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您健康】常见毒性中药材的中毒与解救

最近云南的一位老伯因为服用了一锅“滋补汤”出现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期间还一度失去意识,住进了ICU,所幸治疗及时,暂无生命危险,医生经过仔细询问,怀疑乌头碱导致中毒。

原来云南民间文化多样,部分地区有秋冬时节煮制草乌、附片等“进补”的习俗,认为乌头能滋补强身、驱寒阵痛,但盲目地配服中草药,作用只会适得其反。

何为中药材“毒性”?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黄帝内经·素问》

  • 中药材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

  • 中药材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只要对证治疗,有毒的药也安全;不对证治疗,无毒的药也有害。




中 草 药

中草药作为治病救人、防疫保健的重要手段,在中医学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其多取自天然植物,动物及矿物,以性味偏性治病,使用不当则会出现毒性。最早关于毒性分级的文献见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该书按毒性大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梁代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将药物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3个等级。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将中药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和微毒4个等级。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的毒性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中,将中药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和无毒4个等级。其中大毒中药10味,有毒中药42味,小毒中药31味。大毒中药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及毒性见表1。





表-1 大毒中药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及毒性一览表


川 乌
- MORANDI -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干燥母根。《药典》中记载:“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及主治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01
中毒症状及毒性机制

川乌的主要毒性作用表现为心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毒性。川乌的心脏毒性常表现为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血压下降、心悸、中毒性心肌炎等,其机制与影响Na离子通道有关。同时,乌头碱还可以诱导Cx43蛋白脱磷酸化,抑制呼吸酶的活性,促进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损害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川乌的消化系统毒性,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骨架来影响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出现细胞功能紊乱而发生毒性反应 ,轻度中毒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流涎及腹痛、腹泻等,严重时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川乌的神经系统毒性,轻度中毒表现为皮肤有蚁行感、刺痛以及麻木,严重时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主要表现为头晕、视物不清、昏迷等。其主要机制可能为乌头碱持续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使肌肉持续兴奋进而处于长期不应期状态,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功能。


02
用法用量及减毒措施

多用制川乌。但制川乌依旧有很强的毒性,临床用量多为1.5~3g,使用时需长时间煎煮以减小毒性。


03
中毒解救

① 川乌中毒早期,需立即催吐,同时使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KMnO4∶H2O=1∶2000)洗胃3~5次,导泻

② 稍重者可进行支持治疗,如静脉补液,同时皮下或者肌内注射阿托品1~2mg,每4~6小时注射1次。重症患者可加大阿托品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

③ 川乌重度中毒多伴有心室早搏或心动过速的现象,可根据情况选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药物抢救。

④ 另见有中医抢救川乌中毒的案例,如可大量服用凉开水冲服的蜂蜜,或者将绿豆、甘草、生姜按4∶1∶1的比例用红糖水煎煮,心律失常者加苦参两等份煎服。

马 钱 子
- MORANDI -

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苦实。在《药典》中的性味与归经为“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1
中毒症状及毒性机制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碱有很强的毒性,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肝、肾均有很强的毒性。马钱子轻度中毒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烦意乱、焦虑不安等;中度中毒者会出现抽搐,对光、声、风、热的敏感度增加;重度中毒会因为刺激而出现牙关紧闭,全身痉挛,角弓反张,甚至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反复惊厥,休克,最终因呼吸肌持续痉挛而窒息死亡。关于马钱子的毒性机制,张莉等认为是因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可高度选择性兴奋脊髓后角细胞,增强脊髓的运动性反射,引起感觉器官敏感性,表现为骨骼肌紧张度增强,又能兴奋延髓中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提高大脑皮质感觉中枢的机能,导致强直性惊厥,最终引起呼吸麻痹致死。而且士的宁作为甘氨酸受体竞争性抑制剂,也可通过阻断甘氨酸受体激活,使齿状回神经元过度兴奋而致惊厥发作。

马钱子的消化道毒性是因为士的宁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导致腹痛、腹泻。肝肾毒性是因为马钱子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损伤作用,能破坏糖酵解、脂质和氨基酸代谢,长期服用可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2
用法用量及减毒措施

马钱子的安全范围小,最大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相差极小,极易出现中毒反应,关于马钱子的用法用量,《药典》中的用法用量规定为“0.3~0.6g,炮制后入丸散。因毒性过大,临床多使用马钱子的炮制品,尽量避免生用。

3
中毒解救

马钱子中毒以急性居多,中毒后:

①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避光、安静处,以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刺激而加剧。

② 催吐、洗胃、导泻。

③ 进行补液、吸氧等支持治疗。

④ 出现惊厥症状的患者,应立即予以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0.3~0.5g/次(成人)或5~7mg/次(儿童),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g/次,1日3次 。

中药治疗马钱子中毒也有很好的效果,如马钱子轻度中毒可连续服用甘草200g煎煮液,直至中毒症状减轻。中度中毒可加肉桂40g煎服。惊厥严重者可使用蜈蚣4条、白僵蚕12g、全蝎10g、蝉蜕15g、天麻10g、制南星12g,水煎服,200mL/次,每4h服用1次。

天 仙 子
- MORANDI -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又名莨菪子。在《药典》中天仙子的性味归经为“苦、辛、温;有大毒。归心、胃、肝经”,功能主治为“解痉止痛,平喘,安神。用于胃脘挛痛,喘咳,癫狂”。


01
中毒症状及毒性机制

天仙子过量服用会产生严重毒性,中毒后可出现幻觉,使人“飘飘然如登仙”故称天仙子。天仙子毒性多表现为阿托品样中毒,如口干、嘶哑、吞咽困难、皮肤潮红、眼底黏膜发红,继而出现头痛、发热、心动过速、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尿潴留。严重时会出现谵语、狂躁、眩晕,而后转为反应迟钝、精神衰弱、昏睡等抑制症状,最后可因血压下降,呼吸衰竭而死亡。天仙子的毒性机制主要与其所含的托烷类生物碱有关,其中毒机制主要是托烷类生物碱的抗乙酰胆碱受体作用,产生典型的毒蕈碱样作用,进而发挥中枢性抗胆碱作用。


02
用法用量及减毒措施

天仙子的安全范围很小,治疗量和中毒量相近。《药典》规定的用法用量为0.06~0.6g,临床使用时超过2.5g即有可能中毒,超过15g可致死,用法多为外敷。目前针对天仙子没有公认的炮制减毒方法,所以市场上多以生品为主,且公认能够与其配伍减毒的药物也并未被发现,这大大限制了天仙子的临床应用。


03
中毒解救

天仙子中毒多为莨菪碱、山莨菪碱、阿托品中毒,可用镇静药或抗惊厥药对抗中枢兴奋症状,如果呼吸已转入抑制,可采用人工呼吸或吸氧,同时用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对抗其外周作用 。

巴 豆
- MORANDI -

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药典》 中记载其性味与归经为“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为“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

1
中毒症状及毒性机制

巴豆毒性很强,只是皮肤接触即能感到灼热,并能引起发泡等急性炎症。内服会造成严重的消化道损害,如口腔灼热,咽喉肿痛。入腹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部绞痛,有血样物呕出,出现水样或乳白样大便并带血。且巴豆入肠后会腐蚀肠壁引起脱水,刺激肾脏引起血尿或尿闭。若医治不及时,会出现体温下降,呼吸困难,脉微、谵语,紫绀,最终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巴豆的毒性机制与其所含的巴豆毒蛋白和巴豆油有关。研究发现,巴豆毒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细胞坏死;巴豆油系一种峻泻剂,对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与腹痛,重则发生出血性胃肠炎,大便带血和黏膜。对肾亦有刺激作用。

2
用法用量及减毒措施

生巴豆的用法多为外用,内服多用巴豆霜。《药典》中规定的用法用量为“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虽然巴豆毒性甚大,但古人对其炮制方法的研究较为完善,去皮、心、膜、油,制霜,炒黑,面和,浆水煮,蜡煮,酒煮,清油煮,醋煮,全面且灵活。

3
中毒解救

巴豆对消化道有着极强的毒性,巴豆中毒后:

① 应立即催吐、洗胃。

② 根据临床症状给予强心、吸氧等 支持治疗。

③ 随后绿豆、甘草各100g,加1000mL水熬成500mL一次服下。

④ 若出现腹部剧痛症状,可给予适量吗啡、阿托品等镇痛药进行治疗。

⑤ 如出现腹泻不止,可加人参20g、黄连30g,水煎服,并进行补液。

闹 羊 花
- MORANDI -

闹羊花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 Don的干燥花。《药典》中记载闹羊花的性味与归经为“辛,温;有大毒。归肝经”,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用于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顽癣”。


01
中毒症状及毒性机制

闹羊花的毒性和其毒性成分密切相关,木藜芦毒素Ⅰ引起的毒性症状初期表现为唾液分泌增加、恶心、步态蹒跚,严重时会出现惊厥、呼吸麻痹、四肢进行性麻痹。其毒性机制是因为木藜芦类毒素可特异性地增加心肌、肌梭等部位的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静息膜对Na离子 通透性,提高细胞膜内Na离子浓度,影响神经冲动传导,从而诱发传入神经、迷走神经、肌神经、颈神经、颈动脉神经和皮质神经产生强烈的突发效应 。闹羊花毒素Ⅲ则对心脏有着极强的毒性,服药30min后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随即会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最后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其毒性机制是因为高浓度的闹羊花毒素Ⅲ会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缩短有效不应期,导致Q-T间期延长,引起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同时还可以抑制颈动脉加压反射作用,引起血压降低,影响心肌营养血量及环腺苷酸含量等。


02
用法用量及减毒措施

闹羊花可外用也可内服,《药典》中规定其用法用量为“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本草新编·第四卷》载闹羊花“此物必须外邪难处越者,始可偶尔一用以出奇,断不可频用以眩异也”“近人将此物炒黄为丸,以治折伤,亦建奇功。然止可用至三分,重伤者,断不可越出一钱之外耳”。临床上,闹羊花可与栀子合用,以防止闹羊花中毒的发生。


03
中毒解救

闹羊花毒性巨大,出现中毒症状:

① 应洗胃、催吐、导泻。

② 同时应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应支持治疗,如吸氧、保持呼吸道顺畅。

③ 若出现心律失常,可静脉滴注利多卡因50~100 mL。

④ 亦见有以山药、绿豆(3∶1)煎服以减轻症状,延长毒性窗口期的报道。

红 粉
- MORANDI -

《药典》 中记载红粉的性味与归经为“辛,热;有大毒。归肺、脾经”,功能主治为“拔毒,除脓,去腐,生肌。用于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其主要成分为氧化汞。

1
中毒症状及毒性机制

因氧化汞仅溶于稀盐酸,因此红粉只可外用,不可内服,所以红粉的毒性多表现为汞蓄积的慢性毒性,如长期使用会造成皮肤黏膜的损坏。汞可经皮吸收入血,由血转运至肝脏、脑,从而表现出肝毒性和神经毒性,如视物模糊,精神紊乱等。汞经肾小球重吸收,可蓄积于肾脏内,从而出现肾毒性,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2
用法用量及减毒措施

《药典》规定红粉的用法用量为“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但关于红粉的具体的用量以及如何减毒,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报道。

3
中毒解救

红粉中毒多为外用慢性汞蓄积中毒,解救首要手段是驱汞,目前首选的驱汞治疗方法是二巯基丙磺酸钠肌内注射,持续治疗1个疗程以上。若误服红粉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者,除了肌肉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外,可服用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等药物,加快汞的排出。同时可根据临床症状加服保护肝脏和胃黏膜的药物。

斑 蝥
- MORANDI -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s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药典》中记载斑蝥的性味与归经为“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功能主治为“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用于癥瘕,经闭,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01
中毒症状及毒性机制

斑蝥中毒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局部刺激症状,中毒严重者可发生多脏器损害。内服斑蝥中毒的病例表现为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症状,外用则表现为皮肤红肿充血、水疤、糜烂等皮肤损害和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部分病例兼见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亦偶见生殖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如输精管堵塞、阴道出血或引起流产、血小板减少等 。

目前,斑蝥素导致人体中毒的机制尚不明确,给其临床有效预防、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有研究发现,斑蝥素能抑制树突状细胞周期及诱导树突状细胞凋亡,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亦能诱导人红细胞凋亡,降低人体携氧能力;能通过抑制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P450家族中的胆固醇侧链裂解酶和3β-类固醇脱氢酶的表达,扰乱生殖功能。


02
用法用量及减毒措施

斑蝥为剧毒药物,其中毒量和治疗量相近,安全范围窄,常用量小,稍有不慎即可导致中毒反应。《药典》中规定的用法用量为“0.03~0.06g,炮制后多人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临床应用斑蝥的时候,多用净制品,即去头、去翅、去足,糯米炒黄,服用时亦可用醋煎煮。


03
中毒解救

斑蝥中毒多在服药后10min至2h之间,最短时间为即刻,最长时间为4d。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抢救不及时即可使人死亡。斑蝥中毒后:

① 应立即采用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灌肠等方法排毒。

② 斑蝥素对消化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因此需注意对胃黏膜的保护,可以大量静脉滴注葡萄糖以稀释毒素。

③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精神状态,以便及时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血压降低者可给予升压药治疗,心力衰竭者可给予强心药治疗,休克者可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



毒性中药材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价值是不能忽视的,但也因其作用迅猛,安全范围窄,在临床应用中局限性较大。因此,我们在临床上使用毒性中药材时,要密切关注患者使用后的变化,预防中毒现象的发生;如果发生了中毒现象,也要有相应的解毒措施。另外,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利用现代化仪器以及大数据的挖掘,找出更有效的降低中药材毒性方法,尤为重要。一方面,加强对医者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寻找有毒中药材合理地使用方法,二者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才能迸发出中医学的澎湃生命力。


除此之外
有些植物也是有毒性的

参考文献

[1]李宁,苗明三,白莉.大毒中药临床毒性机制与解救措施[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2):659-664.

[2]金军女,许桂花.浅谈毒药川乌头以及中毒的防治.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274-275.

[3]武晏屹,白明,田硕,等.大毒中药外用方法现状及特点分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2):1045-1048.

[4]于鹰,王均宁,张成博.魏晋至明清对中药“毒性”认知发展的文献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343-134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毒性中药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 (果实种子类、矿物类、动物类)
中药的毒性到底是什么?
农村常见的几种毒虫,个个都是名贵的中药
中医漫谈:话说“毒药”草乌
“带毒”的中成药,你还在给孩子用吗?
山豆根是个很好的中药,但我几乎不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