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视乡村社会第四篇

———祖先崇拜

宗教信仰在传统中国并不发达,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又曾言“未知生,焉知死”,有人说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是现实的,不讲来生不忏悔过去,我想大概如此。道教算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往往给人的错觉道家就是道教,其实两者是不同的,道家与道教是有区别的,道教宗老子为太上老君,老子本人并没有传道创立道教,道教是综合了方术,巫术,测算等,以道家理论为依据创立的一种宗教,但是道教杂糅了太多其他的东西,有许多宗教之外的东西。道教从创立之初就不是以建立普世的价值为出发点,五斗米教之流能成为道教的源流,真是对道家的贬损,以至于道教最终也没有完成自己体系的建设,处在一种散乱的状态,这与道教立教宗旨有关,即使如此这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如此也不是中国人一出生就要崇信的。

佛教传入中国,是由布道者而来的,类似于传教士,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更加纯粹的宗教,但在传统中国对宗教是十分警惕的,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民间。就我的生活经验,我父亲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们对于信教并不热心甚至有些排斥,这里有经济的因素,比如信教会有许多活动需要捐钱捐物,表面说是自愿但是不认捐会引起教众的不满;另外信教在饮食起居方面有许多规定,例如不能吃动物的内脏,可是我们知道中国农民几千年来饱受饥饿折磨,一切能吃的东西都试过,生存、温饱比信仰更重要。所以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一段时间是因为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出家当和尚可以吃饱饭。大概最有名的和尚是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佛家有放下屠刀,可是朱元璋可以杀尽天下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我认为朱元璋比曹操更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有人会说儒教,其实我是不太愿意称儒教。儒最早是对学习者的称谓,后来专指研习孔孟之道的学者。汉武帝创太学,察举制度以备选录人才,后世开科举取士,儒家成为官方意识,儒家经典之作也成了开科必考的内容,所以私塾主要教授大学中庸礼仪论语左传等儒家经典,但是你说儒家是中国人的信仰吗?也不全是,儒家是官方豢养的鹰犬,已经脱离了孔孟本义,孔子讲德孟子讲义,孔子言仁孟子言善,孔子曰君君臣臣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儒家阐释的主要部分是治国理政的事情,信仰是关于人自身,而且这不是发自人本身的医院,因为儒家够实用,将来能考官,最起码也可以带人写信挣点生活,或者做师爷。而且上学堂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对世界,对上帝的了解,而是为了将来有个好的出路,就像《红与黑》里面的男主人公于连,背圣经,考牧师不是为了在宗教精神世界有更高的体悟而是为了进入上流社会,对,中国所有的人都是俗人,连同上面讲到的重新道教的道士,也有终南捷径之说。所以四书五经是人欲望的外衣而不是人对自我的审视。

那么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

在乡村社会更加普遍的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朴素的。中国人讲孝道,为什么将孝道呢?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是经验,经验是靠学习和不断的从事生产得来的,老农民比一个年轻人很有经验,就像一个教授并不比一个老农高明,这是因为老农对他所耕种的土地更为了解。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以矣,这是对什么孝道定的一个标准了,虽然多指向政治,但是我认为也表明一个事实就是孝道的事实来源。这也是祖先崇拜持久的一个原因。周人有一个观念就是“皇天无亲,惟德是依”,虽然中国人对天没有形成宗教化的信仰,但中国人对天有一种独特的观念,道教的神仙观念影响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认知,正如周人的“皇天无亲”一样,中国人有一种朴素的观念,祖先的英魂会护佑后辈子孙,因为后辈子孙是他们在人间的业,只有后辈发达,祖先久享香火,祖先在另一个世界才会幸福,这是我所了解到的。

暂且就到这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和佛的区别
中国三大传统宗教是什么?
看大师怎么聊孔子和老子:胡适、闻一多
叶匡政:让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孝道
中国古代为何不信神?因为中国人只想解决问题,而不是祈祷
冯建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终极实在”< “帝”“天”“道”与现代社会(民族主体性建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