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翻译大赛一等奖为何总是空缺 | 不是译者外文不好,而是中文不行

不是译者外文不好,而是中文不行

据《文学报》622日报道,在近日上海举行的文学翻译专题研讨会上,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发谈了外译中的难题。摘登如下。

十多年前,《参考消息》曾和新加坡合办一个翻译大赛,连着三届一等奖空缺。“当时原文和译文都在《参考消息》上登出来了,这些译者的翻译是很准确的。他们不是外文不好,而是中文不行,所以评委没能评出一等奖。”汪涌豪说,事实上,鲁迅文学奖里设有文学翻译奖,上海译文出版社设有卡西欧翻译奖,一等奖也经常空缺。

汪涌豪认为,汉语不像英语、日语,语法规则不是刚性的,因而更重视语义语境。汉语没有什么不能省的句子成分,相反古人为了一些特殊效果还故意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所以,汉语灵活。”译者“能不能尽量体现汉语的特点,几乎决定了译文的品级。”

但现实的状况是,当下拗口、生涩的译文触目可及。汪涌豪哭笑不得道,因为“and”是“和”的意思,多数人会翻译“微笑和沉默不语”、“微笑地沉默着”,而不会用“笑而不语”;因为“about”是“关于”的意思,不少人会翻成“我没有关于他的消息”,都没想到简单的“我没有他的消息”已足够表达;因为英文里有不少单数复数,人们翻译“男士们”、“动物们”,却忽略了这些名词在汉语中本身就有复数之意。汪涌豪重申钱锺书曾强调的一个观点,好的译文应该要达到“化”境。“一个好的译者,完全可以打破直译或者意译的纠结,把翻译的重点转移到母语上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翻译的尴尬:不是外文不好,而是中文不好?| 观点
[转载]从《林纾的翻译》浅析钱钟书翻译理论
何必替文学翻译比“斤两”
文学动态 | 赵振江:《红楼梦》走进西班牙语世界
 邰谧侠(美):《老子》的全球化和新老学的成立
如何评价翻译的好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