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否为石敬瑭翻案

石敬瑭其人其事,不必多讲,只要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在后人看来,石敬瑭不仅自己蒙受耻辱,甘当契丹人的“ 儿皇帝”,而且还将北方的广大地区拱手送人,同时还要每年向契丹进贡财物,使汉族人民饱受异族压迫与剥削。他罪恶昭著, 是五代中最卑鄙无耻的皇帝。

然而,一些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石敬瑭当儿皇帝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果仅用无耻与媚外求荣来评价他,是不客观也是不公正的。 首先,石敬瑭出身不是汉族,而是沙陀族。沙陀族是西突厥的一个分支,世代居住在沙陀渍(今新疆境内)。后来因与周围 民族争夺牧地,战败东迁,受唐王朝庇护,被安置在山西北部一 带。但沙陀人仍保持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传统风俗。与此同时 ,东北的契丹民族也异军突起,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 各部,率军进入蒙古中东部地区,建立了初级政权。由于契丹族 社会制度比较落后,处于奴隶社会晚期,施行的是家长制统治方式。

所以,即使后来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们也难以摆脱 旧习俗的干扰。在契丹国主的眼中,其统治下的百姓不仅是其臣 民,更像是其家族中的成员。他要求臣民能如家庭中儿子、孙子 孝敬长辈那样,服从接受自己的统治。石敬瑭身为沙陀族,虽然 受到汉族文化的一些熏陶,但仍保留着本民族的习俗。因此,当 契丹国主认石敬瑭为儿子时,石敬瑭并没有受辱的感觉,反而觉 得很亲切,这是草原民族风俗相近形成的必然结果。然而,后人 并不理解其中缘由,硬是给其冠以屈辱卑贱的恶名。 

其次,石敬瑭遭受千古骂名的另一因素是年龄问题。石敬瑭 出生于公元892年,至936年称帝时,已是44岁,而此时耶律德光 (生于902年)年仅34岁。

石敬瑭称比自己大10岁的人为父皇,以 族人来看,简直不可思议。其实这又是一个民族习惯的问题。 沙陀族氏族公社遗习十分浓厚,养子之风很盛,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就是庄宗李存勖养子。但养子与养父年龄往往并不相当,石敬 瑭对耶律德光称“父”,虽年龄相差悬殊,但以塞外民族养子风 俗来看,不足为奇。

但是历代正统史学家无法摆脱汉族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将这些条条框框强加给石敬瑭,把他贬得一无是处。 试想一下。封建时代官员尊君为父,倘若碰上娃娃皇帝执政,岂 不与石敬瑭相差不几吗? 再次,即以汉族的伦理道德来评定石敬瑭,其所作所为也没 有什么不妥之处。据《新唐书*唐本纪》载,后唐太祖李克用于公 元904年和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在云中相会,约为兄弟。按李克用 养子为李嗣源,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耶律阿保机之子为耶律德 光,耶律德光明显长石敬瑭一辈,石敬瑭称其为“父皇帝”是严格 依照辈分关系排定的。

符合汉族的伦理观念。 还有,石敬瑭割认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是人们贬斥他卖国媚主 的重要证据。在此需要阐明的是,自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幽云 地区就从未被中原皇帝控制过,统治它的是代代承继的藩镇节度使。 他们名义上属中央政府管辖,其实是各自为政,不听指挥。后唐时 期,统治幽云诸州的是赵德钧、赵延寿父子。据《旧五代史*赵德钧 传》载,石敬瑭在晋阳起兵时,后唐末帝诏令赵德钧父子救驾,二 人带兵缓缓来迟,但不出兵迎战,持观望态度。

赵德钧更是心怀叵 测,“及遗使于契丹,厚*金币。求立以为帝,仍许晋祖(石敬瑭) 长镇太原,契丹主不之许”。可见,石敬瑭借兵之时,幽云十六州 并非在其控制之下,也就无所谓割让。石敬瑭将想要称帝的赵德钧 的领地“割”给契丹,是一桩无本万利的好买卖,即打击了政敌, 又解了燃眉之急,可谓一箭双雕,坐享其成。

后来,契丹出兵占领 了幽州,令赵延寿为节度使,才算吞并了幽云诸州。因此,割让幽 云十六州不应归罪于石敬瑭,只是他默认了契丹兼并本属于赵氏父 子属地的行为,才使其背上了割地求荣的骂名。 综上所述,人们对石敬瑭称“儿皇帝”一事,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分歧较大。至于石敬瑭为什么对契丹称“儿皇帝”,恐怕只 有他才知道自己的苦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扬“儿皇帝”石敬瑭认贼作父厚颜无耻其实是道德绑架
石敬瑭 中国历史上的儿皇帝
历史上的儿皇帝,孙皇帝,臣皇帝,你知道几个?
儿皇帝
【文学时代微刊】《作家专栏》总第172期:中国北方民族史话·石敬瑭甘当“儿皇帝”|李铁(北京)
五代「晋」“儿皇帝”石敬瑭用燕云十六州认契丹为父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