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囊常见病之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慢性胆囊炎一般诊断并不困难,因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进油腻食物后上腹部隐痛不适和消化不良的症状。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形态及大小有变化、胆囊壁增厚等。口服胆囊造影可了解胆囊的浓缩及收缩功能。慢性胆囊炎正确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超声、口服胆囊造影或CT、MRI等辅助检查,其中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方法。

 诊断要点  

多数患者有急性右上腹痛的病史,程度多不剧烈,经抗感染、解痉、对症治疗后缓解,日后反复出现腹胀、嗳气、呃逆、大便稀烂、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进食油腻或高蛋白食物后加重。并可伴有右上腹部疼痛,有时向右侧肩胛区放射。当慢性胆囊炎伴急性发作或胆囊内浓缩的黏液或结石进入胆囊管或胆总管而发生梗阻,可呈急性胆囊炎或胆绞痛的典型症状。

体格检查可发现右上腹部压痛[ZJP1] ,发生急性胆囊叩击囊性包块,对脂肪饮食的不能耐受、腹胀及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部胀痛不适的患者,经超声检查显示胆囊结石、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者可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鉴别诊断  

慢性胆囊炎的主要并发症有:胆囊积水、白胆汁、石灰乳胆汁、瓷器样胆囊。临床诊断时应注意区别。一般情况下,典型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诊断慢性胆囊炎并不困难,但需与其他一些慢性疾病相鉴别。

1.消化性溃疡

症状不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胆囊炎容易混淆,且此类疾病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除仔细询问病史外,上消化道钡剂、纤维胃镜及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2.慢性胃炎

症状不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胆囊炎容易混淆,且此类疾病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除仔细询问病史外,上消化道钡剂、纤维胃镜及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3.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是指胆道疾患同时伴有心脏症状的情况。胆-心综合征的发病率甚高,特别是老年患者,占同龄病例的51%,胆囊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能同时发病或加重心绞痛发作,或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有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均应详细询问病史。心绞痛多在饱餐、寒冷刺激或活动劳累后发作;而胆绞痛多在高脂肪餐后、休息时发作。心绞痛发作性质为紧缩感,多有心前区放射到颈根部或左肩,发作时有濒死感,不敢活动;胆绞痛发作时的性质为右上腹发作性绞痛,发作时患者常坐立不安。心绞痛发作时间短,用扩冠药物能缓解;胆绞痛发作时间长,扩冠药物仅偶能缓解。胆绞痛引起的心律失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而阿托品、哌替啶则可缓解心律失常改变;胆绞痛引起的心电图变化为一过性的ST-T段改变,疼痛缓解后可恢复正常。

4.十二指肠憩室

本病是部分十二指肠壁向外扩张所形成的袋状突起。仅约10%的十二指肠憩室有临床症状,多在憩室有并发症时才出现症状,与胃肠或胆道疾病的症状类似。诸如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暖气、腹泻等,这些症状可经控制饮食和服用制酸药后症状缓解。较大的憩室压迫后方的胆总管可出现黄疸,有憩室炎发生时腹部可有压痛。十二指肠憩室X线典型表现是钡剂充盈憩室呈圆形或椭圆形突出肠腔外,外形光滑,十二指肠黏膜皱襞经憩室颈与憩室黏膜相连,站立位见憩室内呈现气液钡三层现象,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提高憩室检出率。纤维十二指肠侧视镜的诊断价值高且可行胰胆管造影以明确其与胆胰管的关系,CT检查能显示突入胰实质内的十二指肠憩室。

5.食管裂孔疝

本病常见的症状是上腹或两侧季肋部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多在饱餐后0.5~1h发生,饭后平卧加重,站立或半卧位时减轻,可有暖气反胃表现。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腹痛多在右季肋部,饭后加重而与体位无关。因食管裂孔疝约20%的病人合并慢性胆囊炎,故二者临床症状常同时并存。钡剂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6.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区疼痛、腹胀、食欲缺乏和消瘦等,临床上有些原发性肝癌早期常被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肝癌患者常有肝炎病史,血清甲胎蛋白检测-一般明显升高,超声及CT检查可见肝占位性病变。

7.胆囊癌

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相似。以右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向右肩胛部放射,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低热,恶心及黄疽等。对40岁以上病人,有长期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史,若疼痛性质从阵发性发作转变为右上腹持续钝痛,且进行性加重,局部触及胆囊肿块,伴有进行性黄疸、消瘦明显等情况出现,应考虑胆囊癌。胆囊癌晚期则可有肝增大,腹水、恶病质等表现。如此时行超声、CT、MRI检查均有较高诊断价值,有助于与慢性胆囊炎鉴别。

8.其他特殊类型的胆囊疾病

临床有一部分慢性胆囊疾病,其本质上并不属于炎症,而属于代谢性或者增生性病变,同样表象为上腹部不适,慢性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临床上应该注意鉴别。

①胆囊胆固醇沉积症:这是一种胆囊内胆固醇代谢紊乱所造成的疾病,约50%以上的胆固醇沉积症同时有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的胆囊黏膜外观酷似草莓,临床上又称之为“草莓样胆囊”。

②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腺肌病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原因不明的良性胆囊疾病,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它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可有腹痛及类似胆囊炎、胆石症症状。本病临床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超声可见胆囊壁增厚,呈弥漫性、节段性或局限性改变,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无回声暗区或回声增强区。CT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及伸入其内的多个小壁内憩室,它们与胆囊腔相通。

③胆囊神经瘤病:又称'胆囊神经增生病”,分为位于黏膜的浅层神经增生和位于肌层周围的深层神经增生,主要靠病理检查作出诊断。类似胆囊炎的症状明显时,适合胆囊切除治疗。

 胆宁片的功能主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胆囊炎患者的数量正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胆宁片(上海和黄药业生产)是一个国家级纯中药新药, 其以大黄、虎杖、青皮、山楂等7味中药作为主要成分, 具有消炎利胆、防石护肝、清热通下之功效。现代研究报道,胆宁片对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胆宁片治疗后,胆囊炎症得以减轻,胆囊上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细胞吞饮活动增强,上皮中暗细胞增多,胆囊上皮功能增强。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是治疗慢性胆囊炎较理想的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庆芬,郭建.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8):14-15.

[2]薛阳,黄文才,魏微微等. 慢性胆囊炎与壁增厚型胆囊癌的CT及MRI鉴别诊断[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2017:410.

[3]成红宇,孙利.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及二维超声诊断结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01):97-99.

[4]王成武.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139-140.

                     

  -精彩视频推荐:
《内镜保胆手术指南(2021版)》
新闻发布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囊炎?不仅仅只是急慢性!
认清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深度学习:13种胆囊炎性病变
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
胆囊炎的各种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