成后,对part3以及part4的语料进行听写,同样按1倍速播放,用红笔订正,可以反复听出错的句子并反复修改直至与语料原文一致。


这两步完成后,我又重新做了剑4-10的听力真题,以1.25倍速播放,订正答案并对错误处重听。


在做听力的时候,切勿做完一个part便急着对答案,甚至遇到不确定的一个小题,刚听完便对答案,这都是听力考试的大忌。要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做题的节奏,连贯性很重要,坚持听完40道题之后再对答案,一方面有利于你更好的积累做听力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全真模拟考场的环境,毕竟上了考场,听力内容是不可能为你随时停留的,完整听完是重中之重。


对于写作,我收获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逻辑清晰。在第二次雅思考试中,我考出了历次写作的最高分,6.5分。比起一味的“炫技”,思路清晰要来的重要得多。写作离不开句型、词汇的支撑,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答题所问”。一道雅思写作的题目可能很简单,短短几十个词,但是每一个词都是关键词,不可直接略过。以赞成/反对题型为例,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覆盖到两方的观点,但要分出主次,亮明你的观点,不要模棱两可。无论选择更加赞成还是反对,都要从至少两个维度给出理由,并辅以一个具体事例作为支撑,使得论述饱满具体。此外,注意单词的拼写以及句法尽量不要出现错误,做到在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的基础上组织行文。


第二次考试6.5(6),由于听力发挥失常,最终听说读写四项总分卡在了26.5,感到遗憾的同时第三次考试已经在所难免。比起第一次的惊慌失措,至少在备考方向上已经摸索出一点心得,第三次考试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雅思“分手”。


从寒假一直到5月份,期间因为准备GMAT的缘故,雅思就搁置了下来。再次准备雅思,已经是7月份了。这一次我着重准备了听力以及口语。


在第三次备考听力时,我调整了备考思路。有了之前备考听力的经验,除了依然对剑4-10的part3以及part4语料听写外,在此基础上我更换了练习题,加大了所做听力练习题的难度以应对难度不断提升的雅思听力考试。我试着直接以1.25倍速做题,发现效果不错。


同时,我报名参加了指南者教育的雅思听力课程,对我听力水平的提升帮助很大,最终听力涨到了8分。此外,我还报名了指南者教育的一对一口语对练,模拟全真的考试流程。与此同时,我着重准备了口语part2的素材。对于经常出现的高频话题,也进行了针对性的准备。在准备语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话题是可以合起来准备的,比如“你最喜欢的季节”与“你理想中定居的城市”就有很多相通之处,“气候”就成为了连结两个话题的关键词。通过“各个击破”“化零为整”,高频话题的素材很快被整理出来,而最终口语考试收获了6.5分。每年的1、5、9月份是口语的换题季,对自己口语不是很自信的童鞋可以考虑避开换题季,可以等题目出的差不多的时候,再选择报考~


说来惭愧,一共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考出了语言成绩。对于雅思考试的备考,我也是在不断摸索、摸爬滚打中才渐渐摸出一点“套路”,最终上岸,“烤鸭”成功。不要放弃,坚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GMAT考试


其次,关于GMAT考试:


有些学校商学院研究生的申请需要提交GMAT,与雅思考试不同的是,GMAT更加侧重于逻辑能力的考察,在这里我想分享下我备考GMAT考试的心得。


GMAT考试分为数学、语文与写作。写作部分不计入总分,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数学部分题型包括问题解答(problem solving)和数据充分性(data sufficiency),数学部分满分51分,除了官方指南(OG)上的题目外,可以找些其他题目,大量练习即可,难度不大,对于一些专有名词比如余数、倒数等要专门记忆。对于最终总分想上700+的同学,数学部分最好考到50+。


Verbal部分即语文,分为阅读(RC)、逻辑(CR)以及改错(SC),语文是GMAT考试中的难点,满分同样为51分。备考Verbal,官方指南是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一定要充分利用好OG,虽然上面有些题难度有限,不是高分段位的题目,但也不可小觑。只刷OG是远远不够的,但在刷其他资料之前一定要保证把OG完整过一遍。可以考虑在短时间迅速突破,刷完OG上的题目,然后可以腾出时间来去刷难度更高的题目。


切记GMAT考试Verbal部分刷题在“精”不在“多”。每一道题目都有五个选项,练习的时候要在看完所有选项后再做选择,无论已经读到的选项看起来多么像正确答案,都要忍住选它的冲动,耐心看完最后一个选项再做决定,当然在真正考试时间不够的时候,可以有所变通。


同时,要充分利用每一道错题,在对完答案之后不要急着看答案解析,可以先试着重新再做一遍题目,看看会不会有所发现,自己找到错因比直接看答案解析印象深刻得多。如果仍然无法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可以将答案解析在选项上用铅笔标注出来,四个错误选项全部标注出错误的地方,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对错因归类。以句子改错(SC)为例,错因是重复缀余或者搭配不当,要在选项旁边做好标记。


随着刷题数目的累积,坚持这样做的好处就会慢慢显现出来。可以编制一个Excel表格,将自己在Verbal里所犯的错误及题目出处分门别类地放进Excel表格里,并统计不同错因出现的次数,方便自己回去查阅重做,同时有效提醒自己在哪一类型的题目上容易出错并在下一次再次遇到该题型时及时识别,不再犯错。


对于刷题的选择,OG上的题目是入门的,也是必做的。刷完OG后,可以做GWD的套题,同样要利用好每一道题,充分理解每一个选项,对的原因以及错在哪里,“精刷题”胜过“广撒网”,将每道错题的错因标注并放入Excel表格,以便之后复习。


最后谈谈“机经”,即“机考经验”。对于机经的使用可以说是见仁见智,因为存在换库的问题,GMAT考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每个人考试时间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能看到的机经的多少,在“库尾”的同学往往能比在“库头”的同学看到更多的机经,对于备考有一定的帮助,但也不要盲目迷信机经,毕竟机经不是标答,说白了是高分大神的考后回忆,也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机经的用武之地主要不在Verbal,而是数学。可以在考试前3-4天开始看机经,不要去硬记题目的答案,要理解题目的含义,带着对题目的充分理解去做题,即使机经的回忆有些许偏差,依然不妨碍你在考场上镇定自若、挥洒自如,因为那些难题已不再难得倒你,万变不离其宗,细微数据的变化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最后的补充


 

而除去GPA以及标化成绩外,目标院校对于申请者的“软实力”也同样看重。可以利用在校时间,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在申请中会是很大的加分项。


我一共有三段跟随教授科研的经历,一段是公共管理方向的课题,一段是商学院管理学方向的课题,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还有一段是人文社科方向的课题。对于我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专业的申请,我有较为匹配的科研经历,我想在申请中对我帮助不少。


对于科研项目的选择,如果学校有设立类似“科研助手”或者“科研立项”等活动,可以踊跃参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未来申请专业有一定相关度的课题,跟随教授或者组队进行研究,既开拓了视野,更是对自己研究能力的锻炼。

 

留学申请之路虽然漫长,但一路走来,更多的还是欣慰。感谢指南者教育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也感谢当初那个不曾放弃的自己。长路漫漫,未来可期,愿与诸君共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GMAT小白指南】超全干货,帮你完全入门GMAT!
GMAT备考全程各阶段全题型使用资料指南
关于GMAT,那些最容易弄混/最难懂的误区 | 雷哥网GMAT
一战GMAT740高手备考计划,2个月搞定GMAT
【新手必看】数学备考重点解读,提分提速攻略
关于GMAT学习方法和时间的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