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这些阅读秘诀,一年读100本书不是梦
userphoto

2022.11.06 广东

关注

生活中,很多人虽然喜欢阅读,但一年到头也读不了几本书;有些人,甚至从没好好阅读过一本书;有人读完一本书小菜一碟,也很高效。

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脑子里装着一座图书馆的人,与一生只读过几本书的人,一开口说话就有着天壤之别。

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降维性打击。

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为什么有些人读书,读过后就忘了;有些人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变成了书呆子。

要读懂书,还要读得快,有什么秘诀?

在《高效阅读:灵活、策略与技巧》这本书中,美国畅销书作者凯瑟琳·T.麦克沃特将为我们提供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轻松实现我们的阅读目标。

本书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打好阅读基础;第二部分提高阅读理解力;第三部分批判性阅读;第四部分提高阅读速度与灵活性,全书的目的重在提高我们的阅读技能,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

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蜕变,跟随作者,一起高效阅读。

01、准备好一颗阅读的心

生活中,阅读有很多用途,可以用来消遣时间,可以用来修身养性,也可以用来提升自己。

阅读要有效果,阅读前,我们就得做好充分准备。

1、主动阅读。

没有目的,阅读只是娱乐。

书中认为,我们要主动阅读,而不是被动阅读。

主动阅读要求我们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这本书讲什么主题,我为什么读这本书,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什么价值,能够解决我什么问题等等。

主动阅读的人,会灵活调节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速度,会在书本上勾画做笔记,会监测自己的阅读水平和专注力,也会质疑书中的观点。

2、批判性思考。

思考层次分为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

每一本书有价值的部分很多,但我们还是要“区别”对待,有些东西要记住,有些只需要理解,遇到复杂的还要分析,有些则要考虑到实际应用,还有些需要我们的创新。

3、监测理解水平。

监测,要求我们有意识地觉察和跟踪自己所看的内容,是否已经理解,是一种元认知能力,就好比我们身边多了一个督促自己阅读的人,时不时这人还会问我们读懂了吗,是什么意思。当我们理解出偏差时,这人还会提醒我们重新去读。

当我们读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怎么解决?

书中分享了一些小技巧。

休息一会,或者换一个地点;用自己的话来重新表述书中的内容;大声朗读难以理解的内容;写出文章提纲;放慢速度;不断整理总结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提前预习、作出预测、建立联系等等。

预习,可以让我们对文章或书籍有个大概的了解,提高阅读兴趣。预习时,我们可以大致浏览标题,开头引言、黑体字、第一句话、最后一个段落等。这种方法我每次必用,对阅读非常有帮助。

预测,相当于电影的预告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文章的主题。

建立联系,用过去的知识理解现在的内容。

4、提出问题。把标题切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

5、批判性思考。一个好的问题会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做好的以上准备,我们就可以轻松进入阅读体验了。

02、理清脉络,找出关联

要把握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我们必须先理清脉络,找出段落之间、文章之间的关联。

一篇文章会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主题词、观点、细节,段落和段落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某个观点开展叙述。阅读时我们要注意提取这些观点,并让它们形成逻辑推理。

一本书也是这样,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主体观点,先找出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者写作本书的意图或秉持的观点。

观点之间的联系,最基本的有时间关系,因果关系,找到这些关系可以帮我们梳理好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也许,要找出段落的主题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抓住一些技巧。比如每个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就是段落的主题句;有些主题句也会在段落中间;有些观点作者不会直接描述出来,而是隐藏在段落中。

事实上,很多观点我们自己也熟悉,但是有些信息我们还不知道,这时就需要去细节里寻找答案。

所以说,阅读文章我们不能仅仅阅读标题,我们还得去寻找支持这个标题的依据,也就是分析作者用哪些论据来进行佐证。其中,论据包括了事实和统计数据。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掌握阅读技巧,书中具体以阅读教科书为例,展开了分析。

先来看看教科书是怎样组织的。

一般,教科书的作者是大学教师,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构思教科书时,一定会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需要。

打开一本教科书,我们最新看到的是章节名称,这些章节名称是作者已经归纳好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中获知整本书的基本架构。

前言部分比较重要,因为它包含了一些信息。比如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本书的受众,书的组织架构、重点、特点,怎样阅读这本书等等。我们可以借助前言,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

在阅读过程中,还有些小技巧,比如试着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注意文章中的黑体字部分等等。

文章有很多类型,包括,新闻报道,学术期刊,短文和文章等。

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我们要用不同方式。抓住每种类型文章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阅读。

比如,大众媒体报道,包括硬新闻报道和新闻特写,文章比较松散,但也有规律可行,一般包括开头、故事的主线、故事本身、结论等。硬新闻报道,一般包括倒金字塔结构、动作故事两种形式。

03、有灵活性,才能高效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所有的文章和书都用相同的方法来阅读。

重点的文章、重点的章节我们要细细品读,反复读;有些我们可以略读;有些扫读即可。

阅读要看情况,有人阅读后仍然理解文中的主题,有些人略过了就理解不了。

阅读者本身的知识储备,直接决定了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一开始,我们阅读得很慢,因为我们还不具备一定的理解力。但随着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的增加,我们的速度自然会提高。

阅读达人可以在一个小时读一本书,除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外,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他们阅读一本书只是读书的重点,其余部分则略过不读,得到了想要的知识,节省了时间,这就是他们高效的秘诀。

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标题不能跳过,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段落的中心思想;阅读时我们要找到段落中的关键词,然后,把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就可以整合中心思想。

最好的阅读方法是,阅读和阅读相互交替进行。

当然,有些书我们不能一下就找到书的重点,或者说重点不突出,这时我们需要扫读。

一般来说,阅读高手的目的性比较强,会直接设定目的,带着目的去书本里寻找答案,就是一种典型的扫读。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扫读效率却非常低,因为他们扫读后在脑子中留下的内容比较少,如此一来,他们反倒会丧失对阅读的兴趣。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几种更高效的方法,改进眼神移动模式、意群阅读、关键词阅读、使用过渡词。

眼神移动模式,取决于注视、眼距、回扫、倒退等。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神会从左到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时我们的眼睛就会聚焦在一些文字上,这种情况叫注视。注视的次数直接关系到阅读效率,注视的次数越少,效率当然就越高。

眼距,说的是人的一人在一次注视中看到的字词数量。一般来说,阅读能力越强的人,越容易理解的文字,眼距越大。

回扫说的是换行速度,随着阅读功力增厚,回扫速度相应就越快。

倒退说的是重新倒回去阅读读过的内容,很多人就是因为倒退次数太多才拖慢了阅读速度。

意群阅读,说的是把不同的词语但意义分组后,结合在一起,表达某种观点或思想。

关键词阅读,指的是跳过不重要的词,只找重要的词获得信息。

04、写在最后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前提是要把书读懂。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有在阅读时保持质疑的态度,才算真正的阅读。

高效阅读,除了掌握技巧,更需要大量的阅读练习。

一起阅读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阅读》:有效提升阅读效率与效果,应对多种阅读任务|文章|批判性|和阅读|论据
高效阅读的10个小技巧!不同类型的书该怎么读?
假期如何更高效地阅读?这 4 个方法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
两个月可以速成什么样的技能?
世界记忆大师:教你16个高效英文阅读技巧,提分利器,高分不是梦
高效阅读的十个小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