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评刊】文/张霄 诗评/衣非:冬至

【三江文学诗评刊】

縂第 拾壹 

 社     长:李不白

 特邀总编:今音

 副 总  编:孤 狼                    

 顾      问:衣非

 主      编:大风

 副  主 编:花好月圆

 高级编辑:衣非

 本刊收稿:金色年华

 本期编辑:狂哥、张明洪

诗评刊
记录人生的旅途


31

冬至

作者:张霄 

它没有走远,只是背对南方

走了几步的路程

年年如此

它要原路返回。尾巴上拖着

落叶覆盖的时光鳞片

与雪里的铃声,寒风凌冽的

呐喊

它,脚步丈量的幅度

不紧不慢,惨淡的视线里

夜路渐短

它扶着冬青里的影子,讲着

一些去年的故事,走进

红灯笼下翻动的

连环画——

作于:2017.12.23.17时


衣非

老师

 诗   评


“冬至”的“暖”

张霄的诗作“冬至”,从标题上看这首诗当然与节气“冬至”密切相关。“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用“土圭”(古老的计时仪器)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冬至之后,虽说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但这是个缓慢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呈现“入不敷出”之状况。“冬至”,也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民间于冬至时有着不同的风俗,如北方的水饺、潮汕的汤圆、合肥的南瓜饼、滕州的羊肉汤、江南的米饭、苏州的桂花酒……尽管各地对“冬至”节的过法不一,但都和“养生”相关,寓意储存热量、驱除寒冷,因“气始于冬至”。

 其实,有关“冬至”的来历和各地的民俗等科普知识,在网上随便点击都能找到。我以为,没必要再在“冬至”上做文章。可当我阅读这首“冬至”时,真真令我刮目,作者完全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冬至”、挖掘“冬至”、找出“冬至”这个节气对万类、万物的作用,尤其“冬至”节气对大地贮存能量、积蓄土质营养,为农民于下一年有个好年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篇诗文一共三大段十四句诗,作者以“它”代指“冬至”并统领全篇(每段诗文的第一句诗)。而且,以“大排比”的写作手法勾勒、铺设每段诗文的故事情节,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很恰当,整体构架体现出诗歌布局的整齐、匀称、协调和艺术美。还有,大排比中含着“小排比”(第二段诗文),每句诗之间以“递进”关系衔接、修饰、运笔,凸显出诗歌吟咏的细腻、舒缓、大气和意蕴美。

第一段诗的“它”(冬至),作者是在告诉读者,这个日子每年都要轮回一次,而且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就像本段诗句吟唱的那样:“它没有走远,只是背对南方走了几步的路程,年年如此。”这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形成的自然规律。作者是在告诉读者,冬至的来临意味着寒冷的开始,尤以北方为最,应以御寒、保暖为主;当然,也是万类万物蓄积能量的开始,因从这天起,生命活动由衰转盛,由静转动。待到严冬“退隐”、春回大地时,万类所“储备”的能量尽在释放中……这,就是诗人在景物抒写中的形象“作喻”。

第二段诗作者用了两次“它”(冬至)。第一次的“它”(冬至),说的是冬至这个节气的严酷,就像诗人左河水吟唱的那样:“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尽管如此,万类万物都在以极强的“忍耐”进行着能量的“蓄积”(诗文:尾巴上拖着落叶覆盖的时光鳞片,与雪里的铃声、寒风凌冽的呐喊),这里面凸显一个“忍”字和一个“熬”字,“忍”则“韧”、“熬”则“甘”;换句话说,只有经得住“严寒”的“考验”,才能赢得春天的到来。“忍”与“熬”反映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也是一样的,每每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只要能“忍”能“熬”、肯于吃苦,其成功的几率就高,就有望成为竞技场上的强者、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第二次的“它”(冬至),讲的是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路渐短”(第二段第七句诗),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其实,这次的“它”(冬至),是作者对前一次的“它”(冬至)之“严寒短暂”的断言,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则是贵在“坚持”。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找到解决困难的“诀窍”、坚持攻克难关,“面包”会有的、“前途”是光明的……这,就是诗人在本段诗文的意象组合中对词句的合理“配置”。

第三段诗的“它”(冬至),是作者以“回顾往年冬至节气给万类带来福音”的写作形式,抒发冬至过后的明媚之春即将到来。诗中的“红灯笼”“连环画”以及“回忆”里的“冬青”,这些名词赋予诗中,使“冬至”这个节气成为万类蓄积能量、不可或缺的节令,诗文刚好扣住全篇主题:冬至;进一步说,也将“冬至”的后续空间留给读者……这,就是诗人在吟咏诗歌上的精妙“笔墨”。(2017.12.25)

作者和诗评老师介绍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张霄,原名:张保立。山东省夏津县人,生于1965年6月,现居青岛,热爱诗歌。发表的作品:“仍在想”发表于《原点诗刊》,“锯之后”“糖葫芦”发表于《芙蓉国文汇诗刊》,“刻刀”发表于《荒原诗刊》;还有“姿态”“拆迁以后”“观潮”“母亲”等40余篇于近期在《世界诗歌文学》陆续发表。


诗评老师介绍

Teacher for Evaluating Poems: Yi   Fei

         衣非(笔名)裴志兴,曾用名裴志星。本人当过农民、乡村教师、大厂秘书,任过民企办主任、总经理特别顾问,股份公司高级职员、高管。为多家大企业做战略策划、资本运作、整章建制、文化建设等,撰写可研报告等公文200多万字;主编《企业管理制度汇编》五册100多万字;创办、主编企业刊物《北亚风》和行业杂志《龙江奶业》《铁道护路联防》二十余年150多期;责任编辑一部《老区斗争史》;发表在全国相关报刊的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150多篇100余万字;发表新闻稿件100多篇60余万字。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一、投稿务必同时发作品、作者介绍、作者照片(生活照)。

二、投稿发邮箱作品优先采用,一稿多投者不采用。

三、赞赏费分红说明(十元以上):如有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作者40%,朗诵者或点评者20%,编辑20%,平台20%。无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作者40%,编辑30%,平台30%。

四、投稿题材不限,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军事、国际舆情、财经科技优先采用。

五、作品优秀者推荐在《世界名作欣赏》推出。

六、本刊审稿周期为十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

七、投稿作品拒绝抄袭,如投稿作品系抄袭侵犯他人权益者,所有责任由作者承担。

八、诗歌文学爱好而为,有感而写,有生活、有体验、有山有水、有情有景(境)、有爱、有怀德天下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情操才能写出好作品。




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投稿QQ:3036913545@qq.com


三江文学公众号,阅读美文美诵,名家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望安山文学】张霄 ||刻刀(诗歌)
张成林微诗五首
诗人样本||无为、陈梅生、张霄三人行
初一课内古诗文详解精练——《秋词》
夏至:夏至知时多雨露,骄阳转折爱温柔
诗歌||节气诗六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