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南解读|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B2】

指南来源:选自《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9,21(2) : 85-91

严重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诊断不及时、救治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围绕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救治准备、救治措施和救治后管理,回答了15个临床问题,共形成26条推荐意见以下是指南的要点解读。

一、严重过敏反应诊断标准及分级

首先指南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及分级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如表1(1A,强推荐,高质量证据)及表2 (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表1 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

 表2 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级标准

二、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准备

1.院前急救

在医务工作者到来之前,患者发生疑似严重过敏反应后,患者/旁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附近医院,并应当寻求在场或附近的医务工作者帮助。

在医务工作者到来前,应尽可能迅速地使患者脱离过敏原,平卧;如果患者有呕吐,应保持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清除异物,以防患者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2.院前和院内的急救设备

院前和院内的急救设备中应当配备肾上腺素注射液,根据相关规定及资源的可及性进行其他配备。(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三、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

1.监护项目

严重过敏反应救治过程中应对心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实施密切监护。(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2.人工气道建立的适应症及方式的选择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当发生气道水肿或支气管痉挛而导致严重呼吸困难时,应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紧急情况下对成人可行环甲膜穿刺。(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3.肾上腺素

  • 3.1 肾上腺素的重要性

对于Ⅱ级及以上的严重过敏反应患者,肾上腺素是救治的首选药物。(1B,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3.2 肾上腺素的使用时机

肾上腺素应在患者被确诊为Ⅱ级及以上的严重过敏反应后尽早使用。(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 3.3 肾上腺素的给药途径

对于Ⅱ、Ⅲ级反应患者,应首选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对于胃肠系统症状难以缓解的Ⅰ级反应患者也可考虑肌内注射肾上腺素。(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 3.4 肾上腺素肌注的剂量和浓度

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单次剂量:肾上腺素按0.01 mg/kg体重给予,14岁及以上患者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5 mg,14岁以下患者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3 mg。

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浓度:1 mg/ml(1:1000),等同于1 ml:1 mg规格的肾上腺素注射液浓度;5~15 min后效果不理想者可重复给药。(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 3.5 肾上腺素注射部位

肌内注射肾上腺素的部位为大腿中部外侧。(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 3.6 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方式给药的适应症

对于已发生或即将发生心跳和/或呼吸骤停的Ⅳ级反应患者,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发生Ⅲ级反应且在ICU内/手术期间已建立静脉通路并得到监护的患者,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 3.7 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的剂量和浓度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单次剂量:Ⅲ级反应者,14岁以上儿童及成人0.1~0.2 mg,≤14岁儿童2~10 μg/kg;Ⅳ级反应者,14岁以上儿童及成人0.5~1 mg,≤14岁儿童0.01~0.02 mg/kg。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浓度:0.1 mg/ml(1:10000),即将现有1 ml:1 mg规格的肾上腺素注射液稀释10倍;3~5 min后效果不理想者可重复给药。(2D,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 3.8 肾上腺素静脉滴注的适应症

对于Ⅱ、Ⅲ级反应患者,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肾上腺素2~3次后,或ICU内/手术期间已建立静脉通路并得到监护后,可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对于Ⅳ级反应患者,症状改善但未完全缓解时,可考虑静脉滴注肾上腺素。(2C,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 3.9 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剂量和浓度

静脉滴注肾上腺素的剂量为3~20 μg/(kg·h),浓度为0.1~0.004 mg/ml(1:10000~1:250000),即将现有1 ml:1 mg规格的肾上腺素注射液稀释10~250倍。(2D,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 3.10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的选择

不推荐在严重过敏反应的紧急救治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 3.11 肾上腺素的禁忌证

在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的紧急救治中,肾上腺素的使用没有绝对的禁忌证;但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应权衡利弊谨慎使用。(2D,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 3.12:肾上腺素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

为防范使用肾上腺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给药;静脉使用肾上腺素时应注意控制浓度,并进行持续心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发生肾上腺素局部不良反应时,可使用酚妥拉明进行局部浸润注射。(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4.H1受体拮抗剂在严重过敏反应救治中的选择

H1受体拮抗剂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主要用于缓解皮肤黏膜症状,不作为抢救药物使用。Ⅰ级反应患者可予口服,Ⅱ级反应及以上患者在给予肾上腺素抢救后可予H1受体拮抗剂口服或静脉滴注。(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5.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在严重过敏反应救治中的选择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有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喘鸣的患者可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6.糖皮质激素在严重过敏反应救治中的选择

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会降低发生双相反应或迟发相反应的风险;若患者出现持续的支气管痉挛,可考虑雾化吸入或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7.液体复苏在严重过敏反应救治中的选择

液体复苏可用于严重过敏反应伴循环系统不稳定的患者,液体用量一般为20 ml/kg,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四、严重过敏反应救治后的管理

8.救治成功后应当监护时间

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经救治脱离危险后,应当在医院监护至少12 h,监测患者的心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尿量。(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9.药源性严重过敏反应病例的上报

应上报所有药源性严重过敏反应病例,上报内容包括可疑致敏原、发作症状描述(包括接触致敏原到发作的间隔时间)、抢救措施与患者转归,具体参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10.患者教育

患者离院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或患儿的监护人进行疾病定义、诊断标准、避免再次接触潜在过敏原、一线救治措施的宣教,以使患者能够自我识别过敏反应并进行紧急处理。(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11.严重过敏反应的预防

首选预防措施为避免接触过敏原。既往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必须接触可疑过敏原时,可考虑提前6~12 h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预防,糖皮质激素可能降低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但不能绝对避免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因而仍需在预防用药后密切监测,做好救治准备。不推荐对无过敏史人群进行预防用药。(1C,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指南来源:选自《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9,21(2) : 85-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南】严重过敏反应如何急救?救后如何管理?
肾上腺素怎么用?指南的 12 条核心推荐
2021年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国际指南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收藏】
过敏性休克如何抢救?收藏这张流程图轻松搞定!
快!这个女孩被虫咬伤,过敏晕倒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