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有排面婴儿: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userphoto

2023.04.27 广东

关注

文 | 淩轩

编辑 | 淩轩

●—≺ 前言 ≻—●

他是中国最有排面的婴儿,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他的出生究竟经历了哪些波折?为什么会受到国家如此盛大的礼遇?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

●—≺ 恭迎“小圣人” ≻—●

1920年2月23日,整个北洋政府严阵以待。一位将军率领着军容严整的军队迅速包围了孔府的产房,且下令只许进,不许出。

孔府家族中身份地位最高的长辈也全部到场,在这个重要的场合,没有人敢不来。

颜氏家族是颜回的嫡系后代,曾氏是曾参的嫡系后代,孟氏是亚圣“孟子”的嫡系后代。而这一天,山东颜、曾、孟三大家族的奉祀官全都恭敬地立侍一旁。

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也亲自来到孔府,他面容严肃,紧紧地盯着眼前小小的产房,产房外则守着一排全副武装的军队。

在场的所有人翘首以待,每从产房中传出一道产妇凄厉的叫喊,这些大族的重要人物都会心脏震颤,生怕产妇腹中的孩子发生任何意外。

因为,产房中尚未出生的孩子是“至圣先师”孔子的第77代嫡孙。

这个孩子不仅出身高贵,而且他的出生历经坎坷,来之不易。一旦早夭或不是男孩,那么孔子嫡系一代的血脉就断了。

孔子的第76代嫡孙孔令贻子嗣稀少,直到47岁,都没有一个儿子,这让孔府上下的人都急坏了。

其实,孔令贻先后有过4位妻妾,第一位元妻孙夫人,是清朝末年军机大臣孙毓汶的女儿。孙氏身份高贵,年轻貌美,深受慈禧太后的青睐。

只可惜,红颜薄命,孙氏嫁到孔府后身体一直都不好。孔府派了不知多少名医去医治,都毫无起色,最终还是缠绵病榻,香消玉殒。她去世的时候,年仅29岁,且没有为孔府留下一儿半女。

孔令贻失去妻子后悲痛欲绝,但对于孔府来说,子嗣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但孔府一连找了5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家给孔令贻续弦。

有一天,孔令贻下差经过曲阜大街时,遇见了自己的爱情。他的轿子经过丰氏商铺时,商铺的门突然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抱着一个水桶往店外泼水。

晶莹的水珠映着姑娘白皙的脸庞,孔令贻一时看呆了,接下来,他每天都会去丰氏商铺找这个女孩。

渐渐的,两人熟络了,双方都生出了情愫。丰氏一听自己的女儿竟然和孔府的公子好上了,欣喜若狂,恨不得双手将女儿奉上。

孔府自然不可能让一个普通的商户之女成为孔府的正妻,所以只是用纳妾的礼节将丰氏接回了孔府。

虽然丰姨太很受宠,但始终也没有给孔令贻孕育出孩子,且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直到1905年,孔令贻娶了第二位正妻陶氏。陶氏为他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宝宝,但这个孩子却没能留住,仅仅10月就去世了。

两年后,陶氏回娘家省亲,正逢陶家的两位公子为一个叫“宝翠”的丫鬟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陶氏为平息陶家的乱子,就将宝翠带回孔府。哪知宝翠的本事这么大,不仅惹得陶家的两位公子争相纳她为妾,就连孔令贻也对她一见倾心。

来到孔府每多久,就被孔令贻纳为妾侍。

由于宝翠的家里姓王,所以孔府中的人都称呼她为王姨太。这位王姨太深受孔令贻的宠爱,相继生了两个女儿。

1919年,王姨太再次有孕,虽然她出身不好,但孔府一家上下都很重视这个孩子,因为这时孔令贻已经47岁了。

同年,孔令贻突然生了大病,孔府特意请来了北京的名医,来为孔令贻诊治,可惜却毫无效果。不久后,孔令贻就去世了。

这个时候,王姨太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腹中的孩子就是孔府嫡系唯一的希望。

如果孩子能平安出生,且是名男婴,那么他就会是孔子的第77代嫡孙,如果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一星半点的差错,那么孔子的嫡系血脉就彻底断了。

正因如此,孔府和北洋政府才对这个孩子如此看重,不惜派出大量兵力去守护,北洋政府的将军、山东省省长、颜、曾、孟三家的奉祀官才甘愿等一个还未出生的婴儿。

突然,产房中一位接生婆一脸惊恐地出来了:“不好了,王姨太难产了!”

大家一听这话,着急得不得了。在他们眼里,王姨太不算什么,但她肚子里的孩子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孔府为了等待孩子顺利出生,之前把专门迎接圣旨或举行重大活动才开的重光门都打开了,现在一听难产,为了图吉利,更是把迎接皇帝才开的正南门也打开了。

孔子曾经说过,对待鬼神要敬而远之。可这些孔子的后代,却为了传宗接代这种事情,如此迷信,可谓荒谬至极。

当接生婆把孩子抱出来,并告诉大家这是个男孩时,在场的所有人热泪盈眶。

孔府的人为了庆祝,命令下人在曲阜城内连敲铜锣42下来欢迎孩子的诞生。

就连北洋政府,都为这个小公子的到来鸣了十三响礼炮,曲阜城的百姓也欢声笑语,迎接孩子的到来。

而这个孩子,就是孔子的第77代孙孔德成。孔德成出生的第87日,国民政府下达命令,封他为衍圣公。

●—≺ 勤学苦读 ≻—●

孔德成作为孔府唯一的嫡系男丁,一出生就受到万众瞩目。孔府对他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

孔德成5岁时,开始进入学堂。孔府为他的学习是操碎了心。反复商议后,才决定:

由王毓华做他的老师、年近70岁的清代翰林庄陔兰先生,教授他经书和书法、曲阜师范学校毕业的吴伯箫先生教授他英语、詹澄秋先生教授他古琴。

孔德成出生在世家大族,除了需要进行学业上的学习,还要受到为人处世,品德修养上的教育。

孔德成年老后回忆他的童年时提到:上学时很辛苦,早上7点开始就要向各科老师学习各种课程,晚上10点才能上床休息。

虽然每个月都有三天的时间用休沐,但这三天也总是被老师用各种理由拿来补课。可以说,孔德成从五岁开始,基本上就已经为了学习全年无休了。

孔德成在各科老师的严厉督促下,逐渐成长为国学、古琴、外文样样精通的翩翩君子。

虽然孔德成是孔府中最受宠的小公子,但他依然要守许多规矩。每日向嫡母、长辈晨昏定省这些最基本的孝道必不可少。

在用餐上,吃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最常见的红薯、咸菜、煎饼等百姓家常见的菜色,并且绝不许挑食。

在穿衣上,穿的不是绫罗绸缎,而是最普通的布衣。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年过完了,新衣服还得立马脱下。

生活方面,对待家里的下人不能吆五喝六、颐指气使,一定要随和、有礼貌。

在读书的时候,也一定要专一。这个时候,即使有客人拜访,孔德成也只有取得老师的同意后,才能见客。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老师是不会允许的。

孔德成一天到晚都被关在学堂念书,偶尔挤出来的一点时间,就会叫上他的好朋友刘长厚,一起到孔府后面的菜园子里玩。

他经常会得到奶妈送的黄瓜吃,而这也是他童年少有的快乐的事情了。

孔德成虽然年幼,但早早地就被寄予厚望,年仅五岁就成为了孔庙祭祀活动的主祭,不到10岁,就可以熟练地带领族人祭祀孔庙了。

小小的孔德成,像大人一样穿着读书人穿的长衫,在孔庙的典礼上用稚嫩的嗓音朗诵誓词,获得了一众大人的认可。

1935年,外界时局动荡,孔德成越来越觉得衍圣公这个封号与时代格格不入。于是他主动找到国民政府,提出想要消除衍圣公封号的建议。

孔德成觉得,孔子本就应该是一位纯粹的学者,研究学问,教授弟子才是孔子的本意。而衍圣公却是封建社会遗留的产物,孔子后人不应该背上这个虚名。

南京国民政府也赞同孔德成的观点,于是就将孔德成衍圣公的爵位,改成了奉祀官。从此以后,孔德成就致力于在全国各地弘扬儒学。

●—≺ 德才兼备的学者 ≻—●

孔德成不仅是一位传承儒学文化的学者,还是一位心怀家国的学者。

1931年,日本大肆入侵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们为了更好的占领中国,控制人民的思想,在政治上,将汪精卫作为傀儡,妄图借此控制全中国。

日本一直尊崇儒学,1931年入侵中国以来,他们对儒学的感触就更深了。

但最让他们震惊的,是中国人民对儒学的尊崇,竟然高到如此地步。

日本高层军官认为,儒学就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孔府作为儒学的代表,如果能取得他们的支持,那么早晚,中国人民会愿意接受日本人的领导。

所以,在思想文化上,他们就盯上了孔家人。

这些日本人想得很好,专门建造了一座孔庙,多次邀请孔德成去参观,但每一次孔德成都严词拒绝。

南京国民政府得知这件事后,非常重视,深怕孔德成有一天会遭到日本的报复,所以时时刻刻都派人保护孔府。

1937年,鬼子对中国进行了全面进攻,国民政府担心孔德成等人的安全,连夜派人带着他们撤离曲阜,来到武汉。

孔德成知道自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为了鼓舞中国人民抗日,他在武汉毅然发表了抗日宣言,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潮再一次得到鼓舞。

孔德成不仅忠于祖国,还体谅人民的生活。

1945年,日本投降,孔德成暂时居住在上海,将山东孔府交由族人打理。1946年,共产党解放了山东曲阜后,将孔府的资产一一造册。为了减轻世家大族对百姓的剥削,共产党下令减息减租。

孔府作为世家大族的一员,因为这一政策,收到的租金也少了许多,全府上下出现了不少怨言。

1947年,孔德成回到曲阜。恰逢解放军撤出曲阜,孔府的人向孔德成提议,将这一年来农民少交的租金再要回来。

对于这个提议,孔德成坚决反对,他认为现在国家还没有安定,百姓们本就生活困难,这个时候不应该在管他们要钱了。

为了防止有人阳奉阴违,曲解他的命令,孔德成还将不许孔府的人向租户索要钱粮的命令,贴在曲阜的城墙上向大家公示。

蒋介石认为,封建时期,统治者总是会将儒学奉为正统,而有儒学拥护的政府,也很容易得到百姓的信赖。

因此,蒋介石在逃往台湾时,不仅带走了大批文物,还将孔德成一并带走。

没想到孔德成来到台湾后,极少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一头扎进了研究学问的工作中。

1955年,孔德成担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的教授,继续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1956年,孔德成任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1984年担任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

2008年10月20日,孔德成在台湾因病去世,举国皆哀。

虽然孔德成没有回到中国大陆,但他却在台湾省继续弘扬国学文化,让我国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 笔者观点 ≻—●

孔德成身为孔子的第77代嫡孙,从出生就被万众瞩目。他有着十分复杂的成长环境。

孔德成生活在孔府这样传统的世家大族中,却接受了中西方最先进的文化,他精通儒学,却不迂腐。虽然因孔子嫡孙的身份备受尊崇,为人却谦虚随和。

在日本侵略者的威胁下,没有接受日本参观孔庙的邀请,他挺直了中国人民的脊梁。

不论走到哪里,他都没有忘本,时刻向中华儿女传授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学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面子最大的婴儿,出生前军队守产房,出生后国家13响礼炮庆祝
中国最排面的婴儿: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最后的世袭贵族:孔德成
旧事作品:北京历史上的衍圣公府
孔子77代嫡孙女孔德懋:73岁与“衍圣公”弟弟重逢,104岁仍健在
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逝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