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提高学习积极性,鸡不啄食强按头

如何提高学习积极性,鸡不啄食强按头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陶行知先生应邀到武汉大学演讲。未曾开讲,却先从皮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全场听众正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陶行知先生却从容不迫地在讲台上喂起鸡来。先生掏出一把米,按着大公鸡的头让它吃,它偏偏不吃,再掰开它的嘴喂它,它还是挣扎着不肯就范。直到先生松开大公鸡并后退几步,大公鸡这才旁若无人地自己吃起来。这时,陶行知先生开始了他的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这故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无疑具有振聋发聩般的启发。时至今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像“按住鸡头”、“掰开鸡嘴”硬喂的现象仍很普遍。不少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根本不顾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向学生“填”、“灌”知识,要求死记硬背,压抑了学生主动发展,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注入式的教学观显然跟不上教改发展的步伐。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自觉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就是以学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首先,学生是能动的活生生的社会人,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加者,是在与认识客体(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交往中获得知识的。学生在就受教育影响时,受自己的情感、认识的支配,具有选择性。学生在认识客体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其次,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的内部动力,才能促进它的成长和进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形成信念,如果没有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学条件再好,教师再卖力,也无济于事。一个孩子能学好、能成才,决不是教师教出来的、逼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学出来的,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学,不怕他学不会。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传统教育中诸如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中心的主宰地位,教师代表了绝对的权威,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受体地位,其责任是俯首帖耳地听老师的教导,接收教师灌输等的认识应予破除;必须因势利导,每个学生个性、素质都不尽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要透彻了解学生,针对各自不同特点,采用有效的教育措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必须注重启发,善于使学生处于“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却不能”的“愤”、“悱”状态,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形成的“参与者”和“发现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教育故事之三十二:陶行知教育故事一则
重温陶行知的教学智慧
陶行知主体思想
“公鸡吃米”与快乐数学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再说个性化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