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军战史:中国人在炮火中沿道路疾进,但没有人压低身体躲避炮弹

志愿军第12军的战史记载:“攻打加里山时,三个炮兵营只到位了一个,且该营只20分钟就打光了全部炮弹。突击队在缺少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毅然发起冲击。”“毅然”这两个字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重逾千钧。因为没有了火炮的支援,突击队的冲击实在是十死无生。

12军这段战史记载的是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首战:加里山争夺战。防守加里山主峰1051高地的是美军第2师的“斑马特遣队”,它由美军第23团2营、法国营、第二游骑兵连、第72坦克营C连和D连组成,在1051高地东侧是荷兰营和38团C连,在1051高地前方则是韩第36联队3营和一个韩军游骑兵连。

经过和志愿军数次交手,美军第2师已经学乖了,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丝毫不敢马虎,仅仅是第38团3营在修筑工事时就用掉了24万个沙袋、近400卷铁丝网、6000根长短钢桩,而整个第2师用掉的铁丝网总长达到了惊人的32英里。范佛里特和阿尔蒙德数次到第2师阵地视察都赞不绝口,称其为第10军中最牢不可破的阵地。

【范佛里特在视察美2师阵地】

最关键的是,美第2师的阵地并不是顶着昭阳江构建的,而是后退了6英里。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给志愿军留下了一个缓冲地带,但实际上这是个陷阱。美国人并不傻,这6英里的地带里密布地雷、铁丝网、火力点,美军炮兵早已标定好各坐标射击诸元,需要时就能以每5秒一发的速度炮击志愿军的进攻线路。如果阵​地顶着江岸修建,或许会让志愿军觉得渡江困难而另找渡江地点,所以说6英里的地带根本不是什么缓冲区,而是死亡地带。

对付这样的防御工事,最好的办法就是猛烈的炮火进行破坏射击,清除雷场、炸开铁丝网,压制敌方火力,为步兵的进攻开辟通道。但遗憾的是,志愿军并没有“猛烈的炮火”。据《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若干问题研究》一书披露,整个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机动炮兵一共才发射炮弹5190发,这个火力甚至不够美军进攻志愿军一个连级阵地,但志愿军条件有限,一个大型的战役才发射了这么些炮弹,摊到12军头上就更少了。

【前几次战役志愿军的主要火力还是迫击炮】

在进攻加里山的战斗中,12军35师加强了3个炮兵营,但由美军空中打击,实际上只有一个炮兵营赶到了战场,而这个营也只打了20分钟就打光了全部炮弹。没有了火力支援该怎么办?12军战史记载:突击队在缺少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毅然发起冲击。“毅然”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此时却重于泰山,因为谁都知道以血肉之躯迎着炮火冲击会是什么后果。

那6英里的死亡地带让志愿军吃尽了苦头,遍地的地雷让部队寸步难行,头顶上美军的炮弹打得又快又准,不快速通过部队只会伤亡更大。105团的战士王天法索性躺在地上直接滚了过去,用身体为战友们开辟前进的道路。104团的一个班17人被美军一发炮弹炸得牺牲了16人,剩下的战士王庭福咬着牙吼叫着继续冲。

美军的炮兵观察员回忆:中国人在炮火中沿着道路疾进,没有人压低身体躲避炮弹,也没有人隐蔽或卧倒,每个人都挺直了腰板跨过倒下的同伴继续冲击,数不清的人在炮火中倒下。对此,103团战士王西山回忆说:“冲到后来人都坦然了,你要炸就炸吧,我根本不躲就直接往前冲。”6英里的缓冲区,35师就牺牲了600多人。

等冲到加里山主峰下,战斗就打得更加艰苦了。因为完全没有了炮火的支援,崎岖的山路、密布的地雷和铁丝网、到处都是的火力点全靠步兵去冲击,不到三个小时,103团的两个营只剩下150人,团长王西军都傻眼了,打了一辈子仗,还从没打过这么残酷的仗,看到满地的伤员,这个铁打的汉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志愿军步兵蹚过水沟,冲击敌军的死亡地带】

103团三次进攻均失利,王西军和副团长张孝烈一合计,仗不能这么​打了​,得从不可能的地方入手。经过考察发现,1051高地后方是一条笔直的悬崖,美军战史中用到了“cliffy and straight”这个词,于是张孝烈带着一个排从正面佯攻,2营6连则选择从悬崖爬上去。在攀登的过程中,又有多名战士不幸坠崖牺牲,但6连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从悬崖上爬了上去。

上到悬崖后,正是法国营的防守位置,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人能从天险上来,所以压根来不及防守,顷刻间就崩溃了。法国营一跑,美军23团的侧翼就暴露了。步兵面对面地厮杀,没有人是志愿军的对手。35师冒起敌人密集的炮火,跳进工事里和美军搅在一起,经过一番浴血拼杀,彻底摧毁了美军的防线,切断了洪杨公路,占领了1051高地。

【这次的“毅然”不过是千千万万次的“毅然”中的一次】

现在再回想12军的战史,既让人觉得骄傲,又让人感到心酸。这一次的“毅然”不过是千千万万次的“毅然”中的一次,武器装备的落后,丝毫没有消减志愿军勇士们的斗志,对面强敌无一人退缩,明知是死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这惊人的勇气和战斗意志弥补了武器装备的不足,也是志愿军最终战胜强敌的法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军战史愤怒谴责:中国人实在太过分,用这么多炮弹打陆战1师
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
美军战史中朝鲜战争的转折之战,不是上甘岭,而是丁字山!
1951年坑道岭防御战,美军竟然也打过和上甘岭很相似的坑道战
上甘岭唯一没一个人立功的志愿军连队,伤亡殆尽也无任何嘉奖
1951年,志愿军战士谭朝志一个人打出了一整个炮营的火力:仅仅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