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3年一名妇女来到中南海,自称“周总理夫人”,邓颖超:赶紧设宴
userphoto

2022.11.26 广东

关注

前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大肆挥下屠刀,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誓死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立场,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进行起义,由周恩来担任书记,领导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两天后,根据中共中央原定计划,起义军分批撤离南昌。

周恩来在随军南下撤离的过程中,不幸患上了恶性疟疾。当时,他身边只有聂荣臻、叶挺、彭湃和两个卫士,恶性疟疾让周恩来的身体越发糟糕,甚至一度陷入了昏迷中。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力围剿下,周恩来一行人不敢走大道,更不敢到大城市找医生,好在起义军的群众基础好,他们受到了农民的热情接待。

在途中群众的帮助下,周恩来一行人找到了汕头市委书记杨石魂,聂荣臻对他说:“石魂同志,这里你熟悉,可不能离开我们呀,我们几个连个本地话都听不懂,你得负责把我们送到香港去,沿途的关系你也是有的,就靠你了啊。”

虽然杨石魂只有25岁,但他答应得很爽快,承诺道:“你们就放心吧,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了,只要有我在,绝对不会把你们丢下不管的。”

就这样,半个月后,在中共潮汕特委委员、汕头地委书记杨石魂的掩护下,周恩来和聂荣臻等人乘着一叶扁舟,在海上流荡几天几夜后,辗转到了广东省委在香港的一处联络点。

此后一段时期,周恩来在香港一边养病,一边继续参加革命工作。期间,他在一位受过护士训练的同志的精心看护下,逐渐好转,这个同志曾以周恩来夫人的身份陪伴他度过了这一段艰难岁月。成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家破人亡的悲剧没能让她的革命意志有丝毫动摇

1905年,范桂霞出生在广东佛冈的一个医生家庭。受战乱影响,家里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为了补贴家用,范桂霞很早便做起了女工。

尽管每天忙于打工补贴家用,但她从没有放弃过学习。白天做完工,不管多累,晚上她总会按时去夜校念书,她还曾在广东大学附属师范学校学习。

在学校读书期间,范桂霞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此后,范桂霞投身于实践活动,曾进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和共青团,积极宣传妇女解放等新思想,她还先后声援过“五卅”运动、“六二三”沙基惨案大游行和香港大罢工等一系列革命运动。

后来,范桂霞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战士救护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救治技能。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后,广州的共产党员也遭到了残忍的杀害,一些共产党和共青团的进步学生被反动派通缉逮捕,他们被一批批地扔进了监狱,又一批批地被残忍杀害。

幸运的是,当时有一些进步学生在事先收到消息后,及时逃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毒手。

其中,范桂霞便是上了逮捕名单又逃了出来的人。一天晚上,范桂霞正在和父亲、妹妹范桂笺坐在一起吃饭时,突然有警察闯了进来。父亲一看便明白情况不妙,他立马低声对女儿说:“我来应付这些人,你快躲去阳台。”

范桂霞悄悄跑到了阳台,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况后,便从阳台翻了出去,躲到了邻居家的烟囱后面。

而那群心狠手辣的警察在翻遍范桂霞家中后,仍然没找见她的踪影,便将目标对准了她的父亲。这些警察不断逼问甚至动手殴打他,但对于女儿的行踪,他始终闭口不谈。

很快,他便被打得只剩一口气,军警见他软硬不吃,也自知已经问不出什么,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离开,但临走前,他们却强行带走了范桂霞的妹妹,企图以年幼的妹妹为要挟,逼她现身妥协。

警察离开后,范桂霞悄悄溜回了家里,一进门,她便看到父亲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这让她心里十分难过。父亲睁开眼看到是女儿后,强撑着最后一口气跟她交代道:“你赶紧跑,他们还会来抓你的,什么都别管。”说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范桂霞也知道,父亲说得对,那群警察恐怕马上就会再次破门而入。为了活下去,为了继续革命,她不能沉浸在悲伤中。就这样,范桂霞都没来得及料理父亲的后事,便匆匆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在邻居的帮助下,她先是逃到了一名织布女工的家里,这名女工又给她买了去香港的船票。于是,在工友的帮助下,范桂霞一路颠簸,来到了香港。

刚到香港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她就这样孤身一人在大街上流浪了两天,幸运的是,她在莉园书店的门口遇到了曾经的同学何志坚和朱英娥。

在两人的帮助下,她成功和当地的广东省委秘书处取得了联系。此后,她被安排到了省委招待所工作。由于革命的特殊性,当时的赵所是随时根据需要租房子的,一旦发现有情况便会立马搬走。进入招待所工作的几个月里,她已经搬过很多个地方了。

范桂霞的工作能力深受大家认可,很多党内重要人物都曾与她打过交道,李立三、董必武、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受到过她的接待。

周恩来的另一位神秘“夫人”,曾在香港相处数月

1927年10月,范桂霞接到了省委秘书长亲自下达的一个新任务,让她单独护理好一个重要的病人,对外的身份则是病人的妻子。

年仅22岁的范桂霞尚未结婚,听到自己的新身份后,脸色绯红,不过,一想到这是党交代的重要人物,她便欣然接受了。

省委秘书处负责管理总务的赖谷良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当,他带着范桂霞来到了油麻地广东道的一间小洋房里,一边走一边指着前面的房子说:“前面那间是杨石魂同志的住处,你在后面的这个家里,你就是这个家的主妇。”

范桂霞一看就知道,这次自己要扮演一个阔太太的角色。

她又问道:“我护理的人是谁?”

“老周”。赖谷良回答道。

老周?听到回答的范桂霞陷入了沉思,很显然,她对于这个自己即将护理的病人老周究竟是何身份实在摸不着头脑。但她也知道组织的原则是不能打听的,于是,她便静下心来等待着老周的到来。

10月的一天下午,范桂霞一副阔太太打扮,正在家里高兴地四处查看,仔细调整房间的摆设。这个家里的摆设处处显露着贵气二字,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有钱人家。

范桂霞本身也很年轻,还是个小姑娘,打扮一番后,更显得漂亮。调整完家里的摆设后,她又请来一名厨师,准备一会儿的晚餐。

这一切看似都是有钱人家平常的生活场景,但只要仔细看,便能发现这个阔太太十分紧张。其实,这是她第一次体验当阔太太,也是第一次进入这个家。而她要在这里迎接自己的“丈夫”的到来,尽管她连“丈夫”是谁都还不知道。

傍晚十分,外面传来的汽车的声音,范桂霞赶紧出门迎接。一出门,她便看到门前停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车门打开后下来一个人,他就是杨石魂。紧接着他又转身背出了一个身穿绸缎长衫马褂、一副富商打扮的男人,很明显,这个人还在昏迷着。

范桂霞见状赶紧上前帮杨石魂将背上的病人带进房间,把他扶到了床上,然后将病人的外衣脱掉,盖好被子。

来到香港后,周恩来病情并没有好转,连日来高烧不退,一直昏迷不醒,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消瘦。范桂霞向身旁的杨石魂问道:“他得的什么病?”

“急性疟疾。”杨石魂压低声音回应道。

这时,范桂霞才仔细地看起了病人。看了一会儿后,她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病人的身份。她差点惊得叫出声来,心里暗想:“这个人不就是周恩来吗?”她曾见过周恩来,对周恩来的身份自然也很清楚。

杨石魂千叮咛万嘱咐,一再跟她强调:“千万不要暴露病人的情况,尤其是他的真实身份。”

“我明白。”范桂霞回答道。

“你的任务就是要看护好他,协助医生做好诊治,为他打针、喂药。”杨石魂说。

范桂霞拿出体温计一量,竟然40度。医生来看过后,跟她说道:“每一个小时量一次体温,要做好登记,还要给他多喂点白开水。”

当天晚上,范桂霞隔一小时便过来量一次体温,整夜陪护在病床前,观察着周恩来的情况,并按照医生的吩咐,给他为了第二次药……

第一天晚上过得还算平静。但第二天一到,周恩来的病情又严重了起来,刚刚退下去的体温又烧了起来,整个人神志不清,谵语、颤抖不止。一旁的杨石魂急忙去请医生进行急救,他和范桂霞站在一旁,死死地盯着周恩来的面庞,他满脸胡茬,闭着两只眼睛,嘴唇紧闭,颤抖的身体直直地挺着。两人半天一句话不说,生怕周恩来病情再次恶化。

在医生的诊治下,周恩来才脱离了危险,不过,为了时刻观察他的病情变化,医生叮嘱病人身边不能没有人。就这样,接下来整整三天,范桂霞时时刻刻看护在周恩来病床前。

紧张的三天时间过去,到了第四天,周恩来惨败的脸色终于开始有了血色,时隔许多天,他终于清醒了过来,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嘴里轻轻地发出了声音。

尽管声音微弱,在一旁看护的范桂霞和杨石魂还是听见了,见他终于醒了,范桂霞激动地喊了起来:“呀,老周醒了,老周醒了……”

只见躺在床上地周恩来抬起一只手来,示意自己要起来。范桂霞和杨石魂急忙上前,一人一边用胳膊把他搀起来。周恩来慢慢坐起来,然后脚落地开始挪着步慢慢走起来。

杨石魂十分激动,他一把拉住身旁的范桂霞,开心地跳起舞来,嘴里还高兴地说:“我就说老周这人命大,不会有事的,怎么样?”

杨石魂一下子拉住范桂霞的手,让她的脸唰一下地变红了,一时间竟手足无措起来。周恩来看到后,微笑着说:“小杨啊,你太调皮了,你看看,桂霞姐都要生气了,赶紧向她道个歉吧。”

经过周恩来的提醒,杨石魂这才意识到自己闹过头了,赶紧拱手作揖,就要向范桂霞道歉。原本还有些害羞的范桂霞一看,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范桂霞的精心看护下,周恩来的身体很快便得到了恢复,一周后,下床走路已经不成问题了。

为了尽快养好周恩来的身体,范桂霞想尽办法,搞来了一只鸡,熬了鸡汤端给他喝。周恩来尝了一口,发现喝的是鸡汤后,心里十分愧疚,他难过地说:“如今,党的经济已经这么困难了,一想到曾经和我一起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患病的战士们,我怎么能吃得下呢……”

“这是党的决定,你是病人,现在,你得听我的。”范桂霞安慰道。

周恩来无奈地接过碗,抬头看着她,认真地说道:“行吧,这次我就听你的,服从你的命令,但是,以后还是要节约啊。”

11月初,广东省委决定召开研究广州暴动的事情,在范桂霞的陪同下,周恩来出席了这次会议。出发前,范桂霞和杨石魂决定找辆车去会场,不过,遭到了周恩来的拒绝,他说:“我们走着去码头吧。”

于是,在周恩来的坚持下,三人一起步行至码头。上岸后,他借着范桂霞的力量慢慢走上楼梯。可以看出,他的身体并没有完全恢复,走起路来脚步已经漂浮,额头上甚至还冒着虚汗。

范桂霞拿出手绢帮他擦干又继续走着,终于到了会场。开完会回家后,周恩来满意地说:“你看看,我今天是不是很好?还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呀。”

在香港养病的几个月里,周恩来和范桂霞经常谈话聊天,除了讲当初南昌起义的事情、革命工作外,周恩来还打听范桂霞的爱好兴趣,问她:“你平时喜欢什么?学过些什么呢?会不会抽烟、喝酒、打麻将?跳舞会不会呢?”

范桂霞听着眉头紧皱,摇摇头说道:“不会,这些我全都不会,我就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这些东西。”

紧接着,周恩来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她的固有认知,也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周恩来说:

“桂霞同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是不应染有这些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嗜好的,但在复杂的地下斗争中,应该什么都懂,因为这是斗争的手段,而不是拿它来消遣,这是我们和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区别所在。”

周恩来亲自接待一位女教师并邀请她共进晚餐

1953年,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来到了中南海的接待处,眼睛一直盯着中南海,来回踱步,她跟门口的人说:“我想见一见周总理。”

因为她没有带任何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凭证,警卫员一直拒绝放行。她着急地说:“同志,我知道总理很忙,一分钟,就一分钟就行,我就跟总理见上一面就满足了……”

见警卫员迟迟不动,她着急地说:“同志,我曾经扮演过周总理的夫人,我叫范桂霞,辛苦你通报一声,周总理知道后,一定会见我的。”

警卫员一听她自称曾是“周总理的夫人”,顿时觉得事情不简单。于是,警卫员立即将消息传给了西花园……

周恩来和邓颖超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邓颖超赶忙吩咐人抓紧准备晚宴。说是晚宴,其实也就三菜一汤:一碗烧豆腐、一盘北京烤鸭、一碟青菜炒肉片和一钵鸡汤。但这顿饭是周总理夫妇最大的诚意。

饭桌上,三人聊起往事十分高兴,周总理想起了她之前那个失去联系的男朋友,便问道:“这日子过得飞快,想不到当初你还是个小女娃,如今都做了祖母了。你丈夫是不是黄埔军校的那个学生?”

范桂霞点了点头,意识到了周总理说的是谁。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周总理高兴地说道:“你看看,我在香港的时候就告诉你,如果他真是爱你的话,以后一定还会回来找你的。”

周总理还问了问她回国后在干什么,原来,自新中国成立后,她便回到了广州,一直从事着教育行业,在一所学校当起了老师,为国家培养人才。

1984年,年近八旬的范桂霞来到北京,想要和邓颖超再见一面,当时,已经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邓颖超百忙之中仍然安排了时间,在中南海接待了她。

1994年,范桂霞因病去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3年一名妇女来到中南海,直言想见周总理,邓颖超:抓紧准备晚宴
1953年,50岁老太来到中南海欲见周恩来,竟说道:我给他做过妻子
此人来中南海自称:周总理妻子,邓颖超却对其热情款待,她是谁?
范桂霞:22岁与周恩来扮假夫妻,帮他战胜病魔,邓颖超:我感谢她
【图文】做周恩来的“临时夫人”,终身难忘!
1953年一妇女求见周恩来,自称是他“妻子”:给我一分钟时间就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