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肺与大肠病辨证(二)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概述:

1、肺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

2、肺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多为气虚和阴虚;实证则由 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致。

3、肺的常见症状:咳嗽、气喘、胸痛。

4、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大肠的病变的病因:饮食不洁;热病后津液耗损。

(一)、肺气虚

定义:是指肺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1、久咳、久喘

2、禀赋不足

3、其它脏腑变化影响及肺

证候:咳喘无力,动则气短,面色恍白无华,体倦乏力,声音低微,痰清稀,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脉虚弱。

分析:

1、肺气亏虚,宗气生化不足,故咳喘无力,动则气短。

2、气虚功能低下,故气短,面色恍白无华,声音低微,自汗。

3、气虚外卫不固,腠理不密,防御功能降低,故易受外邪侵袭而常患感冒。

4、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输布水液功能减弱,水液停留于肺,故见痰多清稀。

5、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声低,舌淡,脉 虚,均为肺气虚之证。

治法:补益肺气

代表方:四君子汤。

(二)、肺阴虚

定义: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1、久咳伤阴

2、痨虫袭肺

3、热邪伤肺

证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 ,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分析:

1、肺阴不足,虚火内灼,肺为热蒸,气机上逆,则为咳嗽。

2、肺津为热灼,炼液成痰,故痰少而粘稠。

3、虚火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津液耗损不能上润咽喉,故见口干咽燥。

4、虚火内灼则午后潮热、五心烦热。

5、热拢营阴则出盗汗。

6、虚火上炎则见颧红。

7、舌红少津,脉细数,均为陈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

(三)、风寒束肺

定义:是指感受风寒,肺卫失宣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病因:外感风寒,肺卫失宣。

证候: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

1、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

2、寒属阴,则痰稀色白。

3、鼻为肺窍,喉为门户,肺失宣降,故有鼻塞流清涕。

4、毛窍郁闭则无汗。苔薄脉浮紧,为风寒束表之征。

治法:宣肺散寒

代表方:杏苏散。

(四)、风热犯肺

定义:是指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出的证候。

病因:外感风热

证候:咳嗽,咯吐黄稠痰而不爽,恶风发热,口渴咽干痛,目赤头痛,鼻塞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

1、肺失清肃、宣降之功,则咳嗽。

2、热灼肺津,则黄稠痰而不爽。

3、肺卫受邪,卫阳抗邪则发热。

4、咽喉为肺之门户,风热上壅,故见口渴,咽喉干痛。

5、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宣,鼻窍不利,津液为风热所灼,故见鼻流黄涕。

6、肺为华盖其位在上,而舌尖常候上焦病变,肺为风热侵袭,故舌尖红。

7、目赤身痛,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热犯肺之征。

治法:清宣肺热

代表方:桑菊饮。

(五)、痰热壅肺

定义: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肺所表现出证候。

病因:温热之邪

证候: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或咯脓血痰有腥臭味,发热,胸痛,烦燥不安,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数滑。

分析:

1、热邪壅肺,煎熬津液成痰,痰热郁阻,肺气不利,宣降失常,故见咳喘、呼吸气促鼻翼煽动痰黄稠。

2、痰热阻滞肺络则胸痛。血败肉腐化脓,则咯吐血腥、臭痰。

3、热邪阻于内,肺热炽盛,痰热内灼阴液,故身热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

4、痰热内拢心神,则烦燥不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痰热壅肺之象。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代表方:麻杏石甘汤

(六)、大肠湿热

定义:是指湿热蕴结于大肠所表现出的证候。

病因:

1、饮食不洁

2、暑湿热毒侵犯大肠

证候:腹痛,泄泻秽浊,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数滑。

分析:

1、湿热蕴结大肠,阻滞气机,传导失常,故见腹痛,里急后重。

2、湿热熏灼肠道,脉络损伤,血腐成脓,故下痢脓血。

3、湿热下注 大肠,传导失职,则泄泻秽浊,肛门灼痛。

4、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数滑,均为湿热内结之象。

治法:清利湿热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

(七)、大肠热结

定义:是指邪热结于大肠所表现出的证候。

病因:热邪内盛

证候:大便干结,身热口渴,腹部胀满,拒按疼痛,日晡热甚,口舌生疮,尿赤,舌红苔黄而干起芒刺,脉沉实兼滑。

分析:

1、胃肠热结里实,大肠传导难行,故见大便秘结。

2、腑气不通,则腹部胀痛而拒按。

3、里热蒸腾,则身热、口渴。

4、日晡适当阳气旺时,其与邪相争,阴不胜阳,故日晡热甚。

5、热盛伤津则尿赤。

6、邪热上拢则口舌生疮。

7、舌红苔黄而干 起芒刺,脉沉实兼滑,皆为燥热内结之象。

治法:清热散结

代表方:大承气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喘证病因病机
中医治肺十二法
肺气虚的症状
中医基本知识
【中医内科】喘证考点全解析
56 养生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