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华诚 | 访濛记:世上很多不值钱的东西,正是它们带给你快乐

久闻大濛先生名也。人称大濛“江南草圣”,并非怀素狂书之草,乃是蒲草之草。买过他的蒲草书,网上观过他的蒲草展,也知道他造有蒲园一座,仰慕久之。有次前往无锡,专程寻去蒲园拜访先生,于“一拳石斋”煮茶论道,赏蒲聊天,甚是欢喜。







——壹——

蒲园之草

        

王大濛的蒲园,其实是一座私家园林,也是大濛位于无锡太湖附近的小院。其处山石林立,竹影婆娑,花草隐约,面积虽然不大,却是移步换景,果然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意趣。


大濛爱上蒲草,大约十年时间,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玩这个东西,无锡古玩市场偶尔会有人拿了去卖,却无人问津,他就开始接触菖蒲,收集菖蒲,甚至自己去山野采集、种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而今蒲园之内,约有二三百盆蒲草,姿态万千,高低错落,每一盆,每一株,都可令人细细品赏,流连不已。


为了安置蒲草,大濛特别搭建了一间斜顶玻璃房,从地上到几案上,再到凳上或竹架上,层层叠叠摆放着菖蒲。植蒲品种,有虎须、金钱、石菖蒲、金边菖蒲、银边菖蒲、日本菖蒲等,大者辅以假山灵石,草石穿插,如一座园林;小则仅可盈掌,精致可爱,堪为把玩。


一块石头便是一座山,一棵蒲草便是一片林。


王大濛植蒲,独创以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的平远法、深远法、高远法植蒲,兼以雕塑造型美学辅之,以增加其形态意境之美。此外,他还亲手制作了一批紫砂盆用以植菖蒲,在其空白处题字镌刻,盆草相映,古意顿生。



大濛种菖蒲,多采用明代的附石菖蒲种植。所谓附石,即它不光是种在盆里,而是附着在石头上。会从石头上打洞、引水、选择角度,让菖蒲与石头浑然一体,菖蒲的根从洞中汲饮水份,时间久了,一派苍翠。大濛说,石与蒲是大自然的载体,让人有一种“卧游”之感,即便躺在家中,看到它,心中也有畅游自然的感觉。


他所选用的石材,包括太湖石、英石、昆石、灵璧石,还有别出心裁的戈壁石、瓦片等。所选水盆也极其考究,爱历经时光抚摸的老石盆,也爱古雅沉静的紫砂盆。他亦会依据手边的旧物,按照蒲草的长势外形改造成搭配和谐的蒲草盆。他擅于动手,刻金石紫砂,掏砖瓦石盆,样样专精,无一不能。菖蒲盆的材质或陶或砂,或石或瓷;形制则有方有圆,有六角型,有海棠型;石则或壁立如岳,或偃卧如虎,形态迥异,各有千秋;石上盆上,常有他的刻字,更添几分清雅。


菖蒲其实并非现在才热起来,苏东坡等宋代文人就玩得很疯。大濛说菖蒲是一棵草,她的魅力,首先是一个“雅”字,非常淡雅。菖蒲生长于林间水溪,喜雨喜阴喜水,是至阴至柔之物,非常有文人气息,所以特别适合书房案头。


一株菖蒲,在大濛手中,成为自然与人文艺术的载体,体现着中国绘画的理念、造型艺术、书法艺术、镌刻艺术。蒲草或植于盆,或附于石,都成了一幅中国传统文人心中的那一道山水。

 



王大濛,江苏无锡人,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已退休。

出版专著《文人壶》《镌刻》《蒲草》等,

其中国画与壶刻艺术以及菖蒲文化的研究,

在国内颇具影响。

人送雅号“江南草圣”。




——贰——

时间之美

 


大濛植蒲,有山林气,这个气象也是时间“养”出来的。


明代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云:“菖蒲……欲其苗之苍翠蕃衍,非岁月不可。”大濛先生常常不修边幅,率意天真,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院子里看草,一点小变化,带给他小喜悦,这是一种渗透到生活的缝隙里的欢喜。更多时候,他也在蒲园中刻盆、琢石,一呆就是半天,时光就在与草默然相对中流走。


而大濛认为,这样的时光是最可珍惜的。



他甚至反对菖蒲是用来“养”的说法。他说蒲草本来生在那里,即使是被他请到了生活中,他所作的,也只是陪伴它生长,关心它的生活。“最确切的说法,是草在‘养’我,是草在成全我,而不是我在施恩于它。”


蒲园中的菖蒲,每一盆都陪伴大濛好多年。正是这样的相互陪伴,使彼此熟悉。每一种品种的性情、脾气都不一样,正是这些微妙的细微差异,使各自有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这就是文化。


金钱蒲是菖蒲中的皇后,蒲呈皇冠圆形,一圈一圈层层旋转而上。古人称之为“金钱”是形似钱之圆形,也说明它的高贵。


清代德化窑蒲盆种植的金钱菖蒲,已越十五载,蒲种年远而得之苍翠郁然,十五个春秋根茂叶密,这需要“时间”的参与。大濛认为,人与物的关系更需要时间,时间越长,越显完美。比如陈年普洱茶,十年、十五年、二十年,越陈越够味。比如中国画的宣纸、墨,随着时间的流逝,质地沉静火气全退,纸色墨色润泽如玉。再如太湖石的风化老皮壳,也是时间留下的“面容”,苍古闲远。


日月运转,风花雪月,春夏秋冬,把时间凝固在物之中。世上有很多不值钱的东西,正是它们带给你快乐,你的人生也因此得到滋养。这才是无价之宝。




        

——叁——

艺术之玩

 


在作为“蒲人”声名远播之外,大濛的身份其实是江南新文人画家。《美术观察》对于王大濛画作的评价是:王大濛的画一片空灵,自有文人画所特有的清淡萧散之气,使人如坐竹露荷风之中,悠然心会,俗虑自消。


离开了教学岗位,大濛让自己回归到一种“自由散漫”的状态。他给自己提出一个理念:要回到童年,要像童年那样去“玩”


“我们小的时候都玩过,人生实际上最好玩的时光,就是小的时候。童年、少年仅有十几年,想起来却好似漫长的几十年。”大濛喜欢“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这句话,没有目的、没有名利、任性地玩耍,会感觉时空拉长了。



大濛现在生活状态,正如他的蒲草,宁静、闲适、散淡。与一片草默然相对,是最幸福的。“我不是浪费自己的晚年。以前要上班,很无奈。比如写论文,一定要按要求的形式来写,一定要在什么杂志上发,我真是没有兴趣。现在好了,我自己玩。其实是与大自然玩。这种玩里,生发出来的思想,是有意思的。”


大濛之“玩”,是一种高级的玩,要玩出名堂,玩出“道”。玩物可以养志。跟谁玩?他是跟古人玩。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大濛一直认同这句话。其实江南的文人,一直是坚持生活化的艺术的。古代一流的文人,都是隐居的。进了门,门一关,就是一片山林。艺术是为什么,最终还是要落到生活上来,要做生活的艺术家。


大濛说自己只是“为生活做点艺术”。现在大多数的人,是为面子活着,为别人活着,大多成了机器——都没有时间去思想了。


“有钱难买是闲情”,大濛一日一日,为一盆盆蒲草,在园子里浪费那么多时间,他多奢侈。他认为这样的时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从这个角度说,大濛是真正受到了蒲草的滋养。

 

 


 




世上有很多不值钱的东西,

正是它们带给你快乐


——稻米艺文:一种生活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中不闲养菖蒲
东方美学丨试拈菖蒲风前嗅,已觉登仙不用扶
独处一盆菖蒲,享受一种雅致
【转】金钱菖蒲de品种鉴别:
闲冬话蒲
花草雅之最——菖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