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闻道国学:易经正释-全易大旨(下篇)

闻道国学风欲起 易学起落几多秋

中华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

易经正释-全易大旨(下篇)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宣圣讲义

孔子

此一穷字。括尽一切。凡天地万物、皆由之以穷也。盖坤为阴之主。万物之母。而承乾以为生化者也。今不承顺乾且陵逼之以与乾战。则生化之机息而万物之命绝矣。故曰道穷。言天地皆以道生。道穷刚天地且尽。何况物乎。此上六一爻。为天地之穷亦万物之穷也。其祸皆由于阴极。而阳不任受也。阳之与阴。必相涵育。以成匹偶。乃不失其序。阳既不能止阴之上犯。复不任受其陵逼。降而与争。则阴阳皆乖。而纲纪以失。道之穷也。不亦宜乎。道者道也。失其进退。何以举足。此不能行而同毁也。故阴者、不可长也。坤者不可先也。动静刚柔之道也。阴长于阳则不能顺阳。坤先于乾。则不能随乾。先迷失道。悖逆争强。此终成战败之象也。果战而胜。则阴阳倒植。天下无此理。故战必败。而向归于尽也。

夫阴之不能先阳而自动者。非有所制也。乃气数生化自然之序也。太极之先。无所分阴与阳。而元精之动。则唯阳气。故阴者后阳而生。如善与恶。吉与凶。其末兆也、无所分。而纯一之德。中和之精。则唯善与吉耳。恶凶皆后生者。故曰至善。

曰元吉。明其初也。元阳在先。而阴居后。由一生二。乃有二元。然元阴不得先元阳也。果以后天生化言。则阳自阴出。如子生母。若以先天本来言。则阴以阳成。如月以日明。言道者必探本。不得以后天分先后也故先天之象。可名纯阳。不可名纯阴。犹性之为至善。德之名元吉也。此生化定则。非人能为之先后。苟违是则。则生化绝。天地毁。阴阳尽。而宇宙混沌矣。然仍复于先天元阳之境。阴气且消灭无存。必待元阳一动。而后阴复生焉此变化之序。

不得错也。苟错之也。则两仪不得分。太极无以成。而混沌终不复明矣。故阳亢所害者阳耳。无与于阴。阴极则害加于阳。而牵以俱尽。此龙战之象。不见于乾上九。而见坤上六也。以阳不与阳争。而阴则必争于阳。阳极则自变阴。而阴则必以阳战而后变。此亦生化之道不同也。坤之上六。穷必变矣。而乃先与乾战。不似乾上九之自悔而已。末尝与坤战也。盖乾上九、尚未有坤之敌体也。上九而后。始成坤象。坤至上六。遂反而陵乾矣。

此亦处势之殊也。且阳主升。阴主降。阳者顺行。阴则逆行一顺一逆。相遇成战。此后天之象也。若先天则无之。故坤上六以极而逼乾。乾上九无所逼坤也。顺逆之情既异。而战争之祸。乃以阴极而起也。故世之治也。不有征伐之事。其乱也。始见战争之端。以阴盛则逆行而犯、上也。故善者无吝。吉者无悔。天下之理然也。阴道之不可长也如此。

以六五之正。而过则成上六之灾。慎哉其不可过也。果守中不失。居正不偏。则以黄裳独着其色。统天下而同归。浃万物而同化。坤德至矣尽矣。奈何有玄黄之杂。为战血之殃哉。地者后天当万物之主。为中正之道。以其能代天也。黄裳在下而通天。居中而御外。为一切之所仰者。见其守中致一之德也。失中则失德。失德则丧位辱身。相连而及甚矣用之不可过也。君子观于坤上六。则知所警

用六:利永贞。

宣圣讲义

孔子

易道以阴阳交合为主。而往来必有所极。极则必变。故其行也。循环往复以至无尽。而乾坤二卦为之纲领。阳极变阴。则乾变为坤。阴极变阳。则坤反于乾。此定序也。坤爻至上六。其道已穷。其数已极。则变而之乾。为坤消以复于乾之象。以其有坤元存。不随数而尽。卦虽消。其元不灭。则坤之大用永不失。故有用六之象。以见坤元永存也。

乾至上九消而为坤。而乾元不灭乃有用九之占。坤至上六。卦爻俱尽。而用六。亦如乾之用九。以示阴阳二元。非随形物生灭者也。曰元。曰用。言元之无形。而用可见也。卦爻形也。用者无形而见于有形。六十四卦。唯乾坤有此象焉。以元气之存于天地也。用六者坤元本来之用。与乾元同不生不灭。而以成地之德用者。故曰利永贞。

永贞者长保大地之德。而独具安贞之吉也。以坤本静顺之义。为承乾之行。而坤元则其体也。其用尤先于坤卦各爻。坤卦爻之德。皆率循之而成用。然卦爻因时位之异。则功用有殊。若用六。以坤元之德。无时位之差。共见于外也。恒悠久不变不二。此所谓利永贞也。坤虽以象为德。而坤元始终如一。故能恒永悠久以不息此同乾元之德也。

二元皆至精至一。永久不易。至中至诚。至善至吉。以达无尽也。唯其保太和。得长生。与太极同体用故也。此用六之象。在卦爻之外也。天地虽大。以形而有生灭。以数而有消息。而元气不以形生灭。不随数消息。故能永贞且利也。此天下之至德也。

夫坤之数以六为用。亦本元气之用也。坤六乾九。即二元之本用。为阴阳之至用也。不独乾坤以其用成用。其他各卦皆然而独乾坤二卦为主。则以用必依事物成。而生化之主。必属天地也。故用六者。凡阴卦之所同秉也。而皆本于坤。坤之用六。非限于一卦六爻而坤元之行。亦非止于一卦六爻。故用六之象。超坤之上。而包括坤以下之卦爻也。

则辞所谓利永贞者。不仅为坤言也。凡坤类之卦。皆得引之以为占也。故用六之占。坤元之德也。犹用九为乾元之德。而非乾之所独有也。后人多误指为乾坤之变例。拟附丽上九上六二爻者。昧乎二元之在二卦先也。二元即两仪也。二用即两仪之德。八卦所自出也。故易特拈出于乾坤二卦之外。以明其大用。示其至德也。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宣圣讲义

孔子

此言永贞之利。异乎他利。而用六之用。别于他用也。卦辞之称大者。唯乾当之。为其无外。凡天下之物。莫不覆也。坤之为德。承天时行。虽曰无疆犹有方也。而乾则无方。坤之用六。同于乾矣。故曰大焉。比于大哉乾元也。坤者代终。用六尤为有始有终。故永贞诚能终矣。络复于始。坤元不息之德也故曰大终且物之生灭者。始终不一。

数之消长者。先后不同。唯坤元以至一至中。行无尽无极。有天下之本。立天下之极。守天下之中。其德用即在能终也。大终二字。颂其用之无尽。而克终天下之终是曰大终。犹太极之名极也古大太二字同。义无别用。凡名大者皆用太字。

意言其至也。夫坤元用六。其德至静。共道至虚。其守至贞。其行至顺。则其见也。无名无形。而其所成乃莫与京。以其至柔而成至刚。至静而动无疆。至贞而行无量。至顺而并于健至内而包乎八荒。故以无为而功莫与之争。形而生化莫尽。以坤元之体。成乾元之用。以永贞之利。孚大终之称。以承顺之行而见其神妙于静动也。故用六之象。为天下生化既成也。为天地运行之有终也。为万物生灭之所穷通也。故立于至中。及于元穷道主于神。而德达于无垠。此复乾之象。而见至利之亨于一切。以坤之交乾。而见元气之不绝。

在人为德至。为道立。为至诚。为无息。为性善之所见。为中和而孚精一。故二元者,开合也。虚实也。其大无外。其细无极也。乾元用九。以开其始。坤元用六。以复于不息。天为行其神地为凝其形。九以用其阳。六以用其阴。九六之既合。生化于是乎成。始终于是乎名。此元气之所至。而元德之所行。故用六永贞之大终。

同于用九之上治也。利而能永。终而克大。此固坤元之德。而达安贞之至。盖内明其性始外善其事。内有所守。始外无所滞。君子成德达道。必正性命为本。保太和为基先利贞之行。而后成元亨之期。自坤顺以为己至乾健斯无不宜。有乾惕以自强不息。庶永贞而称大终之辞。故乾坤备乎道德。而为君子所师也。

夫用九用六二象。后人以其无象。多不明所出。以卦止六爻每爻有象有辞。唯用九用六。有辞无象。而释文仍以象称。遂致疑为上爻之余。此盖不知古人立卦设辞之初意也。卦以象成。有象外之象。有象先之象。以象有自来。有自往。皆以气数成也。

卦始于太极。终于六十四变。则卦先有象。卦后有象非仅限一卦六爻也。如时有先后。地有向背。行有来。去。皆此气也。而象异焉。在乾坤之先。有所以成乾坤者。在乾坤之后。有所以承乾坤者。易主于变易。变必以三时为断。即去来今也。前者谓之先天。后者谓之后天。今则现象也。人知既变之有象。不知未变之有象。知未变之为本象。

不知既变之有本象知既变之为变象。不知未变之有变象。知有象之象。不知无象之象。此执于象而不明象也。夫象者、象一时也。象一方也。象有或无也。象常或变也皆以气为主。数为用。故乾之先。有乾元之象。坤之变。有坤元之象。虽不在卦爻内。其象仍在也。人知此身为生。而不知末生之身。既灭之身。是重形而遗神知器而昧道也。

乾为阳主。阳有元也。坤为阴主。阴有元也。元者气也。道也无形者也。而有用可见。以无形、非真无形。乃非现今之形也。八卦末成。有四象两仪太极之形。天地既判。有先天浑沦之形。特以八卦既成。不见太极仪象。天地既判。不见先天浑沦。故曰无形也。彼气与道末尝无也。故有乾元坤元之象在也。而元不见。以其用明。用九用六用之见。

不独元之用。即乾坤大用。盖乾坤亦由元成。其德亦以元用为用也。故在乾用九坤用六而阳非乾。亦用九。阴非坤亦用六。初不以乾坤限也。凡爻之一者皆用九。皆乾元也。爻之者皆用六。皆坤元也。乾坤有限。而用九用六无限。偏于六十四卦也。

为其永存不变。为其真体也。故乾元为乾之先。坤元为坤之本。形生而神仍存。器毁而道不坏。故用九用六。不随乾坤卦爻成象。不因乾坤卦象生灭也。夫用六之见、在上六之后。则由坤卦之皆变也。六爻尽变。乃同于乾然非乾也。坤元之真也。如乾元之超于乾卦也。故卦爻六有六变。至七变仍还原。以气数皆极。极则变变则复也。坤异乾者。

阴生于阳也。极则还于乾。而与末生时同。然乾元则非与坤同。以太极之初纯阳也。乾虽变而坤。乾元自不变也。故坤元与乾元有异者也。以乾元所返于太极之初。坤元所返于乾象之始。仍成两仪之象也。故在坤用六。而曰永贞曰利。仍本坤德之先利贞。

不若乾元之始而亨也乾主元亨及利贞。阳之常也。坤主利贞至永大。阴之常也。合之则一太极矣。故坤元用六。同于大哉乾元。以其功用之极。而却本于利贞之道。二者不失其常。为天下之至道也。一阴一阳。一圆一方。一动一静。一柔一刚。二元之所名。九六之用所成。固足以涵万类。而包无垠也。此坤元用六之象。占在坤之变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有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宣圣讲义

孔子

坤卦文言。亦犹乾之文言。以辞有末尽。义有末达者。乃申述之于文言也凡天下之文者。皆由交错而成。如日月绚采。云霞成文。风水摇波。鱼龙曼衍花木扶疏。红紫缤纷。山泉坟流。瀑布映照。莫不以色为美。以光为耀。错杂交互。织成斑斓。是曰文也。由交得之。而易则尤文之着者。以气之往来。数之消息。参伍以变。错综为用。故名曰爻。爻亦交也。

文之所名。即由爻来。爻以交互。文以经纬。莫不依往复之道。顺消息之机。极参伍之方。索错综之事。以见其得失。明其吉凶。察其去来。辨其常变是曰格物而致知也。文、物也。文言格物之事也。卦也。爻也。皆物、亦皆文。观象玩占。则格致之所尚也。故象不明。求之辞。辞不达。求之释文。释文不尽。求之文言。文言之外。尚有传序诸篇。以为指示之

本。而作申引之资者也。故文言之义。虽见于前。今复重述之。为告学者之所必研究也。夫坤卦见于象。意载于辞。而今文言所论者。亦不外辞之旨趣象之推演耳。故曰坤至柔而动刚。至静而德方云云。皆本原辞之义者也。所宜注意者。则其文字之轻重。

而衍述之先后也。盖坤、阴也。柔也。静也。后也顺也。而其为用。则阳也。刚也。方也。常也。有所后也。有所成其终也体用不同。本末异趣。何也。则由坤之用、乃承乾也。故柔而动反刚。至静而行反方。以后而得主有常。以顺而随天时行。以无成而有终。以牝马而匹乎龙。以在地而承天。以处下而主乎中宫则其德之显也。皆与乾将毋同也。斯可见用成于相交。不争而有功。德成于得位。不强而莫与雄。道成于安贞。

有其内而推及于无穷也。故坤象本不用。而以乾用。本不动而依乾动。不先不争故成其德。而得其时。不失其位。而行无不宜。此卦爻之以象为体。不见其用。不知其动。必由辞始得之。而明揭于文言也。不然。六爻纯阴。六位纯静。至柔为本。至顺以听。则将奚为。而见其所成也。而不知天下之静者。必为至动至顺者。必为至劲。柔者必刚。让者必得。与者必取。内圆者外方。无先者有守。不争者有常。此理之自然。数之所将也唯坤同之。故体阴而用阳。无阳则无用无动。坤之用阳。乃道之大则也。乾以坤为用。坤以乾成用。此交利之正也。故为天地覆载之功。

坤卦六爻均阴。亦自初息始。如乾之阳出于地中也。阴自下阳自上。本相对。如一年春夏与秋冬。一日早午与昏夜。各有始终。而成往复之数。坤卦虽自下爻始。以阴气言。则自天下也。然卦爻皆以下为初。故坤之起初爻、亦同乾。而其时位不同也。阴之初凝。即阳之已亢。阳极生阴也。初六爻辞曰、履霜坚冰至以见气至成象。象见成用。凡始必微。其来也大。

以履霜之初。知坚冰之至。此在乎辨象之早也。其气自上而下。其行至顺。其来虽渐。而其降必不可阻。如自高而卑。其势易也。故履霜之微。即可见坚冰之厉也。凡善之积也如登。恶之积也如崩。阴之行也以降。阳之行也以升。故履霜坚冰。

其始终之速。犹为恶者之积咎也。为善得福。必因其功。为恶得祸必因其过。善者有余庆。不善者有余殃。气之所至。象乃昭彰。阴之初凝。其兆已见。则其为害。正如不善之积也。以其趋下之势骤也。故文言申明其义。垂为人道之戒也。夫坤之行也至顺。其达也至易。则事之所同者。正同于恶积成殃。恶之为殃。亦非一时所致。必因细而大。因微而着。有其因必得其果。发于未。必摇其本。为其势之至易也。事之至顺也。

如有不忠细也而弑君大矣。子有不孝、未也。而弑父本矣。以初时一言之忤。一行之悖。而其终也。弑父弑君。岂非积于习。而成于渐哉。而人輙不早辨之者何哉。不知其势至易。而事至顺也。夫恶行祸殃。在道为逆。在数为难。而曰至顺至易者指其气之至也。明其因果之必来也。故曰顺曰易也。以阴气易降难升。因果之应。顺而不逆。如为恶之细微。而成过之必大而着也。唯君子鉴此知彼。不以小而忽之。

不以戏而狎之。不以无知而宽假之。不以姑息而放任之。为其善之不易积而恶易成。为其庆之不易逢。而殃易见。故于阴气初凝之始。履霜而畏坚冰之寒。则戒于恶念乍生之时。不孝不忠而惧弑父弑君之祸。其道皆逆。则其行也反顺。其数皆难。则其成也反易。故见微知着。见小知钜。因坤之初六。而谨于人道之始也。夫人道不外善恶。

人行不外伦常。以生为生。必因于阳,以情复生。必本善良。以升为亲上。而积德是亟。成道是望。故畏于阴之初凝。气之始降天地将否。善人斯丧。恶行乃张。祸殃乃彰。乃失纲维。乃溃堤防。斯人道之绝灭。而天理之危亡。徒阴不足以生长。徒恶乃足以自戕。观乎天地之令。而檩檩于冰霜辨于秋冬之日。而亟亟于收藏。以知渐之足贵。而思患于预防。以见几之不俟。而戒慎于亳芒。此君子成德之志。亦圣人立教之方。虽切切于祸福。实谆谆于纲常。为人之称三才将并覆载之德则鉴于天地之亏必有挽拔之力。为人道建其本。为世事立其极。斯所谓应变以常。而称之有物有则也。

文言多为人道言。为示教也。所述六爻之辞皆重在人事。以明圣人演易本旨。然象辞本同旨。卦爻所指。亦言其意。文辞所述。亦依爻位而定所宜。如坤卦以顺为本。以后为正。以静为德以柔为道。而所成则同于乾也。坤六二爻文言亦明此义。

以二爻为正位。而能配乾。内正乎位。外行乎时。道合于乾而德不孤。故有直方大之称也。直以正位。方以宜时。正内则敬。宜时则义内有其敬。外着其义。是曰全德。以同于乾。故曰不孤。道行天下。德并不见故曰大。前言大者、乾之称也。

唯坤克承乾。故曰大焉。由其正位而不自逸。宜时而利于物。其德乃大。其气乃盛以行而不争于乾。至而不负于乾。始终相合。行止相偕。相得益彰。为上所重、为主所倚。无所陵逼。则功高不忌。无所诽谤。则德至不谗。故其行也。无见疑矣。为其不失敬义。成其直方之名有其功德。成其大。虽不相习。亦不疑。以其无不利也。言于己于物。于上于下。无不利也。所谓不习者。在一己言自诚也。在对人言不狎也。自诚则能信于外。

不狎则犯于人。故曰不习无不利。夫人之不克诚者。必赖于习。以求其信。不立德者。必恃其习。以求其近。唯君子不在是中求之。为其自正以敬。宜时以义。同上以成德。利物以成大。不待习而自信。故所行不疑也。此疑字恰与上六之疑字同义。皆指乾也。坤道本无所行。而行也必承乾。若为乾所疑则其行也、必有害。以不合德。则相猜忌。

而必战争。战争则皆毁败。将何所成。恃宠则骄。恃功则逼。恃势则陵。恃德则妬。凡有所恃。必生猜疑。利反为害。福反为祸虽日习近。愈见其恶矣。六二之不疑者、为能敬义也。守位不越分、谓之敬。行时不先主、谓之义。此直方大之所以名也。故不待习。而亲信自加。不待求。而行无不利也。斯君子之行也。直方大者、德之至也。道之至也。有柔有刚。能内能外。有功有用宜上宜下。故曰成德之士。至诚之喻也。唯坤六二当之。故不习而过于习也。尚何疑乎。

坤之德用以顺承为本。爻位之能合乾者。其功必显。其道必大。在六二之直方大、足以见之。以六二之当位。为克配乾九五之德。故为坤之至德大用。而成一切德用也。至六三则异其地。殊其时。其道同、而德不同。其本一用异则位为之也。数为之也然卦有定也。体之所不易者。虽异地殊者。不求其先可也。必固其守。是乃分所宜然。

六三之道。以阴行阳。而不得忘其阴。以地承天也。以臣事君也。以妻随夫也。皆以坤之本分。而乐得其用也。故在坤辞曰先迷失道。后顺得常。以坤道不可先也。而六三尤可徵矣。阴虽有美。不宜显也。故贵在含弘。含章可贞。坤之德也。为应乾而成贞。交乾而成章。含章则美内蕴。可贞则功外成。可者克也。有功也。而宜于从人。

以含章系自充其中。可贞系成人之美。于己不得言功。于物不得弃用。则功成者、人之有也。名贵而不自居。用大而不自主。乃坤之道。弗敢先也。故宜从王事。以弗敢成功自恃也。如人臣虽功高、不越其君。人妇虽德盛、不陵其夫。以顺为正。正所以成其用也。臣若欺君。功反为罪。妇若欺夫。德反为恶。何成之有。故不得以自成功德为功德也。贵乎含章可贞之道也。斯道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以顺承而致其用。勿先而有后。

勿始而有终。虽无成而代成则德用之者。亦非由其着也。功高而归其上。德成而服其分。此功德不求自至。而无猜疑之虞。不居自大。而无迷失之害也。为坤六三之本地道无成。而代乾有终也乾虽有始。必资坤为之终。乾虽大生。必资坤为之成。则坤之生成。乾之生成也。坤之始终乾之始终也。功用皆乾所有。而坤顺承之以为用。

故曰后顺得常得其所得。不求自达矣。此阴之为德有异乎阳。而六三之为用。有殊于六二也。何哉三爻以阳数。而居内卦之终也。内卦阴也。阴而从阳。数而有终含章之象。可贞之行孚于人事。乃有斯名。故文言断为妻臣之道。而知其无成代有终也。此人爻之始。人事之动。尤重在人道。贞者得之。当省所从违矣。

阴阳既判。乃有分合。分合者、万物生化之所由也。天地以交而万物生。以变而万物化。交变者气数所不能免。此万物生化之无已也。坤以阴而主地。代乾而始终。代天而生成。则其气之所至。恒与乾分合。不能自止。与乾合。则胭縕而为生成。

与乾分。则闭塞而为毁败。视时而异。因地而殊。故坤无自生自成之功。必待交合。而后见其生成也。苟不交合。气阻于中。形坏于外。精神流散万物皆灰。则天地绝其生机。草木同归泥涂。是曰否象。乾坤同寂。数之极也。时之穷也。数之极也。时之穷也。地之陷灭也。故坤卦六爻。备生灭之用。赅通塞之道。而莫不缘于气之分合。数之奇偶也。时与地之所为也。六四爻为外卦之始即乾气之穷。以阴行阴。气否道塞。为非时之数。有闭藏之形。居外而不能远。望内而不能中。阴降而日暮途穷。阳飞而路赊辙反。分驶背驰。

德不相成、用不相及。为人事之错逆。当天地之闭藏。是在象曰穷。在道曰隐。在事曰不用。在物曰收藏深密。以顺时为德。毋自暴也。故文言日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以见君子出处必有时。作息必有方。而上应天地。下察草木。或动或静。或语或默。各有数也。用时则用。隐时则隐不敢违时。以招毁誉。故慎言行。审出处。知分善守。以固其中。顺数有常。以绝其害。此象辞之为括囊。而不于咎誉也。为其能谨耳。

夫六三之位。以交犹可用。只不可先耳。六四则不交。不通不用。不独不先。且不宜有为。故唯自返。以深密自保。不复为咎誉之谋。而防之唯谨。守之弥固。比之括囊。以隐为故。不显其德。不徵于物之遇。不图于数之裕。故宁无闻。不希于誉。故宁无成。不罹于咎。此顺时之哲。有所深虑善道自守。中藏永固也。故在坤道本以安贞为吉而处六四。尤以静密为度也。天地不自见功。况人物乎。括囊者内有所藏。外有所守。非空囊也。非徒括也。以自初六至此。气已内充。德己先成。用以累着。功以积称。而逢时之不吉。为持满之必慎。鉴见几之必早。因履霜坚冰之训。知辨别之当明。乃知急流勇退之为正。故括囊为善藏为能有其道德。而克循乎法度。不以咎誉为怀。而亦无咎誉也。以道全则无咎。德玄则无誉。君子以贞一之道。行谨约之趣。如天地之闭。而隐遁适其序也。

坤卦有二大用。一动一静。一内一外。皆以时地为准。即爻位也。六二为坤正位。以与乾九五应也。六五亦正位以承乾。而当九二之应也。故二爻有德可称。有功业可述。而为坤之大用所见也。六五之异六二者。以非本位也。而因承乾之德。为时地之宜。亦得以大用。故六五之辞。以美称也。含弘光大之象也。天之所施者。必地之所受。

坤之所成者。必乾之所为。道一而理同德合而用充有其内、而发于外。行于表、而贯于中。此本末兼赅体用并至之象故称之美也。唯君子至焉。内有其善。外明其德。不忘其守。不失其位。乃能贯通一切。达于无穷。故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此卦爻之德。而君子之行也象辞曰、黄裳元吉。释曰文在中也。今文言重申其义。则比之君子成道达德而称为美之至也。实以坤六五一爻。为天下最大德业所见之象。六五与六二。

上下相应。与乾九二九五。交错成文。交则为气之畅。错则为德之成。应则为光辉。通则为事业。在象为体用俱备。神形均全。故比之君子之德业也。黄中者、内含坤元之精也。通理者、外交乾元之文也。承乾而含之,以为文章。体坤而用之以成德业。故曰黄中通理。体用兼至也。理者体也。道之见也。文之呈也。如日月之光。有所照临也。川泉之流。有所映带也。故曰理。犹玉中文理也。人身之脉也。草木之络也。

凡物莫不有其理也。天虽广。星辰不乱其行地虽厚山泽不隔其气。以有理也。理成于自然见者曰法度。所由来者、道也道犹路也。故有理可循。而天下之物。莫不循之以行。以其出乎自然。达乎一切也。而因交错乃见焉。曰文曰理。皆在交错之后所见也。文者名也。理者实也。昭于万物曰文。具于一身曰理。圣人立仁义之道。而以仁义之行。必有交错。更立为礼。礼即理也。仁义体也礼用也。

仁义不可见。礼则着焉。仁义为其道。礼则德用所施焉。礼者、履也立也利也丽也。凡有动静行止。莫不有礼。故曰礼、理也。言一切待之而理也。以交错必有理。始有条不紊。无则妄乱不复其序。故理者。自然之序也。有理始能交错。成其分合之用无则相害相悖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由有理也。

人之处世接物。莫离此理。故通理者克成其德。遂其用也。黄中者、有其体。通理者、遂其用。黄中谓之达道。通理、谓之成德。以黄中之义。即老氏黄庭之说。致中也。抱一也。止至善也通理者即尧舜格于之说。用中也。成仁也。明明德也。故学者。贵格致。格致则通理也。内有其道。外致其德。体用不二。则施用不穷。道德并至。

则事业立达。斯为美矣。斯为美之至也。以美之由中达外。由心以畅于四支。而发于事业。其美可谓至矣。无以加矣。由其克黄中通理也。故在占曰元吉。在辞曰文。在文言曰美皆指此也。皆以六五黄裳之德用为坤之大用也。交错而不失其序。生成而不出其位。通天而无为承乾而无疑。克成大用也。此君子之能以事业称美也。过此则有失矣。故六文言。明指君子之正用。而立人道之弘规理之所名。礼之所生也。人道以礼成用。而天下以礼成治。此义申于履卦辞可参读之。

凡极则变。变其类也。虽变而不能全变。则犹末离其类。此疑似也。积阳疑阴。非真阴也。积阴疑阳。非真阳也。以其太甚陵夺其气也。坤之上六是也。上六阴之积也。其气已甚。乃疑于阳。疑者有数义。一为嫌疑。谓相猜忌也。一为疑似。谓相比拟也。一为疑虑。谓恍惚不定也。为疑忖。谓蒙昧不明也。皆为不和之象。有疑则必争。以气相逼。不克自已也。内存猜忌。外见携贰。彼此相嫉。利害不同。乃争战耳。

故上六辞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释文谓之道穷。文言申其义曰。阴疑于阳。阳贵阴贱乾高坤卑。今坤上六。气拟于乾。非真乾也。乾既不受其陵。坤又不能自降乃相争矣。战之发。为阴之甚也。阴虽盛、不得过干阳。虽大不得超于阳。此天地之分也。尊卑之序也。故阴太甚。阳必与争。而后成战。战者末分胜负也。阴虽盛。不得无阳。无阳则阴不独存。以坤之承乾而后行也。今不承乾而欲亡之。是无阳也。无阳则天地灭绝。神形灰烬。故象辞虽当亡阳之际。不为无阳之名。乃假称为龙。明其有阳在也。

龙阳也。而被阴迫、下战于野也。虽胜负末分。其所伤必大。故曰其血玄黄。曰血者、以阴虽变。末离其类也。何以言之。则血为有形也。阴类也坤上六阴虽盛。然非变为阳。则虽与龙战。而仍见其血。龙无血也。以假阴为阳。牝马拟龙。则有血焉故称血。明其假龙也。虽疑于阳。非真阳也。夫血皆阴。而龙皆阳。今称血玄黄。为天地之杂则似阳亦有血也。盖由于龙非纯阳血为杂品。以天之气。杂地之形也。故称血玄黄。玄非血色、而杂于血。故曰天地之杂也。天之色。皆地之色也。因阴陵阳而战。战则俱伤也。虽阳有损。

阴又甚焉。故玄黄。皆以血称。可见阳之所损。仍阴受之也。阴不得强于阳也此先后之分。尊卑之序定也。坤虽有德。不先于乾。有用不过于乾。以其为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此义已见前矣而上六重言之者、为明阴阳之异也。夫世之战争。亦类于是。必以下逼于上。逆陵于顺。邪害于正。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始启干戈。而成杀伐也。不必固执君臣之分。官民之级。但视所处之地。所行之德如何耳。坤之类阴也。阴不胜阳。

则地不先天。若非坤则不限矣故阳为上、为善、为正、为仁、为大人、为君子。所至必胜。所处必吉也。坤之上六争战。咎在阴也。阴不守其分反逆行倒施。是以所伤大也。此文言明指其过也。嫌于无阳。亦如疑字。含数义言。为坤志亡阳。而道不得无阳也。为阴逼将无阳。而而圣人不许其亡阳。此人道济天之穷。而立辞定名之含微意也。圣人易教之旨固如是。综上所论。凡文言之旨。皆先人道而重在以人合天地之德。其遇也退之。不及也进之。以中为本。以和为用。尤徵于坤之六爻坤爻有当位。有不当位。有阴阳交而成文。背而为害。有顺有逆。有得有失。故于此尤详言之。以立人道轨范。而示人事从违也。故文言者、易教所见也。学者须三复焉

宗主附注

夫子所讲皆立教之旨。为儒救之本旨。中庸大学莫不由此推述者也。言教而治在中。言德而道在内。如黄中通理。即乾正性命也。故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理宇一义、即大学格物之事也。格物致知。即通理也。此道功彻始终工夫。道家黄庭内景。亦指是也。得之则成黄中通理之道。失之则罹其血玄黄之灾。一在尽性。一在徇欲。君子小人之分也。

又曰、易坤卦交言之义。均不出前所讲者。而最要在文字间之命名设辞。一字一句、皆有深意。不独为释卦爻也。盖辞与象二者相并成易。而象有所不达者、藉辞以明之。故同一字含数羲同一语有数解。非如他经之文也。前巳略述其例。今更申明之。

如用六利永贞五字。合为一语。分有三义、利贞即四德之二。永者不息也。即无疆之意。而释文以大终三字。亦有分合之异辞。以大者乾之用。终者坤之德。利贞坤之道。不息乾之行。以坤能返予乾。而并乾之故。此大终之称也。而大终恰与乾之始亨对。始对终。亨对大。文字之相匹。以示乾坤之相成也。唯乾有始亨之德。以成其乾元之用。则坤有大终之用以见其坤元之德。二者相交以合。相配以行。故辞为明其象。而文字乃指其趣也。

天地之道也。乾坤之行也。皆以合而为用。配而为功。乾主大始。坤主至终。乾以元亨。坤以利贞。天在高而地居下。天包外而地处中。故二者之道交而后成德。偶而后全用。苟失一。则有阙矣。故四德分属乾坤。而始终分诸天地。非谓必如是分也。乃先后之谓也。乾先元亨。坤先利贞。乾以始始。坤以终终。乾为之先。坤为之后。乾为之刚。坤为之柔。其气然也。故辞义必有重轻也而合则对言。分则独言。凡文字之合成文者、皆与对卦相交之用所见也若一字一义。则其本卦之德也。盖卦不孤用。辞不单举。合中有分。

分外有合果寻绎之。可以知矣。文字唯易最精最简。而含意决非浅单者。必尽纵横之用方通常变之规。故辞者如有所指。而不离象。象亦以交错为用。变化为德。苟不求其通。则滞于现象。而无以得其神妙矣。于辞则尤要也。因今人以辞释象往往就一义而判全局。执一语而遗他方。非窒即昏。非误即

脱。宜乎不足以窥天地之秘。解数命之神也。今因释坤文言特复揭出。以为学者告。俾知所留意焉。

又曰、乾坤二卦讲义详于各卦、除在二卦沟义外。各卦尚时时引及二卦者亦为讲明,二卦之用。因全易各卦。无不出于乾坤也。故在各卦讲义。有关乾坤处。仍当会通参考。以见易道之太易教之广。而其源本。仍归于一也。传所谓乾坤为易门户、即此意。

吾人读易。必先明此旨。虽六十四卦。各具其用而无不溯源推本干乾坤。因各卦爻不离组成。即乾坤本体。如人身百骸。虽各不同。而莫不因气血以生以存。以动以用。气血亦如卦之也。一阴一阳。互为其根。而性命主之。性命则乾坤之元也。故合全易。正如人全体。生则同生。化则同化。生化虽万变。而本来无二象。此所谓太极。是也。太极以乾坤成用人物以阴阳成形。此天地生成之道。而一身所包者亦如是。读易必先近譬于己身。方知全易之用。方明乾坤之道耳。

吾辈皆为发扬中华文化精髓,勿恶言相赠,若是批评指教,虚心受教,多多益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著易经正释【坤卦】
《易经·系辞》通讲(七十七)
作为父母卦的“乾”坤两卦:--懂了“乾坤”也就懂了《易经》
文言传
易經證釋(上經第四冊):坤卦、乾坤大旨
道德经圣解(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