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

引言

2010年1月1日,恰逢跨年之夜,举国欢腾之时,中国中信出版社里,一本本红色封皮的书籍正在被工作人员装车,准备拉到书店中售卖。

这本书,就是英国作家,剑桥大学国际研究学院的资深研究员马丁.雅克写的《当中国统治世界》。

书里详细的描写了中国的变迁、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分析了过去、现在、未来可能会或者已经发生的政治局势等等。

(马丁雅克及其著作)

书籍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人们的热议:除了民族自豪感之外,也有不少人充满了好奇:为什么马丁雅克要对中国做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呢?

为什么一个外国人,却对中国有这么坚定的信心?这种信心甚至超过许许多多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中国人呢?马丁雅克对中国又是什么看法呢?

当翻开书仔细阅读之后,一句鲜明的评价瞬间解答了这些疑惑。马丁雅克在书中写到: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

(中国文明的象征——长城)

一、什么是文明:长久不衰的高度文化认同

那么马丁雅克为什么会对中国有这句评价呢?想要搞清楚为什么,我们必须先得从文明的定义开始说起。

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逐渐出现的一种状态。他包含了物质、包含了精神,同样包含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过去创造出的文化等等。

简单来讲,文明,就是精神与文化的总和。

(图文无关)

这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注定产生的东西:当人与人聚集在一起,各种传统文化交织而成,形成了规矩,形成了国度,形成了交流之中的准则。

当人们的工具逐渐统一,饮食、文字也趋于一致,制度也由奴隶制逐渐走向封建社会之后,文明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比如说玛雅文明、埃及文明等等。

古代中国的大敌、古代欧洲的大敌,我们经常说的“游牧文明”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逐水草而居,牧牛羊养幼童,住在帐篷之中,随着季节的变幻不断迁徙等等。

(游牧文明)

这就是文明:一种在磨合后逐渐自发的习惯,以及人民对他的高度认同感。没有一个游牧民族认为放牧、住帐篷是不对的,这就是因为他们身处在游牧文明之下。

反言之,一个农耕文明的人如果住帐篷就会百般不适,放牧也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对天天吃牛羊肉感到排斥等等。

这正是因为从一个文明进入到另一个文明,各种物质习惯、精神习俗冲突的原因。

(猿猴)

文明,可以说是人类发展中最璀璨、最耀眼的东西。如果说工具的使用划分了猿猴与古老的人类,国家的建立让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话,那么文明,就是在物质的基础上,完成了精神的一统。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文明是会消失的。它虽然耀眼、璀璨。但归根结底,文明是一种依托于人的东西。

比如古代埃及,在经过长时间的战乱、被征服之后,一些古代的文化就逐渐遗失,现代化的人们也丢掉了对埃及王国那种古老的认同。

(古埃及)

如果你去开罗,跟路人说他是一个埃及人,他肯定会点点头。但如果你说他的国家身份大于种族,那就会有人迟疑了。

而在中国却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我们是中国人,但我们也同样是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炎黄子孙!我们是古老中国的继承人,虽然传统文化可能丢失不全,但我们依旧对中国这个概念有着高度的认同感。

也就是说,中国文明是经过了历史演变之后,长久不衰的高度文化认同。

(高度国家凝聚力的中国)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国家身份是超脱了种族身份的。我们先是中国人,随后才是彼此不同的民族!这就是高度民族凝聚力的表征!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敢称,也认为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古老国度。埃及,印度明明也还存在啊?为什么他们不是文明古国呢?

正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埃及、印度逐渐丢失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民族认同感,乃至民族凝聚力。

虽然他们还保有一部分历史文化及底蕴,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婆罗门教等。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文化,但却不足以称之为文明)

但这都无法改变,他们从根子上,已经与古代的国家大相径庭了。他们流传的只是表象,但真正的精神内核却在漫长的演变之中变得面目全非。

二、中国文明,源远流长

那么可能会有人好奇:既然中国是一个这么古老、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国家,那中华文明的兴起,究竟源自于哪朝哪代、哪个节点呢?

(强盛的唐朝)

关于这点,许多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唐朝是中国文明凝聚的基点。

因为中国正是从唐朝开始震惊世界,唐朝的子民也以大唐为荣,正如世界上的华侨聚集地,至今还被外国人冠以“唐人街”的称号一样。

也有人认为,中国文明的凝聚节点应该是汉朝,因为正是在汉朝之后,昌盛的文化向心力逐渐盘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就比如我们现在还有汉服、有汉族,历史上,汉朝也曾多次建立等等。

(汉朝皇帝雕塑)

但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也是大部分人都认同的观点,还是秦朝。

这个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的,车同文、书同轨的国家,让分裂的中国从此统一成一个国家,正是中华文明的起始。

这就是中国独特的大一统文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裂是短暂的,统一却是长久的。正如中国的多个朝代,时有兴衰,时有割据,但割据之后,所有人都会趋于统一。

而文明正需要这样的土壤。一个分散的国家,一个分散的民族,是无法凝聚出文明的。

正如前文中说的,文明是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就比如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却用筷子一样。

(工具使用的不同也是文明不同的表征之一)

你能说一个习惯用刀叉和一个习惯用筷子的国家是一个文明吗?或许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会有特例,但在文明刚刚诞生,或者还未诞生的时候,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正是因为统一,给了文明发展的土壤,给了文明诞生的源泉,所以许多人才会认为,秦朝是中国文明建立的节点。在秦朝之前,中国在分封制的影响下,可以说是混乱不休。

你是秦人,我是燕人,他是齐人…虽然大家名义上都是周朝人,但却没有人会把对方当作同胞。

(分裂的战国时期彼此征伐)

但在秦朝统一,用时间磨去了六朝的遗老之后,新生儿的身份就全都变成了秦人。

这为汉朝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成为了后来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统一的关键:因为我们都是同胞啊!

就比如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刘备东征孙权失败身亡之后,蜀国实际上就已经失去了大一统的可能性。

(三国时期)

诸葛亮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发展蜀国,想要统一华夏。六出祁山,逆伐魏国…正是在大一统的思想下进行的。这就是中国最神奇的一个地方。

历朝历代,无论是唐朝也好,宋朝也罢,乃至元朝,清朝: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中国,是天朝上国。

这就是中国文化凝聚力的一个表现,也是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的证明。这就是中国文明,是中国古代的“天命”。

(中国天命的代表:传国玉玺)

三、东西方差距:融合的文化,分裂的国家

前文中说过,中国具有独特的大一统文化。正是因为有大一统文化的存在,中国才能在不断的分裂之后走向统一,才能在文明的凝聚力下保持着一个整体不散。

那么国外难道就没有类似的文化吗?他们就没有一个可以统一的文明、可以统一的精神呢?事实上,他们是有的,或者说曾经存在过的。

(曾经繁盛的古罗马)

比如说现在年轻人十分向往、喜爱的古代文化,罗马就是其中之一。

罗马在古代辉煌之时,是绝对不亚于中国的。这个地中海国家征服了大半个欧洲,把无数文化遗留了下来。许多哲学、数学相关的东西,在罗马时代早有涉及。

罗马的人民也对国家有着高度的认同感:这里泛指罗马公民。他们以公民身份自豪,认为罗马公民的身份是自己的骄傲。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罗马人与中国人一样,有着民族认同感。

(同样辉煌的罗马文明)

但这么一个国家的结局却是怎么样的呢?罗马帝国崩溃之后,西罗马直接灭亡,东罗马在苟延残喘数百年之后同样泯灭于历史之中分崩离析。完了就完了,再也没有复兴。

罗马帝国的后人不觉得自己是罗马人,他们也不愿意恢复罗马。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有民族凝聚力,但却没有文化向心力,在分裂之后,国家毁灭,“罗马公民”身份消失,这份认同就散了。

除此外,欧洲还有一个与世界上大多数文明不同的凝聚力:那就是宗教凝聚力,基督教。如果我们在翻开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就会经常发现一个名称:基督国家。

(图文无关)

这里的基督国家,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信基督的国家。如果深入去了解,就是以基督教为纽带,团结在宗教下的所有国家共同体的一个统称。

比如神圣罗马帝国,这个与罗马基本没有直接关联的联盟国家,就是基督国家之一。再比如法兰西,意大利,条顿骑士团…虽然他们分裂,但他们依然并称为基督国家。

历史上,基督教曾经组织过几次十字军东征,正式把这些国家团结在基督教的旗帜下,向着东方进发。他们有着强大的文化向心力。以基督教为纽带,团结诸多国家。

(东征的十字军正是在基督文明的旗帜下才能调和各国)

但同样,基督世界也在漫长的演变之中分崩离析。因为大家还是不认同彼此,你是法兰西人,我是意大利人,我们能是同胞吗?

难道他们就不是文明吗?他们可能有文化凝聚力,可能有民族凝聚力,但偏偏他们并没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他们的文化是融合的,但总体上却是分散的。

这正是东西方,也就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西方国家同样有着文明,但他们或者在民族上认同感低,或者在文化上向心力差。这就造就了西方与中国截然相反的大趋势:他们的大趋势,是分裂。

(小小的欧洲,无数的国家)

四、中国,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这正是马丁给出那句评价的原因。与其说中国是一个国家,倒不如说中国是一个已经无法摧毁的,以国家为载体的文明。

无独有偶,除了马丁之外,也有许多国外的名人对中国做出过高度评价。

比如号称欧洲战神,在世界知名度极高的法兰西国王拿破仑,就曾在1803年指着地图上的中国说过,这是里躺着一个沉睡的巨人。

这是拿破仑以他独特的军事眼光对中国做出的评价:或许关于文明、文化这种概念上的东西,这位军事皇帝了解不多,但在军事上,拿破仑却能看到中国无限的潜力:人口。

(拿破仑在军事角度点评了中国的潜力,而这也是文明潜力的体现)

那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人口会愿意服从当时的管理者,清朝呢?为什么中国的各个省份堪比国外的一个国家也不闹独立呢?这正是因为中国文明的约束。

再比如,2012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出版了一本书,名叫《论中国》。书中,基辛格写到,中国近两百年的衰落只是一个短暂的意外,并非常态。

这也是因为基辛格对中国有所了解。在文明的影响下,中国的衰落期将会短暂的过去。因为一个精神、物质上高度统一的国家一定具有非常的潜力!

(基辛格照片)

他们的评论或许字面上的意义不同,但归根结底的原因都是一样的:中国拥有高度的潜力、发展能力,这是一个国家所不具备的。

真正让中国拥有这种可怕的文化向心力、可怕的民族凝聚力的,恰恰就是因为中国的身份。

一个,伪装成文明的国家。

参考资料:

英国剑桥大学知名研究员马丁·雅克:中国不会成为西方想象的那样[OL].环球网,2020-06-20

王巍.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历史启示[OL].中国文明网,2022-07-28

赵觉珵 杨 升.“唱衰中国者”为何一错再错[OL].环球网,2022-07-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真的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在历史上没有断承文化的国家吗?
欧洲和中国差不多大,却为何分成近50个国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国和罗马都曾被匈奴入侵,为何罗马走向灭亡?而中国却源远流长
世界其他文明都绝迹了为何中华民族能长盛不衰?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与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